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建房有講究,「大屋摞小屋,三年兩年哭」,有道理嗎?

2020-12-21 土流網

我們都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而且涉及的領域也是非常廣泛的。比如今天要說的這一句「大屋摞小屋,三年兩年哭」,這句話其實說的就是蓋房的安全性問題。意思是禁止在原有老房子的基礎上在上面加蓋一層,不到兩三年就會後悔。

對於中國人來說,房子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農村,很多農民辛苦打拼了一輩子,就是為了能夠能有一棟體面的房子。不過蓋房子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整個過程非常的複雜,從選址、設計、到建成再到裝修都需要勞心勞力,除了必須的寬敞度和舒適度之外,還必須要注意房子的安全性。

如果在原有的房子基礎上加蓋房子,這是非常不安全的,這是由於人們在蓋房子時會根據房屋的重量來建地基和承重牆,而一般加蓋的房子,原有的房子大多只有一層,地基建造的不深,所以如果在上面增加房子的高度,自然會破壞到承重牆的稱重能力,而且會對地基造成很大的負擔,房子因為承受的壓力太大,從而會有坍塌的危險。這時候除了錢會打水漂外,也容易威脅到生命安全。那麼為什麼會有人這樣做呢?

大家都知道,很多農民所居住的房子都是多年之前建造的,雖然說有些破舊了,但正常的居住並沒有問題。如果直接拆掉,那之前建房的錢就白花了,所以有些人是為了在蓋房子的時候省事省錢,直接在原來的老房子上加蓋了一層,一下子就變成了小樓房。另外,大家都知道現在在搞新農村建設,很多位置好的地方也許會面臨拆遷,而拆遷的房屋補償款也會依照房子的面積來算,所以有些人為了在拆遷的時候多拿點補貼,就不顧安全隱患,一層層地往上蓋。

