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八大菜系裡,為什麼只有一個北方菜?

2020-12-18 騰訊網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國家人文歷史」(ID:gjrwls),原文首發於2019年10月4日,原標題:《中國八大菜系裡,為什麼只有一個北方菜?》,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若我們現在有一顆白菜。

我們將它拿到四川,淋上高湯便成川菜美食開水白菜;拿到廣東,澆上蠔油就是一道廣東人愛吃的蠔油白菜;來到東北,人們會醃製成酸菜,變身經典殺豬菜。

白菜,在中國不同地區有上萬種做法。

白菜卷肉,也叫「翡翠肉卷」

中國飲食文化歷史悠久,由於各地自然條件、人們生活習慣、經濟文化發展狀況不同,在歷史的發展演變中,不同地區逐漸形成了自成體系的地方菜餚與飲食風格。最後公認最有代表性和影響的菜系便是:魯、川、粵、蘇、閩、浙、湘、徽這赫赫有名的「八大菜系」。

有趣的是,這八大菜系之中只有一個北方菜,即魯菜。

如果我們將「八大菜系」結合各地的文化特點,用擬人化的手法來描繪,各個菜系的特點可是非常形象了。

首先,我們來看看南方菜系——

1

粵、閩菜系——風流儒雅的公子

粵菜即廣東菜,由廣府、客家、潮汕三種地方風味組成,與之相鄰的閩菜由閩南、閩西等地方風味菜組成,以福州菜為代表。兩者的地理位置處我國南部沿海,四季常青,物產豐富,因此粵菜和閩菜一般用料選材都很精細、花色繁多,且烹飪手法也非常多。

精緻多樣的早茶

粵菜的口味以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著稱,烹飪手法有「炒、爆、燴、焗、烤」,代表菜色有龍虎鬥、蜜汁叉燒、蠔烙、客家釀豆腐、梅菜扣肉、等等。

閩菜口味更清鮮、甜酸,尤其講究調湯,其烹飪手法除了炒、煎還有「醉、煨、糟」,代表菜品有佛跳牆、太極明蝦、紅糟雞丁、海蠣煎、福州魚丸等。

一道正宗的粵閩菜餚,製作起來非常不容易,舉個例子,大名鼎鼎的「佛跳牆」——

我們可以看到,佛跳牆光是在用料選材上就非常豐富,其烹飪步驟也非常繁複,個別主料須先單獨處理,最後再將幾十種原料煨於一壇。

這還沒完,還得取個好聽的菜名,即「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彈跳牆來」——「佛跳牆」 。

基本上,各大菜系的菜餚都非常考功夫,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個——

2

蘇、浙、徽菜系——清秀素麗的江南美女

蘇菜主要由金陵菜、淮揚菜、蘇錫菜、徐海菜組成,口味清淡適口,甜鹹適中,南北皆宜,為宮廷第二大菜系,今日國宴仍以淮揚菜為主,代表菜品有獅子頭、叫花雞、松鼠鱖魚、鹽水鴨(金陵板鴨)等等。

其次,位於江蘇南部的浙江菜系主要由杭州、寧波、紹興等地的地方菜發展而成,地處中國東海之濱的浙江盛產魚類,因此浙菜原料十分豐富,烹飪上也注重原料的新鮮、講究鮮嫩軟滑,強調入味,代表菜品有西湖醋魚、龍井蝦仁、幹炸響鈴、杭州煨雞、寧波湯糰等等。

杭州特色——西湖醋魚

至於徽菜,起源於南宋時期的徽州府,由於當地多山多水多食材,徽菜便以烹飪山珍水產見長,徽菜的特色是選料樸實,菜餚「重油」「 重醬色」「 重火工」。代表菜品有紅燒果子狸、火腿燉甲魚、醃鮮鱖魚、黃山燉鴿等等。

我們來看看淮揚菜的經典菜品——清燉蟹粉獅子頭。

獅子頭的用料並沒有佛跳牆多,但對其烹飪的每一道工序要求非常高,譬如肉餡的製作講究刀工,首先要細切粗斬,分別將肥肉、瘦肉切成細絲,然後再各切成細丁,繼而分別粗斬成石榴米狀,再混和起來粗略地斬一斬,使肥、瘦肉丁均勻地粘合在一起。

