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行空:蒲松齡如何藉助佛教打造玄幻小說?

2020-12-22 讀史品生活

宗教與文學藝術的關係十分密切。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就認為宗教沒有自己的獨特形式,而有藝術創造所必須的想像和幻想。他說:「一個神就是一個被想像的實體,就是一個幻想實體;並且因為幻想是詩的主要形式或工具,所以人們也可以說,宗教就是詩。」正是由於宗教與文學的這種相通性,使我們更好的從宗教角度去理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佛教文化作為一種歷史積澱的宗教文化現象,包攝著極為廣泛的內容:靈魂不死、三世輪迴的信仰觀;「諸行無常」、「諸法皆空」的世界觀;菩薩行的人生觀;業感緣起論、因果報應說……所有這些都是佛教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反映出佛教文化的精深博大。正是佛教文化的信仰觀念極大的影響了蒲松齡的藝術思維,形成了獨特的創作思路。

佛教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蒲松齡的思維方式有著很深的影響。佛教的靈魂不死、三世輪迴的觀念,為《聊齋志異》提供了豐富的意象和情節。佛教化身繁多的菩薩系統,陰森恐怖的地獄、地獄的統治者閻羅王和西方極樂世界「淨土」等,這些都成為了作品中神奇的意象。

除了提供意象外,佛教的誇飾無節的奇思異想使蒲松齡的思維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活躍,如天馬行空,人可以離魂,可以神變、異化為動物,這些幻想的情節都是依據佛教神不滅論而衍生出來的。

1、佛教因果、三世觀念對蒲松齡的影響

他從本心出發去觀照世界,心中的世界無不以多相形態同時呈現在他的面前:時間有過去、現在和未來,空間有天堂。地獄和人間,事物有實象、幻象(假相)和空象,人有前世、現世和來世等等。這一切又在「因果相生」的規律支配下,形成割不斷的因果聯繫。在佛教思維方式的影響下,他立足於本心去觀察和體驗心外事物,於靜觀默照中,看到了它們的幻相和空相存在。

佛教的三世輪迴、通陰陽的觀念打破現世規律的約束,不但有現世,還有去世、來世;不但有人間還有天堂地獄,而且將它們相互勾通,從而使小說表現的領域大為拓展,拓寬時空,擴大了題材。使蒲松齡突破了現世規律的約束,他筆下的人物不僅可以生活在現在,也可以生活於過去和未來;不僅可以往來於人間,也可以輾轉於地獄和天堂。

陰間和陽世兩個世界在他筆下是完全溝通的,如《連城》中,連城和喬大年自由往來於人間與冥府,又如《阿寶》中的孫子楚幻變成鸚鵡傳情阿寶,阿寶被感動,誓死相從,終成夫妻。後孫子楚「忽病消渴卒」,阿寶亦乘夜自刎而死,陰間冥王感其誠,又將夫妻送返人間。

這類幻變故事還有《梅女》、《司文郎》等。可見正是佛教的轉世輪迴觀念開闊了蒲松齡的創作思路,遂使《聊齋》中人物的生活場景包括了天上、人間、地獄三界,前世、今世、來世三時,增強了小說的虛幻性。

因果、三世觀念使蒲松齡藝術思維空前解放,正是這種前所未有的自由,使其作品在任意揮灑之時,也賦予人物以空前的自由精神。如《連城》、《連瑣》、《耿十八》中的起死回生現象,《小謝》、《珠兒》、《蓮香》中的借屍還魂現象,《聶小倩》、《葉生》中的雖鬼猶人現象,《魯公女》、《粉蝶》中的投生為人並魂靈依舊現象等,他們的結局全由自己說了算,這在小說人物史上也算是一種奇觀。作者的人格精神在佛教觀念的助長之下,已在精神領域完成了自身的涅架。

2、佛家的色空觀念使蒲松齡形成了獨特的思維方式

佛教這種「諸行無常」、「諸法皆空」的思想貫注到《聊齋》中就升華為人生如夢、萬境皆空的哲理,體現出作者對於人生意義的思考,佛家認為物無自性,一切皆空。與此同時,佛家又承認生命世界存在著一個友情世間,有情世間裡存在著大量有情眾生—包括人、鬼、各種動物等,佛家的使命就是將這些有情眾生脫度出世,成為覺著。

