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因夢失江山,假投降侯景坐朝廷(下)

2020-09-04 中華人談歷史

公元546年的某夜,梁武帝作了一個夢,夢見北朝中原一帶的好多地方紛紛歸順梁朝,於是朝廷上下一片歡慶,他自己也樂得哈哈大笑。

那知蕭正德是侯景的內應

聽說侯景已到了長江邊,蕭正德就派數十艘大船過江,偽稱去運載柴草,而把侯景的叛軍悄悄接過江來。

侯景一渡江,馬上就分兵去襲擊姑孰城(今安徽省當塗縣城),俘虜了淮南太守文成侯蕭寧,接著又回頭攻向建康,很快就打到秦淮河岸的朱雀橋。

梁軍想都沒想到侯景的部隊來得這麼快,朱雀橋稀裡糊塗就被叛軍攻佔了。侯景的叛軍既渡過秦淮河,便與駐守在丹陽郡的蕭正德合兵為一處。

當時梁朝的建康城分三個部分。中間是臺城,梁武帝住在裡面;西邊是石頭城,駐紮禁衛軍;東邊叫東府城,住的是宰相和揚州刺史等大官。

梁朝的建康城分三個部分

侯景先圍住臺城,斷絕了梁武帝與東西兩城的聯繫,然後採取各個擊破的方法,西陷石頭城,東取東府城,最後集中兵力猛攻臺城。

臺城,終於失陷

臺城是十月二十四日被圍的。臺城被圍時,城外來援的梁軍有二三十萬人馬,可除韋粲一人戰死外,其餘的都屯兵不前。而臺城內,僅有甲士兩萬餘人,他們在名將羊侃的指揮下盡力抵抗。當時城內尚有十餘萬難民,而米只有四十萬斛。人多糧少,被圍的時間一長,糧食就供應不上了。當時侯景採用多種辦法攻城,都被羊侃打退了,可到最後,城內不斷有人餓死戰死,能登城作戰的士兵僅剩下四千人了。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三月十二日,堅守了一百三十多天的臺城,終於失陷了。

臺城,終於失陷

侯景曾於太清二年十一月立蕭正德為帝,可破城後,就廢了蕭正德的帝位,不久又將他絞死了。

侯景入城後,馬上強迫梁武帝命令城外的援軍全聽他的指揮。於是援軍中有的歸順了侯景,不想歸順的,就陸續作鳥獸散了。

你是哪裡人,竟敢闖到這裡來

對於梁武帝,侯景一開始還不敢怎樣去逼他,甚至有點怕見梁武帝。破城之初,侯景先派他的兩個心腹王偉、陳慶前去見梁武帝,當時梁武帝坐在文德殿上,問:&34;於是侯景便帶著五百名衛士進來,他自己也佩劍上殿。不知怎麼,見了梁武帝,侯景先行了個拜禮,梁武帝不理,冷冷地說:&34;侯景在一旁竟默不作聲。

梁武帝見狀,便大聲問:&34;許久侯景仍不作答,最後是由他的侍從替他作了回答。

你是哪裡人,竟敢闖到這裡來

出來時,侯景滿頭大汗,對左右親信說:&34;

不久,他便派人將梁武帝軟禁了起來,並經常不給足夠的膳食。太清三年四月,梁武帝在又飢又氣的情況下病死

強迫蕭棟禪位,改國號為漢

梁武帝死後,侯景立梁武帝的第三個兒子蕭綱為帝,這就是梁簡文帝。可還不到兩年,侯景又廢簡文帝,立梁武帝長子蕭統的孫子蕭棟為帝,不久,又強迫蕭棟禪位給他,改國號為漢,年號為太始。

梁武帝在又飢又氣的情況下病死

侯景竊取了梁國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一方面重用北人,把從前梁朝俘虜來的原北朝鮮卑族人,都釋放出來,封逃亡在梁朝的北魏元氏宗室十幾人為王,企圖利用這些人,來與他共同統治南人;另一方面,他制定了十分嚴酷的法律,禁止二人以上的百姓在一起竊竊私語,違者要被株連三族

