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到,包粽子,你是什麼流派?

2021-01-17 宅家橘子

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又到了包粽子的時間了。端午節的食品不只是粽子,但是粽子只是端午節的節令食品。當然如今一年四季都有人包粽子吃粽子。

小時候不知道,以為全中國的粽子都是江西流派,四角立方體的那種,分為鹼水粽,肉粽,綠豆或紅豆粽。到了廣東,看到裹蒸粽,才知道還有包成這樣長條的粽子,也有包的四方好像古時候中藥包那樣的粽子。全國各地粽子從包法到配料都各有千秋,自成一派。

江西的粽子是用箬葉包的,繩子是棕櫚樹的葉子,撕成長條,特別韌、不易斷。技術熟練的,兩張箬葉就可以包得見稜見角還不散。技術小白們,三張箬葉還包的不成形狀。

端午包粽子是件大事,一次至少包5、60個。而且講究包的緊實,越緊煮熟後口感越好。母親常說,鬆散的味道寡淡,有什麼好吃的。包好後再把5、6個串在一起,方便掛在杆子上,一排看去特有成就感。

還有一首歌謠:

一個粽子四個角

四口吃掉四個角

今朝聞(煮)來明朝恰(吃)

應該還有一句,但是怎麼也想不起來了。我母親雖然沒有什麼文化,但是她嘴裡總能冒出很多民謠、諺語一類的,很有意思。可惜後來大家都低頭玩手機。溝通少了,也很少再聽到母親說那些了,漸漸就忘記了。

粽子包成後,要下灶火大鍋裡煮好幾個小時,中間還要加幾次冷水。所以端午包粽子就是個至少需要兩個人的大事,一個負責包,一個負責煮。現在自然方便了,放煤氣灶上或者高壓鍋裡,一兩個小時不到也就搞定了。

粽子裡看喜好會加肉、紅豆,綠豆或者其他任何想加的東西。什麼也沒有加的,我們叫「白粽子」,一般是蘸白糖吃。喜歡吃粽子的人,一定源於愛吃糯米。糯米煮熟後吃起來有黏性,又香。還可以做米酒,做餈粑。但是真的需要提醒各位,粽子好吃,千萬不要貪多。

曾經在懷孕時候得了妊娠期糖尿病,每兩三天自測一天血糖。糯米升血糖特別快,只是吃半碗而已,吃之前4.7左右,吃完一個小時就到7了。所以有糖尿病的朋友,千萬注意一次最多只能吃一個粽子。

看著粽子想吃不能多吃怎麼辦?教你一個好辦法。看過《鬼吹燈》的朋友都知道,粽子在作者天下霸唱這裡變成了啥。(不知道的朋友直接看到文末,有答案)。想一想,摸金校尉們把手伸進去,摸出來一個大「粽子」!嚇得轉身就逃,哪裡還敢吃?

說笑一下,食慾受驚的朋友不要介意。繼續來個搞笑版「粽子」故事。我家孩子出生於冬天,天寒地凍,我母親喜歡給她「打包」。把腿腳綁起來,說是日後雙腿會直。幾塊布包得太緊,我還不會拆,每次抱起來感覺像抱粽子。有次賭氣全拆了,可是再抱孩子手腳亂動不老實,於是暗示母親還是包上吧。當然「打包」之說沒有科學根據,不過孩子長大後雙腿確實又直又長。然而我們並不認為這是外婆「打包」的好處。

端午到,包粽子,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的朋友,不管是什麼流派,祝大家端午快樂,享受與家人在一起的時光!

