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遊客遭送難民營反轉 被指想申請難民庇護

2021-01-17 央視網
中國遊客遭送難民營反轉 被指想申請難民庇護

原標題:

  中國遊客誤入難民營12天 追蹤

  3個疑問

  是不是

  誤入難民營?

  德媒此前報導稱是因為其語言不通而錯籤避難申請表。德國卡爾斯魯厄政府發言人稱,中國小夥和一名翻譯一起填寫了表格,他所填的表格還是中文的,「他完全清楚自己是在一個難民收容所。」

  有沒有

  護照遭沒收?

  媒體還稱按照難民申請程序,這名中國遊客的護照被德國當局「沒收」。德國紅十字會官員則表示,這位小夥在機場就丟了護照。

  會不會

  去體驗生活?

  據難民營管理員的描述,這位小夥特別喜歡散步和用他的手機拍照,有質疑稱其是去難民營體驗生活,紅十字會官員稱「我選擇相信他,他只是不太走運而已」

  近日,一名中國遊客在德國丟失錢包最後稀裡糊塗在難民營度過12天的新聞在國內引發極大的關注。據路透社披露,這名中國遊客護照上的信息顯示,他叫做劉俊良,今年31歲,來自中國吉林省。

  是什麼差錯導致他在那裡待了近兩個星期之久?為何他在難民營中表現鎮定,甚至在離開時也高高興興沒有任何抱怨?他是蓄意為之嗎?昨日,成都商報記者輾轉聯繫上幫他走出難民營的德國紅十字會官員克里斯多福·施呂特曼先生,他介紹了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並說劉俊良只是犯了個錯誤而已,是位非常不走運的遊客。據他推斷,劉俊良目前可能已經回到中國。成都商報記者 王雅林

  並非「難民」

  「他穿的是高級衣服,看起來很緊張,也很惱怒。他不斷地看著周圍,試圖和別人交流,包括和我們講話。但沒人能聽懂。」

  整個事件還要從7月4日說起。

  負責難民事務的德國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施呂特曼先生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說,劉俊良在7月4日抵達德國西南部城市斯圖加特。在機場,劉俊良不慎丟失了他的錢包,所有錢都丟了。原本想去警察局報案的他,最後卻陰差陽錯,來到臨近城市海德堡的一家難民收容中心。

  「在這裡,他犯下他的第一個錯誤,填寫了一張難民申請表。」施呂特曼說,在填完表格大約2天後,即7月6日,劉俊良就被送到了400公裡外的多特蒙德。而後,他又乘坐巴士被送往了以足球和工業出名的小鎮迪爾門。「7月8日,他和來自非洲和敘利亞的難民們一起,抵達了迪爾門的難民安置點。」

  正是在7月8日他剛到達難民營的這一天,施呂特曼第一次見到了劉俊良。「我們紅十字會向難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這裡的難民營都是我們幫助政府組織和管理的。」因此,在對這批新來的難民進行相關程序時,施呂特曼注意到了劉俊良和其他難民的「不同」。

  「他要求進行緊急談話,這聽起來有點戲劇性。」此外,施呂特曼還觀察到, 「他穿的是高級衣服,看起來很緊張,也很惱怒。他不斷地看著周圍,試圖和別人交流,包括和我們講話。但沒人能聽懂。」

  由於劉俊良既不會說英語,也不會說德語,無法交流的情況令施呂特曼也十分著急。隨後,他們藉助於手機上的在線翻譯軟體,進行了初步的交流。「他說他想找回自己的錢,想拿回護照,還說自己想去法國和義大利旅遊。」

  這時施呂特曼意識到,這位中國人並非常見的難民,而是一名遊客。「這完全是個錯誤。他說他不想待在難民營,不想待在德國。」了解到劉俊良的處境後,施呂特曼稱他向劉俊良做出承諾,「我將盡一切努力幫忙。」

  已回中國?

