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什麼在六字真言貼好之後,非要讓孫悟空接這麼一句,這不就是「俺那裡把你哄」的註腳嗎?後來還有一句,「那如來變著法騙了我,把俺老孫壓在山下五百年了,菩薩大慈大悲,放我出來吧。」
今天該講到如來佛降服孫悟空了,這個劇情大家都清楚,如來和孫悟空打賭,說你能跳出我手心,就讓玉帝把天宮讓你。孫悟空上了當。如來佛用手化作五行山,將他壓在山下。然而仍然壓不住,於是又貼了一道六字真言,才算徹底封印住。
今天貧道要講的,就是一個小問題,就是這個六字真言。
六字真言,也叫六字大明咒,《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就有它,又稱六字大明陀羅尼、六字真言、嘛呢咒等。它的正確讀音應該是:唵(ong)嘛(ma)呢(ni)叭(be)咪(mei)吽(hong)。但是我們漢字裡,未必有這樣恰好的字,正好和它正確讀音相符,另外漢字古今讀法,也會發生變化。比如第一個字ong,就找不到對應的字,只好寫一個「唵」或者「嗡」來代替。總之師父傳授的時候,知道看見這個字,就要這樣念,就可以了。
六字大明咒是觀世音菩薩心咒,源於梵文中,此咒含有諸佛無盡的加持與慈悲,是諸佛慈悲和智慧的音聲顯現。內涵異常豐富,奧妙無窮,蘊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此咒即是觀世音菩薩的微妙本心,常誦具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和利益。(以上度娘)
但這樣一來,就給《西遊記》留下一個搞怪的機會。我們來看,《西遊記》裡的六字真言,是個什麼樣子。
這是86版西遊記的六字真言,大家看,沒錯,和佛經上的一樣。
86版《西遊記》第4集
我們再看張紀中版的六字真言,果然,不如86版走心啊!唵寫成嗡,倒沒什麼問題。但那個吽字,明明寫的是個哞哞叫的「哞」字好不好!道具組扣錢!
張紀中版《西遊記》第7集
不過六個字而已,翻拍了兩版西遊記,就有這樣的問題。明代《西遊記》的六字真言是什麼樣子的呢?
在這裡,貧道不得不把老本行,也就是如何做的這部《西遊記》校注交代一下。諸位從網上買到的《西遊記》,無論是中華書局的,還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都是現在人印的。這個文本,總得有個來源吧?對了,這就是底本的概念。
百回本《西遊記》,從明代出版到現在,已經過了五百多年,就算孫猴那時被壓的,現在都該出來了。這其中不知翻印了多少次。印一次,必然產生一些錯誤,印五百年到現在,裡面的錯誤就不可勝數了。所以,我們如果想把古書印出來給人看,當然是按越早的版本印越好。
現存的百回本《西遊記》,公認最早的版本,就是貧道經常提到的「世德堂本」,這個本子,當時肯定印了不少,但現在世界上現在只有四部。別的呢?燒的燒了,糟的糟了,丟的丟了,鄰居老爺爺撕了包花生米了。
不僅世德堂本是這樣,整個明代留下來的《西遊記》,也不超過十種,這一批《西遊記》的內容,是最原始的樣子,所以是最可珍貴的。
實際上共七種:世本、李評本、朱本、楊本、唐僧本、楊閩齋本、閩齋堂本。但是其中有些版本又有不同的版次,如世本有臺灣世本和淺野世本;李評本有丙本、甲本和乙本。
我們看,貧道所依據的底本,即世德堂本西遊記,這裡寫成什麼?我們看到,不是「唵嘛呢叭咪吽」,而是「唵嘛呢叭呢吽」。(原來只拍了一張圖,而世德堂本出現了3次。周末在家,不能到圖書館拍原圖,所以另兩個用的古籍庫的圖代替。第一個唵字版刻模糊了,沒有顯示出來。)
世德堂本六字真言
是不是這裡印錯了呢?不是的,我們再翻一處。這裡是觀音菩薩帶著木叉尋找取經人的時候,路過花果山,「師徒俱上山來,觀看帖子,乃是唵嘛呢叭呢吽六字真言」。
世德堂本的六字真言
是不是這裡也印錯了呢?不是的,我們再翻一處,這是唐僧救孫悟空的時候,看到的六字真言:
世德堂本六字真言
那麼,就是世德堂全都印錯了!
下面再看一個:明代楊閩齋刻本,仍然是「唵嘛呢叭呢吽」。
楊閩齋本西遊記
不用懷疑了,貧道翻遍了能見到的明代版本,明代李卓吾評本、明《唐三藏西遊記》、《唐三藏西遊釋厄傳》,閔齋堂本《西遊記》,這地方都是「唵嘛呢叭呢吽」,難道所有的明朝人都印錯了不成?
李卓吾評本西遊記
日本藏閔齋堂本西遊記(曹炳建先生提供)
圖太多,這裡就不一個一個上了。省得把網文寫成論文。這裡要特別鳴謝一下,其中有幾張圖,貧道找不到,是河南大學曹炳建先生惠賜的。還有的是從日本學者磯部彰的影印件轉拍而來。總之所有的明代版本都扒了。
在這裡多扯兩句:找古書和找今天的書,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今天的書,各大網站或者舊書網、某寶、電子書網站,或圖書館,總能找到,但古書,如果不是今天的人做過影印工作,那就只能去圖書館或私人藏書家手裡去看了。去圖書館看古書,和去圖書館借一本現代書,情況是完全不一樣的,需要經過繁雜的手續,碰上藏書機構對這書特別珍視,還不一定給你看——拍照更不可能了。甚至這書全國乃至全世界就一部兩部,比如貧道在北京,而這部書在上海、日本甚至巴黎,那除了自己買機票去看,或者託人去抄錄,沒有半點辦法!所以今天貧道雖然只討論一個字,雖然結論或許有問題。但這背後卻積累了無數文獻學家不為人知的貢獻。我們對古籍的整理,對這些文獻學家們的默默貢獻,實在應該致以崇高的敬意!
