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財政部稱標普下調主權信用評級嚴重錯誤

2020-12-18 騰訊網

美聯儲主席 愁

美國總統 怒

美財政部長 煩

毫無底線濫發貨幣的美國政府終於得到了市場的懲罰,世界三大評級公司之一的標準普爾昨天正式對外公布下調美國「AAA」主權信用評級一級至「AA+」。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失去主權債務最高信用評級,但專家表示,美元作為目前國際市場上最強勢的儲備貨幣,其霸權地位短期上仍難以撼動。

標準普爾表示,對美國國會日前通過提高債務上限法案表示認可,但對國會和政府解決金融問題的能力表示悲觀,美國政治系統的癱瘓已經使之無力將法案落實,難以實現長期的債務穩定。標準普爾公司甚至還將美國AA+的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定為「負面」,標誌著其未來仍然存在繼續降級的可能。

標準普爾此前曾表示,美國政府至少在未來10年消減4萬億美元的財政赤字,但美國國會兩黨達成的最終債務解決方案中只規定未來10年消減赤字2萬億美元以上。標準普爾下調美國信用評級後,美國財政部回應稱,標準普爾在進行美國評級計算中有約2萬億美元的誤差,這直接影響了對美國評級的結果。

包括美國金融市場以及一些中國經濟學者此前曾表示,美國信用評級遭降是遲早的事,但鑑於日前美國國會兩黨最終達成協議並由歐巴馬籤署了提高債務上限法案,預期美國債務違約危機已告一段落,國際評級機構或繼續觀察。出乎意料的是,在本周美國股市已經遭遇重創的形勢下,標普公司毅然決定下調美國評級,這令諸多投資者對下周的股市行情表示「恐怖」。

晨報記者 孫春祥

■專家點評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

美元霸權仍難撼動

在標準普爾的評級體系中,對長期債券信用等級共分10個等級,從高到低分別為AAA、AA、A、BBB、BB、B、CCC、CC、C和D,其中長期信用等級的AA至CCC級可用「+」和「-」進行微調。前四個級別債券信譽高,違約風險較小,被列為「投資級」,從BB級以下則為「投機級」,風險較高。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表示,美元不會因為失去標準普爾「3A」評級而崩盤,美國提高債務上限是指它的還債的能力下降,但並不意味著美元信用危機的存在,而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份額不會改變,國際儲備也不會動搖,美元的報價體系也不會改變。

「國際投資人仍將持續購買美國國債,無論它的評級是AAA或BBB」,暢銷書《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在其微博中寫道,「無論是各國央行還是主權財富基金、金融機構、私人投資者,誰持有美元都會必然購買美國國債,這是一種強制性、自動性的美元回流制度體系,短期內難以撼動」。

美元霸權或許短時期內難以撼動,但美國經濟或面臨新的風險。素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比尼日前在Twitter上表示,「股市正在舉旗投降,因為美國處在二次探底的邊緣,歐債危機處在關鍵時刻,義大利和西班牙將被債務市場拋棄。」

晨報記者 孫春祥

■各方反應

美財政部:

計算存在2萬億美元錯誤

美國標準普爾公司5日晚歷史性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貝拉克·歐巴馬政府隨即批評這家國際主要評級機構的判斷依據有嚴重錯誤,缺乏「可信度」。

標普當天下午告知歐巴馬政府,將把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從頂級的AAA級下調一級,至AA+。白宮隨即向媒體吹風,稱標普以需要降級為主要內容的分析報告存在嚴重錯誤,所列數據與實際情況有「數以萬億美元」出入。

不過,儘管財政部指出「差錯」,標普依然拒絕暫緩發布降級決定。按照路透社的說法,標普不聽勸,顯然令歐巴馬政府沮喪,甚至有些憤怒。

一名了解標普與白宮當天下午討論情況的政府消息人士說,財政部官員發現,標普關於可自由支配開支的估算結果比實際高出2萬億美元,標普不得不從分析報告中刪除相關數字。鑑於這一「誤差」涉及估算結果的核心,財政部質疑報告可信度。

當天晚些時候,一名財政部發言人發表簡短聲明,稱標普所作降級判斷「因一個2萬億美元的誤差而存在缺陷」,可信度「不言而喻」。

這是美國財政部首次公開嚴厲批評標普。

標普:

作降級決定是「職責」

標普主權評級部門主管戴維·比爾斯說,標普「非常嚴肅」地作出降級決定,這是「職責」。就美國主權信用評級94年來首次跌下「3A」地位,比爾斯坦承,標普艱難發出一個且有爭議的信號。

「我們非常嚴肅地負起我們的責任。」比爾斯當天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說,「如果我們經過分析,最終得出結論,斷定某項評級不處於我們認為它應有的水平,發出這一信號是我們的職責。」

標普發言人約翰·皮耶楚赫說,關於媒體報導標普與歐巴馬政府過去24小時就決定的合理性「推來推去」,標普總是在發布決定前給債券發行方審議的機會。「他們可以仔細檢查,尋找數字,尋找背後考量。這次就是這樣」。