蒲松齡把自己對於人生意義、生命真諦的體會藉助於佛教「諸行無常」、「諸法皆空」的世界觀消融於作品的故事情節中,給讀者以哲理性啟示。「命」即生命,它轉瞬即逝,譬如朝露。

《顧生》一文中顧生因目幻而被邀入一巨宅看戲,中途只稍一耽擱,再「循故道而入」時,前時嬰兒已成「蓬首駝背」之娘,少年王子已「頒下添鬢尺餘矣」。一轉瞬而少者已老,正所謂百年猶旦暮耳。生命有限,時光無情,這便是作者對於人生的體驗,這種體驗由於有了「諸行無常」、剎那生滅的禪意的滲入而更具一種慷慨悲涼的人生幻滅感,抒發了作者的傷時之哀音,突現出生命無常的哲理。

他在《畫壁》、《賈奉雄》、《狐女》等許多作品中所描述的百年猶旦夕情景,就是其人生觀念的具體體現。同時他又對現實世界中的有情眾生寄寓深情。除了人之外,世界萬物都是有情之物,有的甚至比人更有靈性,更重感情。

所以,他總是懷著深厚的感情去對待世間的花、鳥、蟲、魚、犬、鼠、嶂、虎,乃至煙、雲、泉、石……它們靈氣洋溢,多情重義,勤勞無私,甚至連石頭也知擇主而存,水缸也有靈魂,虎狼也會報恩!這眾多的生靈與佛家慈悲憐生的思想有密切關係,有的甚至是借異類反照人類的一種藝術手段。

受佛家思維方式的影響,蒲松齡運用多向思維進行的藝術構思。宗教思維與藝術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想像和幻想,它把人的本質變成幻想的現實性,把幻想說成現實,把佛、菩薩以至地獄、惡鬼說成是實有的。

這種「真真假假」、「以假為真」的構思,反映了古人對現實的一種看法,就是常把幻想的世界與現實的世界相混同。正是受佛教的影響,《聊齋》裡面有許多藝術形象,常常不是以單一形態出現,他們有的一會兒是人,一會兒是仙,有的一會兒是物,一會兒是怪。

《宮夢弼》中的宮夢弼,《阿寶》中的孫子楚,《阿纖》中的阿纖,《黃英》裡的陶三朗,《書痴》裡的顏如玉,《素秋》裡的俞士忱,《荷花三娘子》裡的荷花三娘子……都無不以兩種甚至兩種以上的形態出現在作品之中。

景物描寫、環境設置亦復如是。《花姑子》裡燈火輝煌的深宅高第,原來是一個巨蛇洞穴;《巧娘》裡的一堆荒墳,轉瞬間又成了一所庭院……通過合乎幻想邏輯的神奇幻誕的內容,傳達作家的情感、識見和理想,從而具有了較強的表意功能。

3、佛教世界觀影響到了他的時空思維,形成了獨特的時空敘事模式

小說的故事情節,總是在一定的時間推移和空間轉移中完成的,因此,小說情節的發展過程,實際上又是時空的流變過程。對於一切傳統意義上的小說來說,無不如此。

但是,不同的作品,由於情節安排的特色不同,其時空流程又會出現不同的特點。《聊齋志異》中出現的曲折變幻、大起大落和明暗相生的情節,就是佛教時空觀的充分體現。

《聊齋志異》以時空推移的緩急快慢形成敘事節奏。如《續黃粱》和《三生》等,有時時空推移極為迅速,有時則非常遲緩。曾孝廉由現實的時空轉入夢中的時空,由夢中的人間時空轉入地府時空,又有地府時空轉入人間時空等,都十分快速;然而,對他的作威作福,對他在地府受到的懲罰,則作為重點敘述,時間很長,空間容量充實,通過緩急快慢的不同處理體現出時空流程的節奏。從而體現了作者表達的重點所在。通過這一重點的強調,顯示作惡所受處罰的嚴重。

佛教文化對蒲松齡藝術思維的影響,使其幻想藝術達到了較高層面即神界人化。在這一層面上,鬼神世界與現實世界不再對立,而是從彼岸世界轉化為此岸世界,逐漸趨向同一,最後成為富有幻想色彩的現實的世俗社會投影。世俗性的加強,導致了宗教性的弱化。

