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幹部助力扶貧企業開源節流 打通精準扶貧「最後一公裡」

2020-12-05 江門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稅務幹部化身「推銷員」,向市民賣力推薦農產品。

江門日報訊 (文/圖 記者/翁丹萍 通訊員/關立敏 郭瑩瑩) 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開平市稅務局堅持落實落細稅費優惠政策,在精準扶貧的基礎上加大創新力度,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做脫貧攻堅路上的稅務「貼心人」與「添薪人」。近日,該局通過以購代捐、送政策禮包、解稅費難題等方式,助力扶貧企業開源節流,打通精準扶貧「最後一公裡」。

據介紹,馬岡鎮辣木產業扶貧基地依託開平市牛山龍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建設,利用扶貧專項資金120多萬元,讓34戶貧困戶入股獲得固定收益分紅,同時,以「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帶動農戶發展生產。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該基地的辣木製品、有機番薯等眾多農產品遭遇滯銷。開平市稅務局獲悉這一情況後,組織黨員攻堅隊第一時間主動上門服務,為該基地農產品「走出去」送上政策禮包,幫助該基地盡享稅收優惠,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同時,該局廣大幹部職工以「消費扶貧」方式幫助該基地拓寬銷路,購買扶貧農產品近萬元。

此外,開平市稅務局黨員攻堅隊把該基地的辣木製品、有機番薯等農產品及精準扶貧戶的手工品帶出去,在開平市大型商圈東匯城設攤推薦,並宣傳支持脫貧攻堅、支持小微企業等稅費優惠政策。

兼任「推銷員」和「講解員」的稅務幹部們紛紛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通過「線上+線下」方式,為扶貧產業送政策、拓銷路,促進產品銷售、增強農民信心,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相關焦點

