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打假人王海把火力對準了辛巴團隊。先是通過曬檢測報告,指認辛巴團隊所賣的燕窩就是糖水,成本極其低廉。面對輿論壓力,辛巴團隊聲明稱已將產品送檢,結果會第一時間公布,消費者如對產品不滿可向商家申請退貨退款。
但王海繼續跟進,稱辛巴的所謂燕窩是非法添加乳酸鈣,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辛巴和徒弟作為推薦者推銷者要以個人全部財產承擔連帶責任,網店作為銷售者要承擔十倍賠償責任。可如果只有打假人出面,沒有消費者出來較真,那這輪「打假」能對辛巴有多大影響?
作為帶貨界的頂流網紅,辛巴是見過大風浪的。為了「保護」粉絲怒斥保安、和張雨綺線上線下互懟、直播間教育徒弟要尊重城鄉接合部的粉絲……他一次次以「影帝」級的表演登上熱搜,儘管遭到路人很多反感質疑,可是帶貨生意依舊風生水起。有媒體分析,核心就在於他粉絲的基本盤比較穩固,如果網紅願打粉絲願挨,就算燕窩是糖水,恐怕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而這,正是直播帶貨最值得警惕的地方。前些年,輿論經常批評一些地方電視臺,利用自己的官方媒體機構屬性,為一些垃圾產品背書,這類「虛假廣告」坑害了很多底層民眾,尤其是信息鑑別能力弱的中老年群體。在直播帶貨時代,這種現象可能正在以另一類方式復活。
相比於地方電視臺的廣告賣貨,粉絲對於網紅帶貨的寬容度可能更高。辛巴以「農民的兒子」自詡,時不時作妖營造人設,討好的正是下沉市場的用戶粉絲。而他這次推出的燕窩,價格明顯低於正常市場價,不難推測,其選貨邏輯就是以「物美價廉」的名義討好這些用戶。只要產品不是會馬上吃出毛病的偽劣產品,就算燕窩真的是糖水,他的核心粉絲群恐怕也會自願買單。
有人吐槽說,燕窩這類產品很大程度本來就是收割智商稅,相信極其低廉的價格能買到好燕窩,更是智商欠費。從提醒消費者加強理性的角度,這話也算是話糙理不糙。不過每個人的成長經歷和眼界不同,篩選辨別信息的能力也就有差別。大家不能眼看著一些人坑蒙拐騙,然後心安理得地說被騙者活該。
網紅帶貨的新型購物模式之下,粉絲與主播的關係可能給售假賣假戴上溫情脈脈的面紗,被騙的粉絲消費者缺乏維權的動力。這就需要各直播平臺和監管部門多一些積極主動,對於明顯存在問題的商品,不能任由網紅博主肆意售賣,需要有一些「把關」意識,否則對於平臺的傷害也是巨大的。
此外,這類直播帶貨的法律定性,也有待明晰細化。一個博主如果推薦了有瑕疵的商品,或者做了「虛假廣告」,該承擔什麼責任?是等同於明星代言還是另有責任?法律應該儘快跟上行業的發展。
今年7月1日,中國廣告協會制定的《網絡直播營銷活動行為規範》開始實施,對直播帶貨行業刷單、虛假宣傳等情況進行了重點規範。比如該規範要求:「主播在直播活動中,應當保證信息真實、合法,不得對商品和服務進行虛假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可問題在於,這是一個行業規範性文件,缺乏有威懾力的落地罰則。對違反規範的,廣告協會只能勸誡、批評等,涉嫌違法的,還需要提請政府監管機關依法查處。如何有效規制這些涉嫌虛假宣傳的主播,還需有更明確、更有力的法律法規。
(澎湃特約評論員 守一)
編輯: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