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噸的黃金都是假的!銀行信託也會被騙?

2020-12-09 禾才科技智慧財產權

近日,一起驚天黃金詐騙案浮出水面,包括民生銀行在內的多家金融機構牽連在內。

先來梳理一下這件事情。

故事的主角,也就是「黃金」的主人——武漢金凰。

2002年8月,武漢金凰成立。註冊資本為12000萬元人民幣,主要經營金銀飾品加工以及黃金交易代理等業務。

2010年8月,經過8年的發展,該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從2015年開始,武漢金凰一直以「黃金質押+保單增信」的模式向多家金融機構融資。

融資方式是這樣的:金凰珠寶向這些金融機構提供AU999.9足金的質押物,作為相關增信措施,中國人保財險武漢分公司、中國大地財險湖北分公司等還為黃金進行承保。

然而,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武漢金凰所質押的所謂「AU999.9足金」,其實是假的!

2020年2月,東莞信託隨機抽取了一根1公斤的金條去檢測,結果顯示這根金條只是表面鍍金,其實內部是銅合金。

6月16日,民生信託與武漢金凰的信託計劃就要到期。所以在一個月之前,民生信託就要對黃金進行開箱檢驗,結果發現價值超過40個億的黃金,竟然全都是假的,全都是表面鍍銅的銅合金!