一方面鬼神形象從單純的神、鬼、人同形向神、鬼、人同性發展,又從單純具有人的共性向個性化發展,成為帶有幻想色彩(鬼神特點)的有性格、有情感、有生氣的真實人物形象。如《聊齋志異》中大量的花妖狐魅形象。

另一方面又藉助幻想性虛構,使人界神化通過誇大人的某種才能(如食量、臂力、忍耐力),或使人成佛成仙,或讓人死後託夢、顯靈,從而使形象具有了半人半神的性質。

作者正是藉助小說中的奇思異想和幻誕神奇的超自然形象,巧妙地表達對現實的關心和對自我價值的肯定,傳達自己的真知灼見。

來稿/秧秧

相關焦點

  • 好看的古裝玄幻電影《聊齋新傳之畫皮人》
    世間唯有靈隱人蒲松齡可通過書寫解開四門封印,蒲松齡寫《畫皮》、《嬰寧》、《小謝》,打開了生老病前三門放出黑山分身。黑山分身同天女打鬥之際,身形俱滅的天女藉助蒲松齡的妻子甄娘化形。帶蒲松齡一同前往妖界關閉三門,但其本就對髮妻甄娘心生厭惡,闖關之際,一路上感受到和甄娘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將黑山封印,但甄娘卻再也回不來……影片《聊齋古卷:蘭若之境》的劇本由網絡電影編劇蘇悅年主筆打造,故事內容腦洞大開,在融入聊齋小說與神話故事之中還加入了韓式浪漫主義情感路線,既描畫出「雲間大陸」生靈百態的奇妙不可思議,也為蒲松齡與小倩、嬰寧等人的感情之路寫下唯美詩篇
  • 看蒲松齡《聊齋志異》,如何蘸「鬼狐」之墨,去描繪「人」
    蒲松齡用《聊齋志異》這部鬼狐小說來告訴我們,不一定,在我們現實生活的種種經歷告訴我們,不一定。蒲松齡嘔心瀝血40餘年卻只寫下40餘萬漢字,總共不到491個篇章。喜歡看網絡小說的讀者心裡都有數,一個普通的網絡小說作者每天最少要更新兩章,每一章最少要5000字,網絡作者每天要更新10000字。
  • 蒲松齡傾向於佛教還是道教?
    蒲松齡傾向於佛教還是道教?於恢道教鼓勵人們享受人間的歡樂,所以人們都樂於成仙,蒲松齡的《勞山道士》可算是仙家的典範。王生負笈遠遊,希冀遇仙,他的目的很世俗,就是為了追求人間的幸福。這和佛教放棄榮華富貴不同,道教是為俗人服務的,而佛教不能不說是一種精神鴉片。樂生惡死,好逸惡勞,這是人的本性,誰也不希望遭受苦難。那些所謂要用苦難磨礪自己的人,其實不過是在勉勵自己,誰也不希望一直都處在苦難當中。即使是唐玄奘,最終目的也是為了徹底脫離苦難。
  • 玄幻小說 現代人的減壓劑
    在人際交往方面,男性的壓力主要來自不善表達,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人生缺乏目標和方向、家人溝通不良、不知如何與人主動交談等等都已經成為了每一個現代人的壓力源。面對自己無法處理的問題時的情緒反應,往往伴隨著無力、無奈、不知所措的沮喪及憂鬱,更有甚者當壓力溢滿無法宣洩,自殺成了他們惟一的途徑。如何釋放壓力,選擇一個合適的方式排解。這也許可以成為玄幻小說如此受到讀者歡迎的理由之一。
  • 莫言斯大演講 以蒲松齡式小說開場
    莫言的演講以朗誦自己的短篇小說《狼》開始,這篇蒲松齡式地「狼」幻化成「人」的小說,或許是莫言所認為的具有中國獨特想像力的文學表達。鬼魅狐妖式的故事在莫言最為知名的小說《生死疲勞》中「升級」為佛教六道輪迴的理念。儘管莫言在瑞典文學院發表的獲獎感言中毫不掩飾他的創作深受美國作家威廉·福克納和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啟發。
  • 五大巔峰玄幻小說,每一本都是一個完美世界,都在玄幻小說排行榜
