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三峽博物館「抗戰歲月」展廳重新開放
重慶三峽博物館「抗戰歲月」展廳重新開放 (59/65) "← →"翻頁
-
中國著名博物館之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簡介與珍貴藏品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英文名稱是ChongQing China Three Gorges Museum,國家一級博物館,是一座集「巴渝文化、三峽文化、大後方抗戰文化、統戰文化、移民文化」等的收藏、保護
-
重慶:走進三峽博物館一探其中奧秘
三峽博物館全景 6月18日,重慶直轄8周年紀念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將正式開館這座我國唯一一家在北京之外以「中國」二字冠名的國家級博物館究竟珍藏了些什麼有價值的文物?它的看點在哪裡?6月15日,博物館開館前夕,在三峽博物館籌備組負責人、重慶市文化局副局長王川平的指導下,記者走進三峽博物館一探其中奧秘。
-
三峽博物館重收三重門票 重慶大轟炸項目單收費
三峽博物館重慶開館,「重慶大轟炸」等項目要再收票,多數聽證代表認為票價過高 據新華社電中國三峽博物館近日在重慶隆重開館,這是目前西部地區設施最先進、功能最完善的現代化綜合博物館。它展現了燦爛的三峽歷史文化和三峽工程移民歷程,而進館的「三重門票」卻讓不少人望而卻步。
-
三峽博物館、重慶人民大禮堂
吃完飯,繼續去往三峽博物館,重慶人民大禮堂。人民廣場旁邊就緊鄰著人民政府(重慶)。重慶市人民大禮堂位於重慶市渝中區人民路學田灣,於1951年6月破土興建,1954年4月竣工,是一座仿古民族建築群,是重慶十大文化符號,也是重慶獨具特色的標誌建築物之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重慶人民大禮堂建築氣勢雄偉,金碧輝煌,是中國傳統宮殿建築風格與西方建築的大跨度結構巧妙結合的傑作,以其非凡的建築藝術蜚聲中外。
-
邵煜晟《初訪三峽博物館》
聽爸爸說:三峽博物館很不錯,一直想去看一看。一周末擠了點時間,我們從九龍坡陳家坪來到重慶大禮堂,站在人民廣場上,三峽博物館就出現眼前。遠遠望去,雄偉的長江三峽大壩的造型映入眼帘,一見博物館外觀,就讓我肅然起敬!
-
【開眼探寶 之三】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為承擔三峽文物保護工程的大量珍貴文物搶救、展示和研究工作而設立的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外景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是一座集「巴渝文化、三峽文化、大後方抗戰文化、移民文化、統戰文化」的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傳播為一體的綜合性省級博物館
-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數位化源於「愛」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重慶12月13日訊(記者 成琪)有這樣一家博物館,在信息技術還沒有普及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做紙質資料的數位化;在博物館還沒有成為網紅打卡地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做虛擬展廳了,而這一切是因為愛,對文物的愛,對觀眾的愛。
-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將於3月24日恢復對外開放
新華網重慶3月20日電(陶玉蓮)20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發布消息稱,經請示上級主管部門同意,在全面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博物館將自2020年3月24日(周二)起恢復對外開放,參觀需提前預約,入館時將進行進行安檢和體溫檢測。
-
三峽博物館今日開館 每隔兩小時對展廳消毒一次
三峽博物館今日開館 每隔兩小時對展廳消毒一次 三峽博物館今日開館 每隔兩小時對展廳消毒一次 更多精彩視頻掃描 關注華龍視聽微信號 三峽博物館今日開館 每隔兩小時對展廳消毒一次
-
三峽博物館今日開館 每隔兩小時對展廳進行一次消毒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華僑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24日16時訊(記者李華僑)今(24)日9時,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恢復對外開放。目前,館方如何做好遊客管控?進館前,遊客需要注意些什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進行了實地打探。
-
「自然的吟唱——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館藏花鳥畫藝術展」在京開幕
