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說《聊齋》之奇烈女子尤庚娘

2021-01-17 會講故事的明月

今天講個烈女子尤賡娘的故事。

話說明朝末年有個叫金大庸的官宦子弟,娶了本郡尤太守的女兒尤庚娘為妻。庚娘長得既美麗又賢惠,夫妻倆感情很深。那時正是兵荒馬亂的年頭,金大庸一家為了躲避兵禍就去南方投親。在路上遇到一個叫王十八的人也帶著妻子逃難,王十八見到金大庸後一見如故與金稱兄道弟,十分熱情,金大庸很高興,於是兩家人便同行同住。

這天,走到了一條河邊,庚娘偷偷告訴金大庸說:「不要和王十八同乘一條船。他總是盯著我,眼珠亂轉,好像心術不正!」金大庸答應了。這時王十八僱了條大船,並幫著金家搬運行李,忙忙碌碌,非常周到。金大庸不忍拒絕他的好意,又想到他也帶著妻子,那少婦看上去也很溫順和氣。於是就決定與王十八同坐一條船。

不久太陽落山了,遼闊的水面一望無際,分不清東西南北。金大庸看到四周荒涼險惡,心中有種不祥的預感。船行了一會兒,月亮升起來了,只見到處是蘆葦。船停下後,王十八邀金大庸父子到船頭望望風景,忽然乘其不備將金大庸一把推下水。金大庸的父親看見剛要呼喊,也被船家用竹篙一下打落水中。金母聽到聲音出來察看,也被打下船去。這是王十八假意這才高喊救人,可水深浪急,金家父子幾個早已經沒有了蹤跡。

剛才金母出來時,庚娘也跟在後邊,已察覺剛才發生的事。聽到一家人都掉進河裡,很是害怕,哭著說:「公婆都淹死了,我到哪裡去呢!」王十八這時進來勸她:「娘子不要憂慮,不如跟我到南京去吧。我家有房子有地,很富裕,保你吃穿不愁。」庚娘心裡明白這些都是王十八搞得鬼,可自己人單勢孤,只好假裝止住淚說:「事已至此,只能如此了。」王十八聽了非常喜歡,到了夜裡,王十八就跑到艙裡拉住庚娘求歡,庚娘假託來了月經,王十八無奈就到少婦那裡去睡了。不久,只聽王十八夫婦吵了起來,也不知什麼原因,只聽到女的說:「你辦這種事,不怕遭雷劈嗎?」王十八就打那女人,女的喊起來:「死了算了!實在不願給殺人賊當老婆!」王十八吼叫著把女人拖出船艙,只聽到咕咚一聲,接著就聽到喊有人落水了。此後幾日,王十八常來糾纏庚娘,但都被庚娘藉故推辭了。

過了幾天,到了南京,王十八領庚娘回到家,上堂拜見母親。王母驚訝說這不是原來的媳婦了。王十八說:「原先的媳婦掉到水裡淹死了,這個是新娶的。」回到房裡,又要親近庚娘,庚娘笑著說:「三十多歲的男人了,還不懂這人情世事嗎?普通人家成親,還得喝一杯薄酒呢,如沒有幾分酒意,草率行事,成什麼樣子?」王十八聽後大喜,於是立刻準備了酒菜,兩人對坐飲酒。庚娘拿著酒壺殷勤地勸酒,王十八慢慢有些醉了,推辭不喝了。庚娘又換了大碗,媚笑著強要他喝,王十八不忍拒絕,又喝了下去,不久就酣然大醉,庚娘見王十八酒醉昏睡,就走出房門,拿了把刀進來,摸黑來到床前,伸手摸王十八的脖子,王十八還抓著庚娘的胳膊,說著親熱的話。庚娘用力一刀砍下去,沒把他砍死,王十八叫著要爬起來,庚娘又砍了一刀,王十八這才死了。王母好像聽到響聲,過來問出了什麼事,庚娘於是揮刀也把她殺死了。

