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做的,不是往後半步,給出「答案後面的答案」,而是往前一步,找到「問題前面的問題」。然後解決真正的問題。
作者:Jenny喬
來源:Jenny喬(ID:Jenny-Qiao-Love)
前段時間,我寫過一個提完建議被老闆辭退的故事。
有讀者留言說:「看完嚇得趕緊把意見方案丟進垃圾桶。」生怕老闆的「有意見儘管提」是職場黑話。
不過也有人提出了質疑:
我什麼都不說,時間久了,老闆會不會更生氣:我花錢僱你來幹嘛?
所以,關於職場上的建議或意見,提與不提,該怎麼提,值得深入探討。
前兩天,華為的一條舊聞上了熱搜。
去年3月,華為藍軍組織開了一次內部批判會,直接郵件列出任正非十宗罪:
任正非有的時候指導過深、過細、過急;HR體系執行過於機械化、僵硬化、運動化、專業力量沒有得到發揮;不要打壓創新想法,不要看重會吹牛的人;別為了穩妥壓著新功能不上線;不能把中庸之道用到極致……
可以說每一條都很實在,完全不是「老闆你太能拼」之類的變相彩虹屁。
就連任正非自己也直言:華為內部的自我批評是很厲害的。
還有人爆出他曾因管理不善,被罰100萬。
下手夠狠。
無獨有偶,今年年初,新東方的年會火了。
借著翻唱《沙漠駱駝》,員工們徹底放飛自我,把公司的各種職場問題吐槽了一遍:
「只應付考核,不踏實幹活,有問題就只想著甩鍋。」「業績啥樣不說,只拿出PPT一頓胡扯。」
直指人浮於事的不良作風,尺度很大。
但俞敏洪也沒有生氣,不僅轉發這個年會節目,還獎勵了吐槽視頻的創作者。
對於兩家公司老闆的大度,網友們拍手叫好,可熱血過後,捏了一把冷汗,那些真敢說的員工們,現在還好嗎?
畢竟「別人家公司」的暢所欲言,「別人家老闆」的直面批評,可真放到現實生活,誰也不敢隨便說。
其實,一直都有人跟我吐槽,搞不懂為什麼自己老闆總是聽不進去意見。
自己一片赤誠,卻費力不討好,工作積極性也大打折扣。
也有人經常質疑自己老闆「太愛面子,格局太小,心胸太窄」。
其實也不盡然,身為老闆,我深有體會,為什麼有時候,明明是好話,說出來卻特別招人煩。
比如下面兩個提建議的雷區:
1、最後一秒,意見來了。
這種不合時宜的提意見也挺常見,項目到了尾聲,突然跑來跟你說:「老闆,我覺得這個還不夠好」,大部分老闆都會抓狂。
一個人追求盡善盡美的努力,很值得讚揚,可是提意見的時機很重要,已經改不了的時候,你跑來說不行,老闆的本能反應一定是:「你早幹嘛了」?
所以,這個時候最好選擇閉嘴。
因為完成要比完美重要,找個更好的時機,比如在復盤會上做總結,領導還會覺得你善於歸納和思考。
2、只發洩不滿,沒有可行方案。
《奇葩說》中討論過一個辯題,「外賣小哥惹毛我,要不要投訴」。
從蜜芽老闆劉楠的發言中,我們可以看到老闆通常是怎麼考慮問題的:
「只有投訴沒有建設性意見是沒有意義的。」
挑毛病這件事不難,只要是一線員工,總能找到公司的不足之處:
可能是某項制度不好,讓員工消極怠工;
或者是業務流程冗餘,導致整體工作效率過低。
但是,只投訴不解決是消費者或客戶才有的特權。
如果你是員工,面對的是老闆,發洩完不滿,又拿不出解決方案。
老闆能做的也只有置之不理,甚至埋怨你浪費了他的時間。
所以說,有些人之所以惹毛老闆,不是「提意見」本身有錯,而是你不停給老闆挖坑,又不負責填。
在改革開放獻禮劇《大江大河》中,有這樣一個片段:
男主角宋運輝剛剛接手出口科,領導一直發愁銷售業務上不去。於是他提了貿易建議:沒有人云亦云地打價格戰來提高內銷,而是提出要擴展到了更大的外國市場。並且在給出可操作方案的同時,安排外國的朋友進行實地調查。
劇中,宋運輝的人設也屬於能力大於情商。
但大家還是很認可,「這樣的人,在職場,再不會說話,再沒有人脈,也會有人跟他合作。」
因為沒人比他更有學問和見識,具有極高的不可替代性。
提意見只是開頭,重要的是你如何解決問題。
其實,老闆也很想聽真話,希望有人能多提意見,和可以「吵架」的團隊一起工作,而不是人云亦云,手下都是聽話的員工,公司漸漸成了一潭死水。
我自己在這一點上也深有體會。
但矛盾的是,聽到無法解決的負面消息真的很糟心,甚至挫敗感和焦慮會瞬間讓人無法理智思考。
不得不承認,溝通的80%都是情緒,什麼時候說,怎麼說,可能比說的內容更重要。
許多時候,如果我們能換位思考一下,就能理解老闆為什麼很「脆弱」。
因為他們責任大、壓力大,也比員工更想把事情做好。
所以,儘量不去激發對方的牴觸情緒,談話才能更順利,你的建議才更容易被接受或者考慮,畢竟,老闆也很需要鼓勵。
有人可能會問,如果發現自己暫時解決不了的問題,是直接扼殺,繼續配合演出「一切順利」,還是如實報告給老闆?
說了可能讓老闆不爽,不說坑可能越來越深,前者是坑自己,後者是坑老闆。
到底怎麼辦?
其實,我倒是覺得,這個問題應該換個角度,很多人發愁提意見會丟掉工作,但它其實還有另一個意義,就是測試你的老闆到底值不值得跟。
眾所周知,賈伯斯是一個脾氣很爆的老闆。
他對不滿意的方案,會直接怒懟「這是shit!」
據說有一次,面對已經「發飆」的老闆,工程師硬剛了一次:「No!這其實是最好的方案。」,並解釋了設計的初衷。
最後,不僅說服了賈伯斯「我聽你的」,還得了「最勇敢面對賈伯斯」獎。
反過來對工程師本人來說,恰恰也驗證了一點:賈伯斯是個聽得進去別人說話的老闆,而這樣的老闆,才值得你花時間去爭辯。
一家公司,如果老闆犯錯就能輕易甩鍋,下屬犯錯就要降職降薪,甚至直接被開除,老闆給下屬提的意見,等於是下命令,下屬提意見卻一半被敷衍,一半被駁回。
這樣的地方,趁早走人。
職場早已今時不同往日,合作是平等的,選擇是雙向的。
如果你的建議,是對公司有利的,哪怕有些「不合時宜」,好的老闆,也許當時有點惱火,日後更加重視你,看到你的價值。
因為,把所有負面的向好的方向轉化,把建議和意見落地,解決公司發展中的問題,考驗的就是領導力,而一個老闆有沒有領導力,直接影響你的未來。
畢竟前途這事兒,光你一個人優秀,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