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最後的香巴拉,梅裡雪山北坡探秘!

2020-12-17 環球旅遊資訊

進入梅裡景區,

朝聖者沉默的眼睛,

讓這片雪山森林擁有了不可觸摸的魔力,

雪山白色的軀幹懸浮空中,

耳畔是馬脖子上的鈴鐺叮叮作響,

和現代社會脫軌的山林生活像是一段異域秘事。

來到這裡的人終將回歸處子,

在突如其來的寧靜裡,

找到被世界溫柔陪伴的撫慰。

—— 徒步中國 朝聖梅裡

德欽梅裡雪山國家公園官宣開放,景區範圍內對外開放的著名目的地有飛來寺明珠拉卡景區、雨崩景區、明永冰川等。

圖源:公眾號@德欽梅裡雪山國家公園

為什麼梅裡雪山景區開放,這麼讓人振奮?

是因為這裡絢爛多樣的自然風光,春有百花秋有月,還是因為雪山傲然天際,冰川雄渾氣勢磅礴?

這裡四季不敗的高山草海被花朵點綴,原始森林裡旋轉的是地球的呼吸,藏族村寨日復一日悄然避世,嫋嫋炊煙升起的時候,天地無言,卻讓人心動。

攝影:梁爽

在梅裡,守望一座山。

梅裡雪山,地處滇、川、藏三省結合部,橫斷山脈中段怒江與瀾滄江之間,北連西藏阿冬格尼山,南與碧羅雪山相接。

但是梅裡雪山並不是某一座山峰的名字,而是由一系列平均海拔 6000 米以上的山峰組成,俗稱「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海拔 6740 米,為雲南第一高峰,是至今仍未被世人登頂的處女峰,也是唯一一座因文化保護而禁止攀登的高峰。

攝影:留廈

卡瓦格博,被譽為「雪山之神」,雄踞藏區八大神山之首。

在藏族傳說中,卡瓦格博為寧瑪派分支伽居巴的保護神。相傳松贊幹布時期,卡瓦格博曾是當地一座無惡不作的妖山,密宗祖師蓮花生大師歷經八世劫難,驅除各般痛苦,最終收服了卡瓦格博山神。從此受居士戒,改邪歸正,皈依佛門,做了千佛之子格薩爾麾下一員剽悍的神將,也成了藏傳佛教的守護神,成為勝樂寶輪聖山極樂世界的象徵,成為康巴地區(青海、甘肅、滇、川、藏藏區)眾生繞匝朝拜的聖地。梅裡雪山也成為蓮花生大師的伏藏地。

圖源:@ 磐石

20 世紀 30 年代,美國探險家洛克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上,稱卡瓦格博峰是「世界上最美之山」。而 1991 年的一場山難,才真正讓這座山走到世人面前。

17名中日聯合登山隊員於攀登途中,在 C3 營地遭遇雪崩全部遇難,成為舉世震驚的世界登山史上第二大山難,亞洲第一大山難,卡瓦格博的神聖不容侵犯,再一次被事實證明。

圖源@梅裡雪山事故調查報告書

金字塔般高潔陡峻的卡瓦格博,是登山者挑戰極限的名利夢想,是旅行者日照金山的美麗風景,更是無數人長久凝望的心靈寄託。

若逢藏曆羊年,轉經朝聖的信眾紛至沓來,匍匐頂禮,場景十分震撼。轉山途中景物,皆依佛教的內容作指引和解說,轉經路上也有許多瑪尼堆,堆集著朝拜者的心願。

圖源@活動領隊 彭湃

在梅裡,尋一片避世花園。

飛來寺是欣賞梅裡雪山的絕佳位置,但是如果你選擇走進梅裡,走向卡瓦格博,也是十分值得的一段行程。

三江併流的地貌特徵帶給這片區域充足的水汽,塑造出繁茂多樣、氣候分明的自然環境。夏季時滿眼皆綠,徒步行程宛如天然氧吧;九十月份漫山遍野花開遍,讓人挪不開眼;十月末甚至直到十一月底,樹木極致的金黃和冰雪的白倏忽轉變,好不特別。

