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暗含著我們人生中的兩種困境,身處其中,如何做出選擇?

2020-12-16 一個人精彩1

"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站在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婚姻也罷、事業也罷,人生的欲望大都如此。"

在我認為,這是《圍城》最為經典的一句話,說出了我們人生的兩種困境:婚姻困境、事業困境每一個人的一生都要經歷這兩種困境,如何逃脫,成為人們關注的內容。

錢鍾書《圍城》這本書為我們提供了逃脫的路徑,這本書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在作者的諷刺中,我們能夠獲得生活的啟迪,逃脫生活的困境,在人生中做出正確的選擇。

1、 婚姻困境

"婚姻是一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

書中,方鴻漸的感情經歷,是《圍城》的一條主線,而他的表現也一直在印證著上面這一句話。

他受著鮑小姐的勾引,吊著蘇小姐的胃口,卻追著完美的唐小姐,最後被孫小姐套牢,他非常的急著衝進婚姻的圍城裡但是在進入婚姻的這座城之後,卻和妻子天天吵架,此時的方鴻漸,便又急著想要從這座婚姻的圍城中逃離出來。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悲劇,縱觀方鴻漸的婚姻,他與妻子並沒有以愛作為基礎,雙方又缺少相互的理解,兩人守護著脆弱的自尊,一次次的觸及雙方的底線,最後兩敗俱傷。

不是所有的婚姻都是圍城,只有經營不好的婚姻,才是圍城。

因此,只有夫妻雙方有相扶相助、相互理解和包容的情感,才是婚姻的最大境界,也只有這樣,才能逃脫婚姻困境。

2、 事業困境

書中的主人公方漸鴻,輾轉換了三份工作,但是沒有任何一份工作能夠讓他實現自我價值,甚至沒有任何一份能夠讓他衣食無憂。

方漸鴻起初在老嶽父家開的銀行工作,說是去上班,實際上是整日渾渾噩噩,後來時局動蕩,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鄉,來到了新創辦的三閭大學任教。

原本他以為在這裡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教育青年們改造自己的國家,可是沒有想到在學校裡處處受到排擠,最終受到同事檢舉被學校解聘。

之後,他回到上海,經好友推薦去了一家報社,原本以為自己在這裡能夠從零開始,從精神上開發民智,可是誰成想,他最後負責的是《家庭與婦女》和《文化與藝術》兩本刊物。

方漸鴻的一生都沒有逃出事業的困境,看似從一座城裡掙扎著出來,但是最終只能陷於另一座城的禁錮。

每一個人都要在事業中尋找自我價值。有的人喜歡在在一個崗位上終其一生,而有的人想要體驗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崗位,有或許是因為被逼無奈,因此總是會不停的換工作。

這就好比把人生比作"打井",如果堅持在一個地方來打,那麼出水的機率就更大一些。可是若把人生比作"採蜜",那在不同的花朵上採,才能採出更甜美的蜜來。

因此,對於事業中的困境,關鍵是看我們怎麼定位自己的人生,當你確定了事業的方向之後,就要兢兢業業的工作,而不要像書中的主人公一樣渾渾噩噩,混吃混合,這樣,永遠都會被困在事業的困境中。

困境是自己創造的

說到人生中的這兩種困境,其實並不是外界所加給我們,而是我們自己創造的。

這兩座圍城是我們每個一人的心理困境,有時我們之所以會身陷各種"圍城",大多數是因為我們自身的力量太微弱。

如果我們想要"進城",又或是"出城",這種突破來源於自我內心的力量,面對生活的成功與失敗,我們不能像書中的主人公一樣懦弱、缺乏原則、玩世不恭,而是要想辦法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這樣才能使自己有能力去牴觸與反抗那些被"圍"起來的生活。

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激情去替代失望,踏上徵程,拼搏奮進之後才能獲得人生的"碩果"!這也是《圍城》所暗藏著的逃脫人生"圍城"的路徑。

《圍城》全書沒有述說人性,卻無時無刻不在刻畫著人性的自私、利己,虛榮,如果我們無法看透生活的本質,無法看清那些深藏在內心的人性,無論身處何處,都感覺身處在密不透風的圍城中。

因此想要走出生活中的各種"圍城"和困境,讀一讀《圍城》這一本書是一個不二的選擇。讀《圍城》不能像讀一般小說那樣只注重情節而忽視語言。《圍城》裡面的精言妙語是這部小說的最成功之處,也是最值得賞析的地方。

《圍城》中存在三種妙喻:一是真實的寫景寫事物的形象比喻,讀來令人舒暢,感覺恰到好處;二是抽象的思維和感覺運用具體的物象來比喻,讀來讓人覺得新奇、玄妙;三是利用喻體和本體在價值等級上的強烈反差邏輯性,達到對人物和事跡的嘲諷,使作品更顯詼諧、幽默。

如果你沒有讀過這一本書,建議你讀一讀,相信在你讀完之後,會對人生有更多的感悟,在婚姻和事業,乃至人生的各個方面彎路,成就自己的偉大人生。

現在這本《圍城》僅需39元,一頓飯的錢就可以讓你走出婚姻和事業的圍城,何樂而不為?

