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皇子不一般,不用爭不用搶,他的皇位誰都奪不走!

2020-12-04 小魚仔仔說歷史

我們在說到皇位的變更的時候都會發現讓誰繼承皇位可難壞了一大堆的皇上,這是為什麼呢?皇上在古時候可是號稱後宮佳麗三千的,所以可以想像一下皇上的孩子一般來說都少不了。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清朝的乾隆皇帝遇到的難題吧!

說起來乾隆皇帝還是非常厲害的,和上一任康熙帝所治理的時代被我們稱為康乾盛世。這樣的盛世可是很罕見的,但是乾隆到了晚年卻是非常發愁的。因為什麼?因為後繼無人啊!在清朝,通常來講都是有皇長子來繼承皇位,但是如果皇長子不適合的時候就由皇帝另選皇子。但哪位什麼是最小也沒什麼才華的嘉慶當上了皇帝呢?

當時的皇長子是永璜,作為皇長子是不出意外是註定要做下一代皇上的,但是他的父親乾隆有點太能熬了,一直活到了八十八歲,這在歷史的各位皇帝中也是非常長壽的了。所以他這個做太子的整天無所事事,一天天只想著怎麼當皇帝。他的母親生病去世後乾隆非常傷心,專門舉辦了一場非常隆重的葬禮,所有來參加葬禮的都在哭,但是這個永璜是一點也沒有哭,哭不出來也就算了,連一點悲傷的表情都沒有,乾隆這麼一看,這簡直就是一個不孝子啊,當場就廢了他的太子,這一下子就讓他哭了出來。後來抑鬱成疾,沒過幾年就去世了。

這老大沒了那就輪到老二當皇上了,乾隆也挺喜歡這個老二的,甚至之前還想過要立老二為太子。但是這個老二小小年紀就因為感染風寒夭折了。而老三跟老大一個毛病,在自己母親的葬禮上哭不出來,也是被乾隆罵了一頓後抑鬱成疾離開人世。

現在來看最大的就是老四了,這個老四心思活泛而且頗有文採,老四的娘也好好的活著,但是最重要的一點是乾隆不喜歡這個老四,小的時候就對這個四皇子不是很好,四皇子也是看的通透,不被喜歡沒辦法,所以就天天廝混度日,最後被乾隆過繼給了一個皇親。

前面幾個都不行了,還好有一個又孝順有受乾隆喜歡的五皇子了,這個五皇子就是我們眾所周知的五阿哥永琪。可惜這個五阿哥命也不好,年紀輕輕身患重病去世了。這下沒辦法了,只剩下一個嘉慶了,最後也只能把皇位傳給嘉慶了。這對於嘉慶來說簡直是人在家中坐,皇位天上來啊。