圖源@活動領隊 彭湃

無法避免的事情是,隨著一個目的地的打開和逐漸火熱,它會逐漸變得不那麼神秘,變得吵鬧而世俗。但是很神奇,梅裡最熱門的一條線路——梅裡內轉的重要景點雨崩村,在逐漸開放的過程中通網通電,行動支付方式入駐,卻仍然保留著誘人的危險性和不可知性。

比如神湖,關於它的徒步軌跡全網都是,但是去了的仍然是少數;比如摩託車飛馳的崖邊小徑,卻仍然會大雪封山,安安靜靜的圍爐烤火話當年。

馬匹在遛它自己,低頭吃草時脖子上的鈴鐺聲音空靈;村民在磨平木材,木屋的輪廓逐漸清晰,你端著青稞酒一飲而盡,推開門,是山間夜色的微薄涼意,漫天星空跳動,又撩動了誰的心。

攝影:薩摩

在梅裡,走一段朝聖天地,探尋自我的路。

走一段路,見一些人,看數座山,是否可以在身體與自然環境的對話中找到解答,關於你心中久未尋得答案的事情?我還蠻常想這件事的,可能對每個人來說,對於戶外的理解和感受都不一樣,但是這種安靜時刻,對於都市人來說畢竟難得。

梅裡雪山範圍內有很多很多很多線路,但是本文只跟大家分享比較有代表性的三條,希望等一切風平浪靜,我們有機會這這片土地上自由呼吸。

亞貢村後的瀾滄江大峽谷 攝影:洪林

第一條,大家最熟悉的梅裡內轉,關於它有一個更「著名」的名字——雨崩。

「天堂在左,雨崩在右」。雨崩村位於梅裡雪山東南深谷間,分為上雨崩和下雨崩村,兩地距離約一公裡,是梅裡內轉的必經之路。

不久前我還跟朋友說起雨崩來著,它的難忘不僅僅是因為這裡是我第一次戶外行程,還因為雨崩下村的漫天星空,實打實的拯救了我。說來矯情,但是事實如此,我將永遠把這段路視為珍寶。

俯瞰雨崩上下村。攝影:涼爽

雨崩線路相對成熟,不需要重裝,沿途有村莊可以住宿。

徒步有三條路線可以選擇:

藏民內轉路線:西當—扎郎—尼龍— 雨崩河—下雨崩 —上雨崩 —南宗埡口—熱水塘—西當; 傳統折迴路線:西當—南宗埡口—上雨崩 —下雨崩 —西當; 傳統內轉路線:西當—南宗埡口—上雨崩 —下雨崩 —尼龍;

我們通常選擇的行程是西當進尼龍出,一個馬蹄形線路。並且以雨崩村為中心,分別去往笑農大本營,冰湖,神瀑,神湖。神湖由於山路野,潛在風險較大,往往不在徒步者的行程計劃內。

D1:飛來寺—西當—南宗埡口—雨崩 D2:雨崩—笑農大本營—冰湖—雨崩 D3:雨崩—神瀑—雨崩 D4:雨崩—尼農大峽谷—尼農村

雨崩村因卡瓦博格而聞名於世,因梅裡轉山之路而被世人熟知。對遊客來說,除了卡瓦格博禁攀、危險的神秘色彩,圍繞著雨崩村展開的神湖、神瀑、冰湖,更是值得拜覽的地點。你將路過森林、走過牧場,在溪流邊看見堆疊的瑪尼堆,一天裡仿佛走過四季。

