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分析,小編發現,農村的一些俗語大部分上都有一些告誡和鼓勵意味:告誡、警告我們什麼事不能做,鼓勵我們什麼事做了就可以交好運,交財運。感情色彩大於科學依據,因此,大家最好是可以帶著辯證的眼光去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話就是:「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一起來看看吧!
農村俗語「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是什麼意思?
何為麻雀屋呢?因為麻雀是小型的鳥類,所以麻雀屋就是小房子。當然,房子雖小,基本功能還都是具備的。而所謂的麻雀屋也就是指舊屋、破屋,麻雀能夠飛進去搭巢的屋。意思也就是貧寒家庭。這句話說的是,居住在貧寒家庭(環境),家中後輩容易出棟梁之才。
這句俗語有道理嗎?聽聽大家怎麼說?
@南小平
首先我先來講一個故事,據說在古代有一家人,居住在不到50平米的房子裡,房子雖小,但是裡面該有的都有,比如廚房,臥室,書房等,說來也怪,房子雖小,可這家人輩輩出人才,於是就有了居住麻雀屋,棟梁輩輩出的說法。
人們常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故事中的房屋就像一隻麻雀,也就是俗語中的麻雀屋,為什麼住了麻雀屋就能人才輩出呢?麻雀屋小,但能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沒有一些比較奢侈的陳設,主人住在這樣的屋子裡能夠清心寡欲,心無雜念才能靜心去學習,學到了知識才能考取功名。因此,這句俗語延伸意思就是說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不要有過多物質的欲望,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所做的事情上,一般都能成功。
@關山聽風
「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是一句容易讓人作出錯誤理解的俗語。
明明人家已是棟梁輩輩出,也就是說,這家人不僅出一個人才,是代代有才人出,有人卻硬要理解成寒門出貴子。寒門出貴子後,還有多少人能住在原來的房屋內受苦,恐怕大多數的人進城建豪宅別墅去了。所以我認為,「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這句話的真正意義是告誡官宦家庭要樹立良好的家教和家風。
@創作者
俗語之所以崇尚小屋出人才,實際上是根據經驗所得,或者是某個住過小屋的名人隨意所言,與科學道理是沒有半分的。他們只是單純地認為,小房子容易聚精會神,免受幹擾,在過去時讀書容易集中精力。同時,道學家認為,大房子陰氣重,非常消耗人的陽氣,容易使人精神倦乏和破財,當然這個更是無稽之談。
總之,按照如今的科學理解,房子不大不小才合適。不妨就讓這句俗語,給大城市蝸居者一個精神勸慰。
@天天有力
是有一定的道理。這個還要看人的基因潛力、人的志向定力。一個人沒目標理想,沒有改變貧窮面貌的堅強決心,那也是沒法改變面貌的。但俗話說窮則思變,大多數人都是嚮往美好生活的,所以一定會比常人多出百倍努力,通過各種手段來改變命運。
@胡說三農
啥道理也沒有!所謂的麻雀屋也就是指舊屋、破屋,麻雀能夠飛進去搭巢的屋。意思也就是貧寒家庭吧!所謂的「棟梁」,也就是指有本事的人。窮人家沒有出幾個棟梁之材,「富人」家倒是出的有。
現在有很多雞湯文,其實,有些農村俗語也類似於雞湯文。而這些雞湯文中的水分可以佔到99%,只有1%的成分才具有營養價值。
總結來說,這句話的實際意義跟寒門出貴子的意思差不多,在現實之中值得商榷,只能說是一種寄託,一種對於家庭運勢扭轉的一種美好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能夠成為棟梁之材,這點來說是沒有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