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固陽縣,位於內蒙的中西部,東邊是武川縣,南邊是土默特右旗,北與達茂旗相連,早在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在南北朝時期,這裡出了一個非常著名的人,名叫「侯景「,此人雖然名聲不好,發動」侯景之亂」,最後還當上了所謂的「大漢皇帝」,「宇宙大將軍「。尤其是他把博古通今,勤政愛民,開創「文物之盛,獨美於茲」的「天監之治」的梁武帝蕭衍,竟然活活餓死。大家都知道,蕭衍是崇尚佛教的,曾經幾度出家為僧。那麼我們今天分析侯景與梁武帝,也難免借鑑一些佛教的因果報應的觀點。
我們先看一下,我們固陽縣出的這個侯景的情況:侯景本來是東魏丞相高歡首先的大將,高歡讓他帶兵鎮守黃河以南之地,高歡臨死的時候,就擔心侯景這個人靠不住,果然,侯景等到高歡死了之後,侯景就不接受東魏的命令,投降離開西魏。
西魏的宇文泰也不相信侯景,侯景就去投降南梁的梁武帝蕭衍,當侯景的使者見到梁武帝時,後梁的許多大臣認為南梁和北朝多年來相處無事,如果接納了北朝的叛將,只怕會帶來麻煩,但梁武帝卻一時糊塗,居然接受了這個反覆無常的侯景的投降,這一點按照正常的思維都會感覺奇怪的,因為這和梁武帝一時的英明有點不符合,一般人都不會這麼很輕易的引狼入室的,但我們後文會用佛教的觀點來看待此問題,可能會從中找到一些因由。
梁武帝排出的軍隊去接應侯景,但被東魏的打敗,侯景本來說是投降南梁,結果倒戈轉向攻打南梁,結果梁武帝竟讓成了侯景的俘虜,侯景把梁武帝軟禁起來,連吃的喝的也給他很少,最後梁武帝蕭衍這一代帝王竟被活活餓死。
由此看來,侯景是可惡,可恨的,梁武帝是可悲,可嘆的,但是,從佛教的因果報應來看,這一切也許不是偶然的。我們先看梁武帝蕭衍的權利是如何獲取的,蕭衍是後齊的大臣,齊明帝蕭鸞死後,東昏侯蕭寶卷即位。蕭寶卷只知道吃喝玩樂,荒淫無度,性情殘忍,殺害很多大臣,一度圖謀想殺死當時擔任雍州(在今湖北襄陽)刺史的蕭衍,但沒蕭衍發現後,策划起兵反叛蕭寶卷,並殺死了寶卷皇帝,大家這就看出來蕭衍和蕭寶卷的因果報應了。從佛教的觀點看,這個因果報應是不會出錯的。
也就是在蕭寶卷被殺死的那一天,一個人出生了,這就是我們這篇文章主人翁:侯景!
梁武帝即位後的第一個年號是」天監」。天監二年,梁武帝蕭衍問寶志法師"國家是否有難?「寶志法師沒有說話,只是用手指著咽喉和脖子,這個就是暗示」侯景」的。我們以上所說的侯景叛亂,攻佔建業,餓死梁武帝,梁武帝的宗族幾乎全部被侯景殺害,當時的人都說 侯景是東昏侯(寶卷皇帝)的轉世。看來這一切都是天意!
侯景之亂,給國家帶來了動蕩,其本人也很快遭到報應,侯景被戰敗後,被部下殺死,屍體被分成好幾份,被人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