冰湖 攝影:@ 單單

神瀑 攝影:蝸牛

神湖 攝影:留廈

沿途還有石篆天書、五樹同根的奇景,碰到穿著滑板鞋在轉山路上走到飛起的藏族朝聖者的時候,真·目瞪口呆·十分佩服。

攝影:烏木

第二條線路,大家最好奇也一直在詢問的,梅裡外轉。

相對內轉來說,梅裡外轉就顯得「殘酷」很多,途中需要翻越海拔 4400 米的多克拉埡口和海拔 4800 米的說拉埡口,補給不易並且需要露營。

這條線仍然是從飛來寺出發,跨越雲南和西藏兩地,一路在山間上上下下,翻越埡口,穿行原始森林,徒步河谷,爬升亂石坡。常規線路是順時針繞梅裡雪山轉山,行程 8-10 天,約 250 km。

Day 1:飛來寺——永久村——多亞拉埡口——永是通營地——馬內通營地——多克拉埡口下營地 Day 2:多克拉埡口下營地——多克拉埡口——咱俗塘營地——作阿江德營地 Day 3:作阿江德營地——盧阿森拉埡口——曲那通營地——辛康拉埡口——阿丙村。Day 4:阿丙村——曲珠村——察瓦龍Day 5:察瓦龍——堂堆拉埡口——格布村——扎熱吉利營地Day 6:扎熱吉利營地——達古拉埡口——來得橋——來得村Day 7:來得村——梅求補功——說拉埡口——扎西牧場營地——梅裡石村——飛來寺

這是一條艱難又刺激,並且少有人走的路。

沿著千年茶馬古道上騾馬踏出的險峻小徑前行:需要翻越7座高差1500—2000米的大山,跨越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條大江,途經雲南、西藏兩省,德欽、察隅、左貢三縣,高強度的上坡和無休止的下坡,面對河谷地帶的酷熱與山頂的寒風刺骨及變化莫測的天氣。

在這條路上,不僅可以走進茶馬古道的文化,更是全方位欣賞卡瓦格博風貌,走進更獨特的人文風情和多樣的自然景觀。

第三條,尋找最後的香巴拉,梅裡雪山北坡探秘。

梅裡北坡,是指梅裡雪山的北側群峰,包括來日貢卡(6300 米)、奶日頂卡(6379 米)、芒框臘卡(6040 米)和卡瓦格博Ⅱ峰(6509 米)。

這條線可以近距離觀賞卡瓦格博、來日貢卡、奶日頂卡、芒框臘卡、卡瓦格博Ⅱ峰(獅子雪山)等多座雪山及其周圍冰川,在原始森林和豐美河谷間收穫到燦爛植被和冷酷冰川這兩種迥然不同卻相映成趣的美。

攝影:洪林

常規徒步路線是以德欽縣佛山鄉亞貢村或瑞瓦村為起點,沿梅裡北坡山麓徒步環行,近距離觀賞雪山冰川美景。

這裡是真正的梅裡腹地,鮮為人知,具體行程還在完善中,我們以作者洪林的行程(《尋找最後的香巴拉,梅裡雪山北坡探》為參考展示。

Day 1:亞貢村-漲價營地-竹林營地 Day 2:竹林營地-坡均營地 Day 3:坡均營地—小湖—冰川冰湖—獅子座雪山下的崩歸冰川邊—坡均營地 Day 4:坡均營地-坡均營地後方陡坡—初丁小湖—卡瓦格博Ⅱ峰下冰湖—次丁埡口-坡將上方營地—到滇藏界的 4800 米平臺營地—坡將營地 Day 5:坡將營地—達拉埡口下方營地—達拉埡口——亞貢村

獅子雪山日出 攝影:洪林

一路拍著芒框臘卡 攝影:洪林

仰望奶日頂卡 攝影:洪林

坡均營地是這條線路的高光時刻,驢友洪林在遊記中形容到:

