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水餃巨頭「倒下」?曾年賺15億,現老闆參加年會卻被拒之門外

2020-12-10 企業先鋒

文:小飛

進入資本市場後,小麻雀可能變成火鳳凰,而頭戴皇冠的人也可能跌落神壇,總之透露出一個信息——資本有風險,進入需謹慎。俏江南創始人張蘭,因為一份對賭協議,將自己打下來的企業拱手讓人。現在,還有一位創始人,自己一手創立的品牌原本可以家族企業並繼續發揚光大,非要進入資本市場走一圈,最終被外資趕出局,多年心血毀於一旦,甚至在他參加年會的時候,大門都不讓進。他就是大娘水餃的創始人——吳國強。

水餃是我國的傳統特色美食,由醫聖張仲景發明的。我國的農曆新年第一天必須吃餃子,有「更歲交子」之意,寓意著招財進寶,是人們對新一年的期望。相信很多人應該對大娘水餃這個品牌很熟悉,在每個城市的繁華地段以及火車站、汽車站都可以看到這個品牌,餃子種類繁多,味道鮮美,受到許多人的高度讚揚。不過,作為一個全國性的連鎖品牌,近年來,大娘水餃的生意和美譽度都不如以前。

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大娘水餃的味道變了,不再像以前那樣好吃了,湯料也沒有以前足了,甚至這個品牌已經從很多地方消失了,成為了一些人的回憶了。一個曾經很受歡迎的品牌為什麼會突然改變?這得從其創始人吳國強說起。

吳國強畢業於青海師專,因為文筆不錯,畢業之後成為常州日報的記者。但當了記者的他,事業平平,人到中年,依舊沒有起色。於是,在報社看不到前途的他,索性辭掉工作,開了一家小飯館,可沒想到的是,竟然也賠得一塌糊塗。

1996年吳國強又創立了常州商業大廈食品園,這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大娘水餃的前身。 身負巨債的他,為了經營好這家小店,可謂費勁心機,不僅專門從東北請了一位大娘擀餃子皮,還四處走訪民間廚師,品嘗了各種口味的餃子餡,學習餃子餡兒的做法,最終確立了水餃的口味。就這樣經營得如火如荼,後來生意做大了,才改名為大娘水餃。

當其它很多餃子生產商都忙於機械加工的時候,吳國強還是在採用純手工製作,精心挑選新鮮蔬菜,他的追求就是給消費者帶去一種家的味道。正是因為這個特點,在他的精心經營下,大娘水餃逐漸火遍全國,享有很高的聲譽,因此吸引了不少人消費。甚至在2004年的時候,吳國強還把「大娘水餃」開到了澳大利亞,到2005年,「大娘水餃」的營業額達到3.5億,吳國強成了億萬富翁。

到2013年大娘水餃擁有450家門店,7000名員工,一年的營收更是達到了15億元,取得如此成績讓不少同行都驚嘆不已,甚至很多都來效仿學習,然而,在這一年裡大娘水餃出現了巨大的變動。

為了繼續擴展規模,吳國強做出了一個錯誤的選擇——引入資本。當時的吳國強想法很簡單,門店多了就需要更專業的團隊來經營,這樣不僅可以鞏固現有的門店生意,還可以加快發展速度,誰知道這個決定就「引狼入室」了。

吳國強選擇了與資本方合作。大娘水餃被歐洲最大私募股權基金公司CVC收購,CVC持股90%,吳國強只持有10%股份。這個基金公司也是收購過上面提到的「俏江南」,方法如出一轍,最後張蘭也是淨身出戶,而無吳國強所面對的是什麼的呢?剩下1成股權的吳國強,可以擔任大娘水餃2年的董事長和3年的技術顧問。至此,吳國強對於大娘水餃的經營開始沒有話語權。

CVC入股大娘水餃之後帶來了專業的團隊,但是卻偏離了吳國強的想像軌道。最讓他心寒的是,被收購之後,大娘水餃的經營被資方聘用的管理層進行了改動,變動力度很大。為了提高業績,不僅提高了價格,還減少了原材料的分量,餃子每隻由20克改到17.5克,主要湯品主料減少了10%,這是很多人認為大娘水餃口味變了的主要原因。

