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讀書愛好轉變為年賺50萬職業讀書人,樊登閱讀法,人人都可以

2020-12-19 大樹一生讀書

知識付費的崛起讓讀書變現,成為一個新的行業,在這個行業裡最為突出的就是樊登讀書會創始人樊登,得到APP創始人羅永浩 ,他們的先知先覺已經在這個行業裡獲得了極大的成就,網際網路時代衍生出一批新行業,職業讀書人,職業讀書人每年收人在百萬左右。

時代變化太快了,知識每天每秒都在發生迭代,很多人已經沒有時間花費幾個小時幾天的來閱讀一本書,自然就衍生出一些講書人,通過一個小時的書籍解讀,讓聽書者快速的去了解和掌握一本書。

目前不斷湧出一批職業讀書人 ,秋葉大叔、李叫獸、彭小六、帥小冰職業讀書人,他們把看過的書寫成書評,拆書稿,講書稿或者是講書人等讀書產品,銷售給各個讀書平臺,年收入百萬已經不在話下。

讀書變現的門檻是非常低的,頂多一本書的成本價,再加上閱讀花費的時間成本,目前很多人通過副業讀書變現,在各大平臺分享自己的書評及視頻講書。

喜馬拉雅、得到、有書平臺的一篇書評價格是在8000~15,000,在百度百家號、頭條號等平臺,通過書評文章和視頻講書也可以帶來豐厚的收入。

「幫助3億國人養成閱讀習慣」為使命的樊登讀書會創始人樊登老師,讀書點亮生活,每周解讀一本書,短短幾年時間已有會員上千萬。

我們來看一下樊登老師是如何讀書的,模仿他人方法快速成長自己。

一、樊登選書的標準,好書猶如營養大餐

①選擇一些大的出版商

比如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對書籍的質量要求是非常高的,紙張排版都是非常高。一家好的出版公司對自己產品品牌負責任,在出書的時候已替讀者把了一道關。

②看作者背景

選擇一些教授出版的書籍,一些教授他們一生出版不了幾本書,一旦出版一本書,都是凝聚他們學術研究幾十年的結晶成果,比如《刻意練習》,就是典型教授寫的書,作者多年的研究,大量的實驗跟蹤案例集合而成,這類研究性的書籍屬於理論的源頭書籍,知識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更強。

③知名人物的推薦書,

比如比爾蓋茨做事認真嚴,他推薦的書籍一般質量都是非常高的,知名人物他們對書籍要求的標準相對比較高。

④好書背後的參考書單

一本好的著作,作者會把它中間應用的一些概念觀點出處,在書的結尾會備上一個書單,像《影響力》,很多書籍裡頭都提到過這本書。

⑤看內容,真正解決問題

每本書都有它的使命,這本書是用來解決什麼問題的?書中討論的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而且還給出了很多有效解決方案,論證過程嚴謹完整,有價值的書就值得看。

二、樊登閱讀法,事半功倍

1、閱讀前帶著目的去閱讀,讓閱讀更具有「功利」性

以目的為導向的閱讀,加強閱讀的效率。

沒有目的閱讀會漫無邊際的閱讀,也不知道自己要獲取什麼知識,純屬看熱鬧,看完之後什麼也不記得,也不知道自己想多長時間讀完這本書,沒有個時間計劃的話,一本書半年一年都看不完。

」這本書作者想解決什麼問題?」

「通過哪些途徑解決問題?」

「用三個小時閱讀完這本書」給自己一個時間上的限制。

帶著問題去閱讀,閱讀目的帶給我們一個清晰閱讀的方向,我們在有效的時間內收穫更有價值的內容。

2、專心致志,體驗愉快閱讀心流的讀書過程

閱讀前把手機關機或者是放在其他的房間,避免在閱讀的過程中受到手機和電話的幹擾,

給出自己2~3個小時安靜閱讀時間,讓自己在這2~3個小時沉浸在閱讀的快感當中。

閱讀的過程中不要對書本的任何內容進行劃線,一旦劃線會給頭腦一個潛意識的暗示,就會覺得劃線部分,可以不用去記憶或者下次我在這個地方能找到這部分的內容,有了這個暗示,大腦就不會去吸收和記憶這部分的內容,在閱讀的過程中不用劃線和做筆記,只是靜靜的去體驗閱讀帶給你的那份愉悅和快感。

3、間隔學習,挑戰記憶讓知識牢牢的記住

樊登老師閱讀完一本書,不是接著去開始講書,而是把這本書放上一個星期之後,他會拿出一張a4的紙和筆來畫出該書思維導圖,在畫的過程中他努力回憶書本中的內容,這個回憶的過程就是對書本再次加深理解和記憶的一個過程。