坡均營地,藏語的意思是「神仙居住的谷底」。坡均營地海拔 4120 米,是亞貢村民放牧和採集蟲草、貝母的營地,營地對面就是梅裡雪山北坡,來日貢卡、奶日頂卡、芒框臘卡雪峰及其周圍的冰川一覽無餘。在坡均營地,雪山就在眼前,冰川就在對面,還不時能聽到雪崩和冰崩的聲音轟隆隆作響。

坡均營地 攝影:洪林

可這條線路不僅僅是一場雪山盛宴,更是落日、星空、彩虹、雲海共同演繹出的人間驚喜。

坡均營地的彩虹、日落與星空(左側還有流星划過)攝影:洪林

這裡更是燦爛秋色和豐饒物種的天然家園。

攝影:洪林

石頭縫裡的雪兔子(雪蓮) 攝影:洪林

長成圓餅狀的雪靈芝 攝影:洪林

秋色泛濫,雪山盛宴,這樣一段路,叫人如何不心動?

攝影:洪林

此刻敲電腦回想這些畫面的時候,很俗的想起歌詞來著:是誰來自山川湖海,卻囿於晝夜廚房與愛。

家人很常問說:那麼多人乖乖待著,為什麼你總往外跑?那麼多種休閒方式,為什麼你偏偏要上山?答案真是顯而易見啊,在一個人類文明覆蓋的地方,還能去哪兒尋找這樣美的風景,這樣靜的時光?