偷工減料後,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大娘水餃以前已經不好吃了,所以生意越來越差,銷售額更是直線下滑。2014年、2015年銷售額每年下滑兩成左右,2015年的銷售額僅相當於2013年的80%。這一切,都不是朝著吳國強設想的方向在發展,但他的已經失去了決策權。吳國強看著這個自己一手創建起來的品牌變成現在這樣,追悔莫及,面對「變了味」的大娘水餃,他還堅持當了一年的董事長。

吳國強與CVC的關係越來越糟,他在公司管理中幾乎插不上話,相當於是被直接踢出了公司。2015年大娘水餃召開年會的時候,他不僅沒有收到邀請,甚至在前往酒店的時候還被20多個保安攔在了門外。不斷升級的矛盾將大娘水餃的內部問題暴露在公眾面前,讓所有人了解到大娘水餃內部有矛盾。最終,受到傷害最大的,還是吳國強自己親手建立起來的「大娘水餃」這個品牌。

之後,CVC將大娘水餃的全部股權出售給格美集團,格美集團正式成為大娘水餃100%的股東,吳國強也逐漸被人遺忘,此外,大娘水餃的新LOGO也沒有大娘了。表面上看,CVC偷工減料、提價,勢必會失去市場份額。但從根本上講,吳國強本人也有責任,引入外部資本缺乏整體經營戰略規劃的考量。

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國民對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失去了以往味道的「大娘水餃」,在激烈的競爭中,也逐漸失去優勢,同時也出現了大量的關店潮。今年受疫情影響,餐飲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資金壓力加大,作為餐飲消費品,如果失去了原本的初心,只顧賺錢,最終也會失去這個市場。

