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對選址、建房的風水非常重視,從前面系列的文章我們就可以看出,如果蓋房子的時候不注重風水,犯了某種忌諱,就很有可能對家人、對子孫後代不利。今天我們來看一個比較冷門的農村老話,據說很多人都沒聽說過,這句話就是「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看看到底是什麼意思?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是什麼意思?
「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這句老俗語說的有點可怕,大概意思就是,家裡如果有滴淚屋,那麼三年就要哭一場。那麼什麼是滴淚屋?
滴淚屋一般指的是緊挨著高大房子旁邊的小房子,這個小房子在大房子的屋簷下,大房子上的雨水可以順著屋簷滴落在小房子上,像滴淚一樣,這樣的小房子就被稱作「滴淚屋」。
小編小時候家裡就是,大伯家蓋起了2層高的新房,我們家住在挨著牆的小泥瓦房。每次下雨門口就基本成了「水簾洞」,長此以往,幾年之後房子基本就住不了人了,只能咬牙借錢蓋新房。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有道理嗎?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這句話是迷信還是真的有科學道理。這句話其實是一句風水中演化出來的,原話叫做「大房簷水滴小房,小房就叫淚滴房。建房若叫滴淚房,主傷兒女痛斷腸。爹哭兒來兒哭娘。」
@馬清軒
我們那邊的說法是,滴淚房指的是自家主屋旁邊,高度略低於主屋的矮房,這種房子一般是輩分比較低的人住。下雨的時候,雨水可以順著主屋的屋簷滑落到矮屋的屋簷上,便好似一滴滴淚滴在上面。大部分的農村地區對於滴淚房是非常忌諱的,他們直接管這種房子叫滴淚煞。蓋房子時,房屋之間一定要做好間隔,絕對不讓一個屋簷的雨水落到另一個屋簷上的情況發生。
@洛水清風
其實,風水先生的說法帶有很大的迷信色彩,但他讓主房與偏房隔開蓋做法還是有科學道理的。因為住房與偏房連在一起,首先是通風採光不好,住在這樣很少見到陽光的房子,時間久了肯定對身體不好,尤其像抵抗力不強的婦女兒童,更容易患病。如果在加上秋季的連陰雨,偏房因為通風條件差,潮氣難免很大,整天待在這樣陰暗潮溼的房子裡,不生病才怪呢!
@長歌當哭
其實這句話可以講得更通俗一點就是「小洞不補,大洞吃苦」,就是說,家裡的房子如果漏水了,如果不補,久而久之,屋頂,地板就會在水的衝蝕下變得千瘡百孔。如果是剛好在屋簷與牆壁接和的地方漏水,那就更加危險了,由於以前的農村房子都是土坯房,在雨水長年累月的衝刷下,牆壁會開裂,牆腳由於長期滲水,變得鬆軟,極有可能倒塌,釀成悲劇。
@撥雲見日向太陽
咱們都知道,俗語說事物的同時,也是在暗指事的的。這句話在說事的時候和「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防微杜漸」是一個道理。它在告訴世人,不要以為一點點小的錯誤就可以忽略不計,任由起朝著壞的方向發展,要防患於未然,將不良因素即將要造成的惡果扼殺在搖籃之中!
@開心一刻
其實這句話也可以說人。家有滴水屋,說的是,這是古人的借物喻人的修辭手法。滴水屋大多指的是家中有個別成員讓人操心不已,有可能是誤入歧途的逆子,也有可能是在外偷香的丈夫,亦或是紅杏出牆的妻子,總之,三者有其一,必將引起家庭關係的不和諧,有的,隨著時間的流逝,甚至可能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總結,這句俗話雖然乍一看帶有很濃重的迷信色彩,但經過深度剖析之後,發現也不無道理,而是古人長期觀察生活的一種總結。因此,遇到這些俗語先不要急著一棍子打死,帶著辯證的眼光看問題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