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時期大家最熟悉的三位大臣劉墉,和珅和紀曉嵐,他們到底是什麼...

2020-12-06 騰訊網

因為《宰相劉羅鍋》和《鐵齒銅牙紀曉嵐》的緣故,大家對劉墉、和珅、紀曉嵐的名字一點都不陌生了。電視螢屏上經常出現的"歡喜冤家組合",或是劉墉與和珅組隊,或是紀曉嵐與和珅組隊。然而在歷史上,他們三人之間的關係究竟是怎樣的,是不是和電視劇裡演繹的一樣?

和珅

(1)劉墉與和珅

劉墉與和珅的關係,在電視劇《宰相劉羅鍋》裡從頭鬥到尾,總是大家津津樂道的焦點,老百姓習慣於把二人的關係描述為忠與奸對立、互相唱反調。的確,在歷史上劉墉並不阿附和珅,但是也不是與其對著幹的做法,而是基本採取一種中庸的獨善其身做法。朝鮮書狀官徐有聞說,"和珅專權數十年,內外諸臣,無不趨走,惟王傑、劉墉、董誥、朱珪、紀昀、鐵保、玉保等諸人,終不依附。"劉墉是乾隆朝大學士劉統勳的兒子,劉統勳可是乾隆最為信任的股肱之臣。乾隆自然對劉墉還是比較關照的。劉墉入京任職之後,迅速調整了自己的為官處事策略,變剛直方正為圓滑,不和權勢遮天的和珅做針鋒相對的對抗,保持中立。然而當乾隆帝病逝之後,已是大學士的劉墉卻積極參加了對和珅的處理,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乾隆帝死後的第二天,嘉慶帝即奪和珅一切職務,並恢復了劉墉上書房總師傅一職,入內當值,以供自己隨時諮詢。隨後,各省督撫及給事中紛紛落井下石上章彈劾和珅,要求將和珅處以凌遲。不過,在劉墉等人建議,和珅的罪狀雖然罪大惡極,但是畢竟乾隆手下的重臣,不得不給乾隆留下顏面,嘉慶宣布改判賜和珅自盡留其全屍。同時為防止有人借和珅案打擊報復,避免案件擴大化,搞得人心惶惶,劉墉等人又及時向嘉慶帝建言,妥善做好善後事宜。結果,在處死和珅的第二天,嘉慶帝發布上諭,申明和珅一案已經辦結,藉以安撫人心。和珅之案結束後,劉墉受贈太子太保,可見嘉慶帝對他的肯定。和珅之案的處理,頗得嘉慶的稱讚。由此也可見,劉墉並未因公務而洩私憤,而是充分體現了大公無私重臣應有的風範。

劉墉

(2)劉墉與紀曉嵐

如果說劉墉與和珅處於對立面的話,那麼,劉墉與紀曉嵐的關係則相當友好。原因很簡單,紀曉嵐是劉墉之父劉統勳的門生,可以說兩個人有同門之誼,當然也可以說紀曉嵐是劉墉一黨。大學士英和在其《恩福堂筆記》中記載,紀曉嵐與劉墉關係極好,紀曉嵐才思敏捷,劉墉寫得一手好字,故二人經常珠聯璧合,紀曉嵐常常請劉墉為自己寫對聯,如"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是紀曉嵐平生最愛的詩句,生前他曾指定要將此詩作為自輓聯。紀曉嵐去世之後,劉墉即將其寫下來,作為輓聯相贈。兩個人還有共同的愛好收藏硯臺,兩人也時相贈送唱和。除了寫詩贈硯,兩人還經常聚在一起暢談佛法。由此可見兩人感情之深,興趣相投,私交甚好。

