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其實很聰明」,老師明誇暗貶,第二層意思多數家長不知道

2020-12-05 小屁孩兒

文|文兒

家長和老師的關係其實很微妙,家長為了讓老師更關注自家孩子,對老師比自己上學時候表現得還要尊敬。老師雖然身負著培養孩子的重任,看起來似乎擁有絕對話語權,但實際上也因為顧忌著和家長之間的關係,要事事思考過後再溝通,以免引起和家長及孩子之間的矛盾。

再有一個原因就是,雖然學生的情況要個個向家長反饋,但是面對著家長充滿期待的目光,其實也不是很能下得去嘴,要顧慮對方心情。這都是我當老師的朋友說的,所以在跟家長交流的時候,都要挑著話來說,儘量不傷及家長和孩子的自尊,尤其是班裡比較調皮的孩子。

老師常用句式——「孩子其實很聰明」

朋友說,家長最看重的就是孩子的學習成績,不怕孩子學習不好,就怕已經看不到變好的希望。所以當有些家長來問自己孩子的情況時,朋友既要指明問題,也要顧及家長的心情,因為很可能這些話會被原樣告訴給孩子。如果到時候因為老師的一些話,導致孩子厭學,或者對學習失去了信心,那就是得不償失了。

尤其是針對一些比較調皮的孩子,整天心思不在學習上,總是集結著同學一起去玩,並不是學不好,而是不想學。如果直接告訴家長,孩子難免會遭到懲罰,加上一個前提「孩子其實很聰明」,也能寬慰父母的心情。

聽完朋友說的,我還真是沒想到其中這麼多彎彎繞,那麼家長真的聽懂了嗎,比起老師的安慰,其實言外之意很重要。

目的在於提醒家長需要好好監督孩子

朋友說,一般情況下家長都會明白這是什麼意思,畢竟孩子其實很聰明,那真實的就是沒把這聰明勁給用出來,或者沒用到正道上。我當時就笑了,雖然這話意在提醒,但是也有家長沒聽出來的。

記得堂哥去參加孩子家長會,照例也在會後跟老師交流了,說了一大堆,老師的一句孩子其實很聰明高興壞他了,其他啥都沒記住。回去還跟堂嫂炫耀,兒子被老師誇獎了,原話說完,堂嫂冷笑了一聲,參加得少還是沒經驗,這是在說孩子不好好學習,家長要勤加監督。

家長要明白教育孩子不止在學校,更在家庭

很多家長都是覺得把孩子扔給學校就可以了,以至於自己平時並不操心孩子的學習和日常表現,只關心結果。

但其實老師也很無奈,學生有那麼多,老師不可能一個一個照顧的非常仔細,只能把情況委婉的告知家長,實現家庭和學校的互補教育。家長和老師的信息互相交流掌握,才能對孩子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所以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家長要積極配合。

