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發現讀書之美,通過閱讀走出抑鬱,喜歡我的文章的朋友請關注我。
文|發現讀書之美
1人生處處都是圍城
《圍城》是我一直想讀但是沒有讀的書,因為前幾年總是固執地以為一部描述民國時代社會生活的書籍放在當今21世紀難免會有些過時,對於現在的生活沒有參考意義,所以雖然買來很久,但只是斷斷續續看了些,沒有讀完。
近日新型肺炎施虐,被困在家中,像極了錢鍾書老先生所寫的「圍城」,於是決定開始繼續閱讀,讀完之後為自己的一葉障目感到羞愧,有種相逢恨晚的感覺,慨嘆如此優秀的著作怎麼現在才讀,也深知為什麼此本著作會被稱為經典!
書中所描述的事情發生在19世紀三四十年代,但是書中所塑造的鮮活的人物性格、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相愛卻求之不得的愛情生活、婚前美好婚後糟糕的婚姻生活、內心彷徨不知人生意義的迷茫、努力追求事業但是屢屢挫敗的無可奈何,放在當今的社會依然不過時。
讀完之後我認為書中的主人公方鴻漸便是此時此刻的我,他對待愛情、婚姻的態度以及對能力提升、事業規劃像極了我當下的生活。接下來我將對《圍城》書中的內容進行解析,並且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談談為何我們會深陷圍城中以及對自己未來人生的啟示。
2《圍城》內容解析
《圍城》被稱為中國近代史的「新儒林外史」,書中的情節描寫、語言敘述詼諧幽默,人物滑稽、極具諷刺,但是傳達的道理卻讓人驚醒。
書中主人公方鴻漸是一位留學歸來的「博士「,但是這個博士是個假博士,文憑是用錢買來的,自己的假文憑就像是一個如鯁在喉的魚刺,導致自己在回國之後發生了一些跌宕起伏、啼笑皆非的故事。
第一、掙脫枷鎖卻難免落入俗套
方鴻漸出國讀博之前已經定親,但是他反對封建婚姻,一心想著逃脫,追求自己的幸福,所幸定親的姑娘還未行夫妻之實便已經得風寒去世,欣喜之情可想而知,終於可以盡情去追求屬於自己的愛情。之後陸陸續續遇到四位姑娘,一夜情鮑小姐、愛慕自己的蘇文紈、自己傾心的唐曉芙、步入婚姻的孫柔嘉。
初遇鮑小姐,怦然心動,但是單純的自己卻遇到了玩弄感情的女人,自己的一片傾心對鮑小姐來說只是玩玩而已。遇到喜歡自己的蘇文紈,雖然自己不喜歡但是卻沒有正面拒絕,與人保持曖昧,欲拒還休的朦朧態度讓人誤會,導致關係僵化。遇到自己喜歡也喜歡自己的唐曉芙,雖有誤會但卻不解釋,缺乏追求的勇氣和突破世俗的魄力。缺乏識人斷物的本領,不知自己所要的愛情和婚姻究竟是什麼樣的,所以被外柔內剛、目標明確的孫柔嘉裹挾步入婚姻生活。
第二、婚前的溫柔被婚後的爭吵取代
結婚前孫柔嘉溫柔、善解人意,讓人憐惜,所以才會讓單純的方鴻漸心生憐惜,無論是將陸子瀟追求自己的事情自己苦惱無法拒絕的事情告訴他還是將英語課上學生戲弄自己的事情告訴他,都是為了讓他們之間的關係進一步加深。
最後採取騙方鴻漸他們之間的事情雖然只是傳言但是已經傳到自己的父親的耳朵中,自己苦惱無法處理,以及周圍謠言的壓力讓善良的方鴻漸不得不娶她,陷入圍城之中,進退為難。
婚後兩個人的關係並不和諧,主要原因是孫柔嘉婚前的溫柔善良大都是戀愛時為了迎合男人的偽裝,而有主見、強勢才是自己真正的一面,婚後再也無需掩飾,因此對方鴻漸的家庭、婚姻的態度、事業的追求都直言不諱、頗有微詞,因此兩人矛盾不斷、爭吵不停。
第三、性格鮮明的人物增添了書的趣味性
書中塑造了很多典型的人物形象,個個特色鮮明,尷尬猥瑣的三閭大學主任李梅亭,精於世故、老謀深算的三閭大學的校長高松年,和方鴻漸擁有同樣假學歷被揭穿臉不紅心不跳的三閭大學主任韓學愈等等,而我對於趙辛楣最為推崇。
趙辛楣是識人能力強。方鴻漸內心單純善良、性格怯懦,亦如書中趙辛楣對方鴻漸的評價,「你不討厭,可你這個人全無用處。「對孫柔嘉欲擒故縱的愛情伎倆瞭然於胸,多次提醒方鴻漸不要被孫柔嘉的柔弱的外表所迷惑。
處事堅決、果斷,對人生有長遠的規劃。喜歡的姑娘蘇文紈嫁做人婦之後,沒有心灰意冷,反而理智地離開傷心地,去三閭大學工作,在三閭大學遭遇上司的重大誤會之後,毅然離開。
讀完之後,我在深思為何我會覺得自己像書中的方鴻漸,身陷圍城之中?
