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險業大事記(1949年至2014年)

2020-12-09 中國金融新聞網

  1949年10月20日 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在北京成立,標誌著新中國統一的國家保險機構的誕生,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家國有保險公司。
  1979年11月19日 中國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了全國保險工作會議,停辦20多年的國內保險業務開始復業。同年,中國保險學會成立。2000年11月16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在京宣告成立,成立大會上通過了《中國保險行業公約》。
  1983年9月1日 國務院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財產保險合同條例》,這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第一部財產保險合同方面的法規。1985年3月3日,國務院頒布實施《保險企業管理暫行條例》,這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第一部對保險企業管理的法律文件。1995年6月3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4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同年10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公布實施,標誌著我國保險業邁進了法制建設的新時期。
  1988年3月21日 招商局蛇口工業區和深圳工商銀行合資成立平安保險公司,資本金為4500萬元。這是我國第一家股份制、地方性的保險企業。
  1992年9月 中國人民銀行批准美國國際集團所屬美國友邦保險公司在上海設立分公司,這是我國保險市場對外開放以來,第一家經批准進入中國保險市場的外國保險公司。1996年11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加拿大宏利人壽保險公司與外經貿信託在上海合資設立中宏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這是我國保險市場對外開放以來,批准設立的第一家合資保險公司。
  1992年11月 友邦保險培訓的第一代壽險代理人上街展業,壽險代理人制度迅速為國內壽險業採用。
  1998年11月18日 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在北京正式掛牌成立,作為全國商業保險公司的主管部門,集中統一監督管理全國保險市場。
  2000年6月 國內首家保險經紀人——江泰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在北京揭牌,成為中國第一家全國性綜合保險經紀公司。
  2000年6月29日 中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這是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中資保險企業。2003年,中國人保、中國人壽成功境外上市,人保財險11月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成為中國內地國有金融機構海外上市「第一股」,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12月在紐約、香港成功上市,公開募股籌集30.1億美元,為2003年規模最大的首次公開募股。2007年,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登陸A股市場;泛華保險在納斯達克上市交易。2009年12月23日,中國太保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2011年12月,新華保險成為國內首家以A+H股方式同步上市的保險公司,為登陸國內資本市場的保險「第四股」。2012年12月,中國人保集團香港聯交所整體上市。
  2004年11月11日 中國首家相互制保險公司——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獲準籌建,填補了我國相互制保險公司的空白。
  2004年11月18日 國內第一家專業健康保險公司——中國人民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2006年3月28日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頒布,所有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輛都應在3個月內投保交強險。
  2008年9月1日 《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定》正式施行,首次引入資本充足率指標,出現「分類後的統一監管」。
  2012年4月 保監會正式開通全國第一條保險消費者維權電話12378.2013年7月8日,全國首個保險公眾日啟動,保監會將每年7月8日確定為「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每年確定不同的年度宣傳主題。
  2012年8月30日 國家發改委、衛生部、財政部、人社部、民政部、保監會聯合公布《關於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2013年3月,保監會印發《保險公司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業務管理暫行辦法》,明確大病保險市場準入與退出條件。
  2012年11月 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農業保險的法規《農業保險條例》正式頒布,於2013年3月正式實施。
  2013年9月29日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太保財險、大眾保險成為首批入駐自貿區的企業。2014年9月,上海人壽獲批籌建,未來擬結合自貿區「先行先試」的政策環境試點拓展外幣保單等業務,探索產品、服務等方面的創新優勢。
  2013年11月6日 國內首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眾安在線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正式開業。
  2014年8月 國務院以「頂層設計」形式明確保險業在經濟社會中的地位,發布《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保險深度(保費收入/國內生產總值)要達到5%,保險密度(保費收入/總人口)要達到3500元/人,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穩健、誠信規範,具有較強服務能力、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的現代保險服務業,努力由保險大國向保險強國轉變。