這麼一大筆錢,難道之前真的沒有任何破綻嗎?難道在入庫之前沒有進行過檢測嗎?這背後的水有多深,我們還不得而知。

相關焦點

  • 「百億假黃金質押」曝光,信託、銀行、保險組團被坑慘了!
    最近,最讓金融市場震驚的,當屬財新報導出來的假黃金質押造假。80多噸的黃金,價值200億的質押品,竟然是包皮假黃金。造假方,是國內最大的黃金首飾製造商之一的金凰珠寶。金凰珠寶在對外質押貸款中,對多個合作夥伴提供黃金均是包皮假黃金。
  • 一上市公司爆80噸「假黃金」驚天大案,多家信託公司被坑...
    一上市公司爆80噸「假黃金」驚天大案,多家信託公司被坑慘了】據報導,一上市公司竟用80噸的「假黃金」,騙取160多億,多家信託公司紛紛中招。作為國內最大的黃金首飾製造商之一的公司——金凰珠寶,向多家金融機構質押了大量黃金融資,結果這些黃金被拿去檢驗,發現竟然是假黃金。被捲入的機構包括民生信託、東莞信託、安信信託、四川信託、長安信託等。
  • 金凰珠寶被曝出向銀行抵押融資160億的83.03噸黃金為假黃金
    上海某信託公司提醒道:「從陝西假黃金騙貸到近期的武漢金凰事件來看,對整個行業來說都是一個警示。未來,黃金質押+保單增信的融資模式可能不再被信託接受。」另外,有信託內部人士向中國網財經透露:「當地政府已經介入金凰事件。
  • 「假黃金丨」套出300億!信託、銀行、保險組團丨「炸雷丨」
    他利用手中的一批「假黃金」,做了一個局,成功從16家信託和銀行手中借到了160億。那麼,賈志宏是如何把這些專業的金融機構騙翻的呢?武漢金凰是生產黃金首飾的,它的原材料就是黃金。黃金是硬通貨,只要有黃金,就能變成錢。但做為生產廠商,又必須有黃金庫存,不能賣了去套現。
  • 金凰珠寶質押80噸黃金竟是銅合金,背後布的什麼局?
    金凰珠寶質押80噸黃金竟是銅合金,背後布的什麼局?有沒有聯手作假?金融投資報記者 陳美 吉雪嬌端午節過後,金融市場傳出大事!做為國內最大的黃金首飾製造商之一金凰珠寶,被曝用黃金向信託機構抵押融資,然而在檢測時,竟然發現這超80噸的黃金均為假黃金!
  • 金凰珠寶80噸質押黃金變銅條,為何現在才暴雷?
    金凰珠寶以80噸黃金為質押,向各信託公司做的質押產品採取的是銀行保險箱質押方式,而非標準質押方式:上海黃金交易所流程的黃金質押貸款方式。作為金交所成員,金凰珠寶以自有黃金做質押進行融資合規還簡單,不需要重走一遍出庫、入庫、檢測、保險等程序。專業人士表示,存放在保險箱的黃金具有隱蔽性,風控措施不好做,而且一般不支持開箱驗貨,據說是為了安全性考慮。但是,造假可能性就來了。
  • 80噸黃金造假後續:金凰珠寶在納斯達克退市,老闆曝黑白兩道通吃
    80噸假黃金大案俗語說,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但用80噸假黃金騙取銀行、信託百億借款,亦非「常人所能及」。無獨有偶,2020年5月16日,在民生信託6億元信託計劃到期前一個月,民生信託按要求對融資方金凰珠寶所質押的黃金進行開箱檢測,卻遭到了董事長賈志宏的抵制。結果「不負眾望」,民生信託得到的檢測結果與東莞信託一樣——假黃金。如此看來,上海黃金交易所取消金凰珠寶會員資格一事似乎找到緣由。
  • 200億黃金變銅合金?網友:「黃金大嫖客」重現江湖!
    僅此四家信託公司未到期信託超過112億元。截至目前,武漢金凰有160億融資未到期,對應的質押黃金是83.03噸,分別存放在不同銀行保險柜。83.03噸什麼概念?2019年中國黃金官方儲備1958噸,年消費量1000噸,年生產量380噸。
  • 民生信託總裁田吉申辭任 此前有產品涉假黃金、蘿蔔章等風波
    摘要 【民生信託總裁田吉申辭任 此前有產品涉假黃金、蘿蔔章等風波】9月30日,中國民生信託有限公司宣布,公司總裁田吉申因個人身體健康原因,不再擔任公司總裁職務。
  • 揭秘中國百億黃金有假騙局的真相是什麼
    時隔數十年,國內出現了武漢金皇珠寶事件,誤以為是假黃金銀行擔保案,引發了一輪又一輪「騙貸」風波,對於此次風波,大家都想了解事件真相,現已揭曉,即將深入解讀,以及有關黃金造假潼關信用合作社張氏兄弟被捕事件真相(潼關信用合作社張氏兄弟,此支張氏,祖考出自元裔,隸屬於趙文軒家族,趙文軒私人資本5600億元,重資打造成立了陝西信合,所以,趙文軒私人資金
  • 假黃金融資案、個別銀行集中取款、信託業風險...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孫璐璐 個別中小銀行集中取款、武漢金鳳假黃金金融融資案件、信託業風險處置、銀行業不良和資本補充……這些熱點問題銀保監會有了最新回應。儘管各界對城商行的風險都非常關注,但目前城商行總體監管指標還是處於合理區間。其中,截至6月末,撥備覆蓋率150.5%、不良貸款率2.34%。「儘管這些帳面指標可能並沒有完全反映銀行的真實風險情況,個別城商行也發生了風險事件,但從我國經濟發展的長周期看,銀行資產質量波動是正常現象。」
  • 百億黃金大劫案和「餘初心」
    今年5月16日,民生信託對武漢金鳳凰一筆6億信託到期前,要求對質押的黃金開箱檢驗。金鳳凰董事長賈志宏的叫停被拒絕後,發了條簡訊,感謝對方多年來的支持,並在最後留下了兩個字,「別了」。看到了這條簡訊,民生銀行的高管們瞬間心就涼了。幾天後,民生信託收到檢測結果:黃金是假的,主要成分為銅合金。
  • 83噸假黃金不稀奇 8年前就有金店失竊「偽金條」
    華聞之聲全媒體聯播網(記者 彭高峰)近日,上市公司武漢金凰珠寶83噸「假黃金」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其實早在8年前類似正規渠道出現「假黃金」的事情就已經轟動全國。 據東莞時報等多家媒體2012年的相關報導,當年6月,浙江杭州「中國黃金」一加盟店遭遇盜竊,案件10小時左右被警方偵破。
  • 20 億美元的黃金欺詐將比特幣視為 「不那麼脆弱」 的替代方案
    隨著中國當局揭露了20億美元的欺詐行為,比特幣發現自己再次與傳統避風港黃金競爭。金戈爾德是大陸最重要的黃金加工企業之一,據稱為83噸假黃金屬棒提供抵押,以獲得價值200億元人民幣(28.2億美元)的貸款。
  • 起底200億假黃金背後公司:上市十年股價跌成零頭,老闆曝黑白兩道通吃
    無獨有偶,2020年5月16日,在民生信託6億元信託計劃到期前一個月,民生信託按要求對融資方金凰珠寶所質押的黃金進行開箱檢測,卻遭到了董事長賈志宏的抵制。結果「不負眾望」,民生信託得到的檢測結果與東莞信託一樣——假黃金。 如此看來,上海黃金交易所取消金凰珠寶會員資格一事似乎找到緣由。
  • 委內瑞拉央行起訴英國銀行非法扣留其31噸黃金
    人民網加拉加斯5月28日電 (記者張衛中)委內瑞拉央行行長奧爾特加今天表示,委內瑞拉央行已經正式起訴英國銀行非法扣留委央行保存在英國銀行的31噸黃金。委內瑞拉政府希望將部分黃金儲備兌現後,在國際市場上採購抗擊新冠疫情的急需藥品和醫療器材,併購買食品和常用藥品。此前,委內瑞拉副總統羅德裡格斯透露,屬委內瑞拉人民所有的31噸黃金被英國銀行非法扣押。委央行已經向設在倫敦的法院起訴,追回其保存在英國銀行的黃金。
  • 武漢金凰:80億的「黃金大劫案」
    來源丨溫和的強硬派網絡上有個段子:好的投資,買了以後會覺得自己像個廢人。不好的投資,買了之後覺得正在做一番大事業,商戰片一樣刺激,天天都在鍛鍊大格局和商業洞察力。3、客戶的融資合作機構比較單一,2016年7月企業的貸款明細表,雖然有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浦發銀行,但合作模式都是存單和黃金租賃,對銀行來說屬於極低風險業務,在那個時點這三家銀行連流貸都沒有給他放過。
  • 全世界最大金庫門重80噸,儲存7000噸黃金,其中600噸屬於中國
    金庫,顧名思義就是用來存放金子的倉庫,一般都設有重重防護,而世界上最大的金庫——美聯儲地下金庫的安全系統更是做得相當到位。美聯儲大樓位於紐約自由大道33號,而美聯儲的地下金庫則在這座大樓地底20多米深的地方。
  • 晉商銀行家族信託傳承晉商文化精神晉商銀行家族信託獲獎案例點評
    誠信的晉商精神同信義的信託文化,東掌制下的財股制和號規等同於信託制度下的受益權及管理費和信託合約。晉商銀行私人銀行業務尤其是家族信託業務緣於晉商精神且未來將要發揚光大晉商精神。同時,山西省當下的客戶情況正需要家族信託這類專業性工具。
  • 550噸黃金湧入紐約,堪稱史上最大規模!中國在美600噸黃金安全嗎
    在疫情的不斷影響下,全球黃金市場也掀起一場場"風波"。今年4月,美國自瑞士進口了111.7噸黃金,而以往這一數值僅不到2噸,瞬間暴漲近56倍,引發市場廣泛關注;5月初,委內瑞拉要求英格蘭銀行返還該國此前寄存的31噸黃金,但被後者果斷拒絕,至今雙方仍未達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