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是「立冬」節氣,在初冬的午後,我們感受到了陣陣暖意。一幕幕感人的場景,一行行動人的熱淚,觸抵內心,震撼心靈。孝老愛親,他們堪為楷模,我們有一百萬個理由來褒獎和弘揚他們的善行。
「媽媽,我當您的眼睛。」小小的奉智牽著媽媽走上舞臺,他用柔弱的臂膀撐起了媽媽前行的路。這對母子的故事令人震撼,孩子的懂事,媽媽的憐惜,讓人不禁熱淚盈眶。我們身邊湧現出了太多這樣的孝老愛親典型,他們用自己的凡人善舉,詮釋了一種樸素的情感。
齊魯大地,素有孝名。廣為流傳的「二十四孝」故事中,出自山東的孝子就佔了近半壁江山。受孝文化的薰陶比其他地區更為突出,在古代社會,齊魯大地產生了不少著名的孝子,他們的事跡至今還被人傳誦。當下,在孝文化的薰陶下,一大批道德模範人物脫穎而出,也為山東營造出了民風淳厚、和諧穩定的社會氛圍。
弘揚孝文化,踐行孝文化,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這種「文化自覺」關乎社風、家風,這種「文化自信」關乎民族未來。對於為人子女的我們,盡孝是義務和責任,是牽掛和希望,是寄託和慰藉,也是療愈現代「社會病」的良藥。
謳歌新時代,我們要講好山東故事,孝老愛親自然是山東故事的重要篇章和組成部分。挖掘孝道典型人物,讓平凡的情感產生共鳴,讓全社會應從孝老愛親的典型人物中汲取營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