相關焦點

  • 《上海工人運動史大事記兩種》首發 記載1919至1949年上海工人運動...
    原標題:《上海工人運動史大事記兩種》首發  據《勞動報》報導,在中國共產黨誕辰98周年的前夕,《上海工人運動史大事記兩種》正式與廣大讀者見面。從「五四」到「五卅」,從「四一二」到「八一三」,從抗戰勝利到迎接解放,這套叢書記載了1919至1949年上海工人運動的光輝歷程。
  • 中國官媒播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
    中國官媒播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   中新社北京9月27日電 中國官方媒體27日播發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簡稱《大事記》)。
  • 《中國展覽業大事記(1949-2019)》出版發行_中國貿易報
    《中國展覽業大事記(1949-2019)》出版發行 來源:中國貿易報   本報訊(記者 毛雯)日前,由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組織編寫的《中國展覽業大事記1949-2019》出版出行。
  • 《中國共產黨宣城歷史大事記(1949-1978)》出版
    原標題:《中國共產黨宣城歷史大事記(1949-1978)》出版   據宣城新聞網消息,近日,由宣城市委黨史研究室主編的《中國共產黨宣城歷史大事記(1949-1978)》正式出版。這也是我市黨史部門「存史、資政、育人」的一項重要編研成果。
  • 《大連理工大學七十年大事記(1949-2019)》出版
    《大連理工大學七十年大事記(1949-2019)》出版 2021-01-12 22: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940年-1949年中國大事年表
    第2頁:40年代中國大事記-1941年 第3頁:40年代中國大事記-1942年 第4頁:40年代中國大事記-1943年 第5頁:40年代中國大事記-1944年 第6頁:40年代中國大事記-1945年 第7頁:40年代中國大事記-1946年
  • 1949——1958年全國政協大事記
    編者按: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之際,中國網政協頻道(議庫平臺)編輯特別摘編部分1949——2015年全國政協大事記,素材主要來源於全國政協官網,並有傾向性突顯全國政協對外交往、聯絡等外事活動內容。除全體會議外,全國政協的常委會議、主席會議、專題協商會、雙周協商座談會等常規會議和活動並未全部摘錄。
  • 天津外國語大學翻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陳欣然)近日,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一書英文版,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由天津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承擔翻譯工作。
  • 中國大事記:1949年
    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1949年召開的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又稱「新政協」,有別於1946年1月召開的「舊政協」。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國共兩黨決定為組建新政府而召開政治協商會議。1946年1月10日,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1)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者按:新中國的成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裡程碑,中華民族發展進步從此開啟了新紀元
  •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寫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
    央廣網北京9月28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黨中央批准,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英文版誕生記
    用拼命姿態,跑出「天外速度」自10月2日接到英文翻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的任務後,李晶顧不上片刻休息,立即組織青年骨幹教師、基地博士生組建團隊,國慶節期間,他們有的在外地,有的忙著重要翻譯任務,有的忙著博士論文開題,無論他們在哪,做著什麼,接到任務那一刻,
  • 新中國大事記——對臺篇(1949年10月——2019年9月)
    新中國大事記——對臺篇(1949年10月——2019年9月)  海研智庫  編者按:為充分展示對臺工作取得的輝煌成就,海研中心(海研智庫)特將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中的對臺工作部分節選
  • 黨史大事記(1940年—1949年)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舉行。1945年6月19日,中共中央舉行七屆一中全會。1945年8月9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10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蘇聯參戰後準備進佔城市及交通要道的指示》。10日至11日,朱德總司令發布受降及對日展開全面反攻等七道命令。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出版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電(記者史競男)由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日前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據介紹,該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時代,突出反映黨領導人民探索、開創、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及其重大理論、制度創新成果,全面反映新中國成立7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軍隊和國防、「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外交、黨的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
  • 70年財富大事記(1949-2019)
    1949年  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舉行第四次會議,決定發行人民勝利折實公債。  1984年  1月1日,中國工商銀行從中國人民銀行分離,與1979年恢復的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構成了我國四大專業銀行。  11月14日,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發行新中國成立後首隻公開發行股票。
  • 1946年―1949年大事記
    1947年3月3日,王添灯等人組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與當局協商解決問題. 1947年3月5日,工人、農民和學生組成武裝隊伍,攻打國民黨軍隊據點,搗毀國民黨黨部. 1947年3月7日,陳儀拒絕「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處理大綱」. 1947年3月8日,中共中央通過其在陝北的電臺發表廣播,表示支持臺灣人民的反抗鬥爭.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
    1949年:    從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國共產黨接連發動了世界戰爭史上規模空前的遼瀋、淮海、平津戰役。三大戰役歷時141天,消滅國民黨軍隊154萬人,從根本上摧毀了國民黨賴以維持反動統治的軍事力量,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 中國資本市場大事記(1984年至2014年)
    1993年8月20日,淄博基金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我國首隻在國內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投資基金。   1995年7月11日,中國證監會正式加入證監會國際組織。   1996年5月29日,道。瓊斯推出中國股票指數,分別為道。瓊斯中國指數、上海指數和深圳指數。
  • 臺灣1946年―1949年大事記
    1946年,留臺日人全部遣回日本.  1947年2月28日,「二二八」事件爆發.  1947年3月3日,王添灯等人組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與當局協商解決問題.  1947年3月5日,工人、農民和學生組成武裝隊伍,攻打國民黨軍隊據點,搗毀國民黨黨部.  1947年3月7日,陳儀拒絕「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處理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