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典之聲】從先知們的禱告來學習「怎樣禱告蒙神喜悅」

2020-12-06 恩典之聲

主禱文

傳揚主的福音

見證主的恩典

每個基督徒禱告都有自己的形式和習慣,但所獻上的禱告是否是神所喜悅的呢?這一點誰也不敢確定。要知道,倘若禱告是神所不喜悅的,這樣的禱告也是沒有果效的。因此,很多基督徒都會提出疑問:如何獻上蒙神喜悅的禱告呢?

今天,我們一起通過聖經裡面前輩和先知們的禱告來學習,怎樣獻上蒙神喜悅的禱告。

1.以利亞信心的禱告

「基列寄居的提斯比人以利亞對亞哈說:『我指著所侍奉永生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起誓,這幾年我若不禱告,必不降露,不下雨。』(王上17:1)」。

提到以利亞的禱告,很多人都會想到他在迦密山頂求雨的七次禱告,然而在這之前,以利亞禱告使天「三年半不下雨」,卻是震驚了整個以色列國。以利亞的禱告影響了整個國家的人民和命運,並借著這個禱告贏得了一場偉大的戰爭——巴力四百多個先知被殺。

以利亞站在亞哈王面前時,說「我若不禱告,天不下雨」時,是需要極大的勇氣與信心的,絕不是簡簡單單說出來震懾亞哈王一下,扭頭就趕緊逃開了,而是他對著神有著絕對真實的確信,即便是在面對地上的王,這樣的信心也不曾減少。

我們很多時候一邊禱告心中一邊還在懷疑:究竟神有沒有聽到?神會不會成就?信心是什麼?「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未見之事的確據。(希11:1)」,雖然眼還未曾看見,然而相信神已經在未來成就。即或不然,也要像但以理的三個朋友一樣,依然仰望神,不懷疑神。

2.但以理恆心的禱告

「但以理知道這禁令蓋了玉璽,就到自己家裡(她樓上的窗戶開向耶路撒冷),一日三次,雙膝跪在他神面前,禱告感謝,與素常一樣。(但6:10)」。

這是以色列人被虜到巴比倫之時的事情。神應許七十年之後必要帶領以色列人重回家園,因此但以理常在神面前禱告。在當時,王下令30日之內除王以外,任何人不可求神,如果發現了就丟在是獅子坑裡。

在這樣的環境和處境下,但以理面臨著極大的挑戰,然而他還是做了和平時一樣的事情:回到家裡,面朝著耶路撒冷的方向一日三次地跪地禱告。並且,從聖經的記載可以看到,但以理是每日每日恆心地禱告,從不間斷,從他年少到發白。

我們禱告的時候,是否有這樣的恆心?我們只是今天禱告、明天就不禱告了?還是禱告幾天以後,沒有得到神的回應就放棄了?但以理經歷了王朝的更新替代,一直到他快90歲,依然持續禱告,這樣的恆心,是每一個基督徒都當學習的。

3.雅比斯信靠的禱告

「雅比斯求告以色列的神說:『甚願你賜福與我,擴張我的境界,常與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神就應允他所求的。(代上4:10)」。

雅比斯的禱告極其簡短,在聖經裡面記載也就僅此一處而已。然而如此簡短的禱告,卻蒙神喜悅的。雅比斯的禱告並不具有國家性、民族性,而是個人性的。然而他把這樣的禱告完全交託在了神的手中,信靠神,相信神的主權。

從雅比斯的禱告中可以看到,他相信祝福的根源是從神而來的,也相信神願意賜福給祈求他的人。雅各書裡說:「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雅4:2-3)」。

