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說亞洲四小龍了?其中一個已不如我國的一個城

2020-12-04 希財網

文/龍小林

近年來,我國毫無疑問已經成為亞洲乃至世界最具矚目的經濟體之一。不過在幾十年前,別說是在世界了,就是在亞洲我國都不算特別突出,那時的亞洲四小龍似乎都要亮眼的多。可如今,我國已經成為了全球的焦點,什麼亞洲四小龍、四小虎已經很少有人被提及,甚至很多人連名字都叫不全了,這是為什麼呢?

亞洲四小龍已成明日黃花

亞洲四小龍是上世紀60—90年亞洲幾個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和地區,包括了韓國、新加坡和我國的臺灣及香港地區。這幾個國家和地區在90年代以前的經濟增長速度,甚至跟我國在過去30年的增長速度都有得一比。

比如韓國,在1960—1990年的30年裡,GDP的平均增速達到了9.65%。在1991年的時候,韓國的GDP已經超過了3300億美元,而我國當時的GDP也才3800億美元左右,不比韓國高多少,足見其當時的經濟實力有多強。

然而,近些年以來,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增長速度明顯低調了很多,雖然平均增長個2—3%沒什麼問題,在發達經濟體中還算可以,但在亞洲東部這個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只能算是靠後甚至墊底的存在了。

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使得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失去往日的活力,賺錢的機會也因此減少了,受關注度就自然下降了。昔日名聲赫赫的亞洲四小龍,已成為明日黃花。

我國大陸地區的強勢崛起,成為新的焦點

除了亞洲四小龍們自身的發展開始放緩之外,導致其星光迅速暗淡下去的因素,還有我國大陸地區經濟的強勢崛起。如果說上世紀90年代以前是屬於亞洲四小龍的年代,那麼90年代之後就屬於我國大陸地區的年代了。

從90年到至今的30年裡,我國大陸地區的平均GDP增速同樣也達到了9%以上。而且與亞洲四小龍相比,我國大陸地區想要長期維持9%以上的GDP增速更不容易,因為我國大陸地區的經濟規模要比亞洲四小龍的任何一個都要大。

這就是為什麼韓國的經濟快速發展了30年,GDP總量才接近我國大陸地區,而我國大陸地區的經濟快速發展30年,就已經是韓國的數倍了。

如今的亞洲四小龍,不僅在經濟增長速度上不及我國大陸地區,而且在經濟規模上已被我國大陸地區遠遠甩開。

比如亞洲四小龍中經濟規模靠後的新加坡和香港,目前的GDP還不如我國大陸地區的一個深圳,臺灣的GDP也已經被福建超過,在我國各省中都快跌出前十,就連排在亞洲四小龍首位的韓國,GDP也將很快被我國的廣東省給超越。

其實亞洲四小龍目前的經濟實力及增速,如果是放在除了西歐和北美外的其他地區,或許仍然可以閃耀,可是在我國大陸地區的強大光環下,其星光就很難散發出來了。所以我國大陸地區這一強龍的強勢崛起,也加快了亞洲小龍被人遺忘的速度。