    五大巔峰玄幻小說,每一本都是一個完美的世界,本本都在玄幻小說排行榜上在網絡文學領域,玄幻小說一直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浩大的場景、炫麗的鬥技、跌宕起伏的劇情、殺伐果斷的人物,作者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將一個原本並不存在的世界,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 神探蒲松齡是根據小說改編的嗎 神探蒲松齡劇情簡介
    神探蒲松齡是根據小說改編的嗎 神探蒲松齡劇情簡介時間:2019-01-31 14:06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神探蒲松齡是根據小說改編的嗎 神探蒲松齡劇情簡介 神探蒲松齡馬上和大家見面了,神探蒲松齡這個名字,這個名字給小編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個這樣的故事,某地有某某傳言,妖怪害人,
  • 熱血玄幻小說:一代帝王攜九絕劍,諸天滅地,鴻蒙訣,無雙情!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我們又見面了,玄幻小說往往天馬行空、千奇百怪、無章可循、自由發揮、隨意潑灑,它幾乎融合了西方魔幻、東方奇幻以及科幻和武俠的構成元素,是自由之作,是創新之作,也是超越之作,越來越多的以玄幻為題材的影視劇也出現的越來越多,喜歡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幾本熱血玄幻小說
  • 蒲松齡的《狼》也可以是手機小說
    [摘要]蒲松齡老師把這些全扔掉了,只緊緊抓住故事主幹深入描述,因為這些心理描述也會妨礙情節的發展。讀者不希望在看故事的路上磕磕絆絆。中學語文課本裡的《狼》,選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篇幅雖然短小,卻是《聊齋志異》裡的名篇,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除了它的教育意義使然,它的藝術成就也同樣有口皆碑,其故事豐滿,曲折離奇,兩百多字之內懸念不斷,一環扣一環,引人入勝,人與狼之間鬥智鬥勇的故事,既可以提升人類的智慧和勇氣,更重要的是,我們還可以從中學習到蒲松齡講故事的技巧,總結如何在極其有限的篇章內,將故事寫得精彩紛呈,懸念層出不窮
  • 《莽荒紀》口碑撲街,玄幻小說改編成電視劇到底有多難?
    個人不是很狂熱的小說迷,不過網絡小說也算看了一些,其中大部分是玄幻修真類的。第一本看的《星辰變》,最喜歡的是辰東的《遮天》,當然,拖豆幾本「廢物」流也都看了,近日開播的《莽荒紀》,好早前也看了,雖然劇情忘得差不多,不過劇版的開播之後還是追了一下,遺憾的是……看了一集就棄了,講真,雖然小說裡的角色都是靠作者文筆表述,然後每個讀者自己再YY一番,但是劇版《莽荒紀》裡的劉愷威和王鷗,確實跟我心中的紀寧和餘薇有蠻大的差別
  • 世界觀設定宏大而精美,想像力天馬行空,玄幻網文—《永夜君王》
    #永夜君王#世界觀設定宏大而精美,想像力天馬行空,玄幻網文——《永夜君王》書名:《永夜君王》,作者:煙雨江南煙雨江南作為起點大神,其創作風格靈活多變,題材新穎,對文字的駕馭可謂信手拈來。一個全新世界觀架構——永夜世界下,人族與黑暗種族戰爭、權謀的故事,《永夜君王》世界觀設定宏大不失精美,想像力更是天馬行空。小說概要故事開始:生活在永夜大陸底層飛艇墳場的少年千夜,自小被遺棄在垃圾墳場,靠撿拾垃圾為生。之後被帝國元帥賞識並收為義子,加入黃泉訓練營訓練,接著進入血蠍特種部隊。
  • 強推幾本熱血玄幻小說
    強推幾本熱血玄幻小說!小耙耙來給書友們推書啦,今天給書友們推薦幾本好看的玄幻小說,熱血玄幻文,熱門玄幻小說。玄幻小說一般不太受自然科學規律、時間、空間等因素的影響,玄幻小說的作者往往結合道家學道修行、玄學來揮毫潑墨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也有部分作者受到西方神話影響。小說裡的人物神通無比,各具特色。