他在石頭城立了個殺人的大碓,常把犯人投進石碓搗死。而每次殺人時,他都要強迫當地的百姓去觀看,想以此嚇唬住人民。不僅如此,他每次出兵,都要告誡帶兵的將領,說:&34;

侯景的殘酷統治,激起了梁朝人的公憤,各地紛紛起來反抗,侯景的末日已經指日可待。

相關焦點

  • 梁武帝因夢失江山,假投降侯景坐朝廷(上)
    公元546年的某夜,梁武帝作了一個夢,夢見北朝中原一帶的好多地方紛紛歸順梁朝,於是朝廷上下一片歡慶,他自己也樂得哈哈大笑。朱異聽了,說:&34;梁武帝見朱異說的和自己想的一樣,很高興,說:&34;候景派人來,要向梁武帝投降第二年,即太清元年(公元547年),北朝東魏大將候景派人來,要向梁武帝投降。
  • 梁武帝因夢失江山,假投降侯景坐朝廷(上)
    公元546年的某夜,梁武帝作了一個夢,夢見北朝中原一帶的好多地方紛紛歸順梁朝,於是朝廷上下一片歡慶,他自己也樂得哈哈大笑。驚醒後,梁武帝覺得這個夢不一般,於是在第二天一早,便把這個夢說給中書舍人朱異聽。朱異聽了,說:"好兆頭。如今皇上聖明,為天下民心所向,這夢毫無疑問便是預兆。"
  • 亂世南北朝(四)梁武帝四次捨身出家,最大的錯誤就是他接納侯景
    粱高祖武帝蕭衍,字叔達,小名練兒,南蘭陵(今江蘇省丹陽市埤城鎮東城村)人。蕭衍是西漢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是南齊國皇族的遠房宗室,和齊高帝蕭道成同為西晉蘭陵縣令蕭整的後人。公元521年,南梁普通二年九月,蕭衍在都城建康(今南京市)東北建立同泰寺,並四次捨身於寺中出家為為僧。第一次是在普通八年(527年)三月八日,蕭衍親自前往同泰寺捨身出家,這次時間稱較短,三日後返回,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大通。
  • 侯景之亂是一個降將的復仇,而侯景的「神助攻」就是梁武帝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侯景在渦水大敗,當時身邊帶著八百殘兵,可是誰也不知道就是這慘敗後,侯景靠著這八百殘兵就將大梁搞得焦頭爛額。而說到侯景之亂,肯定很多人都會說侯景是「逆臣」。「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
  • 梁武帝一味縱容,侯景終於起兵
    王偉對侯景說:「現在,我們坐在這兒聽命也是等死,圖謀大業也不過一死,希望大王你考慮一下。」於是侯景開始準備造反的計劃,他把壽陽城內的所有居民都招募為軍隊的士兵,立即停止徵收市場和田地的稅收,並把百姓的子女,都分派給將士們。戰敗的李賁逃奔到屈獠洞,被當地人斬殺後,首級傳送到建康。
  • 動蕩的南北朝---(四)宇宙大將軍侯景
    說侯景之亂就不得不說侯景這個人。侯景是羯族人,體格彪悍,喜好武鬥,人品不咋地,但是善於騎射。北魏末年,趁著六鎮起義建立了功業,投靠爾朱榮之後,成為了定州刺史,後來歸順了東魏的高歡,受封吏部尚書、河南尹。在梁武帝太清元年,反叛東魏,投降了梁朝,被梁武帝封為豫州刺史。第二年就起兵叛亂,攻入了梁朝都城建康。
  • 包頭固陽縣,這裡的侯景餓死梁武帝並非無緣故,因果報應從未錯