經過一個星期,大腦遺忘了很多的知識,此時他通過努力回憶書本的知識,加強大腦對知識難度的一個挑戰,越是有挑戰的內容越容易在大腦裡留下深刻的印象。

4、畫出思維導圖,整理脈絡

思維導圖的好處是結合了大腦的結構,大腦就喜歡清晰有條理的內容,如果大腦中的知識都呈現出碎片狀,亂七八糟,特別容易被忘記。

思維導圖更容易構建頭腦中的知識體系,可以把已知舊知識和新知識進行一個連接,新知識不容易被遺忘。

三、刻意練習,輸出你的能力

講書提升你4種能力

1、以教為學的高效學習能力,利他利己

美國學者艾德加戴爾提出的「學習金字塔」,對初學者在兩個星期之後的學習效果的試驗和統計,不同的學習方法達到的效果是不相同的,用耳朵聽 ,知識只保留了5%;用眼去閱讀,知識保留了10%;視聽結合,知識保留了20%;演示法,知識保留30%;討論的形式,知識保留了50%;練習操作實踐,知識保留了70%;向別人講授,知識保留了90%。

讀書、學習、閱讀都是一種輸入的方式,光有輸入沒有輸出的話是最低效的一種學習方式,我們就要通過一種高效的輸出,讓自己的學習收穫到最大的成本。

把學習來的知識分享給別人的同時,受益最大的也是自己,在教會別人的過程中,自己需要對知識有一個深度的理解,並且能把它轉換成語言講明白,講不明白的時候,說明你對這個知識點是沒有理解透。

通過講給別人聽的方式會給自己一個反饋,知道自己的知識漏點在哪裡,重新返回去再閱讀。

常言道,你要給別人一瓢水,你必須有一缸水,為了教授別人就會通過大量的主題學習,不斷的給自己的缸裡填水,通過輸出的方式來倒逼自己的輸入。

講書就是一個最好的輸出方式,教會別人的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高度。

2、提升邏輯性,提高效率

邏輯能力是當今社會彌足珍貴的一種能力,原因是我們的大腦比較懶,大腦的主要習慣就是能不思考就儘量不思考,能不推理就不推理,能停下來就停下來,大腦的這種惰性導致我們不願意使用評判性思維,不願意去思考問題更多的根源。

講書是一種可以提升我們邏輯思維能力最強的一種工具,要想把一個問題講明白,就必須有來龍去脈,有論、點論據。

整個講書的內容必須是以一定的邏輯框架進行展開講述的。

知識點也必須通過邏輯樹進行整理歸納,才更容易被頭腦記住。

思維導圖就是很好的邏輯樹,把所有的知識點都歸納在一張樹狀的圖表當中。

在關鍵時刻,如果具備了超強的邏輯性,你就可以在眾多的人群當中脫穎而出。

3、提升了語言的表達能力,打造個人影響力

這個時代你會表達你就佔有了大量的流量,一對多地講書,一對多的演講,通過語言和聲音去傳遞你個人的價值,個人影響力和個人品牌。

個人品牌就是自帶流量,流量就是現金。

4、構建大局觀,全方面看事物

大局觀就是你拿起一本書來,首先知道這本書的框架是什麼。

講書要把一本書的重要核心內容分享給他人,必須有一個大框架,拿到一本書之後要進一步的分析「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什麼問題?」

「這本書的使命是什麼?」

「通過一個什麼樣的原理來說明這個使命的?」

「它的推理過程是什麼?」

"最後怎麼獲得這個結論?"

'這個結論對每個人有什麼意義?」

如果你頭腦中能夠清晰地梳理出這些框架的話,擁有了大局觀。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變現是自2019年之後網際網路相當賺錢的職業之一。

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通過不斷的讀書提升我自的閱讀能力,讀書變現門檻非常低,人人都可以嘗試寫成書評、書單、拆書稿、聽書稿,講書人等。