本文由企業先鋒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又一國產飲料巨頭「倒下」:老闆失聯,兒子繼位,近2億豪宅曝光
    又一國產飲料巨頭「倒下」:老闆失聯,兒子繼位,近2億豪宅曝光!中國的網際網路時代,既是一個「造富」的時代,也是一個巨頭紛紛倒下的時代,像是滴滴出行、哈羅單車、拼多多等企業,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就能夠成為網際網路行業中的「佼佼者」,而像是金立、樂視、天語、酷派等曾經的巨頭,卻在市場激烈的競爭中,紛紛「倒下」。而這樣的競爭,也不僅僅存在於網際網路行業,像是在中國的飲料行業,非常可樂、百事可樂、可口可樂的競爭,還有王老吉、加多寶的競爭。
  • 中國水餃巨頭曾年入15億,嘔心瀝血半輩子,「引狼入室」悲劇收場
    同樣悲劇的還有一個人,創立的品牌遍布全國,曾年入15億,最終卻被外資趕出局,被迫離開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公司。他就是大娘水餃的創始人——吳國強。當時很多餐館都用機械加工的餃子皮,但大娘水餃堅持手工製作,由於用料足,味道鮮美,很快便火遍全國,甚至在2004年的時候還把店開到了澳大利亞。2005年,大娘水餃的營業收入達到了3.5億。此後不斷擴大門店規模,到了2013年,大娘水餃已經擁有了450家門店,年營業收入超過15億元,員工超過7000人。
  • 經營炒菜賠40萬,改成餃子館年收17億,公司年會卻被保安拒之門外
    餃子的發明距今已經有近1500年的歷史,可以說中國的餃子在全球都是獨一無二的。過去人們只能在過年才能吃得上餃子,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好了,餃子也成為了人們的家常便飯,滿大街小巷都有各種品牌的餃子館。餃子能夠填飽人的肚子,同時還能成就一個人的輝煌,有一個人在山窮水盡的時候就憑著賣水餃收穫了巨大的成功,這個人就是大娘水餃的創始人吳國強。
  • 國產飲料巨頭「倒下」,曾銷售額突破1000億,現無奈裁員、關店
    作為飲料界的兩大巨頭,可口可樂公司和百事可樂公司可謂是掌握著我國飲料市場的半壁江山。不少諸如娃哈哈一類的國產品牌多次發力想要超過他們,但依然難以撼動他們的地位。這時,有些國產品牌就開始另闢蹊徑,將中國傳統涼茶開發成飲料,不料竟然獲得了非常好的反響。
  • 又一國產巨頭倒下,曾10億中國人都在吃,林俊傑還專門為其寫歌
    又一國產巨頭倒下,曾經10億中國人都在吃,林俊傑還專門為其寫歌   說起林俊傑相信有很多的觀眾都是他的粉絲,林俊傑的聲音很特別,讓人一聽就能記住,林俊傑被稱為歌壇上的情歌小王子,他的聲線非常的深情,在現在歌壇日新月異變化這麼快的速度之下,林俊傑仍然能保持自己的風格,擁有一大批自己的忠粉。
  • 一國產飲料巨頭「倒下」:老闆失聯工廠停產,兒子近2億豪宅曝光
    曾經被範冰冰代言的天喔蜂蜜柚子茶,在2018年的時候開始走起了下坡路,老闆林建華已經失去聯繫,正在不斷調查。25歲的林奇匆忙接手,但卻面臨著工廠關閉,經理辭職,公司幾乎陷入困境。曾靠一款飲料做到了50億,迅速成長為了飲料行業的一個傳奇,但是後來隨著老闆失聯,工廠停工,它也沒有躲過無奈倒下的命運。
  • 又一國產鋼鐵巨頭倒下,僅用4年踏入全球500強,如今負債2千億
    又一個國產巨頭倒下了,它曾經僅僅用4年就踏入全球500強,產品遠銷海內外,但如今卻欠債2000億。這個巨頭就是渤海鋼鐵集團,他是國有企業,於2010年7月13日天津市委、市政府整合重組天津鋼管集團、天津鋼鐵集團、天津天鐵冶金集團和天津冶金集團四家國有鋼鐵企業資源,聯合組建而成。
  • 又一快遞巨頭倒下,曾全國3900個站點,現31000名員工被順豐接盤
    在現如今的世界經濟發展中,網際網路經濟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並且在網際網路經濟的影響下,又產生了很多的經濟形式。例如網際網路經濟中的電子商務之下的物流經濟。我們的生活現如今已經離不開電子商務平臺,而電子商務則離不開快遞物流行業。
  • 中國第一服裝品牌倒下?蒸發338億,交不起房租,老闆被限制消費
    饒是一些服裝領域的巨頭企業,因經營不善等原因也逐漸走向了沒落,而曾風靡一時的美特斯邦威也不曾例外。當年,一句「美特斯邦威,不走尋常路」的廣告語曾深入無數年輕人的內心,為眾人所追捧,而美特斯邦威在服裝市場上可謂是「門庭若市」。
  • 日本空調巨頭,在中國25年撈金1400億,很多人卻誤認是國產品牌!