最後還是要取個響噹噹的菜名。烹製成熟後地肉丸子表面的肥肉末已大多溶化,而瘦肉末則相對顯得凸起,乍一看,有種毛毛糙糙的感覺,有如雄獅之頭,於是便稱作「獅子頭」。

江南菜系的佳餚與其淡雅宜人的自然風光如出一轍,多為清淡、鹹甜適宜的口味,而遠在西南內陸卻流行著一種以「麻、辣、鮮、香」為特色的飲食,即川湘菜系。

3

川、湘菜系——鋒芒四射的名士

川菜的出現可追溯至秦漢,在宋代已經形成流派,而至明末清初,辣椒傳入中國後,川菜進行了大革新才發展成了現在的川菜。川菜的原料多選山珍、江鮮和畜禽,善用小炒、幹煸、幹燒和泡、燴等烹調法,以「味」聞名,味型豐富多變,以魚香、紅油、怪味、麻辣較為突出。川菜的代表菜餚有魚香肉絲、宮保雞丁、夫妻肺片、麻婆豆腐、東坡肘子。

另外,湘菜與川菜類似的特點即是辣,但其辣味偏酸辣,以辣為主,酸寓其中;其次,湘菜還有另一特點即「臘」,擅長製作山珍野味、煙燻臘肉和各種醃肉、風雞,口味強調「鹹香」,有濃厚的山鄉風味。湘菜代表菜品有麻辣子雞、腊味合蒸、東安子雞、洞庭野鴨、冰糖湘蓮等等。

舉個例子,夫妻肺片可是川菜的經典名菜之一——

川菜之所以自成體系,關鍵在於其「味」獨具一格,譬如這夫妻肺片,色澤紅亮,質地軟嫩,口味麻辣濃香。尤其這菜名取得非常引人注目,「肺片」兩字原來叫「廢片」,即一些牛肉鋪的邊角料,後來因為「廢片」二字不好聽,再加上食材中有牛肺片,便取「廢」的諧音「肺」是為「肺片」。至於「夫妻」兩字,則取自其創製者郭朝華、張田政量兩夫妻。

上述七大菜系均為南方菜系,還有一個知名度非常廣的北方菜——「魯菜」,人們一般稱其為八大菜系之首。

4

魯菜——京城大御廚

魯菜作為宮廷第一菜系,是黃河流域幾千年齊魯文化孕育薰陶下的產物。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夏朝,於春秋戰國時期初步成形,當時孔子提出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和一系列「 不食」 的飲食主張,如「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 … 」 決定了後世魯菜選料精細、割烹得宜、講究刀工、加工精當等原則與特色,且注重自然本味,菜品強調返璞歸真,味兼四海,厚重大氣。

經典的孔府菜——詩禮銀杏

唐宋以降,由於山東毗鄰元明清三代的京城,魯菜廚師成了宮廷和官府廚師的重要人力來源,同時山東成了向京城供應優質食材的來源地,魯菜的烹飪技巧隨之得到升華,成為名副其實的「宮廷菜」。

現今的魯菜由齊魯、膠東、孔府三種風味組成,特點以清香、鮮嫩、味醇而著名,突出烹調方法為爆、扒、拔絲,十分講究清湯和奶湯的調製。我們來看看魯菜的代表菜品——糖醋鯉魚。

糖醋鯉魚是山東濟南的傳統名菜,色澤金黃,外焦內嫩,酸甜可口,尤其這「鯉魚躍龍門」的造型有著金榜題名等美好寓意。儘管其用料並不如之前的菜系來的豐富,但顯然魯菜的烹飪技法難度是非常高的。

魯菜作為八大菜系之首,同時也是八大菜系中唯一一個北方菜。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八大菜系中大多都是南方菜呢?換言之,南方菜究竟有什麼優勢以至包攬七大菜系呢?

我們簡單概括八大菜系的幾個特點:首先是用料、選材豐富,這主要得勢於各菜系優越的地理環境;其次,八大菜系的烹飪技法豐富、講究細膩;最後,八大菜系的經典菜餚基本上都有個帶好寓意的好名字。

那麼,難道北方菜系難道就沒有這些特色嗎?

我們一起來看看幾個自成體系北方菜,首先是北京菜——

5

「京味兒」北京菜

北京菜又稱京幫菜,其特色在於北京作為都城之優勢,吸收了各地飲食文化的精華,形成了宮廷風味、民族風味和山東風味相融合的特色飲食。宮廷飲食最著名的要數滿漢全席,菜點精美,禮儀講究,充分展現中華烹飪之博精,飲食文化之淵源。

山珍海味無所不包的滿漢全席

除了宮廷盛宴,值得一提的是京幫菜中最具有特色的烤鴨和涮羊肉,這些是源自北方少數民族的吃法,以肉食為主。

說起民族風味飲食,內蒙菜也是非常經典的北方菜。

6

內蒙古菜

內蒙古菜的特色以蒙古族的的飲食為主。蒙古族人的飲食比較粗獷,基本上都以羊肉、奶、野菜及麵食為主要原料,烹調方法也相對比較簡單,最常見的即燒、烤,著名的菜點有烤羊腿、全羊席、手扒羊肉、馬奶酒、風乾牛羊肉、蒙古餡餅等。

