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麻雀又漸多,老話「住在麻雀屋,輩輩棟梁出」如何解釋,在理

2020-12-10 三農友友

麻雀在農村是最為常見的鳥類,然而,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由於部分人好食,有人肆意捕殺,數量是急劇下降了。好在,近幾年,國家禁食野生動物並制定實施了相關法律、條令,才使得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麻雀沒有消失,如今,在農村數量又漸漸多了起來。

關於農村麻雀,有這麼一句俗語老話叫做:「住在麻雀屋,輩輩棟梁出」,意思是說居住在有麻雀築巢的房屋裡,輩輩會出現棟梁之材,這似乎有點讓人搞不懂。因為不管從寓意上,還是現實中,麻雀擁有的好像只有貶義而沒有褒義,是一種有害鳥兒,而且還曾被當作要除的四害之一,好懸沒被除盡。但老話為啥要這樣說呢?

麻雀築巢很隨意,怎麼方便怎麼來,但往往喜歡和糾纏人類,住在人們房簷之下。而就房屋質量來說,窮人家的房子比富人家的簡陋的要多,麻雀建起來容易一些,這或是它們喜歡住窮人家的原因所在。而自古以來,人們一向認為認為,寒門能出貴子。因為越是窮人家孩子,越能吃苦,知道學習機會來之不易會倍加珍惜,因而成材概率會大一些。這是住在麻雀屋,家裡會棟梁出的一種解釋。

出人頭地,獲得成功,這是眾人皆盼的,對於寒門子弟來說更是如此。同麻雀共住,人就被美化成為了那「麻雀」。是麻雀就有翅膀,會飛翔。即便不是雄鷹能擊長空,但也可展開會飛翔的翅膀想飛多遠,就飛多遠,只要永不停歇,就能到達自己成功的彼岸。這或是老話另一種解釋。

其實,「住在麻雀屋,輩輩棟梁出」,和燕知寒門,喜鵲報喜一樣,都是人們通過生活中現象表達的對生活美好願景。雖說大多都是自我進行的慰藉,但在現實生活中,有時也有那麼幾分道理。畢竟,富人家房簷高,燕子住著安全,而麻雀多住家境貧寒之家也能出棟梁能人。