點擊以下連結就可以購買哦:

相關焦點

  • 《圍城》:別走進自己的「圍城」
    我們的內心都有一堵圍牆,把心房築成一座圍城、孤堡,困於心的人看不見真正的自己。漫漫人生亦如一圍城,往往被生存的種種煩愁包圍,使我們困惑、迷茫。如果不能走出一座座孤堡、一堵堵城牆,我們將陷於自我的桎梏,徘徊、迷失。
  • 錢鍾書:《圍城》—方鴻漸的「圍困」式人生
    小說《圍城》就是通過主人公方鴻漸,在婚姻、事業上曲折坎坷的人生經歷,深刻的反思與剖析了中國知識分子在面對人生不同困境時的心理狀態,並引發了讀者對生活意義的哲理性反思。我認為,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方鴻漸」,面對婚姻、事業中不同的困境時,都會出現像主人公方鴻漸那樣的逃避的心理。
  • 人生處處都是圍城,我們該如何突破?錢鍾書《圍城》提供了答案!
    讀完之後我認為書中的主人公方鴻漸便是此時此刻的我,他對待愛情、婚姻的態度以及對能力提升、事業規劃像極了我當下的生活。接下來我將對《圍城》書中的內容進行解析,並且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談談為何我們會深陷圍城中以及對自己未來人生的啟示。
  • 《圍城》裡6句經典語句,品味人生,感悟人生
    初看《圍城》它會給人一種愛情小說的印象,然而它的內容卻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題和象徵更是充滿了層次。今天編者就為大家帶來6句《圍城》中的經典語句,品味人生,讓我們一睹為快。01、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
  • 《圍城》| 男女交往的潛規則,全都在這本書裡了
    通過講述當時社會的愛情、婚姻、事業甚至是命運中出現的圍城困境,告訴我們如何建立起一個積極的人生態度。 你將會學習到,我們通常聽到的「婚姻是一座圍城」,具體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主角方鴻漸,會覺得自己的人生是一座圍城?
  • 人生如同一座圍城——錢鍾書《圍城》的存在主義哲學探析
    在那個時代裡,命運在諸多偶然性的支配下,到處都充斥著孤獨和絕望,人們只能在「絕望中抗爭」,但最後的結果卻只能是為絕望而期待。與卡夫卡的《城堡》中的測量員K無論怎麼努力,也無法進入城堡類似,「城 」成為了人類生存困境的指代。
  • 《圍城》:錢鍾書寫下的這本書,帶給我們不同的人生感悟!
    相信有許多朋友都看過錢鍾書先生的一本名作,這本書裡寫了許多關於愛情、工作、人生的道理。這本書便是《圍城》,這本書被譽為「近代小說」的巔峰之作。在我年輕的時候便拜讀過這本書,但是卻一直沒機會寫下自己對於這本書的看法。
  • 錢鍾書的《圍城》——向我們揭示了人性的複雜
    書中所展現的是二十世紀二十到四十年代抗日戰爭背景下,主人公方鴻留學四年,一朝回國之後,在愛情、事業、婚姻等方面屢屢碰壁的人生經歷。 方鴻漸如同"圍城"一樣的生存困境與精神困境,折射出時代背景下,一部分知識分子無聊可鄙的生活形態和病態的精神世界。
  • 身處困境的陳夢只有兩個字:拼了
    男乒選拔賽已經初露端倪,做為內戰王的林高遠依然很強勢已經嶄露頭角,搭上去往世乒賽的班車是沒有問題的,被蔡振華看好的接班人王楚欽表現出色有可能脫穎而出,大胖梁靖崑也不甘示弱取得了3勝1負的好成績,三人齊頭並進競爭激烈誰能笑到最後我們拭目以待。
  • 錢鍾書:我或是我們終將經歷,逃不過,走不出人生的圍城
    人生三座城:婚姻,事業和自我認同。很多人逃開了後兩樣,但是無論如何都逃不開第一樣,最後不得不努力活成別人期待的模樣。錢鍾書先生不是守城人,他並不在乎你進不進城,他是給"城"畫地圖的人。由此可見,兩人美麗的相識,無不註定今後很長一段時間裡,確切說是一生一世,都要在婚姻這座圍城裡用心經營,好令它無堅不摧。那次後,兩人便開始交往,直到在錢鍾書的鼓勵下,楊絳後來也考上了清華大學。"愛情就像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卻想逃出來。"書中這句話,吸引了無數的讀者捧起這本書。就像我們現在,打開這本書,進入錢鍾書用文字構築的《圍城》。
  • 《圍城》:方鴻漸被圍困、又被圍觀的人生,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