烤全羊

內蒙菜重視原料的本味,並且分量上要求豐足、實在。恰巧,東北菜也有相似之處。

7

東北菜

東北菜指的是東北地區存在的烹飪菜種,因東北地區獨特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東北各地的飲食都是高度相似的。東北菜講究吃的豪爽、吃的過癮,強調火候足、色鮮味濃,比如這道地三鮮——

將三種地裡時令新鮮的食材:茄子、土豆和青椒過油炒。除了炒,東北菜流行的烹飪手法還有燉,譬如這道東北亂燉——

名副其實

豪爽的東北菜可不講究太多繁複工序,一般只用數種食材加上簡單地調味料,然後一塊兒「燉」——

一鍋還比一鍋大

其豪爽程度,連菜名都不需要精心構思,做什麼料理、便用什麼菜名,比如小雞燉蘑菇粉條——

簡單直接

儘管東北菜不講究精細烹飪工序、菜名等等,但其菜品分量十足、肯定管飽。這種樸實、自然、醇厚的特點便是東北菜品文化的獨到之處,他們認為「食」所以為之食,菜最終還是要吃的,不是為了看,不是為了玩兒,只需可吃、好吃、愛吃、吃了更愛吃。

總體看來,北方菜大多豪邁大氣、醇香味濃,然而不少人認為,相較之下北方菜無論在用料選材、烹飪技巧、擺盤觀感甚至取菜名等方面都難登大雅之堂,無法與精緻美觀、口味皆宜的南方菜媲美,因此未列入八大菜系之內。

然而,其實關於「八大菜系」,從來都不是定說。

中國的飲食文化,在早期並無派系之分。唐宋時期,根據《夢溪筆談》卷二四中所記錄的:「大底南人嗜鹹,北人嗜甘。魚蟹加糖蜜,蓋便於北俗也。」 可見在當時,北方人喜歡吃甜的,南方人喜歡吃鹹的,南食北食各自形成體系。

到了清代,根據徐珂所輯《清稗類鈔》中記載:「餚饌之各有特色者,如京師、山東、四川、廣東、福建、江寧,蘇州、揚州、鎮江、淮安。」後來概括為魯、川、粵、蘇「四大菜系」。民國開始,由於中國各地的文化有了相當大的發展,出現了飲食「幫口」的概念,即特定地域的飲食風味,比如杭幫菜、楊幫菜等,相當於「菜系」的雛形。

20世紀80年代, 「菜系」的概念取代了以幫分菜的傳統分類法,此時正逢改革開放後飲食消費業的恢復發展時期,人們競相提出「五大」「八大」「十大」菜系等朗朗上口的飲食分類概念,這在當時是地方飲食業最好的廣告詞。然而,至今最流行的還是「八大菜系」一說。

時至今日,關於「八大菜系」的爭議依然沒有停止,未列入其中的地方風味仍不斷試圖成為「第九大菜系」(陝西、東三省、雲南、北京等均做過嘗試)。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無論「八大菜系」中誰是正統、「第九大菜系」花落誰家,只要是好吃的,誰不愛呢?

參考資料

中國八大菜系的形成歷程和背景_呂曉敏

中國八大菜系形成的地理環境因素_郭佳悅

北京飲食文化的基本狀態與語彙特點_萬建中

魯菜歷史發展研究_張守立

搜狐:中國"八大菜系"的派系之爭:誰是正統?你怎麼看?

吳餘_菜系崛起:中國的「八大菜系」之說怎麼來的?