月牙下的坡將河谷 攝影:洪林

能力有限,只能跟你粗略分享這三條線路,但是梅裡雪山腳下的秘境和美景,又豈是這短短的篇幅所能講完的?希望我的心頭好,帶給我力量的這些路,也能伴你走過一程。

如果關於梅裡你有什麼故事或者好線路分享,咱們評論區見。

來源: 阿瑤 愛寫字兒旅行者和徒步中國

相關焦點

  • 約伴出行去徒步,8月28梅裡雪山北坡輕裝徒步8天
    梅裡北坡徒步線路有多種走法,另外幾種都需要翻越海拔5200米滇藏界埡口,難度和危險係數也相對較高。我們此種走法,是以亞貢村為起終點的環線徒步,山裡只需徒步4天,但可觀賞到梅裡北坡的大部分絕美風光美景,徒步46多公裡,整體難度不高。對梅裡雪山的探索,起源於19世紀,甚至更早。
  • |梅裡雪山的故事
    梅裡雪山左貢梅裡雪山是西南第一神山,既是雍仲苯教聖地,又與阿里岡仁波齊、青海阿尼瑪卿山、尕朵覺沃並稱為藏傳佛教四大神山。由13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組成,被稱為「太子十三峰」,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有「雪山之父」的美稱。梅裡雪山山頂白雪皚皚,終年不化,山腰雲霧繚繞,透明冰川順勢而下。左貢縣碧土一側——梅裡雪山北坡,原始森林覆蓋率達85%以上,世界上瀕危樹種紅豆杉就生長在此處。
  • 梅裡雪山:豔麗風景迷人,信仰更動人心
    這裡有與世隔絕的藍月谷,一望無際的黃金寶藏,燦爛的寺廟,博學神秘的喇嘛,包羅萬象的經典,莊嚴神聖的大雪山,寧靜祥和的藏人。。。這是我第一次來香格裡拉,這次我一定要看看它的神秘之處。深秋了,一路沿著玉曲河畔的懸崖山路行駛,土路上的碎石撞到了車身,發出噼啪聲。搖滾樂開始歌唱,車輪上的灰塵到處都是。這真是令人驚嘆。
  • 追夢西藏:第六天 探秘梅裡雪山
    長江第一灣是連結虎跳峽、梅裡雪山等景區的紐帶,是梅裡雪山國家公園滇藏生態文化走廊景區的一部分。圖6-5準備進入觀景平臺的「大白」6.3.1 太子十三峰梅裡雪山並不是一座單獨的雪山,而是一組雪山群,主要有十三峰,因此也叫太子十三峰,因為十三在藏文化裡是吉祥的數字。梅裡雪山是藏族人們祖祖輩輩的守護神,人們尊稱他為【阿尼卡瓦格博】,也就是卡瓦格博爺爺。
  • 去梅裡雪山旅遊 這些著名的景點都不容錯過
    提起去雪山旅遊,很多人都會選擇梅裡雪山,那裡有著名的日照金山景觀,很多遊客都想要去好好欣賞一番。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梅裡雪山的兩日遊攻略。梅裡雪山位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的德欽縣,風景優美,景色宜人,每年都會有不少的人去那裡旅遊。
  • 梅裡雪山經典三日遊打卡攻略:邂逅日照金山奇觀盛景
    」梅裡雪山…… 圖 by 引擎追光 梅裡雪山三日遊路線推薦 以麗江阿拉丁旅遊的梅裡雪山三日遊路線為參考:
  • 香格裡拉,攀登梅裡雪山,探秘太子十三峰
    而玉龍雪山呢,則讓我一下子想起了韓紅唱過的一首歌曲,「彩雲之南,我心的方向,孔雀飛去,回憶悠長,玉龍雪山,閃耀著銀光……」不過,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有雪山太子之稱的梅裡雪山,它有十三座山峰,海拔都在六千米以上,被合稱為「太子十三峰」,據說它曾經被美國學者稱為「世界最美之山」。
  • 梅裡雪山之夜
    第一次站在飛來寺的佛塔邊,我目瞪口呆的面對梅裡雪山。雪山四周溪流奔騰,森林密布。遠眺梅裡十三峰就像一座巨型的盆景。綠鬱叢林中鑲嵌著銀色雪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人肅然起敬。 梅裡雪山對面太子廟,因為雪山的映襯更顯神秘。虔誠的藏民面對雪山長跪不起。口中喃喃念叨著聽不懂的經文。
  • 2019香格裡拉三天遊攻略,獨克宗古城必去,梅裡雪山讓人沉醉
    香格裡拉,是一個讓人不想回家的地方,那裡的每一寸土地都像童話一般美好,如夢如幻,與世隔絕,是理想的香巴拉王國。梅裡雪山梅裡雪山在香格裡拉是神一般的存在,多少人去香格裡拉就是為了去朝聖她。但梅裡雪山不是你想看就能看到的,特別是梅裡雪山的主峰。想要看到她,最佳的觀景地點在飛來寺,在主峰卡瓦博格峰對面。如果你是有緣人,你還可以看到「日照金山」的奇景。
  • 梅裡雪山為什麼禁止攀登
    梅裡雪山位於雲南省迪慶州德欽縣境內,剛好在滇川藏三省交界處,被稱為藏傳佛教的四大神山之一,也是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併流」的重心地帶。其實梅裡雪山的海拔並不算高,但卻已經被禁止攀登了,這是為什麼呢?
