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5月3日10時訊 記者從秀山縣政府官網上獲悉,秀山縣積極發展農村電商。在重慶秀山縣平凱街道鄧陽社區的「武陵生活館」實體店,店主楊俊正忙著為老鄉送來的土雞蛋貼二維碼。楊俊告訴記者,這些「有身份」的土雞蛋將在當地的農村電商平臺「村頭商城」銷售,「一枚土雞蛋在網上的定價是3元錢,雖然遠遠高於普通雞蛋的市場價格,但卻格外搶手」。
「武陵生活館」是秀山縣著力發展的農村電商平臺線下實體店,也是當地推動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的重要載體。如今在秀山縣,像鄧陽社區這樣的村級「武陵生活館」一共有230家。記者了解到,在「武陵生活館」裡,村民不但能將土特產賣出去,也能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還能辦理繳納水電費、買車票、存取款和收發快遞等業務。
秀山縣地處武陵山腹地,渝、湘、黔、鄂四省市接合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這裡受區位條件、發展基礎等因素制約,縣域經濟發展整體滯後。最近幾年,秀山縣委、縣政府結合自身特色資源優勢,將發展農村電商作為縣域經濟轉型突破口,建立起電商平臺、物流配送、農產品上行、人才培養和電商服務五大體系,形成了線上「村頭商城」、線下「武陵生活館」的「網際網路+三農」的秀山模式。
發展農村電商,物流是一大障礙。為了打通農村物流最後一公裡,秀山縣在現代物流園區建設中專門規劃了物流配送區域,整合「三通一達」等81家物流快遞企業入駐,建立起電子商務快遞分發中心。同時,將全縣規劃為4個片區15條鄉村物流線路,並組建貨運調度中心,自主研發「武陵物流雲」信息系統,整合社會車輛4000多輛對接物流供需。目前,秀山縣物流、快遞進出村的總量已經達到了月均3萬件次以上,農特產品進城成本節約近20%。
缺少人才和服務體系,是制約很多地區發展農村電商的重要因素。秀山縣的優秀人才從哪來?記者了解到,秀山縣一方面推行「培訓+孵化+培育」的人才培養模式,與各大高校合作,建成了眾創空間和人才實訓基地,培養本土電商人才3000多人;另一方面,建立了電商孵化園,吸引本土人才返鄉創業,目前電商孵化園已經集聚了電商創業者400多人、各類電商企業及網店1100多家。
隨著農村電商的發展,大山裡「沉睡」的財富被喚醒,一件件秀山土特產品藉助網際網路走出大山,農村電商成為秀山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數據顯示,2016年,秀山全縣電商交易額實現68.59億元,增長46.25%;網絡零售額實現12.38億元,增長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