「經濟衰退程度比所有人一年前想的更嚴重,我們認為這提高了經濟復甦勢頭將繼續走軟的可能性。」比爾斯說。按照法新社的說法,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中標普影響力最強。

胡若愚(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新聞分析

標普緣何降評級

美國債務前景堪憂

標普將美國的債務狀況與加拿大、英國、德國和法國四個國家相比較後得出結論,認為美國債務狀況不滿足「3A」評級的要求。包括美國在內,這五個國家今年的淨政府債務和GDP的比例區間在34%和80%之間,美國的這一比例為74%。此外,這五個國家公共債務和GDP的比例區間在30%至83%之間,美國的這一比例為79%。

財政計劃「不到位」

8月2日,美國總統歐巴馬籤署提高美國債務上限和削減政府開支的法案,決定在未來十年內削減政府開支2.1萬億到2.4萬億美元。但是,根據標普自己的測算,比較理想的減赤額為4萬億美元。標普表示,儘管美國國會接下來可能還會有短期的應對計劃,但是基於此次方案出臺的過程如此艱難,兩黨之間的鬥爭如此激烈,很難對進一步的財政計劃能夠順利而及時出臺抱有信心。

對美國會失去信心

由於對美國決策者在此次提高債務上限問題上的表現非常失望,標普擔心未來這些方案的通過又將是「困難重重」。據新華社

(北京晨報)