紀曉嵐

(3)和珅與紀曉嵐

《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紀曉嵐整天帶著美女折騰和珅,但是歷史上他們根本幾乎沒什麼交集。乾隆曾經對紀曉嵐說過:「朕以你文學優長,故使領四庫書,實不過以倡優蓄之,爾何妄談國事!」真不知道紀曉嵐當時聽到這句話心裡是個什麼滋味,這樣看來紀曉嵐充其量不過是乾隆豢養起來的一個專門料理文學的詞臣!至於政治方面的根本和紀曉嵐沒關係,也不會讓其插手。就是這樣的紀曉嵐也沒能平平安安一帆風順,因為給親家盧見曾通風報信而捲入鹽政虧空案,主案的和珅因為認定他是劉墉一派,抓住時機給了他最致命的打擊,紀曉嵐被發配到新疆烏魯木齊。而在發配的日子裡,大兒子病亡,愛妾也撒手人寰,一時之間等於家破人亡。但紀曉嵐依靠生性豁達,堅定地從悲痛中走了出來,兩年後他又回到朝堂,性格方面的確有幾分似電視劇上演繹的。紀曉嵐也並非一味地糟蹋自己的人格,靠阿Q精神過活,他也有一個知識分子的氣節,那就是和劉墉一樣從不依附和珅。紀曉嵐在官場上浮浮沉沉了近半個世紀,夾縫中求生存,最後得以善終,從這一點看來紀曉嵐是成功的,是「大隱隱於朝」的經典例子。死後留下「滿清第一才子」,「幽默大師」,「風流才子」和「一代通儒」等稱號,每一個稱號後面都為後世留下諸多令人津津樂道的傳說。