    導讀:日本空調巨頭,在中國25年撈金1400億,很多人卻誤認是國產品牌!25年了,狂賺約1400億,很多人一直都以為它是國產品牌,但其實卻是一個十足的日本品牌,而這個空調巨頭就是日本大金;很多人都聽說過大金空調,但卻並不知道它是一個日本空調品牌,這主要是因為大金空調在國內市場上發展的時間比較久遠,而且還一直結合中國市場推出產品,常常讓人誤以為大金就是國產品牌!
  • 她是水餃女皇,三十多歲被丈夫拋棄,白手起家到年賺60億
    2月11日,據臺灣媒體報導,香港知名水餃品牌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去世,終年73歲。臧健和這個名字,或許知道的人並不多,但提到灣仔碼頭水餃,一定很多人都有印象,或許是在電視廣告,超市裡看到過,又或者是自己曾品嘗過。
  • 「水餃皇后」去世,曾因女兒被拋棄,年入60億的灣仔碼頭誰延續?
    圖@視覺中國作者丨市界 馮晨晨編輯|老拿如今的灣仔碼頭,已經擁有15大生產基地,每年銷售額超60億。隨著「水餃皇后」臧健和的去世,誰來掌舵這艘資本巨輪,成為大家關注的問題。隨著生意日漸興隆,有人告訴臧建和,要給水餃取個名字,她就在木頭車「北京水餃」的上面加上「灣仔碼頭」,久而久之,「街頭水餃皇后」的稱呼傳遍大街小巷。1983年,機緣巧合下,香港大丸百貨的老闆看中臧健和的餃子,想要投資。
  • 中國第一服裝巨頭倒下,燒光338億,老闆被限制消費,交不起房租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工廠,中國不僅擁有外國公司想要的廉價勞動力,而且隨著這些年來的發展,人均消費水平不可低估。因此,即使勞動力價格一直在上漲,仍然吸引了許多外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中國第一服裝巨頭倒下,燒光338億,老闆被限制消費,交不起房租!
  • 國產飲料巨頭「隕落」!銷量曾超越王老吉,今負債百億老闆跑路!
    國產飲料巨頭「隕落」!銷量曾超越王老吉,今負債百億老闆跑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是公認的飲料巨頭,由於掌握了碳酸飲料的秘方,在世界範圍內,還沒有哪家公司可以挑戰這兩家公司的地位,雖然像娃哈哈,中糧食品都在可樂方面有所發力,但是始終無法撼動這兩家巨頭的地位。
  • 又一國產手機倒下,曾模仿小米一炮而紅,如今創始人投入雷軍麾下
    在智慧型手機時代更迭的大潮中,倒下的國產手機品牌不在少數,即便是中興、聯想等昔日巨頭,如今也已經失去發展先機,在市場邊緣遊走。連老牌巨頭都如此,更何況是根基並不深厚且只靠手機業務支撐公司盈利的其他國產手機品牌,例如朵唯、金立等等。
  • 他燒光300億,服裝巨頭倒下,老闆現在交不起房租
    但是做得比較好的可能只有那麼幾年,像海瀾之家、森馬、七匹狼、波司登、美特斯邦威等品牌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但是從電商新起之後,服裝行業的打擊是最大的,很多的名牌企業都消失在我們眼裡如果你很喜歡觀察,你就發現,現在的三四線城市,很難看到一些名牌的服裝企業,因為電商給予服裝行業的衝擊力真的太大了就只因為這樣,前不久一個服裝業巨頭企業的老闆就本限制了高消費
  • 又一房企巨頭倒下?負債700億老闆失蹤,買了期房的人咋辦?
    在過去的二十幾年,房地產可以說是最賺錢的行業之一了。早前,房地產行業一直被定位為我國經濟的支柱產業。在這種情況下,大量資金紛紛湧入房地產行業,促進了房地產行業的蓬勃發展。但從2019年以來,國家收緊了對房地產行業的金融管控,不再把房地產行業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發展的手段。
  • 國內又一家快遞巨頭倒下,馬雲曾投資4億,如今創始人出走!
    國內又一家快遞巨頭倒下,馬雲曾投資4億,如今創始人出走!隨著電商購物的出現,快遞行業也順勢發展壯大。就當初電商開始火爆的時候,快遞市場的競爭可以用「人潮湧動」來形容,不少的人都想抓住這個風口吞下快遞市場上的一塊蛋糕。
  • 中國第一服裝巨頭倒下?燒光338億,老闆被限制消費,交不起房租
    當然,一些服裝巨頭遭遇困境的原因不僅僅是電商的影響。很多服裝品牌故步自封,缺乏創新,這也是導致其衰落的根本原因。前不久,有一家服裝巨頭的董事長被限制高消費這一消息瞬間衝上了熱搜。而他之所以被限制高消費,原因是因為旗下的一家線下門店,還拖欠著房東房租。
  • 深圳女首富,曾是富士康一名普通女工,現每天賺2億
    富士康是手機代工行業裡非常有實力了,但實際上手機代工行業還存在另一巨頭,那就是立訊精密。立訊精密現在可以說是手機代工行業的第一巨頭,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手機代工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