各位家長們聽懂過老師的言外之意嗎

相關焦點

  • 老師說「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你懂這句話的真正意思嗎?
    生活中我們會經常有老師會對家長說: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有多少人真正懂了呢?聽話聽音,鑼鼓聽聲,簡單的一句話有時候並非是那麼多簡單的,其中之意很多人未必真懂。第二種情況:孩子聰明是事實,更希望家長多用點心。面對家長對孩子情況的詢問,老師說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一方面是陳述了一下事實,誇獎一下孩子,讓家長心裡舒服一些,另一方面的意思就是,孩子雖然很聰明,但是表現不是太好,作為家長要對孩子多用點心,多關注一下孩子,讓孩子的聰明充分發揮出來,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家長你可上點心吧。
  • 老師說孩子聰明是啥意思?「話外音」家長要明白,對孩子至關重要
    沒想到老師語重心長地告訴家長,小琪很聰明,但是沒有學習的動力。這讓一家人又是歡喜又是愁。一方面知道自己家的孩子潛力很大,另一方面卻又不知道如何去激發孩子。一家人沒有辦法只能請老師多多對小琪上心。其實家長們經常會聽到老師說自己家的孩子聰明,但是很少有人去細想老師的弦外之音,那麼老師誇孩子聰明到底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老師:你家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好好學,家長懂這句話的意思嗎
    有家長諮詢:兒子成績班上墊底,每次找到老師,他總是說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肯好好學,這話能信嗎?我是高中老師,致力於學習法研究,我也是家長,孩子上五年級,對於老師的這句話,家長要信,更要重視。作為老師,班主任,我也會時不時這樣和家長說,只是很多時候,可能是老師沒有對這句話進行詳細說明,家長也沒有仔細理解,導致有些不明就裡,進而覺得老師說法不靠譜,沒多大意思。
  • 老師說的「孩子粗心」其實是這個意思,家長們竟誤會了這麼多年!
    我們中國的漢字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同樣的詞語在不同人身上的表達意思也許會完全不一樣。現在當老師真的是滿難的,學生不聽話,如果老師說清了,那麼毀的是孩子的未來,如果老師說重了,孩子回家不小心讓家長知道了,那麼毀的有可能就是老師的未來。
  • 老師說「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上面所述,你如果思維敏捷的話,肯定能理解我的話是什麼意思。其實對很多學校來講,都忽視對學生進行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的課堂培養,如果家長也忽視這方面的重要內容,孩子肯定會有頑劣不堪,心思不在學習上的現象嘍。在這裡,我要告訴家長的是,你千萬不要把注意力全部盯在孩子寫作業本身上,方法不當的情況下,你反而會破壞孩子的學習興趣,導致磨蹭拖拉,不願意書寫,不願意思考和檢查的壞習慣。
  • 聰明的家長,是孩子受老師關照的前提,看別人家長如何給老師送禮
    所以,聰明的家長是孩子受老師關照的前提,想和家長朋友聊聊,開學後如何給老師「送禮「。1、 寫上孩子的姓名,不然老師不知道是誰送的不管是給老師送賀卡還是有的家長送紅包,都不寫姓名,每次開學後,老師桌子上有很多禮物,但都不知道是哪位同學送的。
  • 「孩子挺聰明的,就是學習不認真」老師的話外音,家長真懂了嗎?
    家長錯把老師的無奈安慰當真同事家孩子活潑好動,舞蹈弄棒,但是上課不注意聽講,東張西望,作業也是馬馬虎虎,草草了事,但是老師跟家長說:「孩子挺聰明的,活潑開朗,就是學習不太認真。」結果我同事當真了,回家還給做了好幾個菜,覺得自己孩子一定比別人強。
  • 「孩子挺聰明的,就是有些不認真」,老師的言外之意你確定都懂?
    文|秘籍君 「孩子挺聰明,就是有些不認真」。 家長是不是時常聽到這句話?在孩子成績遲遲不見提高,名次遲遲不進步的時候,老師多數都會說這句話。而家長有時候也會這樣告訴別人:「我家孩子挺聰明的,就是有些不認真」。
  • 「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老師的言外之意你真的聽懂了麼
    可是鵬鵬慢慢開始出現厭學的情況,對學習很不上心,整天和朋友一起打球,打遊戲。到了初二,一次開家長會,鵬鵬的媽媽找老師談了一下,老師說:「孩子挺聰明,就是不好好學。」媽媽聽後鬆了一口氣,認為孩子還是聰明的,就是不用心而已,只要多下點功夫,肯定可以上個重點高中。
  • 孩子總是發呆愣神?家長不要著急,愛發呆的孩子其實更聰明
    結果第二天照常給孩子輔導功課,發現孩子又開始愣神了,連續好幾次都是講著講著就走神了。 只是說到愣神,班主任也表示女兒最近確實在上課的時候有些愛發呆,還希望小張好好的和孩子聊聊,看看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這下小張一下就慌了,雖然孩子沒有被欺負,但是這整天都發呆走神的,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都不是好事。小張擔心是不是給孩子的壓力太大了,讓孩子開始厭惡學習,甚至有些自閉,但是卻又不知道怎麼去改變孩子的情況。
