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生育率連續四年下滑 亞裔降幅較大

2020-12-19 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12月6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報導,美國聯邦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全國健康統計中心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8年,美國出生率繼續下滑,降到了3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

據報導,該報告說,2018年,美國登記的新生兒為379萬1712人,比2017年減少了2%。美國已經沒有足夠的嬰兒來維持現有人口。

美國的生育率連續第四年下滑,降至「歷史新低」。2018年,美國的總生育率是每1000名15至44歲的女性生育1729.5胎,比2017年下降了2%。

CDC說,要使這個國家的人口保持穩定,每1000名女性需要生產2100名嬰兒。這意味著每個女性都需要生至少兩個嬰兒來代替父母,並要考慮額外的死亡人數。

最新統計數據還顯示,美國女性生育的年齡也變晚了。20多歲和30多歲女性的生育率都有所下降,但35歲至44歲女性的生育率開始略有增加。

從族裔來看,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8年之間,白人和非裔女性的生育率下降了2%,西語裔女性下降了3%,亞裔女性下降了4%。

2018年,15歲至19歲女孩的生育率下降了7%,從2017年的每千名女性生育18.8人下降到了2018年的17.4人,其中非裔下降了4%,白人下降了8%,西語裔下降了10%,亞裔下降了15%。

在所有的分娩中,不足月或39周分娩的比例也有所增加。其中,非裔女性的早產率上升幅度最大,從2017年的13.93%上升到了2018年的14.13%;西語裔女性的早產比例從2017年的9.62%上升到了2018年的9.73%。早產增加可能與高齡產婦的增加有關,因為高齡生產是一個危險因素。

