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9月份,第一次去到梅裡雪山,就看見日照金山,此生無憾。
按照藏族人的說法,是「勇氣+運氣+人品」三者的加持,得到了「絨贊卡瓦格博」的認可,讓我見證了奇蹟的出現。
梅裡雪山是藏傳佛教八大神山之一。卡瓦格博主峰海拔高達6740米。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將其列為世界上5片「最後的淨土」之一。
幾百年來,無數藏民繞著梅裡轉山、供奉信仰,用行動踐行著一場外人看來就像夢一樣的行動。
傍晚,從白馬雪山埡口下來,準備在德欽縣城住宿。
到達後發現,德欽縣城的格局有點與眾不同。縣城建在峽谷底部,盤山公路從頭頂上過。而且,採用的是斜面式建設,大概45°角,落差感覺有300多米。海拔越低,建築物越新。有點奇怪,他們難道不擔心滑坡和泥石流麼?不知道是什麼樣不易風化的巖石,讓德欽人民如此放心?
給小白補充能量時,詢問了一下加油站小哥,還是決定去飛來寺旁邊住宿。
天色在慢慢暗下來,過飛來寺未入,直奔之前預定的飛來寺小鎮守望6740客棧。正對梅裡雪山。
很奇怪,在守望6740客棧的天台上,夕陽下,第一眼看見梅裡雪山,很親切,想親近。心底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外出遊學很久的人兒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伸手就能觸摸到她的溫暖。
比較遺憾的是,客棧設施與我的期望值有較大出入。老闆也建議我換個地方。火速落實,還來得及看個小鎮夜景。
哈哈,居然有福利——日出時刻表。查一下,8月26日,明天的日出時間是06:59分。
然後,看見小鎮的滿月。
回客棧,聽老闆說梅裡雪山的故事。有遊客在麗江看天氣,雨則不動,晴即前往,結果往往事與願違。看神山,不要糾結天氣,帶著一顆心就好。還有一廣東哥們,連續執著4年,每年住一周,就為看日出金山。結果在第4年的最後一天,終於感動了卡瓦格博神山,看完哭著回來的。
06點35分,看上去天氣晴好。我在客棧的天台上,看著天邊慢慢亮起來。
左手邊,是日出的方向。
嬰兒粉,桃花粉,西瓜紅……從右往左,金色的光從卡瓦格博主峰頂慢慢溢開。
金色在慢慢擴大,客棧天台上觀景的所有人全部都奔向約500米遠處的梅裡雪山觀景臺。
掃碼購票,等出票的時候,售票的藏族小姐姐著急地使勁推我。說先去看日出,回頭再來取票,要不一會兒就看不見了。我扭頭就奔觀景臺。
山上的雪不多,但也足夠震撼了。廣場上歡快的藏族音樂響徹天際。很多藏族同胞面朝雪山,雙手持禮,虔誠祈禱。
沒有任何一種語言和文字能描繪我看見日出金山的那種心情。
靈魂喜悅得都在顫抖。激動得語無倫次,興奮得手足無措。就想像個孩子一樣,合著那歡快的藏歌節拍,盡情肆意地舞蹈。
原來,之前所有的翻山越嶺都是鋪墊,只為迎接這——沐浴天光神聖時刻的到來。
按照當地人的說法,觀賞梅裡雪山的理想季節是10月至次年5月的冬春季,最佳季節是10月底後。天氣晴朗,空氣潔淨,透明度高,常能看到主峰(卡瓦博格峰)。一年365天中大約有40天左右可以看見。其他時間,要看運氣。
隨著太陽越升越高,金色逐漸淡去。雪山變成了常見的白色。
觀景臺上精緻的白塔。
回到客棧,我再次登上天台。日光傾城。在天空深淺漸進的藍色背景襯託下,我似乎觸摸到了他的呼吸。
準備出發去下個目的地時才發現,異常激動的我,忘記取票了。於是,又折返觀景臺。沒想到,8點20分左右,又看見了奇蹟「卡瓦格博獻哈達」。老天爺真的很眷顧我啊。
觀景臺門票期限是3天,就是為了讓很多人以償夙願。和大多數人相比,我無疑是非常幸運的。與藏族小妹妹一樣,感恩!
想起看過的、2015年才解禁的《卡瓦博格山難》紀錄片。那些關於神山的隱秘歷史,那些神秘莫測的災難傳奇,那座被永遠禁止攀登的、只有藏地子民才懂的信仰聖殿——今天,我與他如此近距離,心中的敬畏更甚。
前往丙中洛,需要繞著雪山走。雪山一如慈祥的老母親,再次溫柔地目送著遊子的離開。
覺得不錯請給我點讚哦!
想去雲南純玩定製旅遊可以關注《小彩旅遊》同名公眾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