審核:李閏

鄭重聲明:本文內容為希財網作者版權所有,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本站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否則,本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被遺忘的「亞洲四小龍」,韓國GDP跟廣東差不多,新加坡不如深圳
    曾幾何時,「亞洲四小龍「可是大家熟悉的名詞,在教科書、新聞報導上多有提及,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一度讓很多人神往。然而,時至今日,「亞洲四小龍」這個名詞已經少有人提及,甚至是消失不見了。
  • 「亞洲四小龍」落寞?中國大陸已經崛起,現在亞洲誰最強?
    你知道「亞洲四小龍」嗎?這個問題要是放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話,想必絕大多數人都能回答得上來。但要是把這個問題放在現在的話,恐怕絕大多數人年輕人都回答不上來。可能大家也都能發現,這些年關於亞洲四小龍的消息已經越來越少,甚至連這個稱呼都很少能聽到了,以致於很多人都不知道亞洲四小龍到底是哪四小龍。這裡先來普及一下,亞洲四小龍是上世紀60—90年代亞洲幾個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和地區,主要包括韓國、新加坡和我國的臺灣及香港地區。
  • 亞洲四小龍是香港、臺灣、新加坡和韓國,那中國四小龍?原來是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個有關於亞洲四小龍的稱呼,這是指的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世界經濟都處於一個相對落後的大環境下,亞洲範圍內由四個不同的地方組成的一個有關於對外出口貿易合作的關係。而亞洲四小龍就是指的中國的香港和臺灣,還有新加坡以及韓國這四個地方,經過這麼多年來的發展這四個地方已經成為了亞洲範圍內最發達的地帶。那麼相對之下中國的四小龍又會是哪一些城市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
  • 如何評價曾經的亞洲四小龍?其中誰的經濟實力最強?
    「亞洲四小龍」是指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韓國、新加坡、我國臺灣地區、我國香港地區,這四個國家和地區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經濟騰飛,一躍成為亞洲富裕發達的地區。
  • 「亞洲四小龍」現在又多了一個 即將開始變身「五小龍」
    核心提示:「亞洲四小龍」是指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和韓國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一躍成為全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
  • 亞洲四小虎未來20年的GDP總值能超過亞洲四小龍嗎?為什麼?
    香港和臺灣是我國的省級行政區,新加坡和韓國是兩個國家。 他們的總人口不到亞洲四小虎的1/5,但是經濟總量卻高得多。韓國擁有1.6萬億美元的GDP,新加坡擁有3200億美元的GDP,臺灣擁有5000多億美元的GDP,香港擁有3600多億美元的GDP,亞洲四小龍相加GDP總量將近3萬億美元,比亞洲4小虎經濟總量多出了4成多!
  • 亞洲「四小虎」能否接棒「四小龍」,如今發展都怎麼樣了?
    亞洲四小龍(The Four Asian Dragons) 要說上世紀最耀眼的經濟明星,非「亞洲四小龍」莫屬了。其實在英文中,亞洲四小龍的翻譯是"Newly Industrial Economics",簡稱「NIE」(新興工業經濟體),特別是在學術類期刊書籍中一般也都譯作NIE,很少用直譯。
  • 三十年前的亞洲四小龍,現在發展得如何,最後一個最有錢
    說起亞洲四小龍,很多人都知道這個詞。這些詞當年的影響非常大,因為這四小龍當年的發展之快讓所有國家羨慕。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這些地區和國家都開始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花闖那也,在短時間內迅速實現經濟的騰飛,成為亞洲經濟發展的領袖。
  • 知道亞洲四小龍不算啥,新能源界的「四小龍」,你知道嗎?
    #威馬汽車#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和地區經濟經過高速發展,亞洲四小龍也應運而生,它們分別是韓國、新加坡,還有我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臺灣。亞洲四小龍,很多人都知道,小編也就不再這裡多加贅述了。不過,新能源界的「四小龍」可能大多數人都不曾知曉。它們也是到現在才被不少網友稱之為「四小龍」,分別是蔚來、理想、威馬和小鵬汽車。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領域中湧現出一批造車新勢力,在產品、交付、融資、市場等重重考驗下,有人遺憾離場,也有人熠熠生輝。
  • 臺灣當年是「亞洲四小龍」之首?
    反駁韓國瑜臺灣曾是「亞洲四小龍」之首的說法,加拿大約克大學行政學系助理教授沈榮欽:別說過去二十年了,回溯自1960年開始,臺灣從來未曾是四小龍之首。高雄市長韓國瑜日前在參加一場產業論壇中提到,臺灣曾經是「亞洲四小龍」之首,如今卻沒有任何進步,「整整鬼混了20多年」。但對於臺灣是否曾經是「亞洲四小龍」之首,加拿大約克大學行政學系助理教授沈榮欽提出了自己不一樣的看法。
