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心,靜一靜

2021-01-17 人生五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有人說:「唯有靈魂安靜的時候,才是我們和自己貼得最近的時候。」

每個人的心靈,都需要一方淨土,面對外界的浮躁與喧囂,我們的內心時常會疲憊、會厭倦。

此時此刻,最需要做的,就是給自己創造一個安靜的空間,思自己所想思,做自己所想做,或者乾脆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做。

-01-

以前有一位農民,深深地煩惱當下的生活。有一天,他提起一把斧子,跑進的森林中,自己動手搭建了簡陋的房屋,自耕自食,過起了簡樸的隱居生活。

每天打魚,種豆,欣賞漂亮的湖水,傾聽悅耳的鳥鳴,靜心思考,安心寫作,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他說,心靜下來,自己的眼睛就變得澄澈明麗,更容易發現生活裡隱匿的那些美好的事物。

深以為然。

許多生活的美好,都來自於內心的安靜,來自於不為塵世的一切所蠱惑,只追求自身的簡單和豐富的決心。

白落梅說過:

在這喧鬧的凡塵,我們都需要有適合自己的地方,用來安放靈魂。也許是一座安靜宅院,也許是一本無字經書,也許是一條迷津小路。只要是自己心之所往,都是驛站,為了將來起程不再那麼迷惘。

心靜並不是停止思想,而是一種心情平靜如水的極致狀態。

-02-

養心在靜,靜能修身養性。

《大學》中說道:「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心靜下來,方能進入「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釋懷;心靜下來,方能進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心靜下來,方能進入「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的超脫;心靜下來,方能進入「南臺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忘。」的智慧。

心靜下來,才能遠離塵世的喧囂,在花海中棲息,在雲朵上漫步,靜聽花開花謝,淡看雲捲雲舒。心靜則安,心安則祥。

正如周國平說:「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賴於一顆澄明的心,唯有內心富有充盈,方能從容抵抗世間所有的不安與躁動。」

-03-

心浮氣躁是心靜的大敵。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學僧問禪師:「師父,以我的資質,開悟需要多久?」,禪師說:「十年。」

學僧又問:「如果我加倍苦修呢?」,禪師說:「二十年。」

學僧很疑惑,於是又問:「如果我夜以繼日,不休不眠呢?」,禪師說:「那樣你永無開悟之日。」

學僧驚訝,「為什麼?」,禪師說:「當你只看見結果,就無法靜下心來,也就永遠得不到結果。」

在這個快節奏社會,很多人都如同故事中學僧一般急於求成,甚至投機取巧;更有的人心浮氣躁不靠努力和拼搏,一心只想通過捷徑去達到目的。

俗話說:欲速則不達。

人需要內心安靜、精力集中才能修得清淨之心。是是非非,紛紛擾擾,不看、不聽、不想,才能心生清淨。

-04-

靜是一種至高的人生境界,心靜了,一切就看開了。

人的成熟,多半是從擁有一份渴望已久的淡然心境開始的。

心靜如水,可以榮辱不驚,望天上雲捲雲舒,去留無意,看庭前花開花落;心靜如水,就可以坦然自若,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朝對流露,暮聽寒蟄,看小橋流水,叮咚入韻;過石徑人家,幽靜成詩,這次第,即便身處殺聲盈耳的戰場,也是心如止水,恬淡怡然宛如池中遊魚,又如雨後新荷。

正如宋代詩人林和靖,捨去名,捨去利,捨去高屋廣廈和市井繁華。

隱居西湖孤山腳下,草廬為居,在屋前後種滿梅樹,靠著賣梅子的錢維持簡單的生活。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林和靖還常常駕一葉扁舟,往來煙水之間;或倚在老梅樹旁,看白鶴起舞;

有時詩興大發,隨口吟出:「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將一生過得詩情畫意。

真是「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這簡單的平淡裡,就藏著人生的豐盈。

滾滾紅塵中,一個人能夠於其中孑然來去,不以物喜,不以已悲,風雲起落,榮辱不驚,難道這不是一種令人仰止的境界嗎?