  • 孤身留在雲南20年,只為尋找17位隊友的遺骨|梅裡雪山山難30周年
    藉由《梅裡雪山:尋找十七位友人》在近日的出版,作者小林尚禮在書中講述了自己尋找隊友遺骸的艱難歷程。 / / 1991年1月3日。 這裡是雲南省的最高峰——梅裡雪山,海拔6740米。
  • 神秘的梅裡雪山,1991年事件後,成了「人類禁地」
    而且在一個又一個知名科學家對各種自然現象的不斷探秘,人們似乎對自然的了解越來越多,越來越堅信各種各樣的「人定勝天」,但人真的能夠戰勝大自然嗎?這就是著名的梅裡雪山。 在梅裡雪山巨大的山脈中,其最高峰卡瓦格博峰高6740米,而隨著1991年登山隊探索的失敗後不久
  • 尋夢香格裡拉,探秘梅裡雪山明永冰川雨崩徒步旅遊攻略
    梅裡雪山的介紹:伯曼旅行香格裡拉梅裡雪山旅遊徒步雨崩「梅裡雪山」堪稱中國最有故事的雪山,位於雲南省德欽縣東北約10公裡的橫斷山脈中段,怒江與瀾滄江之間,北連西藏阿冬格尼山,南與碧羅雪山相接。伯曼旅行香格裡拉梅裡雪山旅遊徒步雨崩梅裡雪山朝拜轉山路線分為內轉和大外轉兩種。
  • 梅裡雪山攻略:無法釋懷的梅裡雪山,想再去一次
    梅裡攻略 梅裡雪山,海拔6000米的雪山有十多座,稱為「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峰,藏語意為「白色雪山」,俗稱「雪山之神」,海拔6740米,為雲南最高峰。傳說為藏傳佛教尼瑪派的分支枷居巴的保護神,為藏區八大神山之首。
  • 徒步明永冰川,探秘梅裡雪山,這種震撼令人永生難忘
    梅裡雪山運氣很好,抵達香格裡拉的當天藍天白雲,非常適合自駕開車~從香格裡拉市到梅裡雪山景區全程214國道,幾乎不用導航,沿著滇藏線開就行~走隧道時間縮短了1到1.5小時。我們用了3小時20分鐘就從香格裡拉機場開到了飛來寺。
  • 梅裡雪山的卡瓦博格峰「高不可攀」
    梅裡雪山的最高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雖然它是雲南省的最高峰,但比起青藏高原上連綿的雪山,它實在不能算是「高個子」。但在登山者成功登上多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之後,卡瓦格博依然傲視眾生,至今無人能夠登頂。  梅裡雪山是藏傳佛教的朝拜聖地,位居藏區八大神山之首,千百年來,卡瓦格博峰是藏區民眾心中神聖的淨土。
  • 日月同輝的梅裡雪山
    提起雲南,人們必去打卡的無疑就是蒼山洱海了,但是在這裡還有一片神聖之地鮮少有人知道的,那就是梅裡雪山。梅裡雪山,藏語意思為藥山,因盛產各種名貴藥材而得名。最高峰卡瓦格博峰海拔高度為6740米,是雲南省最高的山峰,藏語「白色雪山」之意,俗稱「雪山之神」梅裡雪山共有明永,斯農,紐巴和濃松四條大冰川,是世界稀有的低緯、低溫、低海拔的現代冰川。每當驕陽當空雪山溫度上升,冰川受熱融化,成百上千巨大的冰體轟然崩塌下移,響聲如雷,地震山搖,令人心驚魄動。
  • 梅裡雪山——寒威千裡望,玉立雪山崇
    2020年89月份,第一次去到梅裡雪山,就看見日照金山,此生無憾。按照藏族人的說法,是「勇氣+運氣+人品」三者的加持,得到了「絨贊卡瓦格博」的認可,讓我見證了奇蹟的出現。梅裡雪山是藏傳佛教八大神山之一。卡瓦格博主峰海拔高達6740米。
  • 雲南——梅裡雪山美景
    梅裡雪山屬橫斷山脈位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和西藏自治區的察隅縣交界處,距離雲南的省會昆明850公裡,梅裡雪山屬於怒山山脈的中段處於世界聞名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併流地區,她逶迤北來連綿13峰做做經營峰峰壯麗,在這一地區有強烈的上升氣流與南下的大陸冷空氣相遇,變化成濃霧和大雪,
  • 攀登梅裡雪山
    當梅裡雪山用緩緩蠕動的冰川將壯士們的遺體送還時,已經是七年以後。七年來,這座美麗非凡又殘酷無比的雪山,凝聚了人們多少企盼,多少夢幻。 登山家扼腕 旅遊者夢寐梅裡雪山是可怖的,時至今日,仍傲立天邊,令所有的登山家扼腕 。  梅裡雪山地屬橫斷山脈,位於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的德欽縣和西藏的察隅縣交界處,距離雲南省會昆明849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