不過,現如今,這點好像有點過時了,因為只有家境富裕了,孩子才有可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只有教育好了,才會有競爭力以至取得更大成功。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補充留言。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人住麻雀屋,輩輩出棟梁」,「麻雀屋」指的是什麼?
    農村人都喜歡燕子來家築巢,大家都覺得燕子能給家裡帶來好運。但是麻雀卻很少去有人住的家裡築巢,不過農村有句俗語叫:「人住麻雀屋,輩輩出棟梁」,難道麻雀來家築巢,家裡就會出棟梁?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雖然麻雀經常在有人的地方活動,但是很少有麻雀會把窩安在有人住的家裡,因為很多農村人還是不太喜歡麻雀,因此麻雀也不敢把窩安在別人家裡。記得小時候村裡的孩子都會上樹掏鳥蛋,其實掏的大部分都是麻雀蛋。什麼是「麻雀屋」呢?
  • 俗語:住在麻雀屋,輩輩棟梁出,啥意思?有道理嗎?看完就明白
    俗語:「住在麻雀屋,輩輩棟梁出」的意思很簡單:如果居住的房屋裡有麻雀築巢,那家裡就可能會有棟梁出現。和這句俗語相似度高的就是喜鵲築巢,麻雀和喜鵲的地位在我國是天差地別,麻雀差點被當成四害斬草除根。麻雀築巢是沒有意識的,並不能說明誰家有好事發生,不能說明誰家出棟梁。
  • 農村俗語:「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啥意思呢?看完明白了
    家庭興旺是有人能夠扛得起、站得出來,有一番作為創造出價值,才能做到,所以家庭能夠出人才,是每個家庭寄予的希望。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居住麻雀屋,棟梁輩輩出,這句老話有沒有道理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些麻雀屋。麻雀是農村最為常見的鳥類,也是和燕子一樣,為數不多的和人類居住生活在一起的鳥兒。
  • 農村俗語「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俗語「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是什麼意思?何為麻雀屋呢?因為麻雀是小型的鳥類,所以麻雀屋就是小房子。當然,房子雖小,基本功能還都是具備的。而所謂的麻雀屋也就是指舊屋、破屋,麻雀能夠飛進去搭巢的屋。意思也就是貧寒家庭。
  • 農村住房有學問,為啥人住麻雀屋和家有五穀蟲天壤之別,進來看看
    在農村,上了歲數的老人經常說一些俗語,其中建房方面尤其眾多。人活一世,安居樂業,有所定居非常重要。而農村老農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住房就住麻雀房,家有五穀蟲,一定不能碰」,您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在農村,有許多的家庭,沒有良好的衛生習慣,以至於家中環境髒亂差。有人說,農村嫁女的時候,查看一個家庭的門口是否長草,查看廚房是否潔淨,臥室是否整齊,可以從中看出婆家的品行。髒亂的環境對人的居住是不利的,招不來財,因為財神也不傻,更愛乾淨家。另外,五穀蟲大多出現在陰溼環境,對房屋的破壞。
  • 農村俗語:「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是什麼意思呢?看了懂了
    農村俗語老話,多年積累經驗,發展成朗朗上口的俗語老話,確實有一定的道理和意義,值得我們參考和學習。但是,有很多俗語,沒有實際意義,隨著時間的推移,只能慢慢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話資金。家庭的繁榮是有人能承擔、站起來,有創造價值的才能,家庭能出人才是家庭的希望。
  • 農村老話「順手捉麻雀,不死脫層皮」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順手捉麻雀,不死脫層殼」是什麼意思?農村當中有很多俗語都值得人們細細回味,俗語中包含了很多的人生哲理,它是農民生活的展示,是一種更加貼切的表達。我們也可以從中學習到很多道理,那麼上面這句俗語很值得思考。
  • 農村老話一輩不孝,輩輩不孝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對於一些農村老話,部分人持偏見態度,認為這些農村老話帶著封建迷信的主觀思想。其實這樣想的人,首先就已經帶有主觀的想法,以主觀想法去臆測另外一件事,得出的結論必定是片面的。農村老話是農村人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是智慧的結晶,冒昧歸類到封建迷信是不妥的,應該站在客觀的立場上看問題,有不足的可以提出來,有道理的也應該去肯定。
  • 俗話說:「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六代世家經驗之談
    俗話說:「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六代世家經驗之談。老趙是退休幹部,住在不遠的一個村子,平日裡總是笑呵呵的,而且穿著打扮和本地農民一模一樣,如果不是很熟悉,根本不知道他曾經的職位很高。有一天因為好奇,我就問老趙:為什麼你們家族裡總是出人才啊?老趙慈祥的臉上突然笑開了花,打趣的和我說:「因為我們居住在了風水寶地」!我知道老趙是在和我開玩笑,他家老宅子也就是50多平米的房子,連菜園子加起來也就是不到半畝地,普通的院牆和其他人家沒有什麼兩樣。
  • 農村俗語「雨打靈輩輩窮,雨打墓輩輩富」,是什麼意思?
