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又一區域規劃出爐,鎮域總面積約59.66平方公裡,唐廊高速穿越而過,還涉及部分搬遷合併村!趕緊看看都有哪些村
涉及部分搬遷合併村
新高速穿越這一區域
《廊坊市安次區落垡鎮總體規劃(2019-2030年)》項目公示
《廊坊市安次區落垡鎮總體規劃(2019-2030年)》項目成果已基本確定,現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對該規划進行公示,徵求廣大公眾建議。如對該規劃有合理化意見或建議,請於公示起始30日內反饋至安次區人民政府。
規劃範圍
規劃範圍分為鎮域、鎮區兩個層次。
鎮域總面積約59.66平方公裡。
鎮區具體用地界線以用地規劃圖為準,總建設用地約95.00公頃。
規劃期限
2019-2030年。
近期:2019—2025年;
遠期:2026—2030年。
規劃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08);
《鎮規劃標準》(GBJ50188-2007);
《村鎮規劃編制辦法》(試行);
《河北省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
《河北省鎮、鄉和村莊規劃編制導則》(試行);
《河北省村鎮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導則》(試行);
《廊坊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
《廊坊市安次區城鄉統籌規劃(2011-2030)》;
《廊坊市安次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
《廊坊市安次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
國家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技術規範標準等;
河北省有關的規章和技術要求等;
安次區和落垡鎮國民經濟統計資料及建設資料等。
發展目標
到2030年,將落垡鎮建設成河北省生態文明建設的示範鎮、津廊聯動合作重點示範鎮、京南文體康養型特色鎮、安次區綠色農業產業示範基地。以規劃帶動開發和建設,實現落垡鎮生態環境、社會、經濟、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人口和城鎮化水平
預測至2030年,鎮域人口3.70萬人,鎮區人口0.87萬人。
產業發展引導
規劃形成「四軸、四區」的產業空間布局。以落小線、廊靜線、董邢線、電廠路、104國道構成的兩橫兩縱產業發展軸,以北護路堤、413鄉道、老龍河為界,將落垡鎮產業空間劃分為田園風光區、生態康養區、文創康旅區、特色產業升級區四大產業區。
城鄉空間布局
本次規劃提出落垡鎮鎮域空間布局為「一心、一環、一帶、四軸、四區」的結構。
「一心」指鎮域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即東張務村;
「一環」指新龍河、老龍河、乾渠聯通環繞成生態河流景觀環。
「一帶」指以新龍河和生態溼地構成的河流溼地景觀帶。
「四軸」是指以落小線、廊靜線、董邢線、電廠路、104國道構成的兩橫兩縱發展軸;
「四區」指鎮域內形成的四個產業集中區。即田園風光區、生態康養區、文創康旅區、特色產業升級區。
規劃形成 「鎮區、中心村、基層村」三級鎮村體系。鎮區包括東張務,遷入韓莊、東小營、嶽家莊、賈莊;中心村包括落垡村、裴務、路營村、西馬圈村、柴劉楊村、丈方河村;基層村包括倪官屯村、榮營、吳莊村、蘇莊、把什營、孫東莊、信東莊、陳東莊、孟東莊、許東莊、南關村、邢官營村、劉七堤村。
鎮域綜合交通
規劃期內結合現狀已有的幹道以及正在規劃高速,調整落垡鎮整體交通,提升道路等級,形成八橫四縱的交通骨架網絡,使鎮域內交通狀況得到進一步改善。
鎮區空間布局
規劃形成 「一軸、兩帶、三中心、三片區」空間結構。
一軸指以落小線為基礎,貫穿綜合服務區,串聯體育小鎮和康養片區的產業發展軸。
兩帶指依託祥瑞大街,南北向貫穿鎮區,打造串聯四大功能區的交通景觀帶;依託濱湖大街和水系,打造濱湖商業景觀帶。
三中心指鎮區行政服務服務中心;以現有商業為基礎進行商業環境提升,形成鎮區主要的商業商務中心;鎮區北部圍繞學校、文化體育設施的文體服務中心。
三片區指根據發展條件,劃定綜合服務區、生活風貌優化區、生態宜居示範區三大功能片區。
鎮區道路交通
結合現狀規劃設立對外交通落小線道路紅線30米,主幹路紅線寬度30米,幹路紅線寬度16米,支路紅線寬度10米。規劃對外交通道路1條,主幹路1條,幹路6條,支路7條,鎮區道路鋪裝率達到100%,並配有路燈和排水設施。
安次區人民政府
2020年01月13日
編輯:王丹 孟小義
來源:廊坊空港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