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甜鹹粽子之爭,當初紀念屈原的粽子是什麼味道?

2020-12-12 雲麥好輕

端午節將至,大麥身邊的同事們討論起了吃粽子的事情。

於是那道經典的歷史辯題出現了:甜粽子還是鹹粽子?

一觸即發的南北大戰又開始了……

但是大麥很好奇,都說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那當初扔到江裡紀念屈原的粽子,究竟是甜的還是鹹的呢?

大麥的求知慾又爆發了,各位小夥伴且聽我慢慢道來吧~

要說粽子,那就得先聊聊端午節了。

在古代,我們的祖先最喜歡幹的事就是「夜觀星象」,端午節就是他們這樣觀出來的。

有一天我們的某位祖先「夜觀星象」,發現天上有個叫「蒼龍七宿」的星象位置極佳,就是傳說中的「飛龍在天」啊!此乃大吉!這麼好日子怎麼能不過個節,於是奔走相告,就有了我們現在的端午節,也叫「龍節」。

所以端午節最初是祭祀龍的節日。

後來我們都知道,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這一天投江自盡,大家為了紀念他,就將端午節與屈原掛了鉤。

但和五月初五這天有關的歷史名人並不只有屈原一位,春秋時的忠良之臣伍子胥自刎投江、東漢的孝女曹娥救父投江等等,所以在各個地方存在著許多關於端午節傳說的不同版本。

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民族的融合,大家發現老百姓都過端午節,但是習俗卻又各不相同,於是不同的習俗不斷融合,就有了今天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喝雄黃、避五毒、栓五彩繩等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

那麼當初投到江裡紀念屈原的粽子到底是甜的還是鹹的?

別急,聽大麥接著講。

說起粽子,最早它也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的,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主要原料是黍米,也就是大黃米,用菰葉(茭白葉)包成牛角形狀,俗稱「角黍」。

至於為什麼是牛角形狀,當然因為牛很牛x啦,包成這樣就會顯得很厲害!

到了東漢時期,鹼水粽誕生了,但是鹼水粽沒有鹹甜,就是米的味道。(別說蘸糖吃!東漢時期的老百姓可不起糖!)

魏晉南北朝時期,粽子大量出現,此時的粽子仍然是以黍米為主的白粽,但是已經零星出現了一些鹹甜口的粽子,在黍米的基礎上添加了紅棗、板慄、珍禽瘦肉等原料。

唐宋之後,粽子家族就開始發揚光大了,什麼蛋黃粽、豬肉粽、蜜餞粽逐個登上歷史舞臺,各地不同口味風格的粽子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幫派,獨霸一方。

北京派,粽子個大味甜,是甜粽子的最佳代表。

四川派,辣粽口味獨特,製作講究工藝複雜,千古流傳的名小吃之一。

西安派,蜂蜜涼粽始於唐代,歷史悠久。

山東派,首推黃米粽,輩分最大資歷最老。

閩南派,經典鹹粽子代表,燒肉粽馳名海外。

此外還有廣東派、海南派、蘇州派、嘉興派……在吃這件事情上,我們的祖先似乎從沒輸過。

那麼紀念屈原的粽子到底是甜的還是鹹的?

據記載,端午節紀念屈原的傳統,是從南北朝開始的,那個時候百姓們用於祭祀的粽子還是以「角黍」為主,所以:

當初紀念屈原的粽子是不甜也不鹹是指可以說是沒什麼味道的大黃米粽子!

雖然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們中華民族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粽子主要原料糯米可以開胃健脾,粽葉又有清熱止血、解毒消腫的功效,但是粽子也是名副其實的熱量炸彈啊。容大麥先祭出一張熱量表:

一個粽子的重量一般在200-300g左右……對不起,打擾了……

但是一年就一回的端午節,也不能一口不吃吧,儀式感還是要有的,那應該怎麼吃呢?

方法一,小夥伴可以選擇少吃。比如只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口味,祭出萬事萬物只吃一口大法,嘗嘗味道就好了。如果你喜歡吃的粽子是熱量偏高的,那也可以用它來當做一餐,吃完粽子就不要吃其他食物了。

方法二,那就是吃多少就消耗多少。如果實在沒忍住吃多了粽子,那就在之後的幾天有意識的減少飲食攝入,適當加大運動量,把多吃的粽子都消耗掉。

如果以上兩個方法都不適合你,那大麥只能告訴你最後的真相了:

怎麼吃都會胖的,放棄吧。

開個小玩笑~肥還是要減的,端午節也還是要過的,適度適量就好啦~

最後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參考文章:

