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在農村是最為常見的鳥類,然而,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由於部分人好食,有人肆意捕殺,數量是急劇下降了。好在,近幾年,國家禁食野生動物並制定實施了相關法律、條令,才使得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麻雀沒有消失,如今,在農村數量又漸漸多了起來。
關於農村麻雀,有這麼一句俗語老話叫做:「住在麻雀屋,輩輩棟梁出」,意思是說居住在有麻雀築巢的房屋裡,輩輩會出現棟梁之材,這似乎有點讓人搞不懂。因為不管從寓意上,還是現實中,麻雀擁有的好像只有貶義而沒有褒義,是一種有害鳥兒,而且還曾被當作要除的四害之一,好懸沒被除盡。但老話為啥要這樣說呢?
麻雀築巢很隨意,怎麼方便怎麼來,但往往喜歡和糾纏人類,住在人們房簷之下。而就房屋質量來說,窮人家的房子比富人家的簡陋的要多,麻雀建起來容易一些,這或是它們喜歡住窮人家的原因所在。而自古以來,人們一向認為認為,寒門能出貴子。因為越是窮人家孩子,越能吃苦,知道學習機會來之不易會倍加珍惜,因而成材概率會大一些。這是住在麻雀屋,家裡會棟梁出的一種解釋。
出人頭地,獲得成功,這是眾人皆盼的,對於寒門子弟來說更是如此。同麻雀共住,人就被美化成為了那「麻雀」。是麻雀就有翅膀,會飛翔。即便不是雄鷹能擊長空,但也可展開會飛翔的翅膀想飛多遠,就飛多遠,只要永不停歇,就能到達自己成功的彼岸。這或是老話另一種解釋。
其實,「住在麻雀屋,輩輩棟梁出」,和燕知寒門,喜鵲報喜一樣,都是人們通過生活中現象表達的對生活美好願景。雖說大多都是自我進行的慰藉,但在現實生活中,有時也有那麼幾分道理。畢竟,富人家房簷高,燕子住著安全,而麻雀多住家境貧寒之家也能出棟梁能人。
不過,現如今,這點好像有點過時了,因為只有家境富裕了,孩子才有可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只有教育好了,才會有競爭力以至取得更大成功。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補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