中信書院、阿里閱讀、京東閱讀、喜馬拉雅、今日頭條等千萬級頭部流量平臺超過100多個有聲讀物平臺,競爭開通聽書領讀欄目,長期收購各種書評稿。

絕不要把讀書看成是任務,而是一個令人羨慕的機會。

閱讀不僅會帶來個人的成長,通過知識傳播,你可以成為那一束光,點亮一群人。

相關焦點

  • 樊登「樊登讀書」的堅持與夢想
    如今的他,頭頂「中國知識付費第一人」光環——「樊登讀書」擁有著全國最多的付費讀書用戶。所有的變化,源自他的初心,因為他相信「所有的事情書中都有答案」。創新理念引領全民閱讀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2013年11月,樊登讀書平臺正式成立,樊登決定要藉助移動網際網路來推廣這種優質的讀書方式,每年一起讀50本書,每周一本書,每本書一個小時。為什麼每年是讀50本書?樊登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因為你真的為大家好,就不要過度侵佔他們的時間,書友給我們最重要的根本不是365塊錢,而是他們的時間。
  • 4300字深度復盤,樊登讀書是如何做新媒體的?
    2018 年 6 月公眾號粉絲 20 萬,現在 600 萬的矩陣;2018 年 9 月開始做抖音,成為抖音,快手文化領域的大IP;2019 年開始做直播,提前布局直播賽道帶來巨大的曝光和增長價值;新榜第一次公布視頻號排行,樊登讀書排在第六。
  • 讀書與不讀書差別,樊登讀書會告訴你答案,他用二十塊賺十幾個億
    筆者最近在某平臺看到一個視頻,是關於樊登分享他是如何用二十塊錢賺它十幾個億。或許你們不相信,但是他讀書確實改變了他的命運,他創立了樊登讀書會,註冊了一個公司。在農村盛傳讀書無用論,說什麼:百無一用是書生。
  • 中國最大讀書會創始人樊登:大人帶孩子讀書的想法很荒謬!
    2015年我國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僅為4.58本,電子書為3.26本,遠落後於發達國家,甚至略低於泰國。網際網路時代讓知識變得唾手可得,卻又從未如此遙遠過——打開電腦和手機,知識和段子一樣多,前者在娛樂至死的氛圍裡,有時甚至敗下陣來。
  • 樊登:讀書的人不僅改變了生活,還擁有了一個世界
    樊登老師在自己的新作《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就曾說過他是用讀書改變自己生活的人,還說到書是大部分問題的的出口。樊登老師期初讀書也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讀,他讀的不是什麼當下熱門和暢銷的書籍,而是大家都熟知的《論語》,相信大家都讀過《論語》,沒有讀過也沒關係,現在用試一試的心態去讀讀,或許真就愛上讀書《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大到國家社會,小到為人處世,修養身心。
  • 全民閱讀日|何以解憂,惟有讀書
    他生於湖南邵陽,2001年中專畢業後外出務工。第二年隻身來到上海,在餐廳當服務員。幾個月後,又輾轉去做銷售。2008年,雷海為去了杭州,做快遞員,去送外賣,最忙的時候一天要送50多單。當然,一年過後的今天,樊登讀書會增加了許多新內容,也有更好的突破,如「作者光臨」「知識超市」等等,讓我更加喜歡,也樂意免費為其廣告。當初那篇內容,可以通過文章連結《你為什麼不能錯過樊登》再次查看,我也誠懇的將內容直接複製如下,有心者可以讀一下。
  • 當愛傾聽的可凡,遇見愛講書的樊登,守護愛讀書的你
    由於從小熱愛閱讀,兼有口吐蓮花之口才,於是創辦「樊登讀書」,開創網絡知識付費先河,如今已擁有數千萬用戶。對於「樊登讀書」,他將其視作教育,而非商業,因其終極目標在於改變,而不是迎合。2020年12月12日周六晚19:10,上海電視臺紀實人文頻道《可凡傾聽》,當可凡遇見樊登,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敬請期待!
  • 國人年人均讀書量7.99本,臨沂人你達標了嗎?
    樊登讀書會:市值50億神話4年締造從2013年幾十個微信群,發展到2018年470萬會員,全國2000家分店,遍布全球十幾個國家的學習社群,市值估價高達50億。這種增長速度在商業上有個專屬名詞叫「指數式增長」。
  • 樊登讀書,解讀《刻意練習》,終於明白大部分人一事無成的原因
    最近聽樊登讀書上癮了,作為一名比較喜歡讀書的人,對於讀書類節目都是比較關注的,像羅胖的《得到》APP,但或許是為了讀書而讀書了,《得到》上現在好多觀點及書品都有點感覺過分誇張。相對來說,樊登的解讀還是比較務實的,當然我絕不是託兒。
  • 「樊登讀書會」發起人:「聽書」閱讀不算投機取巧
