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中的小說《畫皮》,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

2020-12-12 語文教師謝雨蒙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最早的手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間就已經在民間流傳很廣了。最諷刺的小說《畫皮》又稱《鬼畫皮》、《畫皮鬼》,是《聊齋志異》中的經典篇目之一。這篇小說講的是一個面目恐怖的惡鬼,披掛上用彩筆繪畫成的人皮,裝扮成一個楚楚動人的美女,耍弄各種欺騙招數,愚一好色書生,以達到撕裂人腹、掏取人心的目的。後來,這個惡鬼被一個道士識破了騙術,被道士用木劍逐擊之下,逼得她最終退去了虛偽的「畫皮」,露出真實的面目,並且被一劍除掉。這篇小說的寓意深刻,耐人回味。小說尾部以異史氏之口道出寓意: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為妄。然愛人之色而漁之,妻亦將食人之唾而甘之矣,天道好還,但愚而迷者不悟耳。哀哉!由此明了,作者這篇《畫皮》的意圖是勸誡「愛人之色而漁之」的「愚而迷者」。教育世人看問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要被事物的表面假象所欺騙,我們常說的「戮穿畫皮」,就是由這篇小說演變而來,這是這篇怪誕小說的積極正面的意義。我手裡的這本《聊齋》全書共有短篇小說517篇,有些篇章是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如《促織》《夢狼》《梅女》等;有些則是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如《葉生》《司文郎》《於去惡》《王子安》等都是這類名篇;有些是寫古人如何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追求幸福的故事如描寫愛情主題的作品名篇有《蓮香》《小謝》《連城》《宦娘》《鴉頭》等,這類內容在全書中數量佔比最多,它們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禮教的精神,具有極其豐富的思想內涵。《聊齋》吸引人的是其中許多作品,通過花妖狐魅和人的戀愛,表現了作者理想的愛情,引起讀者經久不衰的好奇心。作者蒲松齡出生書香門第,早年藉助科舉入仕,遺憾的是屢試不第,不得已才以教書為計。自幼蒲松齡對民間的鬼神怪誕之事興致非常濃厚,記載蒲松齡為了搜集鬼怪的故事,在自己家門前開了一家茶館,喝茶之人都可以用故事換茶喝。因此,蒲松齡搜集了無數離奇怪誕甚至荒謬的故事、傳說、個人經歷,後來他用了大量的時間將這些資源整理潤色,編成了《聊齋志異》一書,取之民間,流傳至今。《聊齋志異》,一直是我放在手邊消遣的書,因為書中每篇小說篇幅短小,卻寓意深刻,閒暇時讀一小短,這些奇異、離奇、怪誕的故事特別吸引人,其中許多的故事對當時的社會富有諷刺意義,對現在的人們也有借鑑意義,並且趣味無窮!

相關焦點

  • 《聊齋新傳之畫皮人》開機 全新演繹聊齋故事
    在所有被改編的古代文學作品中,《聊齋志異》可能是最早被改編成影視作品,也是被改編次數最多的一部古代神怪小說。《聊齋志異》作為一部中華古典文學名著,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有著極高的藝術成就。其人物形象鮮明,情節曲折離奇,文筆簡練細膩,是文言文短篇小說的巔峰之作。而與其它古典名著相比,《聊齋志異》故事簡短、篇目眾多、題材廣泛,非常適合拍攝獨立成章的電影、電視劇。
  • 知人知面不知心,盤點《聊齋志異》歷代畫皮形象