  • 神仙鬼怪、奇人異事,魏晉南北朝小說,堪稱玄幻小說鼻祖
    玄幻小說一直是各大網文榜的霸主,為什麼它會一直霸佔各個小說網站的排行榜呢?原因無非是一個字爽!那麼身為爽文存在的玄幻小說穿越回古代又會是什麼樣子呢?這就要從魏晉南北朝說起。在魏晉南北朝之前,小說都不算是一種文學體裁,一直到了魏晉南北朝,小說才被當作一種文學體裁的存在。當時佛教大興,方士巫師層出不窮,奇人異聞數不勝數,為小說的創作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 曾經這部小說,獨自扛起了17K的玄幻大旗,如今卻漸漸跌下神壇!
    曾經這部小說,獨自扛起了17K的玄幻大旗,如今卻漸漸跌下神壇!玄幻小說,是近些年來最受男性讀者歡迎的小說題材了,而最主要的原因,則是玄幻小說無拘無束、天馬行空,拜託了現實的羈絆,那種人定勝天的思想,受到了很多讀者的青睞。
  • 中國玄幻小說的現狀,為何玄幻的發展始終腳步不停,只是因為這些
    玄幻小說的這種虛擬性與網絡的虛擬不謀而合。此時,技術與文學進行了一場緊密無間的合作,在營造文本的內部空間上,玄幻小說具有了獨特的先天優勢,這種優勢迅速擺脫了傳統小說的現實束縛,表現出極強的創造性與開放性。作者可以天馬行空的構思奇特的情節來滿足了讀者的閱讀快撼。
  • 從《晴雅集》看國產玄幻電影:立足本土,打造中國玄幻世界
    最近《晴雅集》等玄幻電影貢獻了不少熱度,再看近些年中國玄幻電影無論在劇情設定還是視效製作等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和發展。在中國電影類型化實踐中,玄幻類型影片近些年來異軍突起,相繼湧現出《畫皮》系列,《西遊》系列等優質影片,這類影片大多立足本土,以中國神話為藍本附以古裝、動作等多樣元素打造宏大視覺場面從而俘獲了大批影迷。
  • 四年了,這部曾經火爆全網的玄幻小說,如今是徹底涼了!
    四年了,這部曾經火爆全網的玄幻小說,如今是徹底涼了!(以下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告之則刪!)在起點上,有兩種類型的小說,最受讀者的追捧與喜愛,而這兩種小說,分別是玄幻與仙俠!其實,不止是起點上,其他的閱讀平臺上,最火的差不多也是這兩種類型,就連言情小說,現在都添加上了玄幻、修真的元素,不再局限於以前的那種純粹的男女之情了!
  • 玄幻小說已過時?起點熱銷榜前十無一本,網友:看到它的套路想吐
    玄幻小說自天蠶土豆的《鬥破蒼穹》之後算得上是獨領風騷的存在,一直長盛不衰。並且受《鬥破蒼穹》所建立的玄幻模板影響,越來越多的人轉向玄幻小說創作,使得玄幻小說雄霸網文界。幾乎把網文界分成了玄幻小說以及其他小說。
  • 蒲松齡《聊齋》西漸巴黎
    出版者表示:「《聊齋志異》繪圖本是首次在異邦面世,期望讓西方讀者更形象地賞析中國十八世紀傑出作家蒲松齡心目中的奇幻世界。」1894年,清代富商徐潤在慈禧太后六十壽辰之際,向清廷奉獻他當時特僱一批才藝高超的畫師繪製的《聊齋圖說畫冊》,總計七百餘幅。此次法文繪圖本從中選擇了165幅錦繡帛畫,映襯蒲松齡作品描繪的生動人物形象,增添玄幻的浪漫色彩,觀之清晰爽目。
  • 50部巔峰玄幻小說,人氣最高的50部大完結玄幻小說
    玄幻小說是眾多讀者喜歡的一種網絡文學。不但能為讀者提供豐富的想像力,也能傳遞一些特有的文化內涵。但很多人會閱讀上癮從而忽視學習和工作。外國人更能通過看玄幻小說戒毒癮。大齡老書蟲與小說的要求也會水漲船高,這裡為大家準備了50部巔峰玄幻小說,讓喜歡看玄幻的用戶緩一緩書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