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有很多,而今天筆者想跟大家分享一句農村俗語:「寒門難出貴子」。這句農村俗語只有短短的6個字,背後卻有無數農民們的辛酸與無奈,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且「寒門難出貴子」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在解釋「寒門難出貴子」到底是什麼意思之前,筆者先跟大家講一個農村的真實故事。
筆者的老家是湖南的,在我很小的時候,村子裡有一戶人家,家裡有5個子女,其中他們家的第三個孩子與我是小學同學。那時候我們才讀小學,懂事程度並不高。
然而,我這個同學每天的作業都從來沒有完成過,且個子又小又瘦,性格非常內向和自卑。每當老師問起為啥做不完作業時,她只是低頭哭泣,從不說話。其實我是知道的,因為我們在一個村子裡。
她每天放學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割豬草,割不完是不能吃飯的。由於家裡貧窮,他的父母也沒什麼文化,根本無心重視教育,只覺得能認識幾個字就行。尤其到了冬天,農村的天色很容易天黑,我這個同學割完豬草回來大多都天黑了,自然就沒有辦法寫作業。那時候雖然有電燈,但是她的家人會覺得浪費電費,所以是不允許孩子開電燈寫作業的。久而久之,她的作業就永遠也完成不了。
後來,我去了城裡讀中學,而她也輟學了,一直在幫父母幹農活。所以,我們從這個故事中,能看出什麼了嗎?寒門難出貴子,不是沒有依據的。
我們從這個故事中,首先是因為我的這位小學同學家庭是農村的,且經濟困難。但是比起經濟困難,在筆者看來,是她父母的思想更窮。有一句話叫做「人是環境下的產物」,我深表認同。
當你的父母每日給你灌輸的是窮思想,窮思維,並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時,請問你怎麼富貴的起來?所謂寒門就是家庭貧寒,貧窮。但是在我看來,寒門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思想貧窮。經濟貧窮尚可努力,思想貧窮就沒救了。
所以,如果你身處在一個思想,經濟都貧窮的家裡,請問你如何貴起來?俗話說的好,比貧窮更可怕的是思想,是思維。所以,寒門難出貴子,很大的程度上就是這個原因。
繼續回顧上文咱們講到的這個故事,寫作業都怕浪費電費,這樣的教育又如何能讓子女有出息呢?所謂「貴」無非就是成為有用的人,有出息的人,有能力的人。但是從小思想不跟進,不重視教育。這個「貴」又從何而來?從這裡我們也足以看出,古人所說的農村俗語「寒門難出貴子」的確是真理啊!
可能很多人覺得像這樣的父母還是比較少的,又或者說某某某都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不也一樣有大出息和大作為嗎?在這裡,筆者只想跟大家說一句,了解事實再說話。其二,我前文有提到比貧窮更可怕的,是思想。「寒門難出貴子」其真正的意思是經濟貧窮,思想貧窮,這兩者都貧寒時,出貴子基本上是無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