伊朗與塔利班會談,各國提前布局「後美國時代」阿富汗

2020-12-15 界面新聞

記者 | 安晶

自從美國透露出要從阿富汗撤走一半士兵的意向之後,各地區勢力加快了與阿富汗塔利班的接觸。新年伊始,塔利班與伊朗就阿富汗和平問題召開會談,這是不到兩周內,雙方展開的第二輪會談。

除伊朗外,從去年底到現在,俄羅斯、巴基斯坦、沙烏地阿拉伯、美國均與塔利班就結束長達17年的阿富汗戰爭舉行過會談。對於今年是否能結束戰爭,美國駐阿富汗最高指揮官讓士兵們做好兩手準備。

據阿富汗Tolo電視臺網1月1日報導,塔利班於當天發表聲明確認該組織代表前往伊朗,與伊朗就阿富汗的和平和安全問題召開會談。

聲明稱,塔利班之行是就阿富汗的「後佔領時期情況、重新恢復阿富汗及地區和平安全」與伊朗進行討論。周一,伊朗外交部確認,塔利班代表於周日抵達德黑蘭與伊朗展開會談。

伊朗媒體稱,雙方此次會談是為了設立今後塔利班與阿富汗政府談判中的協商條件。伊朗副外長阿拉格齊還將在未來兩周內前往阿富汗舉行會談。

截至目前,塔利班依然拒絕與阿富汗政府直接對話。本月晚些時候,塔利班將在沙特與各方會談,但不會與阿富汗政府代表會面。

就在一周前,伊朗安全官員於12月26日承認該國正與塔利班進行會談,「以協助解決阿富汗安全問題」。伊朗方面稱,阿富汗政府知道雙方的會談。這也是伊朗官方首次承認與塔利班談判。

伊朗與阿富汗有近960公裡長的國界線,伊朗一直為阿富汗的什葉派哈扎拉人提供支持。哈扎拉人在塔利班掌權期間遭受迫害,塔利班還曾攻入伊朗領館。在美國2001年發動阿富汗戰爭後,伊朗一度與美國和西方各國並肩作戰,共同打擊塔利班。

但近幾年,美國指責伊朗為將美軍趕出阿富汗,偷偷與塔利班交好並為其提供資金、武器和軍事訓練。相關說法遭到伊朗否認。

對於阿富汗的未來,美國和北約駐阿富汗部隊指揮官米勒(Scott Miller)周二表示,包括美國在內的各方都在推進和談,「塔利班在說和平,阿富汗政府在說和平」。他要求士兵做好兩手準備,應對「積極的進程或者負面的結果」。

對於美國是否要著手將7000名士兵撤出阿富汗,米勒並未置評。上周,白宮發言人稱美國總統川普還沒有正式下達撤軍的命令,但也不否認關於撤軍的報導。目前北約有約1.6萬士兵駐紮在阿富汗,其中美軍有約1.4萬人。

自從美國去年就結束阿富汗戰爭問題與塔利班頻繁會談後,各國均紛紛與塔利班接觸,希望能對阿富汗和談產生影響。分析人士認為,此前各國擔憂美國想借阿富汗在南亞建立永久性軍事基地,因此當美國表示出了抽身的想法時,大家都積極行動,希望促成和談讓美國離場。

但阿富汗議會候選人斯坦尼扎伊( Idrees Stanikzai)認為,目前與塔利班接觸的各國都有自己的利益考慮,它們與塔利班提前建立關係是想在最終的和平進程中比競爭對手佔得優勢。

斯坦尼扎伊指出,美國、沙特、伊朗、俄羅斯等國之間各有矛盾,它們之間的矛盾可能會讓塔利班領導層內部產生分歧,「會有與俄羅斯親近的塔利班領導層,有些又與伊朗親近,當他們最終到喀布爾進行談判時,會給各自支持的國家打電話」。

國際危機組織分析師史密斯(Graeme Smith)也認為,隨著美國準備抽身,其他地區勢力將對阿富汗局勢產生重要影響,「它們可以幫助和談,也可以讓其在阿富汗的代理人翻倍,為內戰煽風點火」。