3為何我們會深陷《圍城》之中?
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將自己困在城中,不願出來。
第一、不敢追求想要的人生
方鴻漸所學的專業不是自己真心喜歡的,他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專業,或者知道卻不敢遵從自己的內心去追求,所以他才會渾渾噩噩,不求上進,無法取得博士學位。他所從事什麼工作也不是自己爭取來的,要麼是嶽父介紹、要麼是朋友介紹,沒有甄別選擇,因為內心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工作,能否擔任。
回國之後由於假學歷事件,讓自己一次次陷入被動,無論是追求愛情時學歷被揭穿而掩面而去,還是定好的職位因為學歷問題降職而不願爭取,也從側面反應出方鴻漸的膽小懦弱,不敢承擔謊言被揭穿的後果。
第二、活在別人的期望中
方鴻漸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總是活在別人的期望中,回國後在嶽父的幫助下進銀行上班,失戀之後在趙辛楣的建議下去三閭大學任教,在孫柔嘉的建議下回家生活,結婚之後在趙辛楣的建議下想要離家闖蕩……
腳下所選擇的每一步路都是在外界的環境以及周邊的人的推動下完成的,而從未問過自己內心人生的規劃以及此生的追求。
第三、善良沒有鋒芒
由於自己沒有能力,所以當遭遇不公待遇時,不敢爭取本屬於自己的利益。就像是在去三閭大學任教時,本來答應給教授職位的,但是只給了副教授,非但沒有為此理論一番,反而站在校長高松年的角度上體恤校長的苦衷。
我們除了慨嘆高松年校長的事故圓滑之外,也在為沒有能力不敢叫板的方鴻漸感覺到悲哀。我們在感嘆孫柔嘉婚前婚後判若兩人的變化的同時,也在為方鴻漸工作平庸感覺到憂傷。
4《圍城》對我未來人生的啟示
一、關於人生
「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
書中的這句話講述了多少人的遺憾與無奈。
小時候總認為時間過得很慢,盼望著可以早點長大,長大後可以離家遠一些、不再聽父母的嘮叨,但是好不容易長大才發現家是自己想回卻沒有時間回去的地方,想聽父母的嘮叨,而工作太忙給父母打電話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心裡期盼著時光可以慢些,可以多些時間陪陪父母,陪伴孩子漸漸長大。
讀書時總覺得讀書太枯燥,懷疑所學知識對於未來的用途,但是等到走出校門後才後悔當初沒有好好學習,知識的淺薄讓自己的母校蒙羞,想靜下心來學習卻沒有了充足的時間和精力。
二、關於婚姻
「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老實說,不管你跟誰結婚,結婚以後,你總發現你娶的不是原來的人,換了另外一個。」
書中對於婚姻的描述不僅對「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的論調做了很好的詮釋,也顛覆了我一直以來的認知。
年少時以為愛情就要兩情相悅,你儂我儂,當愛情變成親情時,感情只會更深,不會因為柴米油鹽變淡。上一輩的愛情很多是通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促成,沒有可參考的價值。
所以當遇到自己心儀的伴侶,不顧父母的阻攔、不管未來的生活的艱辛,執意要與全世界為敵,只為可以長相廝守,但是當真正步入婚姻,才發現戀愛時說不盡的情話被搭夥過日子的模式所替代,沒有激情、沒有打情罵俏,只有平淡。
三、突破圍城
圍城只是一種狀態,困住我們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是我們對待事情的態度以及處理問題的方式,我們更多的將時間用在緬懷過去、擔憂未來,用在羨慕別人的生活,而忽視了當下,錯過了生活中的美好,當下的一切才是上天賜予的最好的禮物。
亦如現在我們雖然每個人都在家自我隔離,但是我們都是在為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我們既不讓自己出去傳染別人也不讓別人傳染我們,我們跟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一樣,也時刻的在戰鬥著。
無論你是誰,無論你處於人生的那個階段,改變心態,突破圍城,必定會收穫意想不到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