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講個烈女子尤賡娘的故事。
話說明朝末年有個叫金大庸的官宦子弟,娶了本郡尤太守的女兒尤庚娘為妻。庚娘長得既美麗又賢惠,夫妻倆感情很深。那時正是兵荒馬亂的年頭,金大庸一家為了躲避兵禍就去南方投親。在路上遇到一個叫王十八的人也帶著妻子逃難,王十八見到金大庸後一見如故與金稱兄道弟,十分熱情,金大庸很高興,於是兩家人便同行同住。
這天,走到了一條河邊,庚娘偷偷告訴金大庸說:「不要和王十八同乘一條船。他總是盯著我,眼珠亂轉,好像心術不正!」金大庸答應了。這時王十八僱了條大船,並幫著金家搬運行李,忙忙碌碌,非常周到。金大庸不忍拒絕他的好意,又想到他也帶著妻子,那少婦看上去也很溫順和氣。於是就決定與王十八同坐一條船。
不久太陽落山了,遼闊的水面一望無際,分不清東西南北。金大庸看到四周荒涼險惡,心中有種不祥的預感。船行了一會兒,月亮升起來了,只見到處是蘆葦。船停下後,王十八邀金大庸父子到船頭望望風景,忽然乘其不備將金大庸一把推下水。金大庸的父親看見剛要呼喊,也被船家用竹篙一下打落水中。金母聽到聲音出來察看,也被打下船去。這是王十八假意這才高喊救人,可水深浪急,金家父子幾個早已經沒有了蹤跡。
剛才金母出來時,庚娘也跟在後邊,已察覺剛才發生的事。聽到一家人都掉進河裡,很是害怕,哭著說:「公婆都淹死了,我到哪裡去呢!」王十八這時進來勸她:「娘子不要憂慮,不如跟我到南京去吧。我家有房子有地,很富裕,保你吃穿不愁。」庚娘心裡明白這些都是王十八搞得鬼,可自己人單勢孤,只好假裝止住淚說:「事已至此,只能如此了。」王十八聽了非常喜歡,到了夜裡,王十八就跑到艙裡拉住庚娘求歡,庚娘假託來了月經,王十八無奈就到少婦那裡去睡了。不久,只聽王十八夫婦吵了起來,也不知什麼原因,只聽到女的說:「你辦這種事,不怕遭雷劈嗎?」王十八就打那女人,女的喊起來:「死了算了!實在不願給殺人賊當老婆!」王十八吼叫著把女人拖出船艙,只聽到咕咚一聲,接著就聽到喊有人落水了。此後幾日,王十八常來糾纏庚娘,但都被庚娘藉故推辭了。
過了幾天,到了南京,王十八領庚娘回到家,上堂拜見母親。王母驚訝說這不是原來的媳婦了。王十八說:「原先的媳婦掉到水裡淹死了,這個是新娶的。」回到房裡,又要親近庚娘,庚娘笑著說:「三十多歲的男人了,還不懂這人情世事嗎?普通人家成親,還得喝一杯薄酒呢,如沒有幾分酒意,草率行事,成什麼樣子?」王十八聽後大喜,於是立刻準備了酒菜,兩人對坐飲酒。庚娘拿著酒壺殷勤地勸酒,王十八慢慢有些醉了,推辭不喝了。庚娘又換了大碗,媚笑著強要他喝,王十八不忍拒絕,又喝了下去,不久就酣然大醉,庚娘見王十八酒醉昏睡,就走出房門,拿了把刀進來,摸黑來到床前,伸手摸王十八的脖子,王十八還抓著庚娘的胳膊,說著親熱的話。庚娘用力一刀砍下去,沒把他砍死,王十八叫著要爬起來,庚娘又砍了一刀,王十八這才死了。王母好像聽到響聲,過來問出了什麼事,庚娘於是揮刀也把她殺死了。
王十八的弟弟王十九聞聲發覺趕來,庚娘知道不免一死,於是立即揮刀自殺。可刀刃卷了,砍不進去,她便打開門跑了出去。等王十九追出來,她已跳進池塘裡了。王十九急忙呼告鄰居,把庚娘撈上來,見人已經死了,可面色端莊豔麗,依然同活著一樣。大夥一同檢驗了王十八的屍首,看見床頭上有一封信,打開一看,原來是庚娘寫的,信裡詳細講述了她全家的冤情。眾人看罷都認為庚娘是個烈女子,於是大家商量決定湊錢給她出殯。天亮後,聞訊來看的人有好幾千,見了庚娘,個個敬佩,人人朝拜。一天的時間,就斂得了上百兩銀子。好心的人們為她買了珠冠袍服、金銀首飾,上等棺材和很多隨葬東西,把她葬在了南郊墓地。
再說金大庸,當初落水後,幸虧浮在一片木板上,才大難沒死。天亮時,漂到淮河上,被一條小船救上來。這條小船是當地富戶尹老漢專門為搭救落水遇難人設置的。金大庸清醒後,去登門拜謝,尹老漢了解了他的遭遇,就要留下他教自己的兒子讀書。金大庸因為不知道親人的消息,想前往探訪,所以拿不定主意是走是留。這時又聽說:「撈上來了淹死的老人。」