相關焦點

  • 不爭不搶的雍正,為什麼可以在九子奪嫡中勝出得到皇位?
    雍正在這場皇位爭奪戰中,表現的可為規規矩矩,甚至相對於其他人來說,可以稱之為「不爭不搶」了,但笑到最後的偏偏就是這個自稱要做「孤臣」的老四了。,這個無論是皇子還是太子都不行,是高壓線,誰觸碰誰就得下去。
  • 古代皇子爭位,主要競爭者一般比較少,為何清朝會出現九龍奪嫡?
    換句話說,除了這三位之外,其他的皇子們雖然爭位,但都是屬於幫忙的,各自選取跟自己關係好的,有可能得到康熙帝傳承的皇子,支持他奪得皇位,那麼自己也能得到相關的好處。皇帝不願意看到皇子相爭,那麼除了少數真的有可能得到皇位的皇子之外,其他的皇子一般是不願意參與到這種爭鬥中來的。因為反正不管怎麼爭,都跟自己沒關,而一旦爭位失敗,就有可能被殺,誰願意擔這樣的風險呢?只有那些真的可能繼承皇位的皇子,才會在巨大的利益牽動下,主動入局。
  • 皇帝生育率最低的朝代,一半皇帝沒有後代,皇子從來不用爭皇位
    所以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裡,皇子們為了爭奪儲君之位手足相殘的事件非常的多。例如唐朝的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還有清朝的九子奪嫡,康熙帝的九個皇子參與了慘烈的皇位的爭奪等等。
  • 康熙的兒子中,有這麼一位皇子,不參與皇位爭奪安享晚年
    康熙在位時,當時九子奪嫡正演變到最激烈的時候,九個皇子都為了爭搶而拼命。但是,如果說別的皇子可以從始至終保持冷靜,看著這種局面不慌張的話,想想也是不太可能,起碼是很難做到的。畢竟人都是有欲望的,尤其是這個位置可是一國之主啊,如果當上了的話,你說什麼別人就得聽什麼。對於野心大的人來說,是非常誘惑的。
  • 康熙最聰明的兒子,他手握重兵卻不爭皇位,後被侄子重用得以善終
    不過在這一場奪位之爭中也有一個人安然無恙的活了下來,手握重兵卻完全沒有當皇帝的念頭,不管自己的兄弟們怎麼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他都無動於衷,不加入任何黨派,誰做皇帝他都一樣效忠。而十二皇子卻是著的不在意皇位,在康熙皇帝去世的時候,手握重兵的胤裪拒絕了其他兄弟拋出的橄欖枝,明確表示不參與爭鬥,誰做皇帝他都會效忠。
  • 胤祹:康熙之子,手握重兵,對皇位卻不爭不搶,活到78歲高齡
    若是說起康熙王朝,那麼其後期的奪位之爭不可不提。九子奪嫡的結局不僅慘烈,而且讓人唏噓不已。這場捲入了眾多皇子的奪儲之爭最終以四阿哥胤禛的勝利落下了帷幕。胤禛即位後,其他奪位的皇子日子過得有多悽慘不言而喻。可有這樣一位皇子,他擁有奪嫡的實力,卻始對皇位不爭不搶,最終活到了78歲的高齡,得以善終。他就是十二阿哥胤祹。
  • 康熙九龍奪嫡到底有何好搶的,無憂無慮王爺他不香麼?!
    可是這太子一被廢,馬上讓兄弟間有了隔閡猜忌,猛然回過神來,原來這東宮太子之位,也未必是螺絲加電焊,焊死在他胤礽屁股上的啊!再說,這太子要是堅挺志堅被矯枉的還且罷了,關鍵這丫的是個名符其實的糊塗蛋啊!這相比之下,眾皇子心裡就要想了,連這樣的德性都可以做儲君,那我又未嘗不可?
  • 為何一生富貴的皇子們,還要搶皇位?
    而清朝的康熙帝也用一條魚讓世人明白,為何一生富貴的皇子們,還要捲入那爭權奪位的皇室之戰?那麼,此條康熙鰣魚便也讓人明白,為何一生富貴的皇子們,還要搶皇位?法朗士言:「只有傻子才會把他們的幸福放在他們的權力之外。」誠如斯言,生於皇室,沒有一位皇子是傻的,權力與金錢或許本就可以對等,面對如此巨大的權利,沒有人能將其視作塵土。
  • 古代運氣最好皇帝,皇位不用搶,父親替他解決了兄弟們,白撿皇位
    如果不好好的算下時間,相信誰也不曾料到,英國的查爾斯王子,即將迎來自己的72歲生日,作為英國皇室順位的第一繼承人,他也是目前世界上皇室儲君年紀最高的王子了。從母親伊莉莎白在1952年加冕為女王,3歲的查爾斯就被立為了王儲,開始了自己60多年的太子生涯。
  • 康熙諸多兒子中最低調的皇子,不爭不搶不出頭,最終得了善終
    九子奪嫡是康熙年間的一件大事,此事一度造成了康熙年間朝政混亂。當雍正帝最後獲勝登上皇帝寶座的時候,那些與他一起爭奪皇帝寶座的兄弟也遭圈禁。 雍正帝並非大度無私之人,其登上繼位後,不僅對兄弟政敵動手,就連曾經中立的一些皇子也沒有倖免,康熙十二子履親王允祹就是其中之一。
  • 康熙的九個兒子們,為什麼非得爭一個皇位,做個閒散王爺不好嗎?
