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當年總結會上講過,我們這個事例,比海爾砸冰箱的那個事例偉大多了,砸20幾臺冰箱才幾個錢啊,我們砸了350幾個商鋪,砸了6億多,這個而且賠的不是6億多,賠的是10億多……」
作為中國首富的王健林最近金句頻出,前不久「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在網絡上火的一塌糊塗,各種惡搞版本層出不窮。而11月2日,又因為在萬達學院開學典禮上的一段講話,王健林在微博上卻引來無數官微「群懟」,再次成為焦點。
在視頻中,王健林講述了瀋陽太原街萬達廣場的建設往事。本來話風還是正常的,一切都按著套路來的,但沒想到直到一句話的出現:
「我在當年總結會上講過,我們這個事例,比海爾砸冰箱的那個事例偉大多了,砸20幾臺冰箱才幾個錢啊,我們砸了350幾個商鋪,砸了6億多,這個而且賠的不是6億多,賠的是10億多……」
此話一出,不少吃瓜群眾有看熱鬧不嫌事大,順手發微博@了海爾官微,並問海爾對此事怎麼看?
海爾官微毫不示弱,直接轉發後霸氣稱:「還真沒有好好算過在車間工人三年工資還買不來一臺冰箱的1985年,張瑞敏砸的76臺冰箱對當初幾乎發不出工資的海爾意味著什麼。但我知道現在身為官博君的我為什麼買不起房了。」並配一個冷漠的微笑。
然後,這條微博的評論炸了,各種各樣的官微都出來冒泡,從賣感冒藥到天氣預報,從賣筆到賣辣條,從賣馬桶蓋到賣電視,眾多官微都在評論下整齊的排隊發表意見。但他們大多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買不起房。
顯然,買不起房這個梗是大家不約而同秒懂的梗,看著萬達只高不降的房價,難怪眾多網友稱吃瓜群眾還是看看熱鬧就好。
王健林一句話,不僅引發海爾反擊,也被各個商家利用蹭廣告,網友也趁機調侃,「我也買不起房「旋即成為最新流行語。
言歸正傳,王健林提到的350幾個商鋪,砸了6億多,主角兒就是咱瀋陽的太原街萬達的故事,那麼當初到底怎麼回事呢?給同學們再溫習一遍。
在萬達集團的歷史上,沒有哪個地方像瀋陽太原街萬達廣場一樣,有著如此曲折的歷程。
這裡從2003年至今,前後5次開業,更換過19個總經理,人們一度將其稱為「總經理」的墳墓。然而太原街又是一個激動人心的勵志故事,因為曲折,所以動人。一次,記者問王健林董事長:「你覺得你做過最勇敢的事是什麼?」「炸掉並重建一個萬達廣場。」王健林董事長指的就是太原街萬達廣場。
2003年,瀋陽太原街萬達廣場高調開業,這是第一批萬達廣場中比較著名的一個。太原街是瀋陽最繁華的商業核心地段,萬達的4條平行商街,100多個商鋪,開盤幾天就全部賣光了。
2003年冬天,12月的瀋陽,寒風凜冽,太原街萬達廣場剛開業不久,儘管臨街的萬達自持購物中心經營情況不錯,但這些緊鄰購物中心的商鋪卻經受著比天氣更嚴峻的考驗,由於天氣太寒冷,這裡冷冷清清,幾乎看不到一個顧客。
對於出售的商鋪,萬達並無義務幫助經營。但從業主利益著想,萬達想了很多辦法:在一結冰就光溜溜走不了人的露天地面上,用鐵錐砸出一個一個的麻點,人工增加摩擦力;為了保溫,給露天的步行街搭蓋了一個透明大棚,在通道裡裝上大量大功率的空調機;為了吸引人氣,在招商上大下功夫,調整經營方向,幫助商戶做商鋪改造,還兩次嘗試「重新開業」的營銷手段。能想到的辦法都試過了,前後投入數千萬元,但沒有什麼效果。
買商鋪的投資者不願意了,他們把萬達告上法庭,要求退鋪或賠償損失。先後有幾十個業主和萬達打官司,萬達也先後在瀋陽市中院和遼寧省高院的兩審中獲得勝訴。但勝訴並不意味著贏了人心,經營不好的事實擺在那裡,成了萬達人心中的痛。