王十八的弟弟王十九聞聲發覺趕來,庚娘知道不免一死,於是立即揮刀自殺。可刀刃卷了,砍不進去,她便打開門跑了出去。等王十九追出來,她已跳進池塘裡了。王十九急忙呼告鄰居,把庚娘撈上來,見人已經死了,可面色端莊豔麗,依然同活著一樣。大夥一同檢驗了王十八的屍首,看見床頭上有一封信,打開一看,原來是庚娘寫的,信裡詳細講述了她全家的冤情。眾人看罷都認為庚娘是個烈女子,於是大家商量決定湊錢給她出殯。天亮後,聞訊來看的人有好幾千,見了庚娘,個個敬佩,人人朝拜。一天的時間,就斂得了上百兩銀子。好心的人們為她買了珠冠袍服、金銀首飾,上等棺材和很多隨葬東西,把她葬在了南郊墓地。

再說金大庸,當初落水後,幸虧浮在一片木板上,才大難沒死。天亮時,漂到淮河上,被一條小船救上來。這條小船是當地富戶尹老漢專門為搭救落水遇難人設置的。金大庸清醒後,去登門拜謝,尹老漢了解了他的遭遇,就要留下他教自己的兒子讀書。金大庸因為不知道親人的消息,想前往探訪,所以拿不定主意是走是留。這時又聽說:「撈上來了淹死的老人。」

金大庸疑心是自己的父母,急忙跑去看,果然不錯。尹老漢代他買了棺木,金大庸正在哀傷痛哭,又聽說:「救了一個落水的女人,自稱金大庸是她丈夫。」金大庸擦乾淚驚疑地跑出去,那女子已經來了。並不是庚娘,而是王十八的妻子,向著金大庸大哭起來,請求收留她。金大庸說:「我心緒已亂,哪有心思替你打算!」女子哭得更厲害了。尹老漢問明緣故,說這是老天的報應,勸金大庸收留這女子為妻。金大庸藉口,況且還打算報仇雪恨,怕有家是累贅。那女人說:「如果像你說的,要是庚娘還活著,你也會為了報仇而拋棄她嗎?」尹老漢覺得這女子說話在理,就提出暫時代金大庸收留這女人。

金大庸埋葬父母時,那女人披麻戴孝,哭得非常悲痛,如同死的是自己的公婆。辦完喪事,金大庸懷揣利刃手託飯缽,要去揚州報仇。女人勸他說:「我姓唐,祖籍是南京,和那個王十八是同鄉。以前他說是揚州人,都是騙人的,況且江湖上的水寇多半是他的同黨,你這樣去怕是報不了仇,還會惹禍。」金大庸聽她一說,猶豫不定。這時忽然傳來有烈女子殺人報仇的事,這事在沿河一帶流傳很廣,姓甚名誰非常詳細。金大庸聽了知道是庚娘幹的,但知道庚娘死了就更加悲痛。於是辭謝唐氏說:「幸虧我沒做有辱你的事。我家有這樣的烈女子,怎能忍心負她另娶呢?」唐氏則不肯離開,並願意做妾。

不久,有個同尹老漢交情很深的袁姓副將軍,路過這裡來看望尹老漢,見到金大庸,非常喜愛,請他當了軍中的書記官。金大庸孤身一人便答應了袁將軍。過了一陣子,流寇造反,袁將軍立了大功。金大庸也因為參贊軍務有功,被授了官職回來,這時他才和唐氏成了親。

過了幾天,金大用帶上唐氏去南京,準備去給庚娘掃墓。剛過鎮江,船到江心,忽然有一條小船過來。船中有一老媽媽和一個少婦,金大庸驚疑那少婦很像庚娘。小船疾駛而過時,那少婦從窗中窺看金大庸,神情更像庚娘。金大庸驚疑又不敢追問,急忙呼叫說:「看那鴨子飛上天去了!」少婦聽了也呼喊說:「饞狗想吃貓腥嗎!」這是當年閨房內他們夫妻倆開玩笑的話。金大庸大驚,回船追近仔細一看,真是庚娘。兩人相見抱頭大哭。唐氏以嫡妻禮拜見庚娘,庚娘驚奇地詢問,金大庸才仔細地述說了緣由。庚娘拉著唐氏的手說:「同船時一席話,心中常常忘不了,想不到成了一家人。多虧你代我葬了公婆,我應當首先謝你。」於是以年齡論,唐氏小庚娘一歲,二人便以姐妹相稱。