    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到,有時候真的不是說這些人想要爭這個皇位,他們有可能只是為了自保而已。畢竟康熙是入關後的第二位皇帝,他的前面就是血淋淋的例子,所以這些皇子們爭奪皇位也是情有可原,畢竟誰也不想做他人案板上的魚肉。
  • 夫唯不爭——康熙皇帝「九子奪嫡」背後的繼承邏輯
    康熙皇帝晚期九位皇子為了爭奪皇位繼承人展開的一系列鬥爭。也許是失望透頂吧,從出生就自帶皇太子光環的二皇子胤礽在爭權奪利過程之中被廢了又立,立了又廢,也最終決定大清江山決不能交於他的手上,將其圈禁至死。另一邊,一直有著「八賢王」美稱的八皇子胤禩也被康熙帝一直打壓,甚至說出了辛者庫(奴婢)之子何為帝乎?
  • 世界最好運皇帝,皇位不用搶,曾祖父幫他熬走繼承人,白撿一皇位
    在中西方歷史上,作為一國之尊,皇權總是能引來各個勢力的覬覦和窺伺,為此大打出手的故事數不勝數,而兄弟反目,父子成仇的例子也是時常發生,然而世界上,也有一個最為好運的皇帝,皇位不用搶,曾祖父卻幫他熬走了繼承人,最後白撿一皇位,這就是法國的「便宜皇帝」路易十五。
  • 世界最好運皇帝,皇位不用搶,曾祖父幫他熬走繼承人,白撿一皇位
    在中西方歷史上,作為一國之尊,皇權總是能引來各個勢力的覬覦和窺伺,為此大打出手的故事數不勝數,而兄弟反目,父子成仇的例子也是時常發生,然而世界上,也有一個最為好運的皇帝,皇位不用搶
  • 九子奪嫡,他是唯一沒有窺視皇位的,下場卻是諸位皇子中最慘的!
    縱觀中國歷史,歷朝歷代都有個無法避免的問題,那就是皇位之爭,歷史上,皇子們為爭奪儲君帝位的鬥爭屢見不鮮,遠至秦漢時期,中至隋唐時期,近至明清時期
  • 九子奪嫡各皇子的最終結局
    「九子奪嫡」是在康熙年間,康熙的九個兒子爭奪皇位的事件,又叫「九龍奪嫡」,最終四皇子㣧禛勝出,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那麼爭位失敗的其他皇子結局如何呢?不過康熙是很喜歡這個兒子的,因為㣧禔不僅外表帥氣,而且聰明能幹,幾次隨康熙出徵,立下了不少功勞。這裡要提一點,㣧禔對太子之位一直都垂憐三尺,他只是在等待時機。太子的被廢,讓㣧禔看到了機會。可惜㣧禔不會隱忍,當太子被廢時,他表現的非常高興,這個表現非常明顯,這令康熙很不滿。太子被廢後被關押,㣧禔負責監督看管,而㣧禔卻向康熙提議將太子殺死,更加令康熙反感。
  • 當個無憂無慮的王爺不好嗎,康熙九個兒子為何非要爭皇位呢?
    可以說九子奪嫡到了最後,也就是勝利者雍正帝和支持他的老十三得以保全自身,但即使如此,這二位的結局也不是多麼好,因為他們可以說是被活活累死的,可以說九子奪嫡到了最後,是都沒有一個好下場的。,即使你沒有繼承皇位,那麼你肯定是親王,而且這個爵位會世襲罔替,比如你有五個兒子,那麼以後你這五個兒子肯定有一個是親王,另外四個是郡王,而你雖然沒有實權,行動被限制,但是你衣食無憂,經濟來源也不用考慮,也沒什麼政治風險,如果你不是野心太大的人,沒什麼政治抱負,完全可以舒舒服服的過這一輩子,沒事造造小人什麼的,生活也挺有滋有味的。
  • 此皇子不參與皇位爭奪,只做生意搞投資,為何卻被雍正殘酷鎮壓
    在康熙的眾多皇子中,皇九子胤禟不參與皇位爭奪,只投資做生意。為何雍正上臺後,對他鎮壓得最嚴厲,最終在獄中被折磨致死呢?愛新覺羅·胤禟生於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他的生母是宜妃郭絡羅氏。他仗著自己的皇子身份,向那些巴結他的達官貴人敲詐勒索,又把敲詐而來的錢財拿去投資。除此外,他的親家納蘭明珠是朝中權臣,他也利用這層關係,涉足鹽業。有錢不是壞事,壞就壞在會投資。康熙廢黜太子胤礽後,皇子們蠢蠢欲動,都想趁太子之位懸空時,搏一搏,希望自己能成為下一任皇帝。胤禟不搏,為何?
  • 不爭是爭,清朝一個皇子靠這個當上了皇帝
    在周朝的時候就立下了嫡長子即位的禮制,雖然不一定最佳選擇,卻是讓絕大多數人都能接受的決定。我們都知道,中國人是很聰明的,懂得變通,何為嫡長子,那就是皇后生的第一個兒子,如果皇帝想立自己喜歡的兒子,這個兒子的母親又不是皇后,那麼可以把她立為皇后。
  • 康熙朝的「九子奪嫡」皇位繼承人爭奪中,是哪位皇子開始發難的?
    這九位皇子在康熙年間展開了清朝史上最慘烈的九子奪嫡事件。在康熙四十六年以後就形成了各自的競爭團隊,接下來的十幾年當中,為了這個皇位繼承人,兄弟九個爭鬥的你死我活,最終於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在暢春園駕崩,四阿哥胤禛勝出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