人活一世,修心一生;一世為人,一生修心。

心靜方能致遠,靜心才能超然。

相關焦點

  • 靜:吾心安處是吾家
    心無雜念,便會靜如止水,澄明、通透。生活,也自是從容、清涼。亦學草木,落於紅塵,悠然恬靜,不爭、不憂、不擾。懂得,靜以修身,隨遇而安。正所謂:心美好,人間均是景;心安靜,草木皆是禪。心靜,紛擾盡散。入目之處,皆是美好。願,我的安靜,似歲月一縷馨香。生活也會因你,而芬芳,而豐盈。
  • 停下來,靜一靜吧,它能治癒你的一切!
    忙起來,就不會寂寞,忙起來,就不會空虛,可每次歇腳喘口氣的時候,內心卻一次比一次寂寞空虛,那是因為你的心,沒有真正靜下來。02當你開始享受生活中的各種小美好,你的步調就會慢下來,你的心,也會跟著步調靜下來,微不足道的幸福,才最讓人感到心動。
  • 五官靜,百骸靜,故能靜定!
    當初念真言之時際,不知呼吸何在,粗乎微乎,無從覺也;及念真言之功久,去念之功稍有把握,其心稍知靜鄉,其時呼吸之粗微,則有覺矣;既有覺,當知定。問者曰:何為定?是用法以調氣乎?答曰:謬。此說何來?問者曰:吾觀各道書有之。
  • 入靜淺解~坐靜、靜坐、觀靜、自觀
    ,守靜篤。下面就給大家介紹較常採用的三種入靜實修之法,修煉時只專注於正在修煉之功法就可以了。1、觀看無極圈:初期之睜開眼看圖(可以在一張白紙上畫一個黑點專注觀看),後期可以閉著眼朝外玄看(兩眼中間的遠處)。這樣不但能入靜還能透過觀看,進入守一、專一、抱一狀態,不但能達到袪除雜念,還能用它來迅速地進入其它更高階之修煉功法。
  • 靜心為慧,淨心為空,靜就是一顆皈依自然的心
    歲月深處,我喜歡一片靜好。就像是一泓清水擱置在那裡,不管季節更迭,光陰變換,依舊那麼安靜,不打擾,不擾亂,也不被攪亂變混。也像是一杯茶,放在那裡,靜靜的看著,茶香繚繞,安靜了時光和心情。不言不語,不驚不擾,時光舊了,歲月老了,靜好若在心裡,是一種自然對生命的滋潤。萬物始於靜,歸於靜,或是能悄悄地把寂寞安放,把孤獨珍存,像一壺老酒被塵封多年,若干年後再拿出來,酒香四溢,飲一口,仿佛能感覺到光陰沉澱的醇香和被歲月打磨的溫潤。
  • 《詩經》:「靜女」不靜,那麼,這個「靜」字是我們理解錯了?
    >仕女(網圖,侵刪)03到了清代,馬瑞辰又提供了新的解釋,這一解釋他說:「靜當讀靖,謂善女,猶雲淑女、碩女也。」這首先說明,馬瑞辰已經推翻了前人的「后妃之德」、「思婦之怨」的說法,讓這首詩回歸到初民那種自由洋溢的時代背景下了。但是,這一回歸,就使「貞靜嫻雅」和女子活潑的形象產生了矛盾,於是他必須重新解釋「靜」。
  • 靜是安,則靜美(深度好句)
    靜是安,則靜美(深度好句)一、月華如水,疏影淡漠。柳葉綠風中盈繞著深深柳林,幾許翠抹的綠絲懸掛幾隻粉蝶。一心的相思,一盞的清香,一箋的素顏浸潤了深夜,潤發了沉香;一簾柳綠,徘徊在闌珊處。五、明燈照見心,便不會迷路,萬法亦不亂於心,便不會錯失章法。心有所期,就能全力以赴。良思有意,就能騰空出覺悟「何為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人生:一路歡喜一路歌,一路生活一路顛沛,一路不古一路良善,依舊能不改初衷的,卻還是我們筆下指尖上的溫柔!六、惜吾者,吾惜之。靜於心,安於態,水靜能鑑物,人靜能觀心。
  • 覓一處靜地,心若止水
    時間仿佛凝固靜得可怕,只有自己身上那一顆心在咚咚跳動。那聲音仿佛在耳邊敲響,讓人難以入眠。迷迷糊糊中覺得胃裡翻江倒海般翻騰起來,只來得及下意識中摸索著拉過垃圾桶便吐的天昏地暗。終於胃裡什麼都沒有了,頭卻越發疼痛起來。身體輕飄飄的一陣沒著沒落,心跟著悲涼。那些紛紛擾擾像一根根木刺重新佔據整個世界。
  • 靜下心來,聽風,聽雨,品人生
    靜下心來,讓心的腳步慢一點,等等自己的靈魂,是一種人生的境界,更是一場人性的修煉。還記得那些美如畫卷的詩句,「等我老了,回到鄉下,置三畝農田,蓋兩間瓦房,讀書耕田,彈琴作畫,享受美好的人生」。這樣的日子,有無數的人在追求,也有無數的人在渴盼。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 靜,人生大智
    意思就是人只有在安靜的時候,心才會定下來,而只有在心定時,智慧才會產生,如此才能從容生活。深以為然。靜,乃人生大智。靜,是一種篤定,自信,一種內心的踏實、充實。在浮躁的當下,太多太多的人喜歡熱鬧,害怕孤獨,總覺得一個人意味著被孤立,意味著失敗,意味著不受歡迎,而被簇擁、被環繞、被關注,才意味著成功,才覺得倍有面兒。