雖然俗語「大屋摞小屋,三年兩年哭」有點誇張,但是卻很有道理。不管怎樣,建房子的目的就是有個棲身之所,圖個安心。關於農村建房,你們那有什麼講究?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今天要分享的這句「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下面就來一起看看這句話作何解釋吧!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李阿冰雖然俗語「大屋摞小屋,三年兩年哭」有點誇張,但是卻很有道理。人們在蓋房子時會根據房屋的重量來建地基和承重牆,如果在原有房屋的基礎上再加蓋一層,自然會破壞到地基和承重牆的承重能力,嚴重時還會出現房屋倒塌的危險,花巨資蓋的房子倒塌,除了哭還能怎麼辦呢?
  • 農村老人言:大屋摞小屋,三年兩篇哭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老人言:大屋摞小屋,三年兩篇哭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我們都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寶貝,現在有不少人就是靠農村土生土長的植物發財的,不過對於農村來說,農村這裡最重要的並不是這裡植物,而是由一輩又一輩傳下來的俗語,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農村的俗語是非常多的,而且涉及的領域也是非常多的。
  • 農村俗語「大屋摞小屋,三年兩遍哭」,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蓋房的講究我之前文章寫過很多次,中國人對房子是有執念的,有房才算有家,這種觀念倒也沒什麼錯,畢竟家是溫馨的港灣,房子是人的落腳點,所以在蓋房子這件事上,也有許多講究。諸如此類的講究還有很多,就不一一贅述了,總之,老年間自家蓋房子的多,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具備專業知識,風險也就隨之而來,老人們根據一些經驗,就總結出了「大屋摞小屋,三年兩遍哭」的說法。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篇哭,說的是啥意思呢?
    農村老話,農村俗語,都是農民群眾經過長期生活實踐,總結出來的,對生產生活有指導意義,勸導意思的話語,就像這句,「大屋摞小屋,三年兩遍哭」。一、「大屋摞小屋,三年兩遍哭」的意思和典型事例。其實從字面意思和對現實生活的理解,就是在大房子上面蓋小房子,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幾層,原來的老房子不能承受上面的重量,導致房屋開裂,倒塌,嚴重的還會發生傷人事故。
  •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對選址、建房的風水非常重視,從前面系列的文章我們就可以看出,如果蓋房子的時候不注重風水,犯了某種忌諱,就很有可能對家人、對子孫後代不利。今天我們來看一個比較冷門的農村老話,據說很多人都沒聽說過,這句話就是「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看看到底是什麼意思?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 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滴淚屋是什麼,這話有道理嗎?
    《智囊全集》中有句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這是一句跟修建房屋相關的俗語,在中國人心裡,對房子有多深的執念無需多言,這關鍵還是內心深處追求安穩的一種體現。畢竟,誰不希望經過了一天的辛勤勞動後,能回到自己的溫馨小窩呢?既然這樣重視房屋,那在建房子的時候,自然也有很多講究,如建房子得看朝向,講風水,這句俗語中的「滴淚屋」,便是風水學中的一種說法。
  • 農村俗語:「大房門前小破屋,三年一場哭」,農村建房有何講究?
    在我們農村,很多人建設的房子都一樣。特別是在一些丘陵地帶,一個村屯的房屋都是比較零散的分布在各地山坡上,有時候一些房子寧願單獨建設在一個地方,比較周圍沒有任何房子。其實很多農村房屋都是這樣,但是人們並不覺得孤單,每天和山水為伴。
  • 「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滴淚屋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文【土味龍】最近我們南方地區已經下了一個多月的雨,很多地區都出現洪澇,特別是農村的一些房屋,遇到大雨天一旦被淹,大家就要考慮其安全性。那麼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這句俗語吧,正好也能體現老一輩人對蓋房子的講究,不是迷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俗語丨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是什麼意思?過去農村的房屋是土磚做牆,樹木做椽,泥瓦蓋頂的結構。還有很多人的房屋,是毛草棚。農村人建房,沒有統一規劃。時間有先後,相鄰房屋有高有低。逢連陰雨大雨時,高處屋簷的雨水滴到低處房子上面,被人們稱為:滴淚雨,被滴的房屋叫滴淚屋。
  • 民間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什麼意思?蘊含老祖宗智慧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是什麼意思?這句話的原話是"大房簷水滴小房,小房就叫淚滴房。建房若叫滴淚房,主傷兒女痛斷腸。爹哭兒來兒哭娘。"三年一場哭先說結論,這就是封建迷信,就是扯淡。古代人建房子,大多都是大屋疊小屋,要真的是三年哭一場,那麼就沒有正常的家庭了。
  • 農村蓋房講究「建房勿落斷,落斷了三代」有道理嗎?要怎麼建房
    導讀:農村蓋房講究「建房勿落斷,落斷了三代」有道理嗎?要怎麼建房?農村蓋房是有很多講究的,農村俗話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所以農村蓋房的講究就是人們世代流傳下來的規矩,農民蓋房都是遵循著老一輩蓋房人的「方圓」,就是為了蓋房子不出現對後代有影響的問題。
  • 農村蓋房講究「建房勿落斷,落斷了三代」有道理嗎?要怎麼建房?
    導讀:農村蓋房講究「建房勿落斷,落斷了三代」有道理嗎?要怎麼建房? 農村蓋房是有很多講究的,農村俗話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所以農村蓋房的講究就是人們世代流傳下來的規矩,農民蓋房都是遵循著老一輩蓋房人的「方圓」,就是為了蓋房子不出現對後代有影響的問題
  • 農村俗語「大房門前小破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所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房門前小破屋,三年一場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什麼是「滴淚屋」?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什麼是「滴淚屋」?老祖宗有句俗話,叫「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這句話其實是一句風水中演化出來的,原話叫做「大房簷水滴小房,小房就叫淚滴房。建房若叫滴淚房,主傷兒女痛斷腸。爹哭兒來兒哭娘。」說了這些,很多讀者可能還想像不出來滴淚屋究竟長什麼樣。事實上,所謂的滴淚房指的就是,自家主屋旁邊,高度略低於主屋的矮房,這種房子一般是輩分比較低的人住。下雨的時候,雨水可以順著主屋的屋簷滑落到矮屋的屋簷上,便好似一滴滴淚滴在上面。
  • 農村建房講究「寧願門前鬧嚷嚷,不願屋後腳板響」,有何含義?
    導讀:農村建房講究「寧願門前鬧嚷嚷,不願屋後腳板響」,有何含義?在農村裡,對於農民來說,建房子是大事情。當手頭富足了,有餘錢了,農民朋友第一個想法就是建房子。但是農村人蓋房子其實講究是很多的,因為之前農民蓋房,房屋可以自己設計,朝向、選址等都由自己來把關,選擇多了,每個人都想給自己選個最好的。其實,農村老話很多和居住環境有關係的。這也反映出農民對房屋建造的重視程度。接下來小編就給你講一句關於農村建房講究的俗語——「寧願門前鬧嚷嚷,不願屋後腳板響」,接下來我們看看是何含義。
  • 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敗人也亡」,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居者有其屋」,中國傳統社會人們歷來都對其很重視。即使是在過去艱苦的農耕社會,老百姓時常連飯都吃不飽,大多數人一輩子最大的目標卻是在有生之年,可以住上自己蓋的房子,人生才算圓滿。很多人一生為了實現住房的願望,都不停地為此努力著。在那個年代,一般家庭想要建房又何其容易?
  • 農村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接連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那個認識水平有限的年代裡,經驗是萬能的,它指導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因此,村裡人一般都會遵循老輩人傳承下來的各種經驗,比如農村建房。就以這句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接連出」來說,主要講的是,村裡人在蓋房時需要遵循什麼、避開什麼。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
  • 農村蓋房有講究:「門前有水是寶地,開門見山是廟堂」,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蓋房有講究:「門前有水是寶地,開門見山是廟堂」,有道理嗎農村蓋房子講究還真的多,比如我們長聽說的俗語有「屋門對窗戶,家破不留財」,這句話說的是,房屋大門不能對於後面的窗戶這樣房屋的財氣沒有被擋住
  • 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什麼是「滴淚屋」,真長見識
    我們在買房子,或是新建房子的情況下,都是會有一些忌諱。有的人會看一下風水學,有的人會忌諱房屋朝向,房型,樓房等一些難題。但是,在農村蓋新房子,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由於不但要花很多的人力物力資源,還關聯到對被告方及後代子孫是不是有利,因此 忌諱也會比較多。
  • 農村老人說,「五十不建屋,六十不栽樹」,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作為一種通用的語言,在我國流傳了很多年。這些俗語大多都是很多年以前的農民通過自己的親身經驗總結出來的,裡面包含著很多道理。其實除了俗語以外,農村還有很多古代流傳下來的東西,例如:生活工具、生產工具等等。有些東西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而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