通過剖腹產出生的嬰兒也減少了。2018年,剖腹產的出生率略有下降,從前一年的32%降到了31.9%。

相關焦點

  • 繼中日韓,美國生育率有所下降,亞裔不願生育
    至於中國,雖然人均還有一些差距,總量是世界第二,但這三個國家的生育率在不斷降低。中國,日本和韓國經濟發展良好,但生育率都陷入低迷。整整10年,當時中國的總和生育率是1.18110。在當年的世界人口數據表中,發達國家每名婦女平均生育子女數為1.7個,欠發達國家為2.7個,最不發達國家為4.5個。
  • 美國生育率雪崩
    雖然人類在二戰之後的嬰兒潮過後,生育率就在整體上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但是在危機和復甦時大體都遵循一個規律:危機發生後生育率會出現明顯的加速下滑趨勢,但在復甦階段會出現一定的「反彈」。但2008年的經濟危機卻出現了不同於「歷史規律」的現象,特別是在美國,經濟危機造成的生育率下滑在此後長達10年的復甦中,並未出現「應有」的反彈,反而在一路加速下滑。
  • 美國生育率連續4年下降,去年創歷史新低
    (文/觀察者網 霍思銘)《紐約時報》11月27日報導,周三,美國聯邦政府表示,截止2018年,美國生育率連續第四年下降。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數據稱,去年美國共有379萬新生兒出生。自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美國的出生率延續了急劇下降的趨勢。而去年的生育率比前年下降了2%,相比2007年更是下降了15%。同時,所有年齡層的生育率都在下降。其中年輕女性的生育率降幅最大,同比下降了7.4%。然而,生育率唯一增長的是30-40歲的女性。
  • 日本二季度GDP同比下滑27.8% 為二戰以來最大降幅
    來源:澎湃新聞日本二季度GDP同比下滑27.8%,為二戰以來最大降幅當地時間8月17日,日本內閤府公布的4月至6月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同比下滑27.8%,這是日本連續三個季度呈負增長,較上一季度下滑7.8%
  • 亞裔40年後成美國最大族群?中國人和印度人比重突出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美聯社28日稱,美國移民人口結構將在未來50年發生重大轉變:亞裔移民群體2055年將超過拉美裔,成為美國最大的移民群體,在美國社會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華盛頓皮尤研究中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5年至2065年,美國總人口將上升36%,達4.41億,88%的人口增幅源於移民群體。
  • 臺灣生育率大跌 2050年人口將降到1890萬(圖)
    過去30年,臺灣生育率下滑幅度高居全球第四,醫院新生兒室內,經常一排空空如也,或只有一名新生兒。孩子生得少,兒科醫師人數也直直落。(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臺海網6月30日訊 臺灣生育率屢創新低,根據臺「主計處」援引聯合國最新資料指出,過去30年來,臺灣生育率下滑幅度高居全球第四,跌幅高達60.2%,僅次於韓國、香港與中國大陸。
  • 2020年上半年紡織行業經濟運行:運行降幅收窄,質效壓力較大
    進入二季度,在防疫物資生產和國內市場需求復甦帶動下,紡織行業經濟運行實現承壓回升,生產、投資及質效等主要運行指標降幅均較一季度明顯收窄。但由於疫情衝擊造成的損失尚未完全修復,紡織企業生產經營壓力仍然突出,投資和發展信心明顯不足,行業負增長態勢尚未扭轉,全年保持平穩運行面臨較大考驗。
  • ...中國生育報告":出生人口即將大幅下滑,生育率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出生率降至10.94‰,創1949年以來新低;總和生育率降至1.52,即一個育齡婦女平均生育1.52個孩子。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實行以來,出生人口攀升至2016年的1786萬,然後連續兩年下滑,政策效應明顯消退。  我們呼籲,應立即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讓更多的人想生、敢生。  中國70年生育政策及情況演變:人口危機臨近。
  • 全球多國生育率下降,背後原因各有不同
    2019年日本生育率下降趨勢也在持續,而且降幅有可能達到30年以來的最大值。據日本厚生勞動省11月26日發布的人口動態統計顯示,2019年1~9月出生的嬰兒人數為67萬3800人,較去年同期減少5.6%。而上一次日本全年出生人口降幅超過5%的年份是1989年。
  • 日本出口降幅加深,對美國出口下降約50%
    日本出口降幅加深,對 美國出口下降約50%; ① 日本5月出口降幅擴大,在新冠疫情導致貿易下滑之際,對美國的出口下降一半。日本財務省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整體出口同比下滑28.3%,為2009年以來最大降幅,汽車及零部件出口銳減。經濟學家預期為下滑26.1%。日本5月與美國的貿易順差降至紀錄低位,對美出口創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大降幅。
  • 疫情期間美國生育率不升反降
    疫情並未推高美國生育率,和市場猜測不符疫情的爆發導致人們預測,美國可能迎來一波生育高峰。但迄今為止的數據顯示,美國人生的孩子並沒有比平常更多,他們甚至不太願意生孩子。美國生育率下滑意味著,未來消費者、工人和納稅人都會出現減少。換句話說,美國經濟規模會比其他地區更小。
  • 美國亞裔總人口達2140萬,華裔超508萬為亞裔最大族群
    美國亞裔總人口達2140萬,華裔超508萬為亞裔最大族群 羅曉媛/中國僑網 2018-05-02 10:51
  • 歸母淨利連續四年下滑 廣生堂加碼創新藥能否「救急病」
    此外,再看廣生堂此前公布的2019年年度「成績單」,該公司連續四年歸母淨利潤下滑。業績下滑,廣生堂仍然加碼仿製藥,想藉此突破當前的瓶頸。可廣生堂將如何衝出困局呢?就相關問題,廣生堂證券部相關人士對《投資者網》作出較為詳細的解答。
  • 歸母淨利連續四年下滑 廣生堂加碼創新藥能否"救急病"
    此外,再看廣生堂此前公布的2019年年度「成績單」,該公司連續四年歸母淨利潤下滑。業績下滑,廣生堂仍然加碼仿製藥,想藉此突破當前的瓶頸。可廣生堂將如何衝出困局呢?就相關問題,廣生堂證券部相關人士對《投資者網》作出較為詳細的解答。
  • 日本10月出口降幅創三年最大
    日本財務省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日本出口連續第11個月同比下滑,且降幅創三年最大。此外,日韓兩國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總部瑞士日內瓦結束了第二輪雙邊貿易磋商,但結果並不理想。分析認為,受全球貿易環境惡化影響,日本經濟將持續受到拖累。
  • 淨資產收益率連續四年倒數第一
    盈利能力:在13家全國性銀行中,交行淨資產收益率連續四年排名倒數第一,總資產收益率連續四年排名五大行倒數第一……管理效率:成本收入比位列13家全國性銀行中最差排名的第三位,在銀行業普遍減員增效的大環境下,其2016年員工增速排名五大行第一,人均營業收入、人均淨利潤卻出現十年來的首次降低……壞帳撥備:撥備覆蓋率為150.5%,逼近150%的監管紅線,近十年的撥備覆蓋率長期排在倒數前三名
  • 美國經濟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降幅,美聯儲發出警告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第二季度美國經濟活動可能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下滑,經濟下滑的深度和持續時間非常不確定,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疫情得到控制的速度。他強調,美國經濟衰退的嚴重程度將取決於各級政府採取的減緩衝擊和支持復甦的政策措施。
  • 韓國:提高生育率關鍵在於增加民眾收入以及社會安全保障
    近期韓國一項調查顯示,貧富差距反映在生育率方面,收入越高的人群其生育率也越高。相關機構認為,提高生育率的關鍵在於增加民眾收入以及社會安全保障。韓國財經媒體《今日貨幣》21日稱,該報分析醫保基金數據後發現,2017年,收入排在前40%的高收入人群的生育率,是收入最低的20%人群的2.225倍。
  • 美國經濟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降幅
    原標題:美國一季度經濟萎縮4.8%降幅創金融危機以來最高新華財經華盛頓4月30日電(記者許緣高攀)美國商務部29日公布的首次預估數據顯示,受新冠疫情導致經濟大面積「停擺」影響,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萎縮4.8%,
  • 中國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原因是什麼?
    唯一的生育小高峰是2018和2019,這兩年出現了二孩堆積效應,這兩年生育率為1.495和1.47,但何亞福估計,拋出二孩堆積這一變量,這兩年的生育率也就在1.1-1.2之間,他預計隨著二孩堆積效應的消失,生育率為大幅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