  「7月20日是我最後一次見他,他拿回了自己護照繼續歐洲之旅,我估計他應該已經回到中國了。在拿回證件時,他的籤證有效期就只剩3天了」

  幫助劉俊良這一過程並不簡單,施呂特曼稱,他首先和相關政府部門以及許多領事館進行聯繫,隨後又求助於當地附近的一家中餐館進行翻譯,以弄清楚他的身份信息、真實情況和動機等。

  由於德國的官僚作風等問題,以及劉俊良護照上的一個錯誤,在等待了12天後,即7月20日,劉俊良的避難申請才終於得以終止。「那天是我最後一次見他。」劉俊良拿回了自己的護照,和施呂特曼等工作人員說再見後就離開了,繼續自己的歐洲之旅。「再後來,我們就失去了聯繫,但我估計,他應該已經回到中國了。」據悉,在劉俊良拿回其證件時,他的籤證有效期就只剩3天了。

  據西德意志電臺(WRD)報導,德國卡爾斯魯厄官方發言人稱,劉俊良所填避難申請表格是中文的。該發言人向電臺表示,「他完全清楚自己是在一個難民收容所。」

  這位發言人說,他們有理由假設,這名遊客實際上就是想來申請難民庇護的。因為這名遊客在登記中心註冊的時候,可能表達出想申請難民身份的意願。在註冊的時候,需要填寫一份個人信息登記表,當時配有現場翻譯。他們基本可以排除,這名遊客誤填表格的可能性。德國媒體也發出了當時的文件,明確顯示這名遊客並未提及任何被盜信息。

  表格上不僅有當事人的姓名籍貫,出生年月以及民族;還有其所說的語言,入境日期、家庭狀況和宗教信仰等信息。在寫完表格信息後,劉俊良被送往難民營。在那裡他提交了避難申請並進行了指紋採集。政府發言人說,在完成這些後,他收到了一張德國鐵路的火車票還有用中文書寫的難民指導說明。

  對於這些報導,施呂特曼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這些我們並不知情。但我選擇相信他(劉俊良),他要為他的行為負責,他只是犯了一個錯誤,而且是很大的錯誤。他只是一名遊客,不太走運而已。」

  每名難民每周可獲31.5歐零花錢

  據施呂特曼介紹,在難民營裡,所有難民都可以自由出入和行動,這是一個開放的區域。而在這12天裡,劉俊良表現得非常好,「他十分鎮定,也懂得如何照顧自己。」施呂特曼推測說,或許因為他曾向劉俊良承諾將盡一切努力幫助他,所以劉俊良表現得並不慌張也沒有抱怨,而是很遵守難民營的規定。據悉,劉俊良與其他難民共住一間房,睡雙層床鋪位,每周可得到31.5歐零花錢(約合人民幣226元左右)。

  而根據難民營管理員的記錄,劉俊良表現得無可挑剔,穿著得體,對待同屋和工作人員也非常禮貌。「我想這可能是中國文化的原因,他很守規矩,也不會製造麻煩,他還很帥氣,很冷靜。」施呂特曼稱讚說。