  • 靜,能通達自身;不靜,能鞭策自身
    靜極光通達。池塘的水,當它很靜的時候,往往汙泥什麼的都沉澱了,你能夠一眼看到底。同樣的道理,一個人內心很沉靜的時候,就會心無雜念,你的內心就會很純潔,用純潔的心看東西,往往一目了然。所以保持內心的沉靜,就會「靜極光通達」。蘇東坡與僧人佛印是好朋友,一天,蘇東坡對佛印說:「以大師慧眼看來,吾乃何物?」佛bai印說:「貧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來金身。」蘇東坡聽朋友說自己是佛,自然很高興。
  • 靜而不亂,靜而不爭的3個星座,靜以修身,靜以養性,靜以做人
    靜而不亂,靜而不爭,不驚不擾,靜以養性,從而做到淡泊明志,靜以修身,那麼,都有哪些星座能夠做到這樣的呢?這種靜以修身,這種靜以養性的姿態,既在無形之中充實了自己,也撫慰了自己的心靈。 此外,不與人爭上下,不跟人爭輸贏的姿態,單憑這種心態就足以讓自己少了許多的紛擾,讓自己避免了諸多紛爭,於是,不屑爭,內心平靜如水的摩羯座,在靜以修身
  • 小夥在山洞內隱居8年:最需要的是靜一靜
    大夥說得有鼻子有眼記者也想去一探究竟在距離山底五層樓的高度果然找到一個山洞↓↓遠遠望去洞口有一棵樹堅挺地活著洞裡掛著一件白襯衫最近經常是剛一睡著,就有好奇的行人朝上面喊, 還有調皮的孩子往上打彈弓、扔石頭,讓他苦不堪言。
  • 《天涯明月刀手遊》靜一法師案件推理攻略 靜一法師證據選擇推薦
    天涯明月刀手遊中有很多非常燒腦的案件,讓玩家們感覺到很有挑戰性,大家可以在無聊的時候去做緝拿,然後可以收集各種風聞,就可以解鎖案件了,不少玩家們在做靜一法師這個案件的時候,都不知道怎麼選擇證據,今天九遊小編為各位玩家們帶來靜一法師案的攻略!
  • 「致虛極,守靜篤」人生需靜,乃智慧之源
    致虛極",就是要做到空到極點,沒有一絲雜念與汙染,空明一片,湛然朗朗。"虛"從道家角度來看和佛家的"空"有些相似,是一種精神狀態,從現代科學角度看,是把自身對世界認知的主觀意識去掉,達到空和虛的狀態,才能夠接受足夠多的信息用以分析事物變化的真正規律。"守靜篤",與上句句式相同,守住靜的狀態保持篤定。
  • 參禪入靜,需要做到「掃三心」、「非四相」
    參禪入靜,需要做到「掃三心」、「非四相」 | 文 青衫文齋入靜是參禪取得成效的關鍵所在,通俗地說,禪修境界的高低幾乎可以用修煉者入靜的深度來衡量。入靜又稱虛靜,是禪修過程中逐漸達到一種萬緣放下、思想寧靜、頭腦有序化的境界。
  • 南懷瑾:生命的能量來自於靜,越是難事,越要靜緩
    說實在的,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我的心就顫抖了。我終於明白自己為什麼心煩,就是因為自己不懂得「靜」。因為,我太急躁了,我總想著快些把許多事情都解決好,早一點達到成功的對岸。 這就是老先生說的不能「靜」的結果吧?那麼,嘗試一下「靜」如何?我想。我這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執行力比較強,說做就會去做。
  • 常常被忽視的蘇軾佳作,全詩無一靜字,卻句句在寫靜
    正如這首詩的名字《靜夜思》一樣,全詩描繪的環境主要是一個靜,在靜的環境下,詩仙李白產生了種種思鄉的情感。全詩無一靜字,卻句句在描寫靜,描繪得還是那樣通俗易懂、情真意切,不愧是詩仙李白的詩作。古詩詞中,描寫靜的不佔少數,寫靜,寓意著詩人肯定要發洩自己的某種思想或情感。
  • 入靜禪定,就是要求,將散亂之心念,通過一定的功法,集定於一處
    入靜是指在氣功鍛鍊過程中,在思想安靜、意念集中的基礎上出現的清醒,保持意念專一,輕鬆舒適的一種練功境界。「入靜」一詞,宋末元初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唐僖宗光啟三年條下說:「入靜者,靜處一室,屏去左右,澄神靜慮,無私無營。」
  • 靜下心來,十大名曲讓你唯美
    其實,只要我們靜下心來,還有許多好音樂等待我們去尋找,去挖掘,去品味。就比如十大名曲十大名曲是悠悠歷史流傳下來的十首最經典的古曲。數千年的歷史沉澱才凝練出這十首曲目,其優美動聽,沁人心脾自然可見一斑。它們都是純音樂,只有曲調,沒有歌詞。也許歌詞放在這裡都略顯多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