相關焦點

  • 美國主權信用評級首次被降級
    美國標準普爾公司5日晚歷史性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貝拉克·歐巴馬政府隨即批評這家國際主要評級機構的判斷依據有嚴重錯誤,缺乏「可信度」。標普主權評級部門主管戴維·比爾斯說,標普「非常嚴肅」地作出降級決定,這是「職責」。「誤差大」標普當天下午告知歐巴馬政府,將把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從頂級的AAA級下調一級,至AA+。
  • 標普下調我國主權評級 專家:中國不必削足適履
    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題:標普下調我國主權評級專家:中國不必削足適履  新華社記者劉紅霞、申鋮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21日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由AA-下調為A+,展望由負面調整至穩定
  • 標普強硬調降美國信用 三大硬傷引發公信力質疑
    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8月5日做出歷史性決定,把美國主權信用評級首次從頂級的A A A級下調至A A +級。並稱,做出這樣艱難且具爭議的裁定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援引熟悉這件事的官員說,標準普爾在快到5日下午2點時,通知了美國財政部這項決定。財政部要求標普給予一些時間檢驗其數據,但被告知,公眾都很期待這項決定,不能再拖了。  政府官員稱當時白宮發現「標普分析存在嚴重且業餘的錯誤」,報告所列數據與實際情況有「數以萬億計美元」出入,官員們現在說,「標普承認有一些錯誤,同意重新審核這份分析報告」。
  • 受財政狀況和疫情蔓延影響 南非主權信用評級下調至「負面」
    來源:經濟日報日前,國際評級機構穆迪下調了南非的主權信用評級,評級展望保持在「負面」。南非財政部回應稱,南非將繼續推進改革,促進經濟發展。穆迪在聲明中說,由於南非財政狀況不斷惡化,結構性增長十分緩慢,決定將該國主權信用評級從Baa3降至Ba1。穆迪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影響,全球經濟前景黯淡,這將加劇南非在經濟和財政方面所面臨的挑戰。此外,南非內部還面臨電力供應不穩定、投資信心持續不足和勞動力市場結構持續僵化等問題。
  • 新華網:忽視中國國情的主權評級將被時間證偽
    2017年9月21日,標普宣布將我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從AA-降至A+,展望調整為「穩定」,自2016年3月至今短短一年多時間,穆迪也先後兩次下調對中國主權信用評級。評級機構對主權國家信用評級的下調,會帶來一定程度的市場恐慌,增加該國融資成本,嚴重的可能導致一國經濟惡化,從而陷入主權評級不斷降低的惡性循環。正如:國際評級機構不斷下調希臘等國主權評級導致其主權債務危機惡化,評級機構「順周期」、忽略國家發展的評級策略已備受國際社會詬病。但此次,標普下調中國主權評級並不會產生較大影響,主要因為中國的外幣融資規模比重較低。
  • 阿根廷宣布推遲償還美元債務 評級機構下調該國信用評級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阿根廷宣布推遲償還美元債務,評級機構下調該國信用評級4月7日,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下調了阿根廷的信用評級,這是不到一周內第三家下調阿根廷主權信用評級的評級機構。有分析師稱這是一種技術性違約。標普將阿根廷的長期外匯評級從CCC下調至SD,稱新冠病毒危機加劇了阿根廷本已緊張的財政需求和資源,導致費爾南德斯政府重新調整其財政規劃和預算優先事項。標普認為,再次發生外幣違約的可能性「幾乎是肯定的」。
  • 馬裡主權信用評級因軍事政變下調
    美國信用評級機構穆迪(Moody’s)近日發布報告,將馬裡主權信用評級由B3級調降至Caa1級,前景由「穩定」調整為「負面」,意即該機構預計馬裡償債可能性不大,違約風險高,而且這一情形至少在短期內不會有所改善。馬裡評級下調很大程度上是由於8月18日發生的軍事政變,該事件導致總統凱塔及其政府辭職、軍政府掌權,從而讓該國迎來一段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
  • 新聞早班車:標普逆勢下調中國評級 專家稱結論值得商榷
    【標普逆勢下調中國評級 專家稱結論值得商榷】 9月21日,標普全球評級宣布,將中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從「AA-」下調至「A+」,短期主權信用評級從「A-1+」下調至「A-1」。長期評級的展望從原來的「負面」調整為「穩定」。標普的主要觀點是,2009年以來中國存款機構對居民非政府部門債權增長較快,且常常高於收入增速,強勁信貸增長提高了中國經濟金融風險。專家則表示,標普觀點值得商榷。
  • 標普:確認中國信達及信達香港"A-"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展望"穩定"
    ,簡稱「信達香港」)長期和短期發行人信用評級為「A-」和「A-2」。長期評級展望穩定。同時,標普確認信達香港的有擔保債券長期發行評級。  標普認為,中國信達的非銀行金融機構(NBFI)部門槓桿率在2019年改善至6.5倍以下,在未來12-24個月內可能保持在中等(moderate)水平。
  • 標普:鐵道部等17單位財務風險「極大」
    評級機構,推動危機的黑手?事實上,標普、穆迪和惠譽這三大評級機構的公正性,早已找來了無數的質疑。歐債危機爆發兩年多以來,評級機構就幾乎從未停止火上澆油。2011年,三大機構輪番上陣,一口氣下調了9個歐洲國家的主權信用評級。這招來了歐洲人的強烈反應。
  • 三大評級機構論戰中國經濟 惠普堅持穩定展望
    3月份以來,國際評級機構穆迪(Moody’s)與標普(Standard&Poor’s)相繼將中國長期主權債務評級由「穩定」下調至「負面」,中國政府債務上升、外匯儲備下降,以及推進改革的不確定性成為穆迪與標普作出下調決定的主要原因。  而同樣作為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FitchRatings)則堅持對於中國市場的「穩定」展望。
  • 回應穆迪降級:中國官方稱「不對」評級機構說「不跟」
    原標題:回應穆迪「降級」:中國官方稱「你不對」 評級機構說「我不跟」  中新社北京5月27日電 (記者 周銳)在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後,中國官方和同類評級機構相繼做出反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標普給予三井住友中國「A+」長期信用評級
    網易財經10月12日訊 標準普爾今日給予三井住友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三井住友銀行中國)「A+」和「A-1」的長期和短期交易對手信用評級。評級展望為穩定。
  • 中銀協:標普調降中國評級有失公允 缺乏客觀性和公信力
    (央視財經記者黃曉麗)近日,標普宣布將我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從AA-降至A+,隨後,又宣布下調幾家金融機構的評級。中國銀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就標普下調評級答記者問時表示,在中國各項經濟指標改善、企業與銀行系統信用風險緩解、信貸增速有所下行、金融槓桿與實體槓桿企穩的背景下,在經濟穩中向好,銀行業穩健發展,資產質量好於預期、好於同期的情況下,標普基於"親周期評級方法下調評級,是簡單片面的,這種做法有失公允,缺乏客觀性和公信力,無異於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惠譽將奧地利的主權信用評級保持為AA+
    奧地利《新聞報》5月16日報導,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惠譽(Fitch)將奧地利的主權信用評級保持為AA+,但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對奧地利經濟和公共財政的重大影響,將前景從「樂觀」下調為「穩定」。惠譽預計,今年奧地利GDP將實際下降8.3%,即使限制措施相對較快地解禁、大流行在下半年得到遏制,奧經濟仍存在下行風險,預計2021年GDP將恢復增長4.1%。
  • 抗衡三巨頭 中美俄聯組「世界信用評級集團」
    穆迪、標普、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機構三大巨頭的壟斷地位正在遭遇挑戰。10月24日,中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聯合美國伊根-瓊斯評級公司(Egan-Jones Ratings Co.)和俄羅斯信用評級公司(RusRating JSC),在北京發起成立新的評級組織「世界信用評級集團」(Universal Credit Rating Group)。
  • 記者觀察:評級下調 經濟下滑 重壓之下的南非如何「加油」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人民網約翰尼斯堡11月23日電(王磊)全球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中的穆迪和惠譽於11月20日同時下調南非的主權信用評級,這使得南非政府的借貸和融資成本進一步提高,也讓已經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南非經濟雪上加霜。
  • 標普進入中國:明教張無忌 前來拜山!
    28日,央行發布公告,對美國標普全球公司在北京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標普信用評級(中國)有限公司予以備案。同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亦公告接受標普信用評級(中國)有限公司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開展債券評級業務的註冊。標普來了,穆迪和惠譽還會遠嗎?
  • 標普將匈牙利評級前景由穩定下調為負面
    標普將匈牙利評級前景由穩定下調為負面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