粽子,在《鬼吹燈》裡就是指殭屍,此後類似題材都管殭屍叫粽子……

相關焦點

  • 包粽子 迎端午
    2020年6月23日,一位小女孩在媽媽的指導下包粽子。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石淙村舉行「民族團結一家親 共包粽子迎端午」少數民族慶端午活動。活動現場,畲族、苗族、黎族等18位少數民族以及石淙村本地村民一起包粽子,共敘鄰裡情,共迎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劉春輝/攝(此圖片為攝影師獨家供稿,請勿轉載。)
  • 粽子怎麼包?端午節快到了,手把手教你如何包粽子
    隨著端午佳節的即將來臨,很多商鋪都已經有各種口味粽子和粽子禮盒裝售賣了,如果不是今年閏了一個四月份,其實此時就差不多是端午節了,不過現在距離2020年的端午節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想自己在家學著包粽子的朋友可以來參考。
  • 端午吃粽子,粽子也如武林八大門派一樣有流派,你知道有幾個嗎
    端午佳節,人們必吃粽子,但我國區域廣闊,東西南北的人飲食習慣和口味也不一樣,於是在我國就成了南北風味口味各異的粽子,細細看來,大概有八個流派,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粽子的武林世界有究竟有哪八個流派。1、源遠流長的湖南粽派之汨羅粽子汨羅是屈原投江之地,也是端午發源之地,據傳汨羅也是粽子的發源地。汨羅粽子以類別多,製作精細而居全國之首。從古至今,汨羅人都視端午節為重要節事,將包粽子作為五月的大事。
  • 端午節到了,不知道多少斤米包多少個粽子?送你包粽子配方
    又到一年端午節,對於吃貨來說,什麼賽龍舟,掛艾草,栓五彩絲線全是過眼雲煙,都不如吃上幾個香噴噴軟軟糯糯的粽子。原來粽子的餡料很有限,但也是各地都有各地的特色,現在的粽子迎合了多彩人生的旋律,各種花樣翻新,餡料也是越加越多,正應了那句話,沒有你吃不到的粽子,只有你想不到的餡料。
  • 端午節到了,你吃粽子了嗎?準備如何過端午?
    記得以前有一段時間好像是不過端午節的,端午節也不安排休息,正常上班,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活動,只記得包粽子和吃粽子是有的。大概是從2008年才開始放假,端午節成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端午節據說最開始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如唐朝文秀的詩《端午》中寫道: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端午節快到了,教你2種包粽子的方法,簡單詳細,看完就會做!
    端午節快到了,教你2種包粽子的方法,簡單詳細,看完就會做!上半年的節假日真的很多呢,五月份有五一,六月份馬上就有端午節了,不過今年的端午比較特殊,端午那天正好是一年一度的高考。多少苦讀的孩子就是為了這一天啊,所以我們在慶祝端午的同時也不要忘記給高考的孩子加油,當八號孩子們走出考場的時候送上一兩個自己包的粽子,也是別有一番的心意啊。端午節快到了,教你2種包粽子的方法,簡單詳細,看完就會做!一起來看看吧!
  • 2020年端午節祝福圖片大全 粽子節表情包合集|粽子節快樂
    2020年端午節祝福圖片大全 粽子節表情包合集|粽子節快樂時間:2020-06-25 00:05   來源:未知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端午節祝福圖片大全 粽子節表情包合集|粽子節快樂 端午至,夜似水,思如月,念友情更切;簡訊至,問候寄,關懷無可替;祝福情,有誠意,願你好運永不缺,幸福永不絕
  • 端午節「拍了拍」你,一起走進端午,學包粽子吧!
    端午節「拍了拍」你,一起走進端午,學包粽子吧!端午節傳統民俗活動端午節習俗由我國北方五月五日歲時禁忌習俗與南方祭祀水神習俗的交融整合而形成。宋元以後,端午節以龍舟競渡、食粽子、紀念屈原、掛菖蒲和艾草等形式組成了相對完整的端午節文化符號系統,其習俗亦基本定型。目前已有十幾項地方端午民俗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端午節為什麼要包粽子、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由來和傳說
    端午節為什麼要包粽子、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由來和傳說端午節為什麼要包粽子、吃粽子?端午節吃粽子由來和傳說(2)  端午節為什麼要包粽子、吃粽子?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由來已久,不分東西南北,那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呢?小編認真查閱相關資料,還真找到了一些端倪。
  • 晨讀|端午,閒話粽子
    端午到了,粽子又成了熱門話題。其實已經脫去傳統節氣特性的食物,粽子絕對排得上號,工業化生產廠家越多,食物飽腹的功能儘管還在,但其「初心」則遠矣。粽子有什麼稀奇,又有什麼好吃?這與我們當年期盼五月初五端午節的心情與感覺,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