    尤其是他把博古通今,勤政愛民,開創「文物之盛,獨美於茲」的「天監之治」的梁武帝蕭衍,竟然活活餓死。大家都知道,蕭衍是崇尚佛教的,曾經幾度出家為僧。那麼我們今天分析侯景與梁武帝,也難免借鑑一些佛教的因果報應的觀點。
  • 侯景、蕭正德裡應外合,建康危在旦夕
    十六日,梁武帝下詔,任命鄱陽王蕭範為南道都督,封山侯蕭正表(梁武帝之侄)為北道都督,柳仲禮為西道都督,裴之高為東道都督,邵陵王蕭綸(梁武帝第六子)持節監督各路軍隊討伐侯景。侯景聽說官軍前來討伐自己,便向心腹王偉詢問策略,王偉說:「邵陵王的軍隊如果到來,他們人多,我們人少,一定會被他的軍隊所圍困。
  • 南北朝故事:我是侯景,將南梁攪了個天翻地覆的宇宙大將軍(下)
    上一段故事傳送門: 千軍萬馬避白袍的陳慶之故事傳送門: 那一天,我直接以清君側要誅殺朝廷裡面奸臣的名義開始起兵,梁武帝慌了,終於派人來討伐我,我嘿嘿一笑不把這些人放在眼裡。 蕭綱和羊侃居然利用臺城(建康城內皇宮)繼續防禦,並且現在沒有了內應我居然打了好幾天都拿不下來,但我不著急,因為我手裡有蕭正德。 大年初一這一天,我擁護蕭正德登基為帝,目的就是告訴其他地區的大佬們不要想著勤王了,蕭正德也是合理繼承人,他現在當了皇帝就代表我已經拿下了建康城,你們老老實實的歇著。
  • 梁武帝蕭衍,為什麼要對侯景那麼好
    侯景兵敗消息傳到建康,紛紛傳言說侯景全軍覆沒,已經玩完了,朝廷內外都為之感覺憂慮。不過還是有個明白人的,侍中,太子詹事何敬容先生,這人是太子屬官,地位也很重要,擔負著未來輔政大任,是作為老皇帝留給繼承人的重臣。蕭衍八十多歲還做著皇帝,他兒子就熬得辛苦,最終沒有太平地繼承皇位。
  • 南北朝時期,「宇宙大將軍」侯景,三次叛主,其頭顱被歷代收藏
    一心想北伐中原的梁武帝見侯景率兵來投,也未多想,便接受了他的投降,並委以重用,先後封侯景為河南王、大將軍、使持節,掌握河南軍政大權。此時的侯景如虎歸山林,開始為下一次的謀反稱帝做準備。蕭範、羊鴉仁、元貞、裴之悌等人看破了侯景的計謀便向梁武帝報告侯景有謀反意圖,但梁武帝卻很佛系,一直縱容。
  • 「侯景之亂」中南梁蕭氏奇葩王爺:老爹有難不動如山!
    侯景兵臨建康城下,心理戰發動了一撥又一撥,城中漸無士氣。此時,作為守城方的梁軍終於迎來了一次可能一舉扭轉戰局的機會!▲六朝建康城附近示意圖事情的緣由是這樣:梁將陳昕(陳慶之之子)為侯景所擒,侯景打算招降他,與他喝酒言歡稱兄道弟,要他去收集失散的手下,為自己所用。但陳昕乃將門虎子,不為所動。侯景不死心,又派了一個叫範桃棒的部下繼續做勸降工作。
  • 侯景反叛,陳霸先無奈投奔梁武帝七子!
    陳出身低微,本就不會有什麼比較好並且前途遠大的職位給他,最初的時候是鄉間裡司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村官、然後又是管油庫的小吏、最後的時候是負責梁武帝侄子的教導,相當於現在的老師一職;雖然職位低微,但是卻不曾有人小看於他,獻王蕭映就曾說過陳此人前程遠大。
  • 亂世侯景:以八百殘兵滅南梁,餓死梁武帝,稱帝後被群毆死無全屍