並非是一定要我們向神獻上龐大的、有力量的禱告,神才會悅納,即便是為了個人去禱告,只要裡面帶著完全交託、信靠的心,以真摯的情感去祈求時,神也是喜悅的。

4.約拿悔改的禱告

「你將我投下深淵,就是海的深處;大水環繞我,你的波浪洪濤都漫過我身。我說,我從你眼前雖被驅逐,我仍要仰望你的聖殿。(拿2:3-4)」。

約拿認識到是神將他投入深淵,認識到是神讓他承受現在的苦難,身陷魚腹之中。為什麼呢?因為他不聽神的呼召,抗拒神的全能。他意識到神是在管教他,因此他開口禱告,向神承認自己的錯誤,承認自己的悖逆。

我們應當常在神面前做悔改的禱告,為著我們的小信、口出妄言、撒謊、嫉妒、驕傲等一系列的罪,懇求神的赦免。約拿的經歷給與我們很好的經驗與教訓,就是要有敬畏神的心。當我們犯錯受到神的管教時,要如同約拿一樣跪在神的面前認罪悔改:「從你眼前雖被驅逐,我仍要仰望你的聖殿」。

5.摩西代求的禱告

「摩西對耶和華說:……如今你若把這百姓殺了,如殺一人,那些聽見你名聲的列邦必議論說: 『耶和華因為不能把這百姓領進他向他們起誓應許之地,所以在曠野把他們殺了。』現在求主大顯能力,照你所說過的話說:『耶和華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赦免罪孽和過犯,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求你照你的大慈愛赦免這百姓的罪孽,好像你從埃及到如今常赦免他們一樣。(民數記14:11-19)」。

聖經裡記載,摩西曾多次為以色列百姓代禱。為他人禱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付出時間、精力、智慧等,況且在當時,以色列百姓曾無數次地小信、埋怨、悖逆神,侍奉別神,然而摩西一次又一次地為以色列百姓禱告,救他們脫離人手所造的偶像;助他們打敗亞瑪力人;救他們脫離瘟疫的滅絕。

基督徒喜愛禱告,卻並不僅僅只是為自己禱告,也要為身邊的人或事禱告,為還未信主的人接受福音禱告,為中國福音的興起而禱告……摩西有著無私的心,即便神對他說「叫你的後裔成為大國,比他們(以色列民眾)強勝」時,他依然堅持為以色列民眾代求。我們當效仿摩西,有著一顆無私的代禱之心。當我們為了神的國和神的義去代求時,必蒙神的喜悅。