    哈嘍大家好,我是今天的阿綾《畫皮》一直是古代志怪小說《聊齋志異》名氣較大的一個單元,也是現代影視翻拍《聊齋志異》的重要單元,無論是哪一版《聊齋志異》基本上都繞不開《畫皮》這個單元。在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第七期,郭敬明翻拍2008年陳嘉上導演的《畫皮》,在這次翻拍中郭敬明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將《畫皮》性轉,丁程鑫飾演狐妖小唯,何昶希演佩蓉,王楚然飾演王生。也是這次的性轉讓我產生盤點歷代影視作品《畫皮》中畫皮鬼形象的想法,由此看出在影視作品中《畫皮》這個ip的演化過程。
  • 劉開印:《聊齋志異》之《畫皮》新解
    《聊齋志異》之《畫皮》新解文/劉開印七八十年代的時候,連環畫非常暢銷,它文圖並茂、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通過它不但能了解人文風物、文化歷史上小學二年級時,我用攢了好久的一角錢買了一本《畫皮》連環畫,它取自蒲松齡先生的《聊齋志異》故事之一,由項維仁繪畫,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作品。此故事描述了王生遇獨行逃婚落難美女,見色起意帶回書房,金屋藏嬌,行巫山雲雨,王生愚夫凡目,不識美女是穿著漂亮外衣的青面獠牙的魔鬼。一日魔鬼露出原形,掏走王生心肝,奪了性命。
  • 《聊齋志異》中除了鬼怪,還有什麼呢
    眾所周知,蒲松齡創作的《聊齋志異》可謂一部內容豐富奇絕的文言文志怪小說集。聊齋志異裡的大部分故事都是蒲松齡根據民間傳說改編而成的,裡面的故事多是以人間為背景,描寫人與精靈怪力的各種糾纏。電視劇《聊齋》我們小時候大概都看過,提到《聊齋》我們總會想到《畫皮》中那個天天把美女的皮囊貼在自己臉上去吃人的惡鬼,各種狐狼精怪,以及陰森恐怖的配樂。然而,《聊齋志異》若被僅僅視為狐精鬼怪之作,那未免太小看蒲松齡了。
  • 好看的古裝神怪電視劇推薦:《新聊齋志異》
    最近劇荒,酷愛看古裝劇的我在記憶裡找出了一部讓我童年印象深刻的劇,那就是我要推薦的這部2005年播出的《新聊齋志異》。《新聊齋志異》劇照《新聊齋志異》由六個小單元構成,全部改編自蒲松齡的小說《聊齋志異》。作為新式系列劇的典範之作,你仔細看這部劇的劇照你就會發現,這部劇簡直是眾星雲集。
  • 聊齋志異中的畫皮並不是鬼故事,蒲松齡到底想表達什麼?
    我們今天一起來聊一聊畫皮,畫皮是聊齋志異中特別有名的故事,很多同學都聽說過或看過這個故事,不少同學也看過根據這個故事改編的電視劇或電影。那麼第一個問題,就先來講一下目前比較流行的大眾想像中的畫皮故事,我們講幾個典型的影視版本。
  • 聊齋志異故事:畫皮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聊齋志異故事:畫皮 2012-02-24 11:16 來源:[標籤:來源] 作者:
  • 《聊齋志異》中印象深刻的幾個單元,小謝經典,連城難忘
    《聊齋志異》這部劇當年承包了很多人的追劇時光,不止一部,每一部似乎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種題材的電視劇或是感人,或是志怪,都很吸引人。每一版的幾乎都看過,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印象深刻的幾個單元,不知道你還記得多少。
  • 好劇推薦《新聊齋志異之畫皮》
    《聊齋志異》是清代蒲松齡的作品。後世廣為流傳,被拍成不少作品。其中《畫皮》一篇也是人人知曉,原著白話文說的是一個面目猙獰的惡鬼,披上用彩筆繪畫的人皮,裝扮成一個令人心愛的美女,耍弄種種欺騙手段,以達到裂人腹、掏人心的目的。
  • 《聊齋志異》中的女鬼故事,周星馳多部電影從中受到啟發
    屈原則在《楚辭·九歌》中創造了「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這一多情女鬼形象,首次將鬼文化與文學相結合。到了六朝,志怪小說中開始大量出現鬼形象。《搜神記》中甚至有了「泰山府」這樣一個管理結構,但《搜神記》中的鬼形象大都比較單調,如著名的「宋定伯賣鬼」的故事中的鬼實在太過老實。
  • 還記得《新聊齋志異》嗎,你最喜歡哪個故事呢?