相關焦點

  • 與美國談判破裂後,塔利班代表團訪問伊朗
    據半島電視臺網站9月17日報導,伊朗外交部長表示,在美國和塔利班之間的和平談判破裂一周後,伊朗接待了塔利班代表團的四名成員。美國和塔利班之間的和平談判是自去年10月在卡達開始,目的是結束歷時18年的阿富汗戰爭。
  • 伊朗要插手阿富汗局勢,直言美國就是侵略者,否認支持塔利班武裝
    而伊朗對阿富汗局勢表態,是在美國指責伊朗支持塔利班武裝,包括阿富汗大量什葉派武裝、阿扎拉人武裝受到伊朗支持,美國指責伊朗攪亂阿富汗戰爭局勢之後發聲的。 與此同時,伊朗外交部發表了聲明說,伊朗歡迎阿富汗政府,阿富汗政治團體和塔利班之間舉行阿富汗內部會談,並希望談判將「在沒有任何外國幹涉的情況下,在阿富汗之間達成全面協議的框架內進行。 」伊朗還希望,阿富汗內部的會談將帶來有利的結果,包括在阿富汗建立可持續的和平與穩定以及該地區的安全。
  • 今天阿富汗塔利班與美國是仇敵,為何911事件前美國曾對其進行支持
    最終塔利班在阿富汗本國人民和外國勢力的大力支持下,在1996年控制了阿富汗全國90%的土地,建立了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對阿富汗全國進行了長達五年的統治。直到2001年911事件後,因拒不交出賓·拉登,阿富汗塔利班政權被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軍推翻,但塔利班餘部仍與駐阿美軍及阿富汗現政府軍隊周旋至今。
  • 美國公然指責伊朗軍援塔利班,伊朗不僅否認指控,還反對美軍撤軍
    本世紀初的時候,美國發動了阿富汗戰爭,初期取得了不小的勝利,隨後就陷入了阿富汗的治安戰泥潭中,如今美國也苦惱的很,阿富汗戰爭久拖不決,美國陷入了一場無止盡的消耗戰之中,為了給自己的阿富汗戰爭失敗找個藉口,美國公然指責伊朗軍援塔利班,既便找不到任何證據,依然沒少叫喊這類言論。
  • 20年痛苦戰亂後,阿富汗和塔利班開始首次和平會談,美國將撤軍
    美國促成會談美國《華爾街日報》在9月12日(周六)報導,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周六開始了他們的第一次直接會談,以結束近20年的戰鬥。2001年,塔利班蓋達組織策劃了對美國的「9/11」恐怖襲擊,同年美國入侵阿富汗。
  • 阿富汗政府表示願與塔利班在沙特或土耳其進行直接會談
    人民網8月12日訊 (安國章) 阿富汗政府表示,為儘快實現國家的和解,已經做好了與塔利班進行直接會談的準備,地點可以在沙特或土耳其。 阿富汗外交部發言人扎南·穆薩·澤伊11日表示,「解決國家的問題最好辦法是談判,政府願意並準備與塔利班進行認真談判,會談地點可以是任何一個伊斯蘭國家,可以是沙特或土耳其。」
  • 伊朗首次承認與阿富汗塔利班會談
    伊朗國家最高安全委員會秘書長阿里·沙姆哈尼。(新華社發)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王宏彬)伊朗媒體26日援引伊朗高官的話報導,伊朗方面與阿富汗塔利班組織有接觸並舉行過會談。按照一些媒體的說法,這是伊朗官方首次承認與阿富汗塔利班會談。
  • 繼伊朗之後,印度也要介入阿富汗衝突?誓言對抗塔利班和巴基斯坦
    來自印度方面的報導稱,伊朗外交部長穆罕默德·賈維德·扎裡夫講話稱,伊朗繼續將塔利班列為「武裝分子名單」上,這引起了伊朗的強烈反應。隨著美國全面撤出阿富汗,印度方面認為:「新的世界秩序為兩個強大集團的形成鋪平了道路。由中國和俄羅斯支持的伊朗,土耳其,巴基斯坦和馬來西亞處於一方面,可能包括阿富汗-塔利班。
  • 美國與塔利班媾和,真把阿富汗坑慘了!
    當時,美國認為塔利班是反伊朗、反什葉派、並親西方的,因此,1994到1996年間,通過沙特和巴基斯坦對塔利班的各種政治圖謀進行支持,對於塔利班表現出的一些極端主義色彩和行動,美國則採取了視而不見的態度。直到1997年,美國國內發生大規模女權主義抗議浪潮,美國才改變了對塔利班的態度。特別是1998年塔利班明確表達了對拉登的支持,並與伊朗溫和派政府達成妥協之後,美國開始與塔利班分道揚鑣。
  • 美軍命喪阿富汗,塔利班獲伊朗大筆賞金,五角大樓:此仇不共戴天
    根據美國方面報導稱,不是俄羅斯情報局提出的懸賞金,而是伊朗將向塔利班武裝提供懸賞,在阿富汗領土上擊殺美軍士兵和軍官。美國新的情報報告表明,伊朗向塔利班武裝分子提供了懸賞,以攻擊美國和阿富汗的聯軍。此前,美國方面報導曾經稱,俄羅斯支付高度賞金,支持塔利班武裝襲擊美國士兵的。
  •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秘密訪問喀布爾,與阿富汗總統會談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當天秘密訪問了喀布爾,並與阿富汗總統加尼舉行了會談。聲明說,在總統府舉行的會談中,雙方討論了阿富汗和平進程、阿富汗安全和政治局勢等問題。此次訪問正值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組織之間的和平談判陷入僵局且阿富汗陷入政治動蕩之際。加尼和競選對手、前政府執行長阿卜杜拉·阿卜杜拉此前分別宣誓就任阿富汗總統。
  • 後塔利班時代的阿富汗女人