  • 當老師提醒「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時
    說這話的老師自身就是一個聰明的人,面對你的孩子成績不好,不想傷害你的自尊心。相信90%以上孩子成績不好的家長都聽過這樣安慰的話。說是安慰不如說是提醒家長:你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啊,再這樣下去,孩子終究不會有好成績。
  • 孩子的聰明和頭上的旋有沒有關係?代表著什麼意思,家長應該知道
    1個旋:代表孩子性格溫和,為人正直不偏袒,長大後進入職場,比較適合嚴謹細緻的工作,通過不懈的努力,能夠成為群體之中的領袖人物;2個旋:代表孩子天生比較調皮,有的時候很固執,但有一顆堅定向前的心,很容易出現「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執拗勁兒;3個旋以上:代表孩子天生智商高,為人慷慨大方,能夠很快掌握社交能力,常常受到多數人的歡迎,只要能夠進行正確的引導,將來一定能成大事。
  •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這些舉動藏不住,聰明的家長看一眼就知道
    文丨念念導語:孩子自信還是自卑,這些舉動藏不住,聰明的家長看一眼就知道01.我聽過一個最無助的吶喊,她說:「我好恨,自己有一個自卑的童年,恨一個人堅持了這麼久,卻無人問津。所以,應為孩子計深遠,真正承擔起父母的責任。孩子的自卑是後天逐漸形成的,父母要及時加以引導指正。如果他們的自卑定型,那他們不僅自身痛苦,也會連累別人受罪。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尊自信。但孩子的樣貌,多數取決於父母本身。孩子自信還是自卑,這些舉動藏不住,聰明的家長看一眼就知道。
  • 家長給孩子說「一枝紅杏出牆來」的意思,老師:不會解釋就別瞎說
    對於這些「曲解」,個人覺得,詩詞從誕生開始就已經有了生命力,意思本身就是在變化著的,所以給古詩中某個名句變換意思,為今人所用並沒什麼不對。但有一點,大家要明白:當這個詩句放在原詩中解讀時,特別是在教孩子原詩時,還是要告訴他們詩人真實的意思。這是對古人的一種尊重,也是對孩子們的負責。
  • 孩子發呆並不是偷懶,家長不要輕易去打擾,其實這是聰明的表現
    一、孩子發呆並不是偷懶,家長要知道這幾點1、表面看似呆,大腦其實在轉有些孩子看似表面在發呆,其實他的大腦一直在運轉,或者是想自己喜歡的遊戲,或者是在想剛剛看過的書中的場景,在這個時間段,大腦進入到發揮或者鍛鍊想像力的狀態,時間長了
  • 老師常跟家長說的這3句話,表面是誇孩子,其實是指出了問題!
    老師常跟家長說的這3句話,表面是誇孩子,其實是指出了問題! 每一位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都有著很高的期望,從小對孩子們的學習也尤為關注,作為家長想要了解孩子的情況,自然要通過老師。
  • 家長:請不要給我的孩子減負;老師:我們也不想
    在這兒,全市的城鎮化率剛到40%,縣城的城鎮化率更低,絕大部分仍然是農村戶口,所以學生也多數來自農村。關於減負問題,在與學生家長聊天中,多數家長都會透露出一個觀念:請不要給我的孩子減負。為什麼他們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 家長會上孩子班主任說:要想孩子學習好,要和老師搞好關係,什麼意思?
    有位家長開完家長會之後,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家長會上孩子班主任說:要想孩子學習好,要和老師搞好關係,什麼意思?怎麼做?看到這個問題之後,不由得想寫點什麼,相信很多人也會有同樣的疑惑。
  • 教育好孩子,老師當職業,家長當事業,誰才是孩子真正的責任人?
    如今隨著二胎孩子的放開,許許多多家長也開始準備生第二個孩子了,特別是80後,隨著年齡的增大,這一群人都奔四了,而90後也逐漸邁入了奔三的行列,面對生活和工作的各種壓力。縱觀這幾年的孩子教育問題,讓老師頭疼,讓家長怒不可解的事件層出不窮,有的家長忙於自己的工作,為了家庭的經濟收入,起早貪黑,把孩子留在老家,讓爺爺奶奶照顧,老一輩人不知道如何才能讓孩子好好讀書,只有完完全全的相信學校,把孩子寄宿在學校裡,給足生活費,其他什麼都不管。
  • 老師嚴厲管教學生,反遭學生家長摑臉,過分保護是害了孩子?
    前不久,我們學校發生一件令人不開心的事,我們學校的高一班主任劉老師因為把班上一男同學留堂了,因為這位同學各科作業都不交,科任老師反映給班主任。為了嚴格執行學校管理制度,劉老師就陪該同學在辦公室完成作業,也許留的時間太久了,在外久等的父親跑到辦公室就給劉老師一扇耳光,還罵罵咧咧地說,你為什麼要這樣針對我的孩子,其他人都回家了。老師嚴格管教學生反遭家長摑臉,這過分保護是害了自己的孩子啊。第一、家長對老師的態度決定了老師對學生的態度。眾所周知,人和人之間是互相尊重的,對別人尊重就是尊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