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安靜,沉靜,寂靜,她們四姐妹,雖名都為靜,卻如春蘭秋菊,各擅勝場。
在我們富足安然時,暫時隱忍時,傷心失落時,臥床待眠時,她們四姐妹都靜靜地陪著我們!但我們卻總是忽略她們。今天,開個見面會認識一下:
寧靜的[寧],形如房子裡桌子上有器皿,器皿裡有充足的食物,表示生活豐足,後來又加了一個心,成為「寧」,意思是說不擔心生活飢餓,這叫寧。這是一種富足的感覺。
記得小時候自己常常怕鬼,也忌諱說鬼。有一次回山裡老家,問一位獨居的老奶奶:夜裡連個燈火也沒有,怕不怕?老奶奶說:有什麼可怕?什麼都不可怕。只有沒東西吃才可怕!那一次,給我的震憾很深,觸發我後來分析文學電視電影藝術作品十大情緒時,我把「飢餓」放在了第一位。
我們常常會把寧靜這個詞用在形容一個村子,比方:寧靜的小村莊。寧靜的小村莊往往意味著富足,不是說村莊裡沒有雞鳴狗叫、媽呼爺喚的聲音,也不是說村莊裡沒有家長裡短、雞毛蒜皮的小糾紛。
有一句話叫:寧靜而致遠。這裡隱含著的含義其實就是人要想致遠,必須要先富足,一個生活不富足的人,無論如何是達不到寧靜而致遠的。他欠著一屁股債,時時刻刻都有不同的人向他討債,試問他如此焦頭爛額,如何寧靜?如何致遠?寧包含了你必須先生活富足,不然全扯淡。所以,寧靜以致遠用白話文來翻譯一下就是:帶足了乾糧才能旅行得遠,不至於跑到半路,被人一個電話催著回家還錢。
我的一個學生問:那這是不是說只有實現財務自由化的人才有致遠的心思。
我說產:不。財務自由化和富足不是一個概念。不富足也可以財務自由,富足也不一定財務自由。
富足穩定幸福往往都與「不自由」有關;貧困欠缺失敗往往都與「自由」有關。凡是為你爭取自由權力的,往往是想坑你的;凡是讓你按規矩做事的,大都是讓你富足的。過了節氣,種沒下地,來年沒收成。過了點不休息,明天難起床。到了點不吃飯,下午沒力氣。到了時間不結婚,孩子難生育。
自由?不忘初心,按著規矩靈活做事,才是真自由。(關於自由和不自由還可參看油燈另一篇關於「規律」的文章)
安靜的[安],是一個女人在屋子裡坐著。安然就是一個女子靜靜盤坐的樣子。這是一幅非常美好的畫面,你可以想像是母親在家裡等著自己著回家吃飯,也可以想像是愛人在家裡等著自己回家休息,這是一種非常幸福的港灣感受。
說到港灣想到有句話叫:心安即吾鄉。理解這句話就是:母親和愛人在的地方就是我的家和故鄉。也正如有一句俗話:沒有女人不成家。
又想到有這樣一個說法:人這一輩子,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卻發現是夢裡去過無數次的,有種莫明其妙的故鄉之感,也是這種安然的感覺,那其實就是心靈感受的故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安靜來形容人,一個嬰孩兒到陌生的地方,又哭又鬧,好不容易他吃飽睡熟了,我們會形容他:現在很安靜。沒錯,他現在很安靜。他安靜的時候他舒服,照顧他到手忙腳亂的我們也舒服。
沉靜的[沉],是東西沉沒入水,在古代這代表著祭祀。在這裡其實意味著,水面或表面的之下有內容、有東西。這其實是不安份的,似乎下一刻就會風卷雷動,靜中隱含著動的感覺。
我們經常會用沉靜來形容海,沉靜如海。其實靜的是海平面,海下面的下方,有火山,有海洋生物鏈,有海神波寒頓美人魚和海底龍宮的故事。
讓我想起來有一句話: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這豈不是在說:沉靜!每一次我們被冤枉,每一次危急關頭,我們應該沉靜。但是像馬上要被西門豹沉下水的神婆神漢估計不能像上將軍那樣沉靜,他們一定哭天搶地,「激動」萬份!
寂靜的[寂],是說可以聽到屋子裡豆子掉落。這其實是一種用細微的動來襯託靜的感覺。如果屋子裡人頭湧湧,聲音嘈雜,我們怎麼可能聽到豆子掉落到地上的聲音呢?
似乎可以聽到豆子掉落的描寫,還有很多,比方:聽到蟲叫,聽到燈花炸開,這都可以用寂靜形容。
我們常常用寂靜來形容夜晚,其實無論多靜的夜晚,我們都可能會聽到遠處的犬吠,不知所在的蛐蛐叫,以及那突如其來卻不驚擾的車鳴……
在那無數個寂靜的夜晚,我們可能在思考人生,思考命運,思考生意,思考仕途,思考——思考下圖這位好「安靜」的美女到底是誰?
寧靜,安靜,沉靜,寂靜!希望你真了解了這四姐妹!
如果朋友們讀著還有點兒意思,請點擊關注或者在下方評論留言,油燈會回復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