  • 端午濃情粽飄香 包粽子趣味比拼帶你學手藝
    6月7日,「我來學手藝」2019年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展之「歡樂粽子節」——包粽子比賽在湖南省文化館舉行。活動現場,70組家庭通過包粽子一展身手, 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比賽前,不少市民和孩子們圍聚一堂,認真聆聽老師講解包粽子的步驟。紅網時刻6月7日訊(記者 胡邦建 通訊員 廖曉菲)包粽子,學手藝,又是端午飄香季。今天上午,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在湖南省文化館舉行「我來學手藝」2019年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展之「歡樂粽子節」——包粽子比賽。
  • 端午節將至,粽子飄香,你吃過正宗的汨羅粽子嗎?
    端午節將至,粽子飄香,你吃過正宗的汨羅粽子嗎?此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傳統的汨羅粽子個頭尖尖的,以原味粽為主,煮熟後剝開粽葉蘸著白糖吃,別有一番風味。在汨羅,到了端午,家家戶戶都是必須吃上粽子才叫過節。
  • 端午節搞笑表情包搞笑動態圖 端午節搞笑gif!群主還不發粽子?
    端午節搞笑表情包搞笑動態圖 端午節搞笑gif!群主還不發粽子?時間:2020-06-25 23: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搞笑表情包搞笑動態圖 端午節搞笑gif!群主還不發粽子? 端午節就要到了,搞笑呆呆祝你端午安康,幸福依然! 重逢,你儂我儂,有感情。
  • 話端午|端午節的回憶:高價買來黃河大米包粽子,野酸棗當紅棗
    還是那句老話說得好:「你所經歷的一切,皆成為了今天的你」。對我來說,小時候的五月五端午節就是一個非常值得重溫的美好的回憶。據歷史資料記載,先秦時,「五」與「午」相同,所以,「端五」也叫「端午」。後來由於唐玄宗的生辰為農曆的八月初五,為避諱唐玄宗的生辰,就將「端五」改稱為「端午」。端午節的起源說法眾多,一是起源於吳越地區古老的龍圖騰崇拜。
  • 江蘇南京:民俗博物館舉辦「包粽子、迎端午」活動,小朋友們參與
    2020年6月25日,江蘇南京,南京市民俗博物館舉辦「包粽子、迎端午」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參加。還有幾名小朋友在家長的指導下學著包粽子。江蘇南京,南京市民俗博物館舉辦「包粽子、迎端午」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參加。還有幾名小朋友在家長的指導下學著包粽子。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什麼美食呢?
    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那麼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什麼美食呢?粽子也分甜粽子和鹹粽子,北方人喜歡吃甜粽子,而南方人則相反喜歡吃鹹粽子,「鹹甜之爭」由來已久。小編作為一個南方人,當然還是喜歡吃鹹粽子,不知道你喜歡吃哪種粽子呢?
  • 端午節甜鹹粽子之爭,當初紀念屈原的粽子是什麼味道?
    端午節將至,大麥身邊的同事們討論起了吃粽子的事情。於是那道經典的歷史辯題出現了:甜粽子還是鹹粽子?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民族的融合,大家發現老百姓都過端午節,但是習俗卻又各不相同,於是不同的習俗不斷融合,就有了今天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喝雄黃、避五毒、栓五彩繩等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那麼當初投到江裡紀念屈原的粽子到底是甜的還是鹹的?
  • 我的端午情結——家鄉的糜子粽子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這讓我又想起了童年家鄉端午時的情景。端午圖片那還是上世紀七十年代,那時人民公社化的晉西是沒有糯米的,每到端午,母親老早就準備包粽子的材料了,雖然沒有糯米,母親就用黃黃的糜子米配紅棗來包。
  • 日本、韓國、菲律賓如何過端午?華人朋友圈裡媽媽們忙著包粽子
    她們說不少華人店都有粽子賣,但都選擇自己包粽子。」瀟湘晨報特約通訊員、在日華人吳超群說,「翻翻華人朋友圈,不少曬著各種粽子照片,可惜見不上面,只能雲聚餐了。」 一場疫情,打亂了會會女士的兼職計劃。宅家研究起做小吃的她本來打算做北方冷麵,包點包子來試試,有人想吃的話,送個端午小粽子。
  • 石獅仁裡回遷戶與鄰裡喜迎端午 老少同臺包粽子
    ­  6月8日,在鳳凰城仁裡區域,寬仁小學十幾名學生身著漢服,唱著《古韻傳唱千字文》,以此拉開了仁裡社區的「喜迎回遷,濃情端午粽香仁裡」活動的序幕,引來了小區群眾紛紛到現場,與孩子們一起包粽子,營造了濃濃的端午節日氛圍。­  現場,老少同臺包粽子,其樂融融……粽子包完之後,由社區兩委分成兩組贈送給環衛工人、低保戶以及社區離退休且高齡的兩委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