庚娘緣何死而復活呢?原來,庚娘被埋葬以後,自己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忽然聽見一人喊她說:「庚娘,你丈夫沒死,還應當重新團圓。」接著就如同從夢中醒來,用手摸摸四面全是牆壁,這才醒悟自己是被埋葬了。

正巧有幾個盜墓人發現庚娘的陪葬物豐富,便挖墳破棺,見庚娘仍然活著,雙方都既驚又怕。庚娘害怕他們害自己,哀求說:「幸虧你們來,才使我又見天日。頭上的首飾,你們全都拿去,請你們把我賣到庵裡當尼姑,也可以得幾個錢,我不會把這事告訴別人。」盜墓人嚇得磕頭說:「娘子是貞烈女子,神人都敬佩。小人們不過是貧困沒有辦法,才幹這見不得人的事。只要你不說,我們便感恩了,怎麼敢賣你為尼呢?」

庚娘說:「這是我自己願意的事。」另一盜墓人的說:「鎮江有個耿夫人,一人守寡沒有子女,如果見到娘子一定會很高興。」庚娘謝過他們,自己摘下珠寶首飾,全都給了他們。盜墓人不敢收,庚娘再三給他們,才拜謝收下來。接著盜墓人僱了車船,把庚娘送到了耿夫人家,假說是乘船遇風迷路。耿夫人是個大戶,守寡一人過日子,見了庚娘非常喜歡,把庚娘當作親生女兒。庚娘把自己的經歷講述了一遍,金大庸就過船去拜見耿夫人。耿夫人像對親女婿一樣款待他,邀金大庸到家中,留住了好幾天才走。從此兩家來往不斷,大庸與庚娘夫婦恩愛如初。

點評:大的災變在前,苟且而淫就可以生,貞烈的卻只能死。活著的人恨得眼眶瞪裂,死去的使人揮淚悲傷。至於像談笑不驚,手刃仇人,千古大丈夫中,恐怕也難找與之相匹敵人!誰說女子,就不能同英烈男子並駕齊驅呢?尤庚娘真可稱得上一位奇烈的女子。