  據悉,劉俊良特別喜歡散步和用他的手機自拍。這一信息同樣得到施呂特曼的印證。「他需要手機和家人朋友溝通,在使用手機上我們並沒有設置任何限制。」

相關焦點

  • 逃跑的亂港女生,自稱在德國難民營遭性侵
    香港女生宣稱獲德「難民身份」,還自稱被德國難民營職員性侵,香港網友有人表示不信有港媒19日報導稱,一名因被香港警方以暴動罪拘捕而逃亡德國的22歲香港中文大學女學生14日收到了德國聯邦移民和難民局通知,其庇護申請正式獲批,並取得為期3年的難民身份。
  • 巴黎難民營頻發衝突 市長稱法國為難民做的還不夠
    巴黎市長安娜·伊達爾戈探訪十八區難民營。(圖:《巴黎人報》)海外網4月10日電 巴黎十八區小教堂門難民營上周末發生系列衝突,導致多人受傷,其中一人傷勢嚴重,事後17人被逮捕。當地難民協會顧問克裡斯蒂安·雷博爾告訴記者,難民營裡部署了移動診所,醫護人員在對傷者進行救治。他說,以往巴黎北郊的千禧營地和維萊特營地也存在同樣的一些問題,也發生過衝突和鬥毆,但沒有這麼嚴重。管理接待庇護申請的法國庇護組織總幹事皮埃爾·亨利表示,難民營的生活條件越差,越容易發生暴力衝突事件,以往沒發生這樣大規模的系列衝突已經是「一個奇蹟」。
  • 為何難民首先申請德國的庇護
    在納粹統治下,德國在本國以及佔領的地區造成了大量的難民(尤其是猶太難民),有的難民被其他國家收留,更多人被尋求庇護的國家拒絕,甚至無處可逃。二戰以後,正是出於對這段歷史的負罪感,以及對曾經接收過難民的國家的感謝,同時避免出現庇護申請因為種種限制被拒絕的場面重演,新成立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認為自己負有責任和義務為難民提供不受時勢影響的法律保護。
  • 難民營變「槍械庫」香港市民團體請願促嚴打假難民
    政務司司長接請願信海外網7月31日電 香港特區水埗通州街天橋底難民營地「南亞村」變槍械庫,居民十分憂慮。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今午(31日)到訪深水埗區議會,多個團體到場請願,包括促請政府打擊區內治安問題,要求杜絕「假難民」,市民團體高叫口號「南亞武裝,街坊心慌,毒友啪針,街坊好憎」。張建宗接過請願信後,到區議會與議員進行閉門會議。據港媒消息,當地社區主任夏泳迦指,通州街治安問題已有10年,橋底有黃、賭、毒,希望特區政府可徹底解決問題。
  • 歐洲最大的難民營之一莫裡亞難民營被燒毀 上萬難民流離失所
    【希臘最大難民營被燒毀 超1.2萬難民流落街頭】位於希臘萊斯沃斯島的莫裡亞難民營在周二晚發生火災。周三,大火幾乎將整個營地燒毀,超過1.2萬名難民目前無處庇護。希臘官方稱難民營有35人新冠檢測呈陽性,但因拒絕隔離與管理者發生衝突,在此期間難民營起火,但並未說明火災與衝突有直接聯繫。莫裡亞營地是歐洲最大的難民營之一,設計收容額僅為3000人,卻在高峰時期容納了約2萬名難民擁擠地生活在一起。
  • 為應對羅興亞人難民危機,孟加拉國擬建世界最大難民營
    羅興亞人難民暫時生活在新建立的Kutupalong難民營。本文圖片均為 視覺中國 圖據英國《衛報》報導,孟加拉國決定修建世界上最大的難民營之一,用以應對不斷從緬甸若開邦地區湧來的羅興亞人難民。報導稱,孟加拉國災害救援與管理部長瑪雅(Mofazzal Hossain Chowdhury Maya)當地時間9月5日給出了相關修建計劃的細節。
  • 葛福臨救援事工南蘇丹難民營遭致命空襲
    (圖:Samaritan’s Purse) 美國著名布道家葛福臨牧師所創辦的善普施國際救援事工(Samaritan’s Purse International Relief)在南蘇丹的一個難民營上周四遭蘇丹政府空襲,造成12人死亡、20多人受傷。
  • 香港女大學生涉暴動罪逃亡德國 稱遭難民營職員性侵
    港警資料圖(香港警方臉書)綜合「東網」等港媒報導,一名在「修例風波」期間被警方以暴動罪拘捕,而後潛逃德國的女大學生,於10月14日收到德國聯邦移民與難民局通知,正式獲批「政治庇護」,並取得為期3年的「難民身份」,她聲稱,
  • 香港女生宣稱獲德「難民身份」,還自稱被德國難民營職員性侵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夢穎】有港媒19日報導稱,一名因被香港警方以暴動罪拘捕而逃亡德國的22歲香港中文大學女學生14日收到了德國聯邦移民和難民局通知,其庇護申請正式獲批,並取得為期3年的難民身份。不過,她聲稱,自己在德國難民營居住期間,曾遭難民營職員性侵。
  • 不管難民死活,抗議被直接無視,難民怒了,燒毀歐洲最大難民營
    在消防員救火的時候,遭到部分難民的阻撓。據有關人士猜測,這場大火很可能是生活在那裡的難民自己放的,理由或許與他們持續不斷的抗議有關。這些難民曾抗議表示,當地難民營根本不將他們當人看。難民營不管難民的死活,抗議也被直接無視,所以難民怒了,才要燒毀歐洲最大難民營。
  • 法國拆除加萊難民營遭抗議 300名難民衝破馬其頓防線
