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禱文
傳揚主的福音
見證主的恩典

耶穌向那些仗著自己是義人,藐視別人的,設一個比喻,說:「有兩個人上殿裡去禱告:一個是法利賽人,一個是稅吏。法利賽人站著,自言自語地禱告說:『上帝啊,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那稅吏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上帝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我告訴你們: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為義了。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路加福音1818:9-14)
從這個稅吏的禱告當中,我們可以學習到什麼呢?
一.謙卑
這個稅吏在禱告當中,什麼都沒有說,他只是期望神的憐憫,哀求神「可憐」他。驕傲的人是不會看到自己的「可憐」之處,也不會認為自己需要誰的憐憫,常常滿足於自我良好的心態。法利賽人就是這樣一種驕傲的人,他一來,開口就說「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
法利賽人把自己放在了一個居高臨下的位置上,抬高自己踩低稅吏來向神邀功,好像自己做得有多好,然而是真的很好嗎?其實這個法利賽人是完全不認識神的,他沒有遇見過神,也不知道神的形象,因此他才覺得自己什麼都很好,看不到自己身上的汙穢和罪。
保羅是法利賽人中的法利賽人,他的學識、背景、談吐、身份在當時都是屬於上等的,也死守著誡命與律法,然而認識了主以後他告白「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提前1:15)」。保羅如此優秀的人尚且在主的面前謙卑,難道我們在神的面前還有課驕傲的資本嗎?
這個稅吏在神面前是謙卑的,他看到了自己的不配,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汙穢和罪,因此他謙卑地來到神面前,哀求神的憐憫。
二.敬畏
看法利賽人和稅吏兩個人在神面前的姿態是怎樣的呢?法利賽人是站著,自言自語的禱告;稅吏則是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是捶著胸禱告。稅吏裡面有向著神的敬畏之人,知道自己來到的是神的殿中,面前所要禱告的對象是神,不是尋常人,因此在聖潔威嚴的神面前,存敬畏的心遠遠地站著,就連走近一點來禱告都不敢。
出埃及記裡面,神在荊棘中向摩西顯現,並對他說:「當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你所站之地是聖地。(出3:5)」。什麼是聖地?凡事在神面前的地方都是聖潔的,因此在神面前的人,也需要帶著敬畏和分別為聖的心。稅吏遠遠站著,因為他覺得自己不配,不配與神的百姓同站神的祭壇前。
三.悔改
法利賽人的問題在於,他看不到自己的罪,不覺得自己是有罪的,他考慮問題的重點在於他的外表行為,而不是內心的聖潔,因此來到神面前時他的禱告是邀功的禱告。就好像一個人洗乾淨了盤子的外面,裡面卻還是髒的。
稅吏看到了自己的罪,看到了自己內心的汙穢,他來到神面前做認罪、悔改的禱告。他遠遠站著,為自己感到羞愧,因此在禱告時甚至連抬頭都不敢,只是低著頭捶胸痛苦地呼喊:「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
稅吏根本就不敢想自己做過什麼,他只能想到的就是「我是個罪人」。其實稅吏的禱告真的非常的簡單,但是卻直接說中了要點。他明白自己沒有什麼可以向神獻上的,也承認在神面前自己是有罪的罪人,他沒有對神說虛假的禱告,也沒有吹噓自己的行為,更沒有去遮掩自己的過錯,而是完全敞開地、俯伏在地的姿態向神認罪,求神開恩赦免。
四.信靠
稅吏的禱告裡,也有著對神的信心:因他相信神是不定罪的神,是開恩赦免人罪孽過犯的神。保羅說:「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3:23)」。
有誰敢說在神面前他是一個完全的人?沒有任何人在神面前能稱自己為義人。罪人也沒有辦法自我拯救,只能求神的赦免。稅吏的禱告雖然簡短,卻是對神信任的一種彰顯。他知道自己沒有辦法自救,罪人沒有任何的出路,但是神是慈愛的,願意拯救一切相信他的人。
我們很多時候雖然也獻上禱告,然後卻並非信心十足,一邊禱告一邊還在懷疑神是否會工作,恨不得禱告完以後馬上就能看到神跡奇事。
應當學習稅吏的禱告姿態,帶著謙卑、認罪悔改的心來到神面前禱告,並以忍耐和確信的心去等候神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