相關焦點

  • 首發│馬桂芬《殺仇》與眾不同的尤庚娘
    首發│馬桂芬《殺仇》與眾不同的尤庚娘 一副好嗓子 這是唱功演員的本錢 要唱好還得會唱善唱 要有一套科學的發聲法 著名評論家李增厚先生 在一篇文章中說
  • 同樣是女子復仇,為何《聊齋》中的庚娘能夠活,別人必須死?
    1、烈婦報仇,血濺滿門尤庚娘是太守的女兒,從小便生得美麗賢惠。長大後嫁給了中州士子金大用,婚後二人感情很好。不料,這時中州發生了戰亂,金大用便帶著父母妻子往南方逃難。路上遇到一個自稱名叫王十八的少年,也帶著妻子一起逃難。
  • 說一說聊齋裡的愛情
    說一說聊齋裡的愛情於恢《聊齋志異》中的愛情故事亦可稱為言情,這些言情故事,即是脫離實際的幻想。聊齋故事若要仔細分析,則經不起推敲,所以愛較真的人不適合讀《聊齋》。在聊齋故事中,女性不再是男子的附庸,而是被男子需要的紅顏知己,會受到男子的愛護與尊敬。蒲松齡時代的女性自然也對聊齋故事感興趣,因為這些故事滿足了她們對於生活的嚮往。很多故事的風格也比較像現代的瓊瑤劇,比如《魯公女》中,張於旦為了愛情甘願苦等十五年。青年人自然喜歡這樣盪氣迴腸的悽豔故事,但也只是喜歡罷了。
  • 明月說《聊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嘉平公子
    一次,他到省裡去考秀才,說是考試,其實就是拿了父母的錢出來散心,他在城裡租了個宅子,也不認真讀書,沒事就東遊西逛。這天偶然路過一家妓院,見門內有個年輕的美貌女子,便禁不住停下來呆呆地凝視著她。那女子見了他英俊瀟灑,便對他微微一笑,點了點頭,嘉平公子見狀便湊上前去跟她搭話。女子問:「你哪裡人士?」嘉平公子告訴她是來這裡考試的秀才,並告訴女子自己的住處。女子又問:「住處有別的人嗎?」
  • 聊齋故事:誰說女子不如男,奇女子女扮男裝中進士,官至掌印御史
    後來,聊齋生的父母相繼過世,他在洛汭一帶教書度日。 洛陽附近村子裡有個姓顏的女子,小時候就很聰明,父親教她讀書,幾乎過目不忘。十幾歲時,就能吟詩作文。父親曾經驕傲地說:「我家出了個女學士!」因此想給她找一個做高官的丈夫。 他的父親死後,母親依然按照這個標準擇婿,過了三年,也沒有找到合適的。
  • 明月說《聊齋》芭蕉仙子翩翩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今天講個芭蕉仙子的奇幻故事。話說有個叫朱福來公子,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八九歲時,被叔叔收養。叔叔是朝廷國子監祭酒,家裡很有錢,但沒兒子,他很疼愛朱福來,像對自己親兒子一樣。朱福來十四歲時,被幾個浪蕩子弟引誘去嫖妓宿娼,整天混在妓院裡不回家。
  • 聊齋1987至《聊齋新編》細品那些影視化的《聊齋》
    通常老版的影視作品都被視為經典,87版的《聊齋》也是如此。這部雖沒有過多炫酷特效的影視作品,但仍然被大家視為最恐怖的《聊齋》。每錯!據傳因為太過於恐怖的原因,這一版本的《聊齋》一些集數慘遭封禁。說到這,也不得不提到由彭麗媛演唱的主題曲《說聊齋》,從劇本的精心打磨,到音樂的精心製作,如此用心的作品怎能不成經典呢?
  • 聊齋中「夜半女子」為何都是美人
    《聊齋志異》 敘述的大多是燈前月下的「夜間」故事,給人以煙雲般模糊感。因而,作者筆下的女性多是美的,便不足為怪了   ■《聊齋志異》善於通過寫男性之「狂氣」,影寫女性「嬌韻」之美。按照古代禮法,男子狂放地看女性是「犯規」的,但《聊齋志異》中的男子並不管那一套。
  • 聊齋奇女子中,一個最幸福,一個最悲情!
    說道《聊齋志異》,就不得不提蒲松齡。蒲松齡(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清代文學家,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就出自他手。現在看來,《聊齋志異》的藝術成就很高。
  • 童年回憶,聊齋改編影視劇之「最」
    《聊齋志異》作為古典文化和民間智慧的結晶一直深受影視創作者的喜愛。由《聊齋志異》改編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其中不少作品還成了觀眾心目中不可逾越的經典。今天小編想要說一說聊齋改編影視劇之「最」。1、不知道還有沒有朋友記得87版聊齋的片頭。
  • 是誰說女人是最好的書本,聊齋中的書痴又是怎樣被一個女子改變?