    《新聊齋志異》是根據清代著名小說《聊齋志異》改編而成的古裝神怪單元電視劇,漂亮女妖精的故事在中國民間向來都很有市場,短短幾千字的故事被編劇們豐滿成一個又一個或感人,或搞笑的故事,並深受觀眾喜愛。《新聊齋志異》在2005年開始首播,劇集由六個具代表性的故事單元構成的,分別為《畫皮》、《小翠》、《痴心靈雀》又名阿寶、《陸判》、《小謝》、《小倩》。時間過去了15年,我們已經長大甚至變老,裡面的主演有的現在依然活躍在熒幕上,有的也已經甚少見到身影。
  • 《聊齋志異之幽冥途》北京開機 再現聊齋鬼魅世界
    據製作方透露,該劇翻拍自蒲松齡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對原著小說《聊齋志異》進行了全新的改編,在原有基礎之上融入了經典的中國魔幻以及動作、愛情等其他元素。此外,該劇還有一個最大的亮點,就是整部劇集全部由少兒出演,為觀眾獻上一部耳目一新的《聊齋志異》。網絡劇《聊齋志異》第一季由畫皮、小翠、聶小倩等十二個聊齋經典故事組成,講述了數段才子佳人式的愛情故事,以及人與人或非人之間的友情故事。
  • 從1960年《畫皮》到《美人皮》,聊齋宇宙60年的影視劇改編之路
    實際上,即便是紛紛在票房上獲得20億以上的《捉妖記》系列,兩部電影也與《聊齋志異》這部小說有著一定程度的關聯,這兩部電影在「妖怪」的設計上,靈感上就直接來源於《宅妖》。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梳理一下「聊齋宇宙」的影視作品,並借最新上映的《美人皮》來打通幾個不同時期的重要標誌性作品的共同點,以此探討其改編之路。
  • 《聊齋志異》:鬼神故事中蘊含的深刻思想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齋名,蒲松齡在書齋中設了一個茶棚,專門詢問一些奇聞異事,然後把聽來的這些事情加工潤色之後記錄下來,《聊齋志異》便由此而生。
  • 新書推薦|《〈聊齋志異〉箋證初編》
    關於《聊齋志異》小說中的故事來源問題,目前多數學者的注意力主要還是集中在六朝志怪、唐宋傳奇與《聊齋志異》的對比分析上,而對明代以及清初文言小說對《聊齋志異》創作的影響,還缺乏充分重視和深入探討。書中的主要觀點,大致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唐宋以前傳世文獻數量相對有限,《搜神記》《酉陽雜俎》《太平廣記》《夷堅志》等書對《聊齋志異》的影響較容易被研究者察覺;元明以來,僅子部之書就已浩如煙海,若在元、明以及清初的文人筆記中仔細查找,亦可以發現《聊齋志異》不少小說作品的故事原型。
  • 看蒲松齡《聊齋志異》的故事。
    1715年的今天,一代志怪小說宗師、文學巨匠蒲松齡在故居聊齋去世,為我們留下了《聊齋志異》、《農桑經》以及諸多戲曲佳作和詩詞,《聊齋志異》一直是深受大眾喜愛的志怪小說故事,所反映的思想價值觀都對當時和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從《聊齋志異之畫皮》中,梅三娘的身上,看古代女子如何「絞臉」
    2018-11-24 06:11:05 來源: 黃色的芒果 舉報   相信大家都看過《聊齋志異
  • 搞笑:為什麼小說《聊齋志異》主角中女鬼、女狐多?腦筋急轉彎
    為什麼小說《聊齋志異》主角中女鬼、女狐多?---請您猜一腦筋急轉彎嗯,《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中大多是男人是主角,女人是配角,嗯,男人喜歡打打殺殺呀。《西遊記》就更離譜了,主角大多不是人,只是唐僧這個主角還算是正常人。
  • 請問《聊齋志異》之《畫皮》篇是什麼「全員三觀不正」的電視劇?
    唐人版本的《聊齋志異》可以說是讓人印象深刻了,畢竟那麼多的古裝美人。其中,《畫皮》篇更是讓人一記就是好多年,當年誰不是一邊瑟瑟發抖一邊又欲罷不能地追劇呢?大概小時候只顧著看美人去了,劇情什麼的也就沒在意,以至於十幾年之後我再看這部劇才發現《畫皮》篇簡直就是「全員三觀不正」。
  • 蒲松齡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他寫《聊齋志異》的創作靈感是什麼?
    古典鬼故事《聊齋志異》,提及它我們許多人都不會陌生,如《倩女幽魂》《畫皮》都是出自《聊齋志異》,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聊齋志異》的作者,以及他的創作靈感。第一,蒲松齡的書生情結許多人都喜歡《聊齋志異》這本書,其中我們熟悉的鄧小平同志,他也非常喜歡《聊齋志異》這本書。眾所周知,鄧小平有一句經典名言: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