本文中除標明來源的圖片,其餘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公號方。

總監製:蘇會志

監製:夏宇

責編:戴麗麗 李逸博

編務:劉俊卿

相關焦點

  • 中國八大菜係為什麼只有一個北方菜?北方人:?
    中國八大菜係為什麼只有一個北方菜?北方人:只因菜名太土了! 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上有山珍海味,下有街邊小吃,各種各樣的美食不僅滿足了國內吃貨們的飲食需求,同時也吸引了世界各國的老外們來中國品嘗美食,雖然說世界各國每個地區的飲食文化與飲食習俗有所不同,但是中國美食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中國的八大菜系基本上代表了中國的美食文化,每個菜系都有著鮮明的特色。
  • 八大菜系中7個都是南方菜,是北方菜不好吃嗎?
    八大菜系中7個都是南方菜,是北方菜不好吃嗎?在外出旅行的時候,品嘗當地的美食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中國的美食文化也是源遠流長,這是在全世界都是非常有名氣的,一些旅遊城市甚至是靠著美食來吸引遊客的。由於中國的各地歷史和文化的不同,衍生出了八大菜系,而在這其中7個都是南方菜,北方菜卻是怎麼了?年輕一代可能對菜系了解的不多,只要是上桌的菜都能吃,而年長一些的人就講究很多了。八大菜系分別是魯菜、閩菜、川菜、粵菜、淮揚菜、湘菜、徽菜和浙菜,在這其中只有一個魯菜是北方的菜系,而其他的全是南方菜。
  • 中國有八大菜系,只有魯菜是純北方菜系,為何飲食也是吃在南方?
    而由於地大物博,因此中國的菜餚也形成了八大菜係為主的飲食江湖。不過,在八大菜系中,大部分菜系還是南方菜,只有魯菜是純北方菜系,為何飲食也是吃在南方呢?下面我們就從八大菜系的簡介中一窺究竟吧!1、川菜說起八大菜系,首屈一指的當然是川菜,畢竟中國的川菜早已經走出國門,奔向世界。火鍋、串串香、麻辣燙,這些人們常見的美食那可都源於川菜。
  • 南方菜比北方菜更加豐富?山東人不服:魯菜才是八大菜系之首
    中國南北方的飲食文化差異這幾年來在網上一直受到討論,在以前網友們更多都是討論同一種食材的不同吃法,比如豆腐腦的甜鹹之爭。但是在近期有一些網友開始討論南北方整個菜系的區別,有一些網友覺得南方菜比北方菜更加豐富。
  • 八大菜系七個菜都在南方,北方朋友不服氣:代表不了中國飲食文化
    八大菜系七個菜都在南方,北方朋友不服氣:代表不了中國飲食文化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每個地方的飲食習慣都不一樣,所以每個地方的菜系也不一樣,這些菜系都有自己的特點,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菜系取長補短,改掉自己的缺點,慢慢的形成了八大菜系,這八大菜系幾乎能代表整個中國的飲食文化
  • 八大菜系七個在南方,難道北方菜上不了臺面?網友嘆息:都怪菜名
    我們中國人除了人口比較多,是一個人口大國,我們中國的食物種類也是非常多的,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中國人對吃可是非常有研究,也是比較謹慎,歷史悠久,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特色美食,而且在我們國家菜系主要分為八大菜系,只不過這8大菜系,其中有7個都是在南方,在北方只有一個,許多人都表示,難道北方菜上不了臺面
  • 米其林大廚:為什麼中國的八大菜系中沒有高檔菜?網友一句話打臉
    米其林大廚:為什麼中國的八大菜系中沒有高檔菜?網友一句話打臉要是說起美食,想必我們國家作為美食大國,估計讓大家說個三天三夜肯定都是說不完的吧,在我們中國不僅僅只是有八大菜系,其實還有一些外國比較有名氣的米其林餐廳,而且也全部都是世界上非常頂級的美食聚集地,特別是我們中國一直有一個美食之都的稱號,就算是我們中國的八大菜系,估計讓你吃個一年你都是吃不完的。
  • 中國八大菜系,每個菜系一道菜,究竟誰才是中國菜「第一把交椅」
    由於我國的美食實在太多,若是分為派系,那恐怕太難講解,於是在一眾美食家和文化學者的帶領下,中國的美食先是被分為四大菜系,然後擴充為八大菜系。雖然八大菜系遠遠不能概括中國的美食,但要說傳播廣泛、歷史悠久、影響深遠,還是要回到這八大菜繫上。
  • 河南菜、東北菜為何不是八大菜系「八大菜系」衡量標準是什麼?
    河南菜之所以上不了八大菜系在於缺乏海鮮,味道平庸。東北菜是魯菜的延伸,屬於老樹發新芽,是分支。八大菜系衡量標準,在於各自菜系的色香味的縱深度和大眾認可度,最重要的標準是:有烹飪的法度,有自己的標準烹調體系。但是隨著社會發展和融合,八大菜系已經滿足不了當下人們口味的需要。
  • 中國八大菜繫到底是哪八大?八大菜系的說法是怎麼來的?
    自古民以食為天,中國作為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飲食歷史。飲食的不斷發展造就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烹飪文化,逐漸發展成為地方習俗和文化,這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飲食文化從時代、民族、地域、民俗、食品等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展示出不同的文化。