相關焦點

  • 恩典之聲:從聖經裡的偉人來學習怎樣的禱告蒙神喜悅(下)(2016-8-25)
    禱告是基督徒生命的必須,彼得前書4章7節裡如此說:「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又有人說,禱告是一天工作的開始,藉著禱告將這一天獻上給神,讓神來保守我們一天的生活和工作,這是應當的。
  • 恩典之聲:從聖經裡的偉人來學習怎樣的禱告蒙神喜悅(上)(2016-8-24)
    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停止了禱告。因此基督徒信仰以後,需要常常禱告,隨時多方儆醒禱告。除此之外,禱告還需注意什麼呢?看聖經裡記載很多屬靈的偉人和先知們,就是常常禱告且倚靠禱告來行事的人,因此,從這些先知們的身上,可以來學習,應當如何禱告。
  • 恩典之聲:在禱告中與神交流!從10句經文來學習如何正確禱告
    什麼是禱告?禱告通俗來說,就是與神說話。人與人建立關係,需要交流;人與神建立關係,亦是如此。禱告並不是看我們是否有時間、精力、場所……而是隨時隨地都可以禱告。並且,養成常常禱告的習慣也是非常好的事情,因它能幫助我們靈命成長。在聖經裡有記錄許多關於禱告的經文,通過這些經文我們可以學習基督徒當如何正確禱告,神喜悅我們怎樣去禱告。
  • 恩典之聲:為什麼禱告後神遲遲不應允?(2016-10-14)
    然而實際情況是,基督徒禱告了很多,但有些禱告蒙神垂聽,有些禱告卻並未蒙神垂聽。為什麼呢?一.只禱告不行動只禱告不行動,就好像一個失業的人坐在家裡,每天跪地仰望天空懇求上帝垂憐,給他一個好的工作,卻從來不付諸行動出去尋找工作。這禱告正蒙上帝的喜悅,上帝也因此應允失業人的禱告——只要他出去尋找工作,上帝就會將最好的工作賜給他。
  • 每日默想丨像先知以利亞一樣禱告
    神為什麼還沒有祝福我們的家人呢?可能有很多原因。最近聽了一個牧師的解釋很有恩典,牧師說,我們的禱告題目不成就,可能是因為我們的題目太大太難了,神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預備,當神預備好了,肯定會給我們成就,所以我們要相信神的應許,堅持禱告,直到成就為止。聖經中有以利亞為降雨禱告的故事,當時以色列國已經有三年零六個月沒有下雨,全地乾旱,到處有饑荒。
  • 從「稅吏的禱告」來學習禱告的美好姿態!
    (路加福音1818:9-14)從這個稅吏的禱告當中,我們可以學習到什麼呢?法利賽人就是這樣一種驕傲的人,他一來,開口就說「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法利賽人把自己放在了一個居高臨下的位置上,抬高自己踩低稅吏來向神邀功,好像自己做得有多好,然而是真的很好嗎?
  • 哈巴谷先知的禱告:願神的旨意成全
    (圖片:哈巴谷書講章的截圖) 人們一般禱告會求身體健康、事業興旺、凡事興盛,先知哈巴谷的禱告很不同,他求的是復興神的作為,哪怕復興神作為的方式是神公義的審判在哈巴谷書中,神興起了強暴的迦勒底人來施行審判,神也刑罰了不義的迦勒底人。刑罰和審判成為了神復興他作為的方式,即便如此,哈巴谷先知願意神的旨意成就。在蔡師母結束分享的禱告中,她向神祈求,希望人們能夠單單仰望上帝的作為,願上帝的旨意成全。
  • 使徒們的禱告:合一禱告
    義人的禱告大有功效,那麼一群人的禱告豈不是更有恩膏?當使徒們合一聚集時,我們的禱告可是使大地都顫抖,因為我神在全地掌權。耶穌斷氣的時候,大地震動、幔子裂開,可是祂拿回了陰間的鑰匙使死亡不能勝過我們屬神的兒女。所以我們才可以說:「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
  • 華理克:從尼希米的禱告學習牧師和教會領袖日常禱告的4個秘密武器
    其中的尼希米可以說給我們提供了很多關於領導力的學習。最近連續幾周,超大型教會馬鞍峰教會的創辦人、暢銷書《標竿人生》的作者華理克牧師在帶領教會的會友們系列默想《尼希米記》。在繼上次分享了尼希米如何對付人的自私之後,又再次分享尼希米的禱告給牧師和領袖們的模範。華理克牧師說,我們在尋找更有效的方法、機制和動力,而神卻要尋找合用的人。確切地說祂正在尋找領袖。
  • 禱告疲軟了怎麼辦?5個小方法幫助改進禱告
    我們的「禱告熱點」在哪裡?這是需要去思考的。找到幾個固定的地方,常常在那裡禱告,尋求神,好的環境和屬靈的積累,會讓我們每每在那裡禱告時,心態都會變得不一樣。2,要真正善於短小的禱告。舊約聖經裡記載,很多的先知、偉人都是非常擅長簡短、精煉的禱告的。
  • 恩典之聲:基督徒在禱告時要注意什麼?(2015-4-20)
