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的8月,《如懿傳》震撼開播,當年播放量超過150億,碾壓了同期許多劇集。
更難得的是,時隔兩年《如懿傳》都熱度不減,不僅有網友模仿劇中的情節自製視頻,在社交平臺上自娛自樂,吸引不少人圍觀;還有許多海外電視臺引進轉播。
最近就有消息傳來,《如懿傳》登陸了馬來西亞電視臺「雙星臺」。
馬來西亞雙星臺是馬來西亞最知名的電視臺之一,舉辦有「華麗臺電視劇大獎」等獎項。
對於《如懿傳》的播出,雙星臺也做足了準備,採取了「白天首播」、「晚上重播」的全天候播出方式。
華語電視劇在海外能全天播出的並不多,《如懿傳》享受的待遇可謂是剛剛的。
一般來說,遇到這樣的好消息,片方都會很高興。不說開慶功會,至少也要在社交平臺上「廣而告之」。
但是《如懿傳》的片方卻顯得非常佛系,官方社交平臺安靜如雞,上一次官宣訊息還是2019年1月份,內容是《如懿傳》將在東方衛視、江蘇衛視播出。
那麼,為何《如懿傳》片方對於在海外電視臺上星播出,顯得這麼淡定,連條信息也不發布呢?
這大概和《如懿傳》在海外的超強影響力密不可分。
《如懿傳》至今已經在美國中旺電視臺、越南LA34衛視臺和河內衛視臺、加拿大城市電視臺和新時代電視臺等多家海外媒體播出,有的甚至是多輪重播。
不僅上映地區廣泛,《如懿傳》播出時還能引起海外的熱議。
《如懿傳》在日本上映時,霓虹國不僅給這部劇重新命名為「紫禁城中命運凋零的王妃」,對如懿進行了悲憫式的總結,還稱這部劇為「中國宮廷年代劇的巔峰之作」。
除了海外,《如懿傳》在中國臺灣地區也受到了極高的禮遇。
《如懿傳》在臺灣播出時,收視率達到了5.84,不僅位居收視冠軍,還成為4年來在臺灣收視率最高的大陸劇,被譽為「全民瘋如懿」。
或許是在海外等地已經取得了太多的成績,讓《如懿傳》片方對這些信息已經麻木,從而懶得宣傳。
那麼問題來了,在海外播出的華語電視劇很多,為何《如懿傳》可以取得這麼多好評呢?
俗話說:「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如懿傳》的故事背景是「古代文化大集成」的清朝,這部劇在許多細節上,都做足了中華「味」。
例如,弘曆和青櫻的愛情,始於一句美好的唐詩「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這句詩在全劇反覆出現,見證了兩人感情的變遷。
在《如懿傳》中,如懿曾被打入冷宮。冷宮中有一個牌匾,鏡頭一掃而過。細心的觀眾會發現這塊牌匾上寫著「終而復始」四個字。
這個成語出自《淮南子·說山訓》,釋義為不斷地循環往復。這四個字也預示著如懿在皇宮中反覆「得寵失寵」,她最終完全放棄了和皇帝的感情,用一句「花開花落自有時」了卻了愛情。
這部劇還在許多地方飽蘸了中華文化,劇中的菜餚都是請大廚師製作,讓人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香氣四溢。在臺灣火爆螢屏後,就有商家推出了「宮廷風除夕晚宴」。央視國際頻道還專門對這一現象進行了報導。
此外,《如懿傳》中的服裝也是盡善盡美,點翠、雲錦、緙絲等傳統服飾文化都有所體現。
從劇情臺詞,到道具設計,《如懿傳》都充滿了中華式的匠心,滿足了世界對中華文化的渴望,難怪可以遠銷海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