    兩國對於東魏的形勢都很了解,如今侯景帶著如此大禮來降,對於誰來講都是好事,於是他們在不知侯景寫了兩封降書的情況下,紛紛答應出兵幫助侯景。時年84歲的梁武帝,一聽說侯景要投降,立刻封其為河南王。西魏宇文泰雖十分了解侯景,知道其狡猾無比,但他又自信地認為「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於是決定冒險一搏。
  • 名將羊侃離世,建康城下戰況慘烈
    荊州刺史、湘東王蕭繹(梁武帝第七子)聽說侯景包圍了宮城,他馬上宣布戒嚴,並寫了檄文派人送給湘州刺史河東王蕭譽(梁武帝之孫)、雍州刺史嶽陽王蕭察(梁武帝之孫)、江州刺史當陽公蕭大心(梁武帝之孫)、郢州刺史南平王蕭恪等人,讓他們派遣軍隊進京援救。隨即,蕭繹派遣自己的司馬吳曄、天門太守樊文皎率領軍隊從江陵出發。
  • 梁武帝兵敗被餓死,妻妾子女都被俘虜,侯景的做法令人不齒
    ,梁武帝心裡是存疑的,侯景的名聲太差。當時侯景藉機大肆索取財物,梁武帝是有求必應。最後侯景提出要和王、謝兩家聯姻,梁武帝說:「王、謝兩家的門楣與你不太般配,不如在朱、張一下尋一家合適的。」侯景見梁武帝瞧不起自己的出身,於是暗地裡,惡狠狠地說:「遲早有一天,我會把吳地的兒女分配給奴隸。」
  • 資治通鑑|第161卷 梁紀十七 高祖武皇帝十七太清二年(戊辰548)
    甲寅(二十二日),侯景派遣儀同三司於子悅飛馬返回建康,把自己戰敗的事啟奏朝廷,並且自己請求革職貶官。梁武帝下詔沒有答應。侯景又請求為他補充財物和給養,梁武帝因為侯景的軍隊剛剛被打敗,沒有忍心把他調動。乙卯(二十三日),梁武帝就讓侯景擔任南豫州牧,他原來的官職還依然保持;又任命鄱陽王蕭範為合州刺史,鎮守合肥。
  • 侯景之亂:這一人間浩劫的出現,罪魁其實不是侯景,而是南梁朝廷
    而朔方人侯景,當初也是懷朔鎮兵(跟高歡一樣),在六鎮之亂中體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逐漸被爾朱榮委以重任,後來又歸高歡驅使。 史書稱,侯景「驍勇有,善騎射」,生性殘暴,對待將士極為嚴酷;但同時也比較豪爽,每次作戰得來的財物都分給下屬。因此他的隊伍既號令嚴明,又極具凝聚力;加上侯景本人的能力,戰鬥力甚是強悍。
  • 「宇宙大將軍」侯景封號,侯景到底有多牛?
    大將軍是古代朝廷常設的武官職稱,漢朝的大將是最高軍事統帥,其他朝的權力也差不到哪去。宇宙大將軍的意思就是:古往今來所有地區的最厲害最大的將軍,沒有比這大的了。  不用想也知道,「宇宙大將軍」這稱號是武職武官裡面的,但有哪個皇帝會封給臣下,恐怕還真沒有。因為這容易導致出現功高震主、以下篡上的情況,沒有皇帝願意見到這種情況。
  • 南北朝故事:我是侯景,將南梁攪了個天翻地覆的宇宙大將軍(上)
    我出生在華北地區與草原交界的地方,叫懷朔鎮(今內蒙古固陽縣懷朔古城),我們這裡的人世世代代都和草原民族為敵為友,並且代代通婚,導致我們既有草原民族的驍勇好鬥,也有農牧民族的智慧頭腦,別人我不知道是不是這樣,反正我是,因為我不僅從小就驍勇善戰,還有漢人的智慧頭腦,後來我還當過我們這裡的官,能文能武你說氣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