    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活於關係之中的,在錯綜複雜的關係中,有些人很清醒,能夠堅持自己,不被關係影響,而有些人卻很不幸,迷失於關係中,活成了別人期待的樣子。然而,最可怕的並不是活成別人眼中的樣子,而是卡在中間,既沒有成為自己,也沒有成為他人的期待,卻是成為了自己和他人都討厭的樣子,被圍困在人生的圍城之中。
  • 錢鍾書《圍城》:人生處處是圍城,每個人都是方鴻漸
    「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楊絳《圍城》是錢鍾書先生唯一的長篇小說,故事主要寫抗戰初期知識分子的群相。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圍城》故事發生於1920到1940年代。
  • 圍城裡外,人本孤獨。書本之外的《圍城》我們應當明白哪些道理?
    《圍城》2013版 人民文學出版社深讀此書的人一定知道,錢鍾書先生在全書安排了許多變奏。例如書中有一處,方鴻漸說道:「我近來對人生萬事,都有這個感想。」這就是是點題之筆,「圍城」的象徵意義遠遠超越婚姻,形成多聲部的共鳴。「圍城」的困境貫穿著人生各個階段,各個層次。每讀一次,必會有不一樣的感受。讀完《圍城》,我們至少要明白這些道理:1.不要對某些約定和承諾深信不疑。
  • 錢鍾書《圍城》:方鴻漸的悲劇人生給了我們3條警示,很現實
    方鴻漸的悲劇人生給了我們3條警示,很現實1、不要在最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方鴻漸的人生中其實有很多很多的機會,上大學、出國留學、銀行職位、到大學任職教授等等,他只要抓住其中的一個機會,就能擁有不一樣的人生,但是他吃不了苦
  • 《圍城》:人生就是荒誕與虛無中進行絕望抗爭,唯有反抗才能自由
    人可以通過自身的不懈追求,打破禁錮自己的圍城,重新定義人生的意義,《圍城》中方鴻漸在有退路的時候一味躲避遊移,最後落得慘痛無路可退的下場,作者是想借方鴻漸規勸世人,一味躲避是沒有用的,只有勇敢的承擔自己的責任,才能在困境中尋找到新的出路。
  • 錢鍾書先生作品的「圍城」中,不止《圍城》一部經典
    錢鍾書先生作品的「圍城」中,不止《圍城》一部經典編輯:笛簫談書 本文原創 抄襲必究 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 推薦正能量的圖書歡迎大家來到笛簫談書,這裡有好看的書籍,還有有趣的書籍,這裡還有讓你讀了欲罷不能的書籍。來到這裡還會收穫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 讀完《圍城》中方鴻漸的悲慘人生,讓我明白了兩個人生道理
    在錢鍾書先生的《圍城》中,有這麼一句話讓無數夫妻深有感觸:「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圍城外的人想進來,圍城裡的人想出去。」錢鍾書在《圍城中》憑藉著自己對生活的深刻觀察,深深的諷刺了世間百態,用方鴻漸的形象來揭示一個個人性中的欺詐、虛偽與懦弱。
  • 《圍城》:用盡一生追尋希望,仿佛為自己鑄起一道圍牆
    的感嘆,便要學會不喜亦不懼,在黑夜中攥住螢光。錢鍾書通過描寫方鴻漸的悲劇來揭示人生的悲劇,體現的是對人類永恆精神困境的思考,至於解決困境的方法,他並沒有說。但是,讀完方鴻漸的故事以後,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會有自己的答案。如同約翰生在《漫步者》裡所說的:「堂吉訶德的失望招得我們又笑他,又憐他。
  • 被困婚姻「圍城」的方鴻漸告誡讀者:沒主見的男人,人生有多懦弱
    而書中錢鍾書對男主角方鴻漸形象的塑造,對這一句話做出了全面而深刻的解釋。對於他婚姻的"圍城",其中最虐心的一段愛情,莫屬方鴻漸和唐曉芙的愛情,他們兩個人之間,也許還算不上愛情,因為他們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 錢鍾書《圍城》:從方鴻漸的悲劇人生裡,我明白了2個人生道理
    《圍城》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書評家夏志清先生認為《圍城》是「中國近代文學中最有趣、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可能是最偉大的一部」。錢鍾書《圍城》:從方鴻漸的悲劇人生裡,我明白了2個人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