  • 興安縣統一戰線 打通銷售的「最後一公裡」 助力消費扶貧
    興安縣統一戰線 打通銷售的「最後一公裡」 助力消費扶貧 時間:2020-12-15 10:10:15來源:華聲晨報作者:興安縣委統戰部> □興安縣委統戰部  興安縣委統戰部全面摸排,精準施策,幫扶該縣貧困村打通農副產品銷售的「最後一公裡」的瓶頸,做好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 北京通州區打通最後一公裡 助力消費扶貧
    北京市消費扶貧雙創中心通州分中心堅持靶向扶貧,通過走進企業、走進商超、走進社區等舉措搭建消費扶貧渠道,讓貧困地區優勢資源與市場接軌,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助力消費扶貧活動。6月9日,北京市通州區舉辦「蒙牛集團與潞城鎮政府攜手通州消費扶貧中心共同助力脫貧攻堅」走進企業活動。
  • 東鄉羊水餃 打通消費扶貧最後一公裡
    11月28日上午,在石家莊碧桂園鳳凰城,一場「美味大作戰,碧桂園扶貧產品進社區」的業主活動熱鬧進行,一百多位業主齊聚一堂,包了一頓暖冬裡的美味羊肉餃子。來自一千多公裡之外的東鄉羊成為包餃子的主角,從甘肅東鄉到石家莊元氏,從山村到社區,這一頓扶貧水餃,打通了碧桂園消費扶貧的最後一公裡。
  • 暖冬扶貧菜③|東鄉羊水餃 打通消費扶貧最後一公裡
    來自一千多公裡之外的東鄉羊成為包餃子的主角,從甘肅東鄉到石家莊元氏,從山村到社區,這一頓扶貧水餃,打通了碧桂園消費扶貧的最後一公裡。水餃:千裡之外的東鄉美味11月28日上午九點半,張女士早早地來到了位於石家莊碧桂園鳳凰城的福瑞鍶溫泉會所會議室。
  • 消費扶貧打通脫貧攻堅最後「一公裡」
    張北港會服裝廠是在港口集團扶持下成立的幫扶企業項目,目前吸納30多名易地搬遷貧困勞動力家門口就業,累計接單量價值65萬元。兩年來,港口集團幫建廠房、提供機器、培訓技術,並將其確定為港口集團工作服定點生產廠商之一,助力張北港會服裝廠成為易地搬遷扶貧安置區——「公會新區」的脫貧支柱產業,為扶貧工廠復工復產提供有力支撐。
  • 用心書寫無愧於扶貧事業的精彩華章——稅務幹部崔恩彬的扶貧日記
    編者按:崔恩彬,一名普通的稅務幹部。但是,因為他的扶貧之舉,又成就他一番不平凡的事業和人生。在他的同事看來,從1998年9月回到稅務總局工作崗位的那天起,一個信念就在崔恩彬心中紮下根:樹立為國為民之志,貢獻愛崗興稅之力,用心用情服務黨和人民!
  • 線上線下打通精準扶貧「最後一公裡」
    線上銷售熱鬧線下各種農副產品特色館也開到了市民身邊市民 朱麗娟不僅給我們提供了美食,而且還可以為扶貧事業作出一份貢獻,價格也很優惠,我每個星期都要來個兩三趟。線上線下齊發力阜陽各地將貧困地區農產品與消費者對接打通優質農產品進入市場走進千家萬戶的「最後一公裡」陳麗娟
  • 詔安縣舉辦首期村級電商助力精準扶貧宣講會
    為發揮農村電子商務在助力精準扶貧中的積極作用,帶動貧困地區、貧困戶增收創收,讓「富硒好貨」走出詔安,2018年12月13日上午以「電子商務助力精準扶貧」為主題的政策宣講會在詔安縣白洋鄉湖美村村委會成功舉辦。
  • 打通電商扶貧「最後一公裡」
    「電商+扶貧」看似只建個電商平臺,其實「+」號背後關聯諸多環節,任何環節出現「堵塞」,都會導致電商扶貧「最後一公裡」受阻。一些貧困村,尤其是邊遠村,長期發展不起來,很大程度上受限於交通設施不足。以筆者駐點的毛感鄉南春村為例,該村資源很好,唯一不足之處,就是交通極為不便。
  • 助力典範企業 推動精準扶貧
    【鋁道網】8月5日,大連市工商聯邀請大連市建築行業協會負責人以及億達建設集團、大連鵬生集團有限公司、大連三川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從事建築相關行業的企業召開了座談會,助力產業扶貧項目貴州水城力威鋁業科技有限公司發展
  • 菏澤市立醫院:打通健康扶貧「最後一公裡」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健康扶貧工作精神,有效解決貧困戶「就診難、就醫難」的問題,做好貧困戶人口醫療衛生精準扶貧工作,保障貧困人口平等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菏澤市立醫院專門成立了健康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按照「精準識別、跟蹤幫扶、精準脫貧」的原則,制定扶貧幫扶計劃,組織醫療扶貧工作小組進村入戶。
  • 力推健康扶貧 助力教育扶貧 踐行產業扶貧 揚子江藥業:精準扶貧...
    集團幹部員工赴周邊鎮村訪貧問苦,這樣的做法,揚子江藥業已堅持23年,黨員幹部累計捐款200多萬元,受益困難群眾3600餘戶。  揚子江藥業更致力於為全國各地貧困戶謀長久幸福。針對因病致貧,他們力推健康扶貧;為突破深度貧困強力約束,他們連年助力教育扶貧;圍繞「拔除窮根」,他們積極踐行產業扶貧。「習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強調,脫貧任務要如期完成,還得咬定目標使勁幹。
  • 貴州:打通水利扶貧攻堅「最後一公裡」
    2016年以來,貴州省開展貧困地區骨幹水源工程建設,推進小塘壩、小渠道、小泵站、小堰閘、小水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設,實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規模化節水灌溉增效示範等項目,打通水利扶貧攻堅「最後一公裡」,為地方產業結構調整、助力脫貧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支撐和保障。
  • 西峽縣西坪鎮:用心修好最後一公裡扶貧路
    央廣網南陽7月22日消息(記者 汪寧 通訊員 郭克楠)近日來受陰雨天氣影響,扶貧路修建進展緩慢,7月20日,西峽縣扶貧辦和縣交通局一行人員冒雨來到西坪鎮木家埡村,實地查看督導正在實施的道路硬化項目。西峽縣扶貧辦劉主任強調,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我們要向人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修路是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事情,也是打通群眾出行最後一公裡的制約因素,交通部門要全面統籌、壓實責任,鎮村兩級要溝通協調、監督質量,施工隊要克服困難、倒排工期,確保扶貧路項目8月底全面建成完工。道路通,百業興。
  • 平和縣實施「養雞生蛋」工程助力精準扶貧紀實
    「養雞生蛋」工程打通 平和精準扶貧的最後一米   近日,人保財產公司平和支公司工作人員和平和縣扶貧辦相關負責人,給該縣霞寨鎮聯榮村貧困戶曾文偉送去10萬元理賠款,「這對我哥一家人真是雪中送炭。」妹妹曾秀華說。
  • 暖心,三元裡打通扶貧路上「最後一米」
    「兩新」組織代表一行8人,赴貴州荔波縣黎明關水族鄉己隴村、懂朋村,開展「兩新」黨組織「暖冬·助學」對口扶貧主題行動。據悉,廣州市白雲區對口幫扶單位及相關愛心企業,在危房改造、產業發展、文化保護、飲水工程、環境整治、智力支撐等方面,給予了黎明關大力支持,落實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資金969萬元,加快了黎明關水族鄉脫貧攻堅步伐。
  • 樂安稅務:「以購代捐」助力消費扶貧 為農產品滯銷解憂(圖)
    雷糖生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連連向稅務幹部道謝。 樂安縣稅務局幹部幫貧困戶分揀鴨蛋(曾超 攝)  為響應「消費扶貧」號召,助力精準扶貧,樂安縣稅務局工會動員全局工會會員用工會福利的10%購買貧困戶農產品,並積極對接駐村工作隊員整理出貧困戶滯銷農產品信息清單
  • 線上線下發力 打通消費扶貧路 七星關區消費扶貧助力農特產「風行...
    近年來,七星關區持續釋放消費扶貧的政策紅利,在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加強「旅遊+扶貧」宣傳推介、穩定貧困戶增收渠道等方面持續發力,打通了農產品上行的「最後一公裡」,讓消費扶貧成為脫貧攻堅強勁「引擎」。深化交流暢通渠道強基礎「感謝政府提供的平臺,讓我們的雞蛋走出深山。」
  • 中國石油重慶銷售公司參與「百城萬站·扶貧助農」助力精準扶貧
    新華網重慶9月23日電 據中國石油重慶銷售公司工作人員介紹,截至9月20日,該公司今年已採購扶貧商品697萬元,積極為巴渝大地精準扶貧助力。  據介紹,9月15日上午,中國石油啟動了以主題為「與愛同行 小康油我」的「百城萬站·扶貧助農」百日攻堅活動,中國石油重慶銷售公司立即展開行動,優選高銷高效站、扶貧重點站等共計256座加油站參加活動。  「公司將在這256座加油站,設立扶貧產品專區專櫃,線上線下集中開展宣傳推介及銷售。」
  • 會昌:縣鄉村三級聯動 打通健康扶貧「最後一公裡」
    客家新聞網訊 肖光財報導:「在醫院住院治療花了2350多元醫藥費,最後算下來,我只承擔了180元的醫藥費,省了好多錢!」日前,家住會昌縣文武壩鎮勤建村下壩小組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劉榮啟說,回想起前幾次來醫院看病後報銷的費用,心裡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