    2013年起,這名國際大專辯論賽冠軍、前央視主持人、MBA講師,變身「樊登讀書會」的發起人。將書籍內容加以提煉,由一個學識淵博、口才過人的中年男人講述出來,這樣的免費音頻欄目遍地開花。但能把它做成一門擁有380多萬付費會員、年收入過億生意的,目前或許只有「樊登讀書會」這一家。這一被稱為「國內最大知識付費社群」的網際網路公司靠線下渠道的快速擴張,踏上了內容商業化的徵途。
  • 樊登:「讀書是要命的事」,高曉松怒懟:「可拉倒吧」
    有人覺得這個時代不需要了,但是有一個人肯定是持反對意見的,他就是樊登。樊登講論語,推《論語》,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如今把樊登列為「屌絲」大概有許多人不同意,但是許多年以前,即便是從小成績優異,讀書又讀到了博士,他仍然有一段不願回憶的灰色時光。樊登曾是1999年國際大專辯論賽的冠軍。當年被名嘴相中,帶他到央視這個更大的舞臺。
  • 致敬孔子的人生智慧 樊登讀書匠心打造樊登講《論語》
    2020年6月16日,樊登講《論語》(下)正式在樊登讀書App上線。這是繼去年10月樊登講《論語》(上)推出後,樊登再一次開講《論語》。截至目前,《論語》(上)在樊登讀書App總播放量超過1400萬+,全網訂閱量45萬+。此次推出《論語》(下),可謂是眾望所歸。
  • 樊登讀書心得十二
    樊登讀書那些故事中的人生道理,人生中總有一些是你要懂得。任何事情都是有代價的幾十年前的歐洲,在火車站或者飛機場這樣人流密集的地方,就會有一些裹著紅色長袍的人到處給匆匆而過的旅客送花。,所以很多人都不得不選擇捐款。
  • 讀書是一種什麼樣的愛好
    「讀書人」曾是一種社會身份,指接受過傳統教育的人,老百姓將他們稱為「上過學堂的」或「喝過墨水的」。在人們普遍不識字的農業時代,讀書與否本身就是地位的重要標誌。如今初等教育已經普及,專業化分工細緻,讀書逐漸演變為一種業餘愛好。那麼,這究竟是什麼樣的愛好?紙上得來終覺淺?
  • 他以「讀書」為生,公司盈利上千萬,總結出「快樂創業法」
    2「幫助3億國人養成閱讀習慣」從央視名嘴到每年分享50本書給用戶的「講書人」,讀書這件事改變了樊登的生活,更改變了他的人生。樊登小時候並不喜歡讀書。但他發現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讀書的習慣。「我在創立樊登讀書會之前,和身邊很多人聊過,想知道他們是怎麼讀書的。我發現很多人根本不讀書,包括一些高級知識分子。他們不是不想獲得新鮮的知識,只是懶得花時間去讀而已。
  • 噹噹雲閱讀書香節超50萬人在線讀書
    4月23日,全世界的讀書人共赴閱讀盛宴,行業大佬們更以精彩的活動致敬第25個世界讀書日。24日,噹噹雲閱讀423書香節閱讀戰報出爐,總閱讀人數突超50萬,4月23日22點最高同時在線人數突破10萬人,再度打破當當網曾創下的閱讀記錄,在行業中這份成績依舊令人矚目。
  • 讀書之偶遇樊登讀書會一起讀書 終身版學習保持成長的樂趣
    由於天氣太熱,他需要防曬霜,於是我正好有朋友在那個音樂節,於是他們就聯繫上了,後來聊了很多很多彼此的音樂口味,還有對於某些事物的愛好,並且他說了他上學的地方,而你認識的另外一個朋友恰好也在哪裡,也是前幾天剛認識的,三個地方三個人,就因為一些興趣愛好,就這樣認識了。也都沒有見過但是彼此都交叉進了彼此的生命裡。夫復何求。
  • 讀書是一輩子的事:好奇心不死,讀書不止!
    現在,拋卻不切實際的幻想,丟掉無刻不在的拖延症,把昨夜剛剛讀完的《讀書是一輩子的事》進行了匯總,供大家參詳。《讀書是一輩子的事》,作者是樊登,若不了解其人的可以自行百度搜索一下,我怕寫太多有商業宣傳的嫌疑。
  • 書博會「十大讀書人物」揭曉,他們與書有著怎樣的感人故事?
    高考落榜外出打工期間,他每天都在忙完工作後堅持閱讀。2000年,曹中希來到北京,最終負責北京師範大學的快遞收發。這不僅為他讀書提供了更好的機會,也令他想幫助更多人愛上閱讀的心願得以實現。多年來,他與學校多個院系合作,已為貴州、四川、河北、甘肅等地多所貧困學校捐贈書籍上萬冊。曾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北京榜樣」等。
  • 品牌大事記 || 樊登讀書走進痘博士,共享《幹法》智慧盛宴,助力...
    讀書點亮人生在痘博士讀書是大氣候,到這裡,每一位老總、主管桌子上都有厚厚的幾摞書;到這裡,每一位面試的員工第一個走進的是痘博士讀書吧,甚至有的人只因為讀書吧而留下。——11月28日,痘博士請來樊登讀書會北京負責人劉英男,與員工們一起交流讀書心得,讓讀書點亮人生,在痘博士遇見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