    禱告是向神在說話,是人與神的交流;禱告也是向神敞開我們的心,把我們內心的憂慮、不安卸給神的一種方式。禱告是聖潔的,需要人以心靈和誠實來向神傾心吐意。人與人交流時會顯得很隨意,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但禱告時卻不能隨便開口。
  • 從聖經學習 基督徒如何正確的禱告
    (2)      第二個祈求:「願你的國降臨」:這是指神的救恩國度。神的國度已經存在,但仍然等待將來完滿實現。耶穌首先把天國的道理引進人間,並且實踐在人間。「願你的國降臨」就是祈求神的救恩國度擴展,這是借著傳福音來達成。當福音傳遍天下,神的國完全來到時,這個禱告便成全了,也就是主耶穌再來的日子。
  • 基督徒:方言禱告的四個好處
    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使2:2-4)」。因此可以知道,方言是聖靈所賜的預言,雖然沒有學過,但是靠著恩典的恩賜可以說出口。人很多時候,容易受到自我情緒、情感、想法、外在事物等方面的影響,在所說的話或禱告的事上,多以自我主觀為主。但方言是超過了我們的想像、經驗、智慧、知識與情感的,它能將我們都不知道、卻是內心深處的渴求訴說給神聽。
  • 禱告時間長,短;聲音小,大;哪一種神更喜悅呢?
    對於禱告最基本的定義就是和神對話。摩西有這樣長的時間和神單獨對話,有人推測他是完全禁食的,可見與神同在的美好,讓摩西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他成為以色列人所敬重的領袖,神所重用的僕人,被稱為在神家完全盡忠的好管家。這是與他的禱告分不開的。
  • 使徒們的禱告:禱告復興
    我們再來仔細地看《使徒行傳》一章十四節的經文:這些人同著幾個婦人和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並耶穌的弟兄,都同心合意地恆切禱告。後半句寫到這些人是如何禱告的呢?是「都同心合意地恆切禱告」,「都」指的是在場全部的人,「同心合意」是大家彼此合一,行在主的心意中,「恆切禱告」是恆心又迫切地禱告,那是一個多麼火熱的場景呀!保羅說:我們若果癲狂,是為 神!(哥林多後書)人生如此短暫,如果我們在世的日子何不為神瘋狂一把呢?
  • 十句經文教導基督徒常常禱告 做禱告的勇士
    禱告是基督徒每日的常態,雖然很多時候我們的禱告並不好,甚至連自己禱告的內容是否蒙神悅納也不知道,然而聖經如此說:「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禱告。(羅8:26)」。聖經裡很多偉人、先知,都是禱告上的勇士。
  • 禱告蒙主垂聽的三個秘訣
    我們都知道,禱告是我們跟神建立關係的途徑,跟人的呼吸一樣重要與自然。我們都希望我們的禱告能得到神的垂聽和悅納,可是又常常為了禱告不蒙神垂聽苦惱。怎樣禱告才合神心意呢?禱告需要解決哪些問題主才會垂聽呢?有時候我們會禱告說:「神啊,我願意做忠心的管家,盡心盡意盡力侍奉你。」可在做工在遇到難處不知道怎樣解決的時候,就會喊難叫苦。當我們臨到大的試探,更會心生怨言,埋怨主為什麼不保守我們的平安。主耶穌說:神是個靈,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去拜祂。
  • 尼希米做工前的禱告
    2剩下的剩下逃脫的人意味著神對他們的應許,他們是不僅逃過劫難的人,還是會誠實倚靠耶和華的人。神今天需要怎樣的器皿?他不在乎你是不是全時間的傳道人,你的能力大小,你在作什麼事,而是在乎我們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我們關不關心神家。
  • 劉彤牧師:基督徒要如何禱告來釋放禱告的能力?
    需要禱告,深切的禱告。禱告不只是向神說話,也是經歷神的過程。雅各教導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不同狀況的,都要禱告。雅各主要列舉了三個方面的情況,教導我們怎樣禱告經歷神。經文:「你們中間有受苦的呢,他就該禱告。有喜樂的呢,他就該歌頌。你們中間有病了的呢,他就該請教會的長老來。他們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為他禱告。
  • 清晨的禱告
    主啊,感謝你藉著昨夜的安然入睡,消除了我們昨日的疲勞,恢復了身體的力量;除去了昨日的憂慮和煩躁,恢復了心靈的平安;擔當了昨日的罪孽和過犯,恢復了與神美好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