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6座車站的初步規模出爐,湖北各地市高鐵站規模也將被重新改寫。
襄陽東站穩坐湖北各地市高鐵站寶座
目前湖北(除武漢)最大的高鐵站是襄陽東站,總建築面積22.26萬平方米,擁有9臺20線,其中站房建築面積9.8萬平方米(主用房8萬平米,輔助用房1.8萬平米)。襄陽東站是鄭萬、呼南、漢十(武西高鐵)多條國家骨幹高鐵路線的交匯處,地位十分重要。
有一種說法,如果說武漢是九省通衢,襄陽則是七省通衢。普鐵時代襄陽是不折不扣的湖北第二大鐵路樞紐,甚至有叫板武漢的實力,但高鐵時代襄陽落後了。滬漢蓉鐵路的通車使得湖北沿江一線城市鐵路地位崛起,據2018年底統計的湖北火車站接發車次數量排名,曾經的鐵路樞紐襄陽站僅屈居第八,不敵宜昌東、荊州、恩施、鄂州等站。
但2019年底通車的漢十、鄭萬高鐵鄭襄段,徹底讓襄陽打了一個翻身仗,襄陽東9臺20線的規模重新讓襄陽穩坐湖北(除武漢)最大高鐵站的寶座。
鄂東高鐵站普遍規模小 鄂州站普高同站規模僅次於襄陽東站
隨著武漢城市圈城際鐵路的實施,鄂東城市在湖北率先邁入了高鐵時代,受當時城際鐵路公交化思想的影響,新建車站規模普遍偏小,比如黃岡地區,最大的車站不在市區,居然是在建的黃梅東站(2臺6線,1萬平米)。
但鄂州站是一個例外,由於武九鐵路與武九高鐵普高同站,鄂州站實施了升級改造,規模得以提升,以7臺11線,2.4萬平米的站房面積,僅次於襄陽東站,位列第2。
宜昌北站直追襄陽東
目前宜昌東站以5臺9線,2.4萬平米站房面積的規模位於鄂州站之後,名列第3,這與宜昌副中心的地位似乎有些不符。但本次沿江高鐵漢宜段宜昌北站的規模出爐,將改寫這個現象。
根據《新建鐵路沿江高鐵荊門至宜昌段可行性研究(鑑修稿)》的推薦方案Ⅱ,宜昌北站近期引入的線路主要有:沿江高鐵漢宜段、宜昌至鄭萬高鐵聯絡線,預留襄常高鐵、荊門至宜昌三四線、渝宜高鐵建設條件。場站規模為:近期沿江場5臺11線(含正線2條),預留襄常場2臺6線(含正線2條);站房規模前日公布的為8萬平米。這樣宜昌北站最終建成後將超越鄂州站,緊隨襄陽東站位列第2。
目前宜昌東站暫定為8萬方,而襄陽東站為9.8萬方。襄陽東站也是在建設過程中規模不斷擴大,如今宜昌北站還未開建,再繼續擴大也未可知。未來或許將直追襄陽東站。
荊門憑高鐵站重新逆襲,荊州站也將擴建
荊門西站沿江高鐵場2臺6線,呼南鐵路上下行場3臺7線,車站總規模5臺13線。加上公布的4萬平米的站房面積,荊門西站最終將位列第4。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襄常高鐵近期僅實施襄陽至荊門段,不會實施荊宜三四線及宜昌以南部分。所以荊門西的場站規模(5臺13線)還會暫時領先宜昌北(5臺11線)一段時間。
其他較大的高鐵站還有:
荊州站:將隨荊荊高鐵擴建為4臺9線,2.9萬平米,但目前荊荊高鐵尚未開工,荊州站仍需等待。
十堰東站:1.8萬平米,將隨西十高鐵擴建為3臺7線。
恩施站:3臺7線,6355平米。
下表對,湖北各地市高鐵站規模進行盤點(不包括武漢),包括已建成和規劃中、在建的。
原創聲明:該文章由本平臺籤約作者:愛的N次方2020原創;談楚論荊州審核修改。如大家對本話題感興趣,歡迎留言、評論、轉發。
徵稿:談楚論荊州,是一家立足荊州、面向湖北的自媒體平臺。現接受網友投稿,內容只要事關湖北歷史、地理、地區發展等內容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