金大庸疑心是自己的父母,急忙跑去看,果然不錯。尹老漢代他買了棺木,金大庸正在哀傷痛哭,又聽說:「救了一個落水的女人,自稱金大庸是她丈夫。」金大庸擦乾淚驚疑地跑出去,那女子已經來了。並不是庚娘,而是王十八的妻子,向著金大庸大哭起來,請求收留她。金大庸說:「我心緒已亂,哪有心思替你打算!」女子哭得更厲害了。尹老漢問明緣故,說這是老天的報應,勸金大庸收留這女子為妻。金大庸藉口,況且還打算報仇雪恨,怕有家是累贅。那女人說:「如果像你說的,要是庚娘還活著,你也會為了報仇而拋棄她嗎?」尹老漢覺得這女子說話在理,就提出暫時代金大庸收留這女人。
金大庸埋葬父母時,那女人披麻戴孝,哭得非常悲痛,如同死的是自己的公婆。辦完喪事,金大庸懷揣利刃手託飯缽,要去揚州報仇。女人勸他說:「我姓唐,祖籍是南京,和那個王十八是同鄉。以前他說是揚州人,都是騙人的,況且江湖上的水寇多半是他的同黨,你這樣去怕是報不了仇,還會惹禍。」金大庸聽她一說,猶豫不定。這時忽然傳來有烈女子殺人報仇的事,這事在沿河一帶流傳很廣,姓甚名誰非常詳細。金大庸聽了知道是庚娘幹的,但知道庚娘死了就更加悲痛。於是辭謝唐氏說:「幸虧我沒做有辱你的事。我家有這樣的烈女子,怎能忍心負她另娶呢?」唐氏則不肯離開,並願意做妾。
不久,有個同尹老漢交情很深的袁姓副將軍,路過這裡來看望尹老漢,見到金大庸,非常喜愛,請他當了軍中的書記官。金大庸孤身一人便答應了袁將軍。過了一陣子,流寇造反,袁將軍立了大功。金大庸也因為參贊軍務有功,被授了官職回來,這時他才和唐氏成了親。
過了幾天,金大用帶上唐氏去南京,準備去給庚娘掃墓。剛過鎮江,船到江心,忽然有一條小船過來。船中有一老媽媽和一個少婦,金大庸驚疑那少婦很像庚娘。小船疾駛而過時,那少婦從窗中窺看金大庸,神情更像庚娘。金大庸驚疑又不敢追問,急忙呼叫說:「看那鴨子飛上天去了!」少婦聽了也呼喊說:「饞狗想吃貓腥嗎!」這是當年閨房內他們夫妻倆開玩笑的話。金大庸大驚,回船追近仔細一看,真是庚娘。兩人相見抱頭大哭。唐氏以嫡妻禮拜見庚娘,庚娘驚奇地詢問,金大庸才仔細地述說了緣由。庚娘拉著唐氏的手說:「同船時一席話,心中常常忘不了,想不到成了一家人。多虧你代我葬了公婆,我應當首先謝你。」於是以年齡論,唐氏小庚娘一歲,二人便以姐妹相稱。
庚娘緣何死而復活呢?原來,庚娘被埋葬以後,自己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忽然聽見一人喊她說:「庚娘,你丈夫沒死,還應當重新團圓。」接著就如同從夢中醒來,用手摸摸四面全是牆壁,這才醒悟自己是被埋葬了。
正巧有幾個盜墓人發現庚娘的陪葬物豐富,便挖墳破棺,見庚娘仍然活著,雙方都既驚又怕。庚娘害怕他們害自己,哀求說:「幸虧你們來,才使我又見天日。頭上的首飾,你們全都拿去,請你們把我賣到庵裡當尼姑,也可以得幾個錢,我不會把這事告訴別人。」盜墓人嚇得磕頭說:「娘子是貞烈女子,神人都敬佩。小人們不過是貧困沒有辦法,才幹這見不得人的事。只要你不說,我們便感恩了,怎麼敢賣你為尼呢?」
庚娘說:「這是我自己願意的事。」另一盜墓人的說:「鎮江有個耿夫人,一人守寡沒有子女,如果見到娘子一定會很高興。」庚娘謝過他們,自己摘下珠寶首飾,全都給了他們。盜墓人不敢收,庚娘再三給他們,才拜謝收下來。接著盜墓人僱了車船,把庚娘送到了耿夫人家,假說是乘船遇風迷路。耿夫人是個大戶,守寡一人過日子,見了庚娘非常喜歡,把庚娘當作親生女兒。庚娘把自己的經歷講述了一遍,金大庸就過船去拜見耿夫人。耿夫人像對親女婿一樣款待他,邀金大庸到家中,留住了好幾天才走。從此兩家來往不斷,大庸與庚娘夫婦恩愛如初。
點評:大的災變在前,苟且而淫就可以生,貞烈的卻只能死。活著的人恨得眼眶瞪裂,死去的使人揮淚悲傷。至於像談笑不驚,手刃仇人,千古大丈夫中,恐怕也難找與之相匹敵人!誰說女子,就不能同英烈男子並駕齊驅呢?尤庚娘真可稱得上一位奇烈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