  • 中國八大菜系,南方有7個,而北方僅1個,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中國是一個飲食文化非常豐富的國家,而且在現代中國的飲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主要原因是吸納了西方飲食的精華,再結合中國的傳統飲食。比如在以前中國只有四大菜系,而到了今天已經發展成了八大菜系,這就是中國飲食高速發展的最有力證據。
  • 魯菜為什麼是八大菜系之首?
    我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已成為中國文化對外輸出的一部分。經過幾千年的發展,逐漸發展出了極具代表性的八大菜系和無數其它菜系,各地區之間飲食文化相互交流相互滲透,呈現出欣欣向榮百家爭鳴的景象。在所有菜系之中,又以魯菜為眾菜之首,但是似乎現在的飲食市場中,魯菜表現並不出眾,那麼為什麼魯菜會成為眾菜之首呢?
  • 貴為「八大菜系之母」,曾是國宴菜,卻沒能入選八大菜系
    這些菜品在一定程度就是一個地方的招牌,人們只要聽到或者吃到這些極具地方特色的菜,就能想起這個菜所代表的城市和文化。「川、魯、粵、淮揚、閩、浙、湘、徽」,這是我們中國人都熟知的八大菜系。八大菜系也是中餐的代表,它幾乎涵蓋了中國地區所有的美食。只要提起一些代表菜,人們也都能脫口而出。
  • 南方食物比北方食物豐富嗎?對山東人不滿意:魯菜是八大菜系中的
    有網友開始討論整個南北菜系的區別,有網友認為南方菜比北方菜豐富。這些網友的依據是,八大菜系中只有魯菜,其他七種菜系都來自南方,說明南方菜比較豐富。雖然這一說法看似合理,但事實並非如此,至於南方菜比北方菜豐富的事實,山東人不同意:因為魯菜是八大菜系中的第一種。
  • 八大菜系中為何南方菜能佔七個?竟是南方人愛吃米飯成就的
    八大菜系中為何南方菜能佔七個?竟是南方人愛吃米飯成就的!我們中國有23個省以及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兩個特別行政區,面積達到960萬平方公裡,在這麼大的地域上面,每個地區省市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以及飲食習慣。每個地方的飲食習慣都不相同,但是在我們中國最出名的只有8大菜系。
  • 好吃的東北菜為什麼成不了八大菜系,南方網友:這兩點不符合標準
    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讓很多人外國人都讚嘆不已。由於中國地大物博,每個地方的飲食風俗都不同,所以每個地方都催生了自己的菜系。中國的菜系種類非常多,這些菜系難分高下,都有鮮明的特點。說到八大菜系,相信很多的人也都知道,分別有閩菜,魯菜,川菜,粵菜,淮揚菜,湘菜,徽菜和浙菜。這八大菜系在我國有很多的吃貨們也都紛紛吃過。
  • 八大菜系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飲食文化中南北菜餚風味就表現出差異。到唐宋時,南食、北食各自形成體系。到了南宋時期,北甜南鹹的格局形成。發展到清代初期時,魯菜、川菜、粵菜、蘇菜, 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地方菜,被稱作"四大菜系"。到清末時,浙菜、閩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共同構成中國傳統飲食的"八大菜系"。
  • 中國八大菜系,為什麼川菜館、粵菜館這麼多,而魯菜館很少見?
    中國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吃貨大國,飲食博大精深、種類豐富,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當屬八大菜系。在八大菜系中,魯菜是唯一的北方菜系,也是八大菜系之首。然而,這幾年,很多人會有這樣一種感覺,街上的川菜館和粵菜館很多,但是魯菜館卻很少見,這是為什麼呢?
  • 中國的八大菜系都有哪些?你有吃過幾種呢
    而由於地大物博,因此中國的菜餚也形成了八大菜係為主的飲食江湖。不過,在八大菜系中,大部分菜系還是南方菜,只有魯菜是純北方菜系,為何飲食也是吃在南方呢?下面我們就從八大菜系的簡介中一窺究竟吧!1、川菜說起八大菜系,首屈一指的當然是川菜,畢竟中國的川菜早已經走出國門,奔向世界。火鍋、串串香、麻辣燙,這些人們常見的美食那可都源於川菜。川菜多麻辣,口味多變且價格實惠,由於集百家之長並且時常創新,因此成為了經久不衰的八大菜系之魁。
  • 八大菜系是哪八大,為什麼會是這八大?
    許多人都知道中國有八大菜系,大多數中國人也能報出其中幾個,什麼川菜、魯菜、徽菜等,但能把八大菜系都說全的人不多,包括一些做菜的廚師,也不一定能說全哪八大菜。美食專家傅駿老師從菜系的形成來說中國的八大菜系,你一聽就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