    編者按:  「提起阿富汗女人,眼前浮現的是上世紀80年代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刊登的那幅少女肖像,或是2001年上映的美國大片《逃離坎大哈》中的那對可憐姐妹。  從頭到腳緊裹的長袍,顯示著阿富汗社會對女人的禁錮;而面紗後的目光,流露出這個中亞山國裡女人的哀怨。
  • 迫擊炮襲擊喀布爾造成至少8人死亡後,蓬佩奧會見塔利班代表團
    蓬佩奧抵達卡達首都多哈,與塔利班談判人員舉行會談(來源:法新社)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導,周六,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多個地區遭到迫擊炮彈襲擊,至少8人死亡。幾個小時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會見了塔利班代表團。阿富汗內政部發言人Tariq Arian對媒體稱,這23枚炮彈是從兩輛汽車發射的,至少還有31人受傷。報導指出,迫擊炮襲擊發生時,訪問卡達首都多哈的蓬佩奧正準備會見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的代表。與此同時,兩方代表團正在卡達舉行會談,不過進展緩慢。
  • 美國取消與塔利班和談,阿富汗戰爭的來龍去脈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已經取消了原定與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的秘密會議,原因是塔利班承認,最近曾發起襲擊導致一名美軍士兵死亡。美國取消這一原定在戴維營舉行的秘密會議後,塔利班方面表示,美國才是損失更多的一方。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爭究竟是為了什麼?戰爭為何又打了如此之久呢?
  • 美國拉黑伊朗,伊朗駐阿富汗大使館就遭遇爆炸襲擊,被火箭彈炸中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對外宣稱:美國是在阿富汗多起炸彈爆炸的罪魁禍首,這些爆炸襲擊了阿富汗首都人口稠密的部分,其中一部分炸彈襲擊擊中了伊朗駐喀布爾大使館。伊朗外交部發言人賽義德·哈蒂布扎德表示,伊朗駐喀布爾的大使館遭到炸彈襲擊,是美國當局進行「代理戰爭」的一個例子。
  • 美國在阿富汗18年,塔利班卻佔據半壁江山,阿軍是「阿鬥」嗎?
    塔利班武裝經歷18年的戰爭,越挫越勇,為何美國都不與其為敵了?2001年,美國以「911事件」為由,發動了阿富汗戰爭,迅速趕跑了塔利班政權。當時人們認為美國如此強大,不會像蘇聯那樣深陷阿富汗戰爭10年而失敗而歸。但現在已經過去18年,美國不僅深陷阿富汗18年,甚至出現了戲劇性一面。
  • 美國與塔利班握手言和了,但阿富汗和平的真正考驗還在後面
    美國總統川普3日說,他當天與塔利班政治領導人通話討論阿富汗國內局勢,並敦促塔利班參與阿富汗內部談判。這是2001年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以來,美國總統與塔利班領導人的首次公開對話。  塔利班和美國上周籤署了旨在結束阿富汗戰爭的和平協議。
  • 塔利班致信美國人:讓川普結束阿富汗戰爭
    正值美軍將打擊重點從「伊斯蘭國」(ISIS)轉移到阿富汗塔利班之際,塔利班向美國民眾發表了一封長達近3000字的公開信,呼籲美國民眾對政府施壓,讓美軍撤出阿富汗、停止這場美國歷史上的最長戰爭。在說到戰爭的實際效果時,塔利班甚至提到了阿富汗的鴉片產量增長。信中稱,根據聯合國的數據,在美軍入侵前,阿富汗的罌粟種植面積只有185公頃,「都位於反對塔利班的區域內」。而在美軍入侵後的17年內,罌粟種植面積達到了32.8萬公頃,吸毒者人數上升到300萬人。值得注意的是,販賣鴉片正是塔利班的重要經濟來源。
  • 有共同對手,伊朗與塔利班之間可以存在合作,但是卻不能互相支持
    對於塔利班而言,美國的威脅可能僅僅只是不承認其政治合法性,而伊朗則是從根本教義上否定其存在的意義。伊朗本身是政教合一的什葉派國家,在1979年革命勝利之後,就旨在對外進行革命輸出,號召各國什葉派起義推翻本國腐朽的遜尼派當權者。與之相反的是,塔利班深受遜尼派瓦哈比教義的影響,旨在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酋長國」。塔利班其主要支持者也是沙特、阿聯以及鄰國巴基斯坦。
  • 印度的阿富汗轉型:從敲邊鼓到擠上談判桌,得靠塔利班合作
    但這種角色正在悄悄改變;9月12日,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出席阿富汗內部會談的開幕式,可能暗示印度的做法將逐步轉變。  印度外長的參與預示著,印度有可能在未來某個時候與塔利班進行直接談判。這是印度迄今為止沒有做過的事情。  長期以來,雖然印度一直選擇不在阿富汗實地派兵,但印度確實已在向阿富汗安全部隊提供了關鍵的訓練行動、有限的軍事裝備和能力建設課程。2011年10月,更是在籤署《印度阿富汗戰略夥伴關係協定》後,印度加大了援助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