    據外媒報導,昨天(2月29日),法國試圖拆除一處簡陋難民營時,受到了難民的激烈阻撓,數十名防暴警察出動,逮捕了至少1名難民和1名英國「無國界」團體成員;同一天,在希臘-馬其頓邊境,約300名難民衝破警察的封鎖線,佔據了路軌,警察使用催淚瓦斯對難民進行驅散,現場狀況一度混亂。
  • 希臘難民營大火致數千人流離失所,德國擬增收1500名難民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德國政府於當地時間15日表示,德方計劃從希臘接收約1500名因上周難民營大火而流離失所的難民。此前德方已經表示將會接收約150名無成年人陪伴的未成年難民。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 15日報導稱,德國政府發言人史蒂芬·澤伯特表示,此次德方接受的約1500名難民來自408個家庭,此次決定接收的難民均已完成了庇護程序並已經獲得難民身份。
  • 希臘最大難民營發生火災,1.2萬難民流離失所,歐盟只同意接收400名...
    一些非政府組織和政黨批評歐盟沒能接收更多難民,美聯社評論稱莫裡亞難民營大火是近年來「歐盟移民政策失敗的象徵」。 希臘最大難民營幾乎完全燒毀 位於希臘萊斯沃斯島的莫裡亞難民營9日凌晨起火,這座希臘最大的難民營在火災中幾乎完全燒毀。
  • 中國向辛巴威難民營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當地時間20日,中國政府向當地難民們捐贈了的一批救濟物資,積極支持難民營的人道主義援助工作。中國駐辛巴威使館經濟商務參贊陳寧給通戈加拉難民營的難民分發糧食在向難民提供基本救濟物資的儀式上,中國駐辛巴威使館經濟商務參贊陳寧表示,中國將與國際夥伴積極合作,為保障非洲國家的發展和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充分意識到,非洲的長期穩定,安全,發展和振興不僅是非洲人民的渴望,也是國際社會的責任。
  • 越南難民在香港消失
    在香港消失香港最後一個越南難民營——望后石越南難民中心,於6月1日零時關閉了。至此,困擾香港25年的越南難民問題劃上了句號。居住在難民營的最後1400多名越南難民和船民,可以申請居港權,融入香港社會。香港特區政府希望就此徹底解決越南難民在港居留的問題。
  • 人員擁擠、暴力頻發 希臘將建立封閉難民營應對危機
    中新網2月11日電 據外媒報導,希臘移民部長10日表示,希臘將於3月開始在愛琴群島為尋求庇護者建立封閉的難民營,以應對目前過於擁擠的移民設施引發的危機。新難民營預計將於2020年年中開始運作,將設計容納2萬名尋求庇護者,每次最多可容納3個月。他表示,萊斯博斯島、基奧斯島、薩摩斯島、科斯島和勒羅斯島將接收大部分難民。被關閉的難民營目前收容了大約4.2萬千人,由於生活條件非常惡劣,人權組織和歐洲理事會多次嚴厲譴責。
  • 在盧安達難民營抗疫的中國姑娘
    基濟巴難民營位於盧安達西部偏遠地區,是該國現存歷史最久的難民營,裡面生活著約1.7萬名難民。早在今年3月盧安達出現新冠疫情前,由聯合國難民署工作人員組成的一支衛生小組就已深入難民營,提前開展防疫工作。這支衛生小組由中國姑娘朱睿智籌劃並牽頭成立,主要成員包括她及10多名盧安達當地人。2018年,朱睿智申請了中國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派駐聯合國難民署一線的工作。自2019年4月擔任聯合國難民署駐盧安達辦事處初級專業幹事後,她便常駐基濟巴難民營所在的卡隆基地區,主要負責難民營的社區保護、教育和性別平等工作。今年年初,新冠疫情在一些國家出現。
  • 一個難民總理的誕生 - 人民周刊
    在這10年當中,從企業到學校,從醫院到研究所,德國的各類機構都有總理的身影,唯獨沒有光顧過的地方就是難民營。為什麼?原因是總理做什麼都要考慮給選民留下的印象。去幼兒園給孩子講書,給人親民的形象,只可能傳播正能量。可是去難民營呢?用德國人的話說:「連個花盆都贏不了。」    難民在德國一直是個有爭議的話題,使德國社會分成兩極,在2015年難民浪潮之前就是如此。
  • 中國遊客迷失德國 錢包丟失報警走錯地方誤成「難民」
    一名不會說英語和德語的中國遊客近日在德國丟失錢包,報警走錯地方,稀裡糊塗地在難民收容中心填了一張表,誤成為「難民」。當地紅十字會找到一家中餐館幫忙翻譯才澄清誤會,但這名中國遊客仍在難民安置點被困12天。德新社報導,這名中國男遊客上月抵達斯圖加特時錢包失竊,打算報警。但不知為何,他最終來到鄰近城市海德堡的一家難民收容中心,因語言不通,稀裡糊塗填了一張表格,卻沒意識到這是難民申請表。眼下尚不清楚這名男子的姓名。
  • 澳大利亞屠殺難民後,美軍又封鎖難民營,數百名婦孺遭折磨致死
    對於這些難民來說這段時間絕對會成為不願回憶的悲慘往事,雖然這裡名義上是難民營,但實際上卻是敘利亞叛軍的人質營,叛軍們希望利用這些難民的生命來換取敘利亞政府對他們的特赦,所以雖然敘利亞政府軍早就收復了大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