太原街萬達廣場銷售出去的商鋪就像一塊傷疤,是就此放棄還是徹底醫治,考驗著萬達的決策者。在大是大非上,王健林董事長顯示了無比強大的道德良心和勇氣,他擲地有聲地說:「作為一個講誠信的企業,就不能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不管業主的風險。」「如果我們想把商業地產作為核心競爭力來培養,如果我們想長期做這一行,如果我們想把萬達商業地產拿到著名大學去講案例,就不能不把瀋陽問題解決。」
2006年,萬達做出了中國企業史上可謂驚天動地的決定:對所有出售商鋪進行退鋪,退鋪後進行重建。退鋪不僅退還購鋪金額,而且連本帶利一起退。原來銷售這些商鋪收入是6個多億,退付的總金額達到10億,如果加上重建費用達到15億元。對於任何一個企業來說,拿出15億的現金都是巨大的事。2006、2007年還是中國房地產宏觀調控非常艱難的時候,萬達也面臨著巨大的經營壓力。而且這是在法院終審裁決勝訴的情況下,萬達主動提出退鋪,這種舉動全國只有萬達能做到,全國房地產行業中絕對是空前甚至絕後。這件事上,萬達雖然輸了金錢,但是贏了人心。開展退鋪後,在整個瀋陽市,從政府、各個單位到業主這三個層面都獲了極佳的口碑。大家都說,只有萬達能做到這一點。
舊的太原街萬達廣場商鋪被炸掉重蓋。新的太原街萬達廣場在3年後的2009年11月20日再一次「重新」開業,升級為第三代商業綜合體。
後面不就囉嗦了,不過開業後的太原街萬達也並不順利, 在商管公司,流傳著一句話:「瀋陽是總經理的墳墓。」瀋陽商業環境複雜,商業競爭激烈,項目難做是公認的。在太原街的歷史上,前後有19任總經理。在2010年調整最艱難的幾個月中,太原街萬達廣場就前後換過5任總經理,平均一個人在任時間不超過3個月。業績不理想的時候,太原街的總經理每個月要到集團述職。
以上來源網絡,僅供參考,給同學們科普下這次王健林一句金句引發網絡熱炒的砸掉幾個億事件的前世今生。不過,目前太原街萬達運作良好,算是太原街地區人氣最好的地方了。
小貼士:海爾砸冰箱事件
砸冰箱事件就要回溯到1985年,張瑞敏剛到海爾(時稱青島電冰箱總廠)。據稱,一位用戶向海爾反映工廠生產的電冰箱有質量問題。於是張瑞敏突擊檢查了倉庫,發現400多臺冰箱共有76臺存在各種各樣的缺陷。
當時在研究處理辦法時,多數人提出,也不影響使用,便宜點兒處理給職工算了。當時一臺冰箱的價格800多元,相當於一名職工兩年的收入。張瑞敏卻做出了有悖「常理」的決定:開一個全體員工的現場會,把76臺冰箱當眾全部砸掉。而且,由生產這些冰箱的員工親自來砸。
張瑞敏說:「我要是允許把這76臺冰箱賣了,就等於允許你們明天再生產760臺這樣的冰箱。」他宣布,這些冰箱要全部砸掉,誰幹的誰來砸,並掄起大錘親手砸了第一錘。張瑞敏用砸冰箱的事件告訴員工,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
1999年9月28日 ,張瑞敏在上海《財富》論壇上說:「這把大錘對海爾今天走向世界,是立了大功的。」
(來源:鈦媒體、瀋陽消費網 搜鋪網綜合整理)
轉載免責聲明:凡本站註明 「來源:XXX(非搜鋪網)」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系本站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信息傳遞,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繫本站採編中心:0571-87015503-809,郵箱:zhousongping@soup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