  • 「亞洲四小龍」早就沒了?
    臺灣「國家發展委員會」管中閔「主委」日前一席「亞洲四小龍早就沒了」的講話,引發島內媒體的重視與熱議。反對派興高採烈藉此話駁斥馬英九宣稱臺灣前5年經濟成長率為「四小龍第二」的說法;支持者則援引管中閔原意,爭取民眾支持市場開放、解除管制來加速成長。臺灣《經濟日報》21日社論說:然而,到底還有沒有「亞洲四小龍」?
  • 亞洲四小龍50年沉浮錄:未來何去何從
    「亞洲四小龍」(The Four Asian Dragons)是我們很熟悉的一個詞,他是指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期間,亞洲的西太平洋地區發展比較快的四個經濟體(由北向南依次為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新加坡).
  • 臺當局說「我們是亞洲四小龍之首」 網友:噗……
    蔡英文(臺媒)「亞洲四小龍」是指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 香港、臺灣、新加坡和韓國實現經濟騰飛,一躍成為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幾個月以來,臺當局多次宣稱臺灣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今年5月,臺「行政院長」蘇貞昌稱,根據預測,臺灣2019年經濟增長率將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
  • 18年的亞洲四小龍,1國GDP與廣東相當,另兩個地區被我國1市超越
    亞洲進入了學習和引進的時代,1960年代亞洲開放學習了歐美等西方的四個國家和地區,經過高速工業化,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並被人們稱為「亞洲四小龍」。那麼50年後,現在亞洲四小龍的經濟發展怎麼樣?和我國的一些省市相比,誰強誰弱?為了便於比較,這裡以18年的GDP為基礎,用人民幣計算。
  • 亞洲四小龍是哪四個國家或地區
    亞洲四小龍是哪四個國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亞洲四小龍這個詞」呢?亞洲四小龍指的是亞洲四個國家或地區,分別是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韓國和新加坡。為什麼要叫「亞洲四小龍」呢?因為這四個國家或地區在上個世紀60年代,通過推行一系列經濟政策,一躍成為亞洲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
  • 蔡英文聲稱臺灣已達亞洲四小龍之首
    蔡英文表示,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3年多,讓臺灣經濟穩定成長,今年第2季達到「亞洲四小龍」首位,相信第三季經濟成長,「亞洲四小龍」首位仍是臺灣。徐國勇稱讚蔡英文指出,臺南市議長郭信良說今年海外回臺投資有6千億(新臺幣,下同),但他估計,很快就會達到7千億,甚至到8千億,這是有史以來臺灣不曾有過這麼好的經濟環境。
  • 我在韓國全州寫下關於亞洲四小龍的文字:今昔明朝
    我好奇地翻看,也留下了自己的話:我喜歡研究亞洲四小龍的政治、經濟和歷史。我去過香港和臺灣,現在是在韓國,以後我還會到新加坡。我在全州民宿只寫下了這樣簡短的文字,可是我要表達的卻是述說不盡的內心的思緒。大陸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對亞洲四小龍的學習和模仿。同屬亞洲,特徵相似,是共進的朋友,也是競爭的對手。四小龍讓大陸明白了經濟建設的重要,給大陸打了強心針,是大陸經濟起飛的第一個老師。四小龍對於大陸經濟發展的啟示作用不可低估。
  • 臺灣,還有臉說是「亞洲四小龍」嗎?
    原標題:臺灣,還有臉說是「亞洲四小龍」嗎?   臺灣已不再是「亞洲四小龍」  臺灣「國發會主委」管中閔19日接受廣播電臺專訪時表示,早就沒有「亞洲四小龍」,這是過去的說法,不適合再強調。他說,臺灣不應該再停留在過去的光榮,要努力追上世界潮流,「臺灣要自己看見面臨的困境」。
  • GDP下滑40%,被稱「亞洲四小龍」的它,現如今經濟正在「衰退」?
    可以說,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國的GDP變化是非常大的。從曾經的「默默無聞」到現在的「享譽全球」,我國只用了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讓全球都看到了中國的實力。在這幾十年裡,我國所創造的「奇蹟」也是數不勝數的。2020年,受疫情的影響,全國經濟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衝擊。
  • 亞洲四小龍、四小虎有哪些地區?韓國為何被剔除?
    說到亞洲四小龍,大家有可能或多或少都聽過,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新加坡,但是大家聽過亞洲四小虎嗎?所謂的四小虎,可不是這三位,蘇有朋,陳志朋,吳奇隆,另外一個某某某,他們其實是,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但是今天的重點並不是亞洲四小虎,小編今天要著重說一下,現在只有亞洲三小龍了,因為韓國已經被剔除,大家知道為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