    文/玉濁清農村俗語「雨打靈輩輩窮,雨打墓輩輩富」,是什麼意思?不管在什麼地方都是以死者為大,特別是在農村,如果家裡有人去世,都會大擺宴席給他們設靈堂,為了哀悼他們還會進行一系列的排場,主要就是表達對於死者的敬意。當然在農村還有關於白事的俗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雨打靈輩輩窮,雨打墓輩輩富?
  • 農村俗語「麻雀不進窮人門」啥意思,它們也「嫌貧愛富」?
    麻雀不進窮人門,它們也嫌貧愛富?麻雀是如何分辨富人與窮人?麻雀是農村裡最常見的一種鳥類了,也是比較有爭議的小鳥。在過去麻雀還是「四害」之一,而如今卻成為了國家保護動物。也是因為這一點,很多的農民表示不理解,麻雀常常偷吃農民的莊稼、水果,真的有必要保護嗎?其實,麻雀是雜食性的動物,其不僅會吃糧食的莊稼,而且也吃危害禾本科植物的害蟲,所以算得上是一種「亦正亦邪」的鳥類。在農村裡,還有著「麻雀不進窮人門」的俗語,意思是說麻雀是種「嫌貧愛富」的動物,它一般只去那些富貴人家門口棲息、找食物吃,而不會去窮人家門口停留、棲息。
  • 農村老話說:「一輩不孝,輩輩不孝」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說:「一輩不孝,輩輩不孝」是什麼意思?意思很簡單,就是父母對長輩的孝心,會言傳身教給下一代。老話說過:「房簷滴水輩輩照」、「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來」,表達的也有這層意思。所以你看,這句老話,就是提醒人們,發揚孝敬老人傳統的家風不能丟,好生贍養老人的優良的傳統輩輩相傳,對誰都好。反過來說,孩子對老人不好,甚至不盡心贍養老人,那麼,自己養的孩子,在這樣氛圍的家風中長大,從小認為「不孝」老人是「理所應當」的事,那麼,真的很有可能會出現一輩不孝,輩輩不孝的事。
  • 歸來吧,麻雀
    記得十來天前,還沒長出羽毛的雛雀,一隻只從窩巢裡探出頭來,望著五彩繽紛的世界,亮亮的小眼裡充滿了好奇。可是,沒過幾天,那些可愛的雛雀都死了,死得那麼突然,那麼匪夷所思。大明的父親說,一定是麻雀給它們的兒女餵食了帶有農藥的蟲子,中了毒。  雛雀們死了,它們的父母也不想再留在這片傷心之地。它們飛到哪裡去了呢?大明十分失落。
  • 麻雀和蒼蠅的傳說-民間故事
    古時候,玉皇大帝下了一道詔書:「凡害人之輩,不論飛禽走獸、昆蟲魚蝦,一概捉拿問斬。」詔書貼滿天上地下。然而有一回玉帝進餐的時候,發現一隻蒼蠅隨意踐踏珍饈,吮吸脂膏。玉帝勃然大怒,當場捕捉問罪:「放肆!竟敢踐踏珍饈!」
  • 科學網—樹麻雀住家裡 家麻雀在樹上
    ■趙序茅 麻雀由於太常見,很少有人關注它們的種類,以為見到的麻雀都是一個樣。事實上,麻雀家族在全球共有19個種類,不過在中國卻並不「興旺」,僅有5個種類,即樹麻雀、家麻雀、黑頂麻雀、黑胸麻雀、山麻雀。即便中國只有5種麻雀,但全部見過的人又有多少呢? 說來也巧,麻雀是我在研究所期間認識的第一類鳥。
  • 秋收在即,農村四害之一麻雀光顧,一天啃食糧食,農民如何應對?
    在稻穀金黃時節,農村當中卻有一群不速之客成群列隊的前來光顧,它就是被人們稱為農村四害之一的麻雀。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麻雀一天可以啃食上千斤糧食,對於農作物收成有很大影響。金秋時節,麻雀頻繁光顧,農民該如何應對?麻雀在我們廣西農村很常見,現在這個時候成群的麻雀在田野間飛來飛去。很多金黃的稻穀被一群又一群的麻雀光顧了無數次,村民們都狠的咬咬牙!
  • 農村老話「麻雀只入富貴之門,燕子不進寒苦之家」,是真的嗎
    農村有很多廣為流傳的老話俗語,這是過去勞動人民的生活總結。農村的老話俗語的範圍非常的廣泛,各個領域都有,就像農村的這句「麻雀只入富貴之門,燕子不進寒苦之家」,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你知道嗎?凡事都是有個因果關係的,咱們對燕子和麻雀都不會陌生,老話說的好,叫「民以食為天」,世界上的所有動物都是要靠食物才能活下來,麻雀和燕子都是吃小昆蟲為生的。而麻雀還會偷吃人的糧食,在過去,麻雀可是「四害之一」的動物呢。不過現在不同了,麻雀成了人類的好朋友了。
  • 農村俗語「雨打靈輩輩窮,雨打墓輩輩富」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雨打靈輩輩窮,雨打墓輩輩富」有道理嗎?在我們這裡有一個很小眾的說法就是,如果白事陰天下雨就意味著著吉利的事情,當然這裡說的陰天下雨是說,在不影響正常禮節進行的情況下,而如果是結婚下大雨,那麼就迷信的認為是一個不好的兆頭.
  • 現在,農村的孩子比其父輩更不熱愛學習了,原因是什麼?
    農村孩子比其父輩更不熱愛學習,主要原因是榜樣的缺失及監管不力。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給予人不斷前行的動力;它猶如黑夜裡的一盞明燈,照亮前行之路。沒了燈,只有瞎撞,徘徊,四處遊蕩,距目的地漸行漸遠;榜樣讓人看到希望,從而堅定信念,遇艱難困苦,有了克服之戰勝之的勇氣。榜樣要有力,具說服力,易理解,並被大多數孩子認可接受!現在的問題是,簡單的說教代替了一切,物慾橫流,身邊的富人有錢人成了他們心中的榜樣!各式各樣的人,都會成為他們的偶像!小鮮肉、直播明星、各類藝人,深深嵌入他們幼小的心靈。他們在學習如何走捷徑,登上虛無縹緲的顛峰 !
  • 做一隻麻雀,快活的麻雀,自由的麻雀
    昨夜夢中,一隻鳥兒煽動美麗而有力的翅膀,從對面大樓打開的一個口裡飛出,從我的頭頂飛過,奇怪的是沒有看到鳥兒頎長的尾巴,它的翅膀寬大而健碩。當我從睡夢中醒來的時候,夢中鳥兒美麗動人的翅膀,像一幅畫一樣閃現在我的眼前。翅膀,天使的翅膀,想像著它像扇子一樣的翅膀,一定是一隻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