《最早人們紀念屈原投入汨羅江的是甜粽子還是鹹粽子?》,美食研究葉博士,2020-06-02

《端午節之粽子:一個千年家族的成功之路》,非遺大數據,2018-06-19

《原來粽子還有這麼多學問》,珠江經濟臺,2019-01-02

《解密粽子的千年之戰:鹹對甜!三角V筒圓》,BT歷史零售,2018-06-17

相關焦點

  • 紀念屈原還是伍子胥?端午節不僅僅是甜、鹹味粽子之爭
    端午節將至,很多地方又賣起了甜、鹹粽子,關於粽子該吃甜、還是鹹,就像豆腐腦一樣爭論不休,不過有意思的是一般南方吃鹹粽子、甜豆腐腦,北方則多甜粽子、鹹豆腐腦。端午節除了關於粽子的爭論,還有關於紀念屈原還是伍子胥的爭論。
  • 最早人們紀念屈原投入汨羅江的是甜粽子還是鹹粽子?
    又到了吃粽子的季節。大家都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屈原聽到楚國亡國後,投汨羅江自盡殉國,當地百姓為了不讓水裡的蛟龍吃屈原的尊體,包粽子投入江中供蛟龍食用。於是每到端午包粽子這個習俗就代代流傳了下來。
  • 鹹or甜,端午粽子的南北之戰!
    除了划龍舟、掛艾葉、紀念故人屈原還有各位吃貨們最愛的粽子同時這也意味著今年的「粽子甜鹹大戰」正式開戰是的各位,要戰就請爽快battle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 端午節 最早的粽子是鹹的還是甜的?屈原帥不帥?
    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端午節又雙叒叕來了提到端午節,不得不說起粽子,是端午節最富儀式感的美食現在市面上流行著各種口味的粽子不只有鹹甜之分通過幾個問題,測試一下你能答對幾題Q1:最早的粽子是甜的還是鹹的?A:沒有味道的,就是白米飯甜的?鹹的?
  • 古人投入汨羅江中的粽子是甜的還是鹹的?這種粽子是如此味道
    在這一天,大家都會品嘗美味的粽子。在現代粽子有「鹹甜之爭」,但各位讀者,你們覺得古人最早投入汨羅江中的粽子是甜的還是鹹的,今天,小編便給大家揭秘一下,這種粽子真的很好吃嗎?(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著名的詩人、政治家。
  • 粽子的千年進化史,最初古人吃的粽子既不甜也鹹
    月餅餡料雖多,其中也有被視為異端的五仁餡(當然了,您要是愛吃老郭相聲裡帶魚餡、面餡和蔥餡的月餅當我沒說),但不管東南西北,月餅的口味一般都是甜,這一點全體吃貨同仁們保持一致。但說起幾個月前的端午,那可是一片血雨腥風,為啥?粽子應該是什麼餡的,究竟是甜粽子正宗還是鹹粽子正宗?甜黨吐槽粽子是甜的才好吃!偉大的甜黨!
  • 端午談粽:粽子起初和屈原並沒啥關係,鹹粽、甜粽南北朝就出現了
    每年一到端午節,關於粽子的「南北大戰」便甚囂塵上。平日裡南甜北鹹的飲食口味,到了端午節這天卻轉了180度,圍繞粽子的「鄙視鏈」,總能為這個節日帶來無盡談資。一枚小小的粽子,藏著許多令人驚異的文化印記。粽子比屈原更早 菰葉包黍米,「以陰裹陽」驅疫避惡端午吃粽子是為了祭祀楚國大夫屈原,這種說法早已深入人心。不過,端午節是個很古老的節日,最初與屈原並沒有啥關係,而吃粽子紀念屈原的說法,也是屈原去世後幾百年才被人們附會的。
  • 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端午節吃粽子有什麼寓意?
    每年端午節南北粽子又開始了「大作戰」,爭論著到底是甜粽子好吃還是鹹粽子誘人。說到這裡,你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是什麼?端午節吃粽子的寓意有哪些?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是什麼端午從字面上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據考,許多流傳至今的端午習俗也與屈原毫無關係。比如粽子,最早文字記載出自許慎的《說文解字》,食粽子習俗早於屈原去世400多年。最開始吃粽子是在寒食節這一天,是為了紀念介子推。
  • 過了這麼多年端午節才知道,端午節居然和粽子、屈原都沒關係
    周所周知,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報國無門而投江自盡的忠烈行為,後來人們怕魚吃了它的遺體,便乘舟將食物投進江中,就有了粽子和划龍舟的習俗。那麼端午節真的只是為了紀念屈原嗎?並在門上張貼驅魔達人鍾馗和驅瘟之神張天師的畫像,一年的厄運就不見了。世界那麼大,各地都對端午節有著不同的解讀和獨特習俗,僅僅是粽子,就有著三角粽、長粽、甜粽、鹹粽、竹葉粽、艾香粽等等不同的種類。在粽葉飄香裡裝的可是滿滿的家國情懷啊。
  • 端午|粽子歷史大起底,它比屈原輩分大
    又是一年端午節,首先祝大家端午安康!說到端午節呢,大家通常想到的就是兩件事,一是屈原投江的故事,第二呢,就是吃粽子。今時今日的粽子,成了端午的代稱,大家更是把端午節稱為「粽子節」,那麼粽子是什麼時候和端午結緣的?我們如今吃的粽子,它的樣子和味道演化至今,又經歷了哪些故事?