    那麼從聊齋志異記載中,古代中讀死書的人是怎麼樣的?就讓我們一起聊聊這篇古代中國式教育的奇幻故事,小回目就叫做《書痴》。最近很流行這樣一句話,為何說女人是最好的書本?是因為她能加速你的成長、鍛鍊你的口才、磨練你的耐心、挑戰你的脾氣、突破你的底線、衝擊你的心理、撩動你的欲望以及花光你的錢包。
  • 《聊齋志異》中的「夜半女子」為何都是美人?
    原標題:聊齋中「夜半女子」為何都是美人 《聊齋志異》 敘述的大多是燈前月下的「夜間」故事,給人以煙雲般模糊感。因而,作者筆下的女性多是美的,便不足為怪了   ■《聊齋志異》善於通過寫男性之「狂氣」,影寫女性「嬌韻」之美。按照古代禮法,男子狂放地看女性是「犯規」的,但《聊齋志異》中的男子並不管那一套。
  • 《聊齋志異》裡的"夜半女子"為何都是美人?
    聊齋世界,除了借寫林氏、呂無病、喬女等為數不多的醜女以表達「心之所好,原不在妍媸」哲理之外,蒲松齡筆下的女性大多美豔絕倫。讀者喜歡閱讀《聊齋志異》,不少是為了滿足愛美之心; 有的觀眾樂於觀看《聊齋志異》改編的影視劇,也有奔著養眼的美女演員而去的。因此,總結《聊齋志異》寫女性之美的經驗,探討作者傳達這些人物之美的奧秘,是一個歷久彌新的話題。
  • 《聊齋志異之美人首》恐怖直逼86年版《聊齋》
    中國最著名的志怪小說,當屬清人蒲松齡所作的《聊齋志異》,囊括中國幾千年,花妖鬼狐之說,自成一家。根據其改編而成的86版《聊齋》,當時造成極大的轟動,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應該都會記得這部片子。三十年過去,根據《聊齋志異》改編而成的網絡大電影《聊齋志異之美人首》於今日在騰訊視頻獨家播出。這部電影由北京金嘉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何佳怡、劉丹青、周建華、宋丹任出品人,製片人何佳怡、阮晴、劉博,總策劃、編劇何虹毅,動作導演馬中軒,執行製片人付連智,實力創新派導演閆高歌執導,吳旭東、李夏佩、何佳怡等聯袂主演。
  • 從《聊齋志異之畫皮》中,梅三娘的身上,看古代女子如何「絞臉」
    2018-11-24 06:11:05 來源: 黃色的芒果 舉報   相信大家都看過《聊齋志異
  • 明月說《聊齋》之《公孫夏》:嚴監生冥界買官記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今天講個不憑藉真才實學而靠花錢買官最後落得人財兩空的故事。話說在河北保定有個姓嚴監生,這個嚴監生從國子監肄業以後本來應該按正常流程參加科舉考試,考中了後進入仕途為官,可他並沒有什麼真才實學,當初的監生也是花錢捐來的,所以就決定再多花點錢,去京城走走關係,弄個縣官做做。如果成功了,花錢買官的錢不出一年就能賺回來。
  • 《聊齋新傳之畫皮人》開機 全新演繹聊齋故事
    11月20日,《聊齋新傳之畫皮人》在象山影視城開機。電影由尹波執導,無限精彩(無錫)影業公司、安徽澤深影業出品,此次從全新的角度出發,打破觀眾對聊齋的傳統印象,演繹不一樣的聊齋故事。那這次的《聊齋新傳之畫皮人》,又講述了怎樣的故事呢?故事要從一次無意間的「英雄救美」講起:王生外出歸家,巧遇從淫惡的巫山老妖魔爪中逃出的小狐妖,狐妖化名香兒,王生憐而救之,暫藏於其家後院。兩情漸深,欲納為妾。婚前一術士出現,點破機關,說王生邪魔纏身,恐家有不祥物。王生開始不信,一日發現香兒真身,驚魂失魄。
  • 回顧《聊齋奇女子》,居然發現了孫莉,劉詩詩也在裡面,陣容強大
    我從小就很喜歡看關於聊齋的電視劇,所以在聊齋奇女子出來的時候,我每天就守在電視機面前追劇了。 劇情真的很不錯,當時很喜歡這部劇,好多演員我也是第一次見到,覺得她們男的長的帥,女的長的好看,個個演技都非常好,看下去都停不下來了。
  • 明月說《聊齋》之羅剎國遊記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今天講個海外奇國的故事。馮祺,是商人的兒子。他風度翩翩,一表人材,從小就灑脫大方,喜歡唱歌跳舞。經常跟著戲班子演出,他用錦帕纏著頭,扮成一個美麗的少女,因此又有「俊人」的美稱。他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又會歌舞,並且十四歲就考中秀才,因此在當地很有名氣。
  • 肌映流霞、嬌豔尤絕|《聊齋志異》奇女子中,她是最印象深刻的
    當王祖賢與張國榮在湖邊邂逅,一起寫下這詩句,聶小倩與寧採臣的故事,就已經從《聊齋志異》的文本裡,跳出古意映照現實而存在。如果要說印象深刻的聊齋女子,那一定是聶小倩。《聊齋志異》裡的女子,都有著此身不換的痴情,和人妖殊途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