相關焦點

  • 和珅、紀曉嵐、劉墉,三人到底什麼關係,看他們經歷就知道了
    說起和珅、紀曉嵐、劉墉三個人,我們幾乎是耳熟能詳。畢竟《鐵齒銅牙紀曉嵐》、《宰相劉羅鍋》這兩部戲,讓我們對這三個人了解了很多。不過影視作品畢竟是影視作品,和事實還是有很大的差距。這三個人的關係和電視上演的完全不一樣。我們今天看一下三個人到底是什麼關係,從他們的經歷就能看出來了。
  • 劉墉、紀曉嵐、和珅,誰的官最大?他們在乾隆朝的真實地位如何?
    大清王朝268年(入關後),話題度最高的皇帝是乾隆,而乾隆朝最家喻戶曉的臣子當屬劉墉、紀昀(字曉嵐)、和珅。但是,我們對三者的了解大多來自影視劇,而對於真實歷史中的他們卻知之甚少。電視劇中,劉墉、紀曉嵐、和珅都是乾隆身邊的大紅人,同樣位極人臣,同樣寵冠朝野,各方面旗鼓相當,方能嬉笑怒罵、互相鬥法。
  • 和珅、紀曉嵐、劉墉三人中,誰的官職和權力最大?當然是和珅
    隨著經典劇《鐵齒銅牙紀曉嵐》和《宰相劉羅鍋》的播出,有三個人物出現在了觀眾的視野中,看似憨厚老實、實則心機重重的和珅,飽讀詩書、博學多才的紀曉嵐,剛正不阿、為人正派的劉墉。這三位都是乾隆時期的大人物,並且同朝為官。
  • 和珅、紀曉嵐、劉墉三人中,誰的官職和權力最大?當然是和珅
    隨著經典劇《鐵齒銅牙紀曉嵐》和《宰相劉羅鍋》的播出,有三個人物出現在了觀眾的視野中,看似憨厚老實、實則心機重重的和珅,飽讀詩書、博學多才的紀曉嵐,剛正不阿、為人正派的劉墉。  這三位都是乾隆時期的大人物,並且同朝為官。
  • 劉墉與和珅、紀曉嵐、乾隆三人的真實關係
    ,人們習慣於把他們的關係描述為忠奸對立、水火難容。和珅之案結束後,嘉慶帝封劉墉為太子太保,以示對他的肯定。和珅之案的處理,頗得時人的稱讚。由此也可見,劉墉並未因一己之私洩憤,充分體現了一位群臣領袖應該有的風範。劉墉和紀曉嵐劉墉與和珅的關係雖然不怎麼好,但與紀曉嵐的關係卻十分融洽。紀曉嵐是劉墉之父劉統勳的門生,與劉墉有師兄、師弟之誼。
  • 揭秘:歷史上劉墉和乾隆、和珅、紀曉嵐的真實關係
    乾隆、劉墉(羅鍋)、和珅、紀曉嵐(紀昀)是這些年來電視螢屏上經常出現的「歡喜冤家」,或是乾隆、劉墉、和珅一組,或是乾隆、紀曉嵐、和珅一組。為官四十多年,位至宰相,乾隆帝評價他「神敏剛勁,終身不失其正」,諡號「文正」眾所周知,劉墉是大學士劉統勳的兒子,他前期在官場中的榮辱進退很大程度上與其父的遭際有關。而劉統勳是乾隆皇帝頗為信任的股肱之臣,所以,總的看,這個時期乾隆對劉墉還是比較關照的。劉墉被外放做安徽和江蘇學政,乾隆都有詩相贈,可見關注與期許。
  • 在真實的歷史中,劉墉,和珅和紀曉嵐到底好不好?
    在真實的歷史中,劉墉,和珅和紀曉嵐到底好不好?看電視的時候看到和珅就會恨得牙痒痒,認為這麼一個大奸臣,為什麼會得到皇帝那麼多信賴的。而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時候,都必須要劉墉或者是紀曉嵐才能幫助皇帝解決。雖然說如此,皇帝對於和珅的某些行為知道,但是為什麼就是不去管他?
  • 歷史上紀曉嵐、和珅、劉墉三人在乾隆時期真實關係如何?
    乾隆24歲登基為帝,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執政時期,國土面積1316萬平方公裡,人口4.36億,使清朝的發展達到了頂峰。每當提起乾隆皇帝,不禁想到和珅、紀曉嵐、劉墉三大中堂,這三人給大家的印象是和珅狡猾貪婪、紀曉嵐鐵齒銅牙、劉墉剛直不阿。
  • 真實歷史中的和珅、劉墉和紀曉嵐,到底誰的權力最大?
    前些年隨著《鐵齒銅牙紀曉嵐》、《宰相劉羅鍋》等清朝古裝劇的播出,讓紀曉嵐、和珅、劉墉等清朝大臣的形象家喻戶曉。但是也許大家也有個疑問,那就是在真正歷史的這三位大臣,他們是什麼樣子呢?他們之中誰的官職最大?誰的品級更高?誰最有實權?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三位「有名」的清朝大臣在歷史中到底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 歷史上紀曉嵐與和珅誰官大?乾隆最寵誰?中間起碼隔了兩個劉墉!
    其中,劉墉於1720年出生,其次是紀曉嵐,他出生在於1724年,而和珅年紀最小,生於1750年。這麼看來,年紀相差四歲的劉墉和紀曉嵐應該才是「名副其實」的同齡人,而在電視劇裡面扮相最大的和珅,反而足足比他們二人小了三十歲。這是什麼概念呢,按照古人通常的生育年齡來算,和珅至少比劉墉和紀曉嵐差了一輩。
  • 和珅、紀曉嵐、劉墉的官職誰最高-他們最高官職都是什麼?
    乾隆時期,我們所熟悉的大臣很多,比如和珅、劉墉、紀曉嵐。論知名度,是和珅>紀曉嵐>劉墉。論才能,三個人各擅專屬,難分高小。論寵愛,和珅>劉墉>紀曉嵐。在官員職位上,和珅>劉墉>紀曉嵐。論名聲,紀曉嵐>劉墉>和珅。
  • 真實的關係:乾隆、劉墉、和珅、紀曉嵐(組圖)