  • 端午吃粽子,怎麼能少了鹼水粽,沒有包餡料卻可甜可鹹,愛了!
    一年一度端午節到來,由於閏月的關係,今年的端午姍姍來遲。各地的端午節習俗不盡相同,不過有一點卻幾乎全國都同步,那就是包粽子。關於端午節的冷知識我們現在很多人一提起端午節,都知道這是一個為了紀念屈原的節日。但事實上,是先有端午節,再有屈原投江。
  • 鹹粽子好還是甜粽子好?屈原:我吃了幾千年粽子,發現這3個秘密
    屈原沒有想到 世道變得如此之快 兩千多年前 他投身汨羅江殉國 人們想的是 向河裡投什麼樣的粽子 能保護他不被魚兒吃
  • 端午節將至,粽子飄香,你吃過正宗的汨羅粽子嗎?
    湖南汨羅是詩人屈原的故鄉,也是我國粽子的發源地。一隻小小的汨羅粽,不僅象徵著一種精神、靈魂,更象徵著「上下求索、追求至善至美」的中華文明之魂。端午節將至,粽子飄香,各種口味的粽子已經開始搶佔市場。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汨羅江邊悲壯一躍,投江而去。從此,奔流不息的汨羅江,迴蕩著屈子行吟的千古絕唱,承載著厚重的歷史積澱。此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傳統的汨羅粽子個頭尖尖的,以原味粽為主,煮熟後剝開粽葉蘸著白糖吃,別有一番風味。
  • 端午節吃粽子:屈原投江,吃粽子是紀念屈原嗎?你一直都錯了
    端午節吃粽子:屈原投江,吃粽子是紀念屈原嗎?你一直都錯了中國自華夏以來一直存在和推崇著許多節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等,這些節日一般都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嚮往。那在大家多數人心中,端午節吃粽子就是為了紀念屈原,有這樣的傳說,說屈原在政治上不如意還收到排擠,於是就投河而死。
  • 端午粽香思屈原,吃貨們又在爭論,古時的粽子是鹹還是甜
    香葉粽吃貨們一說起吃的就來勁,人人都能見解一二,正如豆腐腦的鹹甜一樣,至今還沒分出一個結果,不知何時,又盯上了粽子,粽子當初是甜是鹹,我也不知道,未能免俗,也加入了爭論。那時長劍動則近米,加之材料技術原因,做得更厚,加上笨重劍套一併往肩後一背,穿帶佩飾全套行頭動則幾十斤,能浮上來才怪,老百姓思他念他,怕被魚給吃了,就想了辦法將魚餵飽,那時的粽子是投魚食的,你還想啥鹹甜美味?
  • 屈原並不姓「屈」,屈原也過端午節吃粽子!有個端午忌諱很多人在犯
    首先祝大家端午節安康,千萬不要對人說端午節快樂,這個是不禮貌的哦!【原因見下文】端午節與吃粽子、屈原、賽龍舟這些詞會聯繫到一起,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影響最大的幾個節日之一。今天古今中外奇談與大家聊一聊端午節代表性人物----屈原。問題1、屈原到底姓什麼?問到這個,估計會有很多人說,「屈原!屈原!肯定姓屈唄!」
  • 初湯︳什麼甜粽子鹹粽子甜鹹粽子……來趟大潮汕馬上不糾結
    爭得最厲害的每年都要來一遍的有幾個:元宵、粽子、月餅、餃子……還有個一年四季天天存在的問題:甜鹹豆腐腦兒!這不,端午節就要到了,這個甜粽子鹹粽子甜鹹粽子的話題再度熱門,這個徵文叫什麼來著?#兒時粽子可沒有甜鹹之爭#。
  • 端午節為什麼要包粽子、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由來和傳說
    端午節吃粽子由來和傳說(2)  端午節為什麼要包粽子、吃粽子?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由來已久,不分東西南北,那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呢?小編認真查閱相關資料,還真找到了一些端倪。
  • 端午節來了,知道甜粽子與鹹粽子的起源嗎?你喜歡吃哪一種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又被稱為端陽節、龍舟節等。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它是由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後來相傳這一天,愛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投汨羅江。賽龍舟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
  • 粽子文化的味道
    端午品粽子賽龍舟節多年以後,面對著紅棗粽子飄散的糯香,嵩兒一定會回想起家人為他講述端午節來由的那個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