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11月24日消息 2011年11月24日下午,土庫曼斯坦天然氣抵達廣東省通氣點火儀式在深圳、廣州兩地舉行。正在我國進行國事訪問的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共同出席。
24日,在深圳世界之窗主會場,千餘名當地群眾和中國石油管道建設者歡聚這裡,中土兩國藝術家載歌載舞,共同慶祝兩國人民友誼進入一個新紀元。15:30,點火儀式開始。別爾德穆哈梅多夫、汪洋分别致辭。西氣東輸二線廣州從化末站以視頻方式向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蔣潔敏報告了通氣準備情況。蔣潔敏陪同土庫曼斯坦總統和汪洋書記按動通氣點火觸摸球。中國石油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廖永遠主持儀式。
中亞—中國和西氣東輸二線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天然氣管道,由土庫曼斯坦阿姆河氣田及配套設施、中亞天然氣管道和西氣東輸二線三部分組成,主幹線全長6811公裡。
2007年7月,在胡錦濤主席和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的共同見證下,中土兩國籤署天然氣產品分成合同與購銷協議,約定未來30年內土庫曼斯坦向中國每年供應天然氣300億立方米。
2007年8月10日啟動的阿姆河天然氣項目是中國在海外最大的天然氣項目。中土兩國員工齊心協力,艱苦奮鬥,使阿姆河氣田探明天然氣儲量增加50%,鑽井成功率達到100%,氣田生產能力不斷提高。在沙漠上僅用18個月就建成了第一天然氣處理廠,規模巨大,技術先進,工程建設水平一流。2009年12月14日,中國、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四國元首,共同在阿姆河右岸天然氣處理廠出席了中亞-中國天然氣管道通氣儀式。
中亞天然氣管道起自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邊境格達依姆,途經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止於中國境內新疆霍爾果斯。工程啟動於2007年7月,2009年12月實現單線通氣,創造了從項目論證到實現商業運行跨多國管道建設的新記錄。2010年10月26日,工程B線也建成投產。
西氣東輸二線上遊與中亞天然氣管道連接,是我國第一條引進境外天然氣資源的大型管道,也是目前世界上距離最長、壓力和鋼級最高、工程量最為浩大的一項天然氣管道工程,由一幹八支組成,幹線長4978公裡,支線長3726公裡,管線全長8704公裡,起於新疆霍爾果斯,終點到達香港。
西氣東輸二線西段工程於2008年2月22日開工,2009年12月31日建成投產;東段工程於2009年2月7日開工,2011年6月30日,西氣東輸二線幹線工程建成投產。
中亞—中國和西氣東輸二線工程建設歷時近四年,沿線各國有數萬建設者參建,各國通力合作,有效解決了管道跨多國建設運行的主要障礙,創建了四國七方跨國運行協調機制。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管道建設技術,在這一工程施工中得以充分展示和創新應用。特別是在西氣東輸二線建設中,X80鋼系列產品成功研發、全面國產化和相應標準的建立,使我國管道建設實現了從追趕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
管道沿線經過四國的戈壁沙漠、高山雪峰、江河湖海、沼澤水網等世界管道建設史上所經歷的所有地質地貌,施工條件非常惡劣,工程建設難度前所未有。中國石油舉全集團公司之力,採取先進的項目群管理模式,在全球範圍內調動各種建設資源,創造了世界管道建設史上的奇蹟。
管道建設和運行帶動了沿線各國的社會經濟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了寶貴的就業機會。中亞—中國和西氣東輸二線幹線的建成投產,疏通了廣闊的下遊市場,土庫曼斯坦為此全面加快了油氣勘探開發步伐,資源優勢開始轉化為經濟優勢,並因此獲得了豐厚的經濟效益,促動了土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這條能源新絲路把中國和土庫曼斯坦兩國聯繫得更加緊密,成為深化兩國人民友誼的新的橋梁和紐帶。
截至目前,中亞—中國和西氣東輸二線管道始終保持著安全平穩運行,已惠及18個省市自治區,隨著明年幾條支幹線貫通,屆時收益人數將達到5億人。截至2011年11月24日,我國已累計接輸土庫曼天然氣175億立方米,為我國同期天然氣進口總量的50%以上,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民生工程的重大作用日漸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