    乾隆  乾隆、劉墉、和珅、紀曉嵐(紀昀)是這些年來電視螢屏上經常出現的「歡喜冤家」,或是乾隆、劉墉、和珅一組,或是乾隆、紀曉嵐、和珅一組歷史上,他們之間的關係究竟是怎樣的?  劉墉與乾隆  關於劉墉與乾隆的關係,民間有很多傳說,比如說劉墉是皇太后的乾兒子,那麼就是乾隆的幹兄弟了。還有「和珅使壞,劉墉參萬歲」的傳說,這個傳說還被編入了傳統相聲《官場鬥》。總之,把劉墉說成是連皇帝都不怕,連皇帝都敢捉弄的角色。
  • 盤點影視人物的歷史真相:和珅、劉墉和紀曉嵐,到底誰權力最大
    不過為什麼最後相比較於紀曉嵐和劉墉這些不如他的文臣,和珅的下場會是被皇帝殺死呢?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三個大臣究竟誰擁有最大的權力,他們究竟在朝中是怎樣的一個角色,這三個大臣之間又有怎樣的關係呢?是不是和電視劇裡講的差不多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 歷史上,紀曉嵐、劉墉是和珅的對手嗎?
    我們在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宰相劉羅鍋》《鐵將軍阿貴》裡經常可以看到紀曉嵐還有劉羅鍋和和珅鬥智鬥勇的故事,他們經常會把和中堂整的狼狽不堪。其實,和中堂,紀曉嵐,劉墉三人確實都在同一個時期,但年齡差極大,劉墉1720年出生,紀曉嵐1724年出生,和珅則1750年出生。但三人官職也相差懸殊,和珅官位最大。
  • 為何紀曉嵐不和劉墉一起幹掉和珅?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他們不夠...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何紀曉嵐不和劉墉一起幹掉和珅?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他們不夠資格 清朝乾隆年間,很多人都是出了名的,除了乾隆這個皇帝外,他還有三位小弟非常的有名,第一個和珅,第二個劉墉,第三個紀曉嵐。劉墉還有一個外號叫做劉羅鍋,其實他本人並不是羅鍋。
  • 乾隆五大名臣,福康安、和珅、阿桂、紀曉嵐、劉墉,誰的地位最高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乾隆皇帝手下五大名臣——福康安、和珅、阿桂、紀曉嵐和劉墉誰的地位最高?,正白旗是上三旗,正紅旗是下五旗,因此可以看出鑲黃旗的福康安出生最高貴,其次是正白旗的阿桂,再者是正紅旗的和珅,劉墉、紀曉嵐。
  • 為何紀曉嵐不和劉墉一起幹掉和珅?他們不夠資格!
    大清乾隆年間,好多人都系出咗名嘅,除咗乾隆呢個皇帝之外,佢重有三位細佬好嘅出名,第一個和珅,第二個劉墉,第三個紀曉嵐。劉墉仲有個花名叫做劉羅鍋,其實佢真人並唔系羅鍋。喺我哋大家嘅印象當中,劉墉同紀曉嵐都系和珅嘅對手,唔單止噉,佢哋睇和珅都好嘅唔順眼!
  • 乾隆三十四年,剛上班的和珅跟前輩劉墉紀曉嵐相比,誰的官職大?
    但是到了和珅和致齋(也可以叫鈕祜祿·善保)這裡,就出現了斷崖式下跌:和珅生於1750年,也就是說,弘曆都當了十五年乾隆皇帝了,小善保才剛出生。 於是有人說,和珅步入仕途的時候,劉墉紀曉嵐已經高官得坐駿馬得騎,根本就不會正眼瞧那個長得粉粉嫩嫩的小孩子和珅。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咱們就來看一看乾隆三十四年的時候,本文的三位主人公都是什麼官職、官居幾品。
  • 和珅製造的謎案:乾隆不提劉墉紀曉嵐就不敢問,當事人也莫名其妙
    電視劇看多了,很多人都認為劉墉紀曉嵐機智過人,幾番智鬥下來,和珅被他們耍得團團轉。清朝第一貪官,就這樣被電視劇演成了一個有點可憐的受氣包兒。我們細看清朝史料,就會發現和珅不但從政經商的本事一流,就是智慧也遠超劉墉紀曉嵐,比如和珅製造的一樁謎案,乾隆不提,劉墉紀曉嵐就不敢問,連謎案的當事人也莫名其妙,至死也沒參透其中玄機。
  • 劉墉和紀曉嵐,究竟誰與和珅有恩怨?
    在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以及《鐵齒銅牙紀曉嵐》等熱播影視作品裡,經常看到劉墉(劉羅鍋)紀曉嵐與和珅等出場。或許很多人,不禁要問了,劉墉與紀曉嵐,究竟誰與和珅爭執過呢?關於劉墉與紀昀、和珅並稱為乾隆朝三大中堂。而乾隆皇帝比紀曉嵐大13歲,紀曉嵐比和珅大26歲;和珅,生於乾隆十五年,原名善保,字致齋,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二甲喇人。乾隆皇帝生於康熙五十年八月,卒於嘉慶四年正月,雍正元年弘曆被立為太子,十一年封為和碩寶親王,開始參與軍國要務。雍正十三年雍正去世,弘曆即位,改年號乾隆。所以乾隆皇帝比和珅大3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