」在國家典籍博物館第二展廳開幕。本網記者 鬍子軒/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鬍子軒)2020年9月30日,「自然的吟唱——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館藏花鳥畫藝術展」在國家典籍博物館第二展廳開幕。展覽精選60餘件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博物館)館藏中國明清時期及近代(1368-1919)傳統繪畫中的花鳥題材繪畫藏品展出,如明代陳淳《辛夷花圖》、明代文徵明《蘭石圖卷》、清代朱耷《鷺鷥蓉華圖》、清代鄭燮《七月新篁圖》等精品以及張大千、徐悲鴻、吳昌碩等人的多幅作品都在此次展覽中亮相,在金秋時分,為觀眾提供了一處寄情山水、欣賞自然的獨特去處。
-
課堂搬到三峽博物館展廳 館校合作打造「第二課堂」
將上課地點搬到文物展廳是什麼感覺?記者今日從三峽博物館了解到,去年底開始,三峽博物館與我市部分高校和小學聯合開展了「第二課堂」,將上課地點搬到了博物館的展廳。 去年底,重慶市曾家巖小學二年級的45名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三峽博物館,結合《大漢氣象》展覽,上了一堂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學唱拍手歌,趣味識漢字」。
-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規模宏大氣勢輝煌,被震撼到了!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依地勢而建,又名重慶博物館,與人民廣場和人民大禮堂三位一體,館內珍藏有大量歷代瓷器、書畫和錢幣等文物。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共分四層,主要由360度環幕電影、4個基本陳列包括《壯麗三峽》、《遠古巴渝》、《重慶·城市之路》、《抗戰歲月》)和6個專題陳列。
-
他們捐獻的文物 撐起了三峽博物館的一個展廳
04-04 07:36:48 來源:第1眼-重慶廣電 第1眼-重慶廣電消息,三峽博物館四樓,400平米的一個展廳,廳裡的文物,全是李初梨和劉均夫婦在上個世紀80年代捐獻的。書畫、碑拓、銅器、瓷器、紫砂、硯臺,共計64件,而這隻佔兩人捐獻文物總量的十分之一。
-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24日恢復開放,每天限流2000人
03-20 13:30:17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博物館)因疫情影響閉館2個月,隨著疫情穩控好轉,經請示上級主管部門同意,在全面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該館將於2020年3月24日(周二)起恢復對外開放。
-
重慶大轟炸搬進博物館 三峽博物館將再現日軍罪行
中新網重慶6月14日電 (記者 宋方燦)記者在參觀即將正式向公眾開放的「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時看到,曾被日本教科書否認的「重慶大轟炸」的悲慘的一幕,被該館以高科技手段收入保存。《抗戰歲月》,展廳面積1600m2。
-
文物保護看基層 |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數位化源於「愛」
12月11日,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跟隨由國家文物局組織的「文物保護看基層」(重慶)主題宣傳活動來到了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以下簡稱三峽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實驗室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成琪/攝數位化源於「心疼」文物三峽博物館智慧化工作起步比較早,是從紙質資料數位化開始的。
-
一個布滿彈坑的木樁記錄保家衛國的故事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抗美...
印有「贈給最可愛的人」字樣的口杯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譚鈺欣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從10月24日起,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舉辦「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微展覽。獻給邱少雲烈士弟弟的錦旗(右一)微展覽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近年來為提高館藏文物利用率,提升辦展數量和水平,結合每月佳節時令、政治時事策劃展覽而推出的新展覽形式。
-
「靈鼠迎新」成為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2020開年首展
12月31日,靈鼠迎新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二樓臨時展廳正式開展,30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舉辦了開幕導覽活動並介紹了本次展覽的相關內容。▲「小老鼠偷油」(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2020年是農曆庚子鼠年,預示著一個新輪迴的開始。「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新春系列展:靈鼠迎新」將在一年新舊交替之時,為廣大市民獻上以生肖之鼠為主題的新春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