第一次將這句話「改對」的,是清朝的黃周星。他在《西遊證道書》寫成了「「唵嘛呢叭口+彌吽」。這一點他應該很得意:你看,這麼多前輩都錯了,我是第一個將他改對的人。
但是事實果然如此嗎?
我們看到明代黃景昉的《國史唯疑》裡就記了。永樂初年,有大寶法王來北京,教人念「唵嘛呢叭咪吽」,這是國內念六字真言的開端(至少黃景昉是這樣認為的)。侍讀李繼鼎笑道:「這不就是『俺那裡把你哄』嘛!」
這裡面透露兩個信息,第一,明代社會上,讀的還是正確的,並不是像《西遊記》那樣,把六字真言讀作「唵嘛呢叭呢吽」的。第二,國內人士,對六字真言持懷疑、嘲笑的態度。
這個解釋因為很好玩,就被好多人轉述。這是《青溪暇筆》講的這段故事。
明姚福《青溪暇筆》
這件事,也被錢鍾書先生記在了《管錐編·史記會注考證·封禪書》裡,他說:「明人嘗嘲釋氏之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謂『乃「俺把你哄」也,人不之悟耳』(《紀錄彙編》卷一二八姚福《青溪暇筆》,佟世思《與梅堂遺集》附《耳書》作『蓋「俺那裡把你哄」也』)。」
也就是說,在明代,「俺那裡把你哄」已經成了一個很普遍的梗了!
我們再反觀《西遊記》裡的「六字真言」。它把第五個字「咪」或「囗+彌」、「口+迷」,改作了毫無根據的「呢」。恕貧道才疏學淺,貧道沒有在《西遊記》之外查到這樣的寫法(如果有朋友查到一定要告訴我,我可以隨時修改這個腦洞)。應該說,可以解釋為一種故意。
因為在原來的讀音裡,這個咪字,讀作me或mei,如果把六字真言讀作「俺那裡把你哄」的話,唯獨這個字和「你(ni)」字發音是最不像的了。其餘的幾個,如唵、嘛,和上一個呢字,雖然也不太像。但畢竟沾點邊。有的聲母相同,有的韻母相同。如果一定要使六字真言聽起來更像「俺那裡把你哄」,第一個要改的恐怕就是這個字。
貧道又反覆強調,《西遊記》是一部通俗小說,它、以及它的前身,是要經常當眾宣講的,這從裡面保留的很多韻文、唱詞就可以知道。也就是說,人們接觸到這部書的途徑,更多情況下是收聽而不是閱讀。在這種情況下,字的讀音的作用,往往就比字形的正確更加凸顯。我們去看民間藝人抄寫的唱詞、快書,裡面的錯字多的不可勝數,好比楊戩寫成楊剪、魯智深寫成魯智身之類,但讀音一定是正確的。因為只要讀對、唱對就可以了。所以,把六字真言故意寫錯一個字,聽起來就更像「俺那裡把你哄」了!
《西遊記》裡還有些旁證,比如觀音菩薩尋找取經人的時候,路過五行山,看望孫悟空時說:「我奉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去,從此徑過,特留殘步看你。」孫悟空說:「如來哄了我,把我壓在此山,五百餘年了,不能展掙,萬望菩薩方便一二,救我老孫一救!」這裡「如來哄了我」,更是對「俺那裡把你哄」的一個註腳了!
我們一定一定要理解明代人!他們真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只會念四書五經的呆子。那幫人——簡直了,腦洞開得只比我們大,不比我們小。他們什麼都敢嘲笑,什麼都敢解構,而且,外來的各種好玩的東東,他們也輕鬆愉快地吸收。這一點,比後來整個清朝的死氣沉沉要絢爛奪目多了。
本文最後,貧道還是想談一句86版《西遊記》。這部電視劇真的體現出了高度的走心!雖然它沒有把六字真言那張道具按原著寫,但是貧道相信如果按原著寫,會招來各種不明就裡的觀眾、甚至佛教人士的投訴的。但大家記得嗎?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眼看要把五行山崩塌,突然阿儺騰雲而來,把六字真言貼上。於是孫悟空再也不能掙扎,孫悟空喊出的那句撕心裂肺的話是什麼?
玉帝——如來——俺老孫被你們騙了!被你們騙了——
玉帝——如來——俺老孫被你們騙了——
我們想,這裡安排一句什麼臺詞不行,為什麼在六字真言貼好之後,非要讓孫悟空接這麼一句,這不就是「俺那裡把你哄」的註腳嗎?(順便說一句,貧道並不是86版的死忠粉,這裡面還是有很多問題的,比如過一會,有個小孩來找孫悟空玩,臨走的時候哼了半句歌,居然是「團結就是力量」!)後來還有一句,「那如來變著法騙了我,把俺老孫壓在山下五百年了,菩薩大慈大悲,放我出來吧。」這就更坐實了編劇的意圖和對原著的理解了。(文/李天飛)
作者:李天飛,中華書局編輯,著有《西遊記》校注。
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