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年報中的秘密:有銀行投向房地產貸款漲122%

2020-11-27 網易房產

(原標題:銀行年報中的房價秘密:工行八成個貸為房貸,有銀行投向房地產貸款漲122%)

圖片來源:圖蟲網

「房住不炒」定位下,流向房地產的資金被攔住去路。銀保監會多次發文,嚴禁銀行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不過,在各行業公司類貸款投向中,房地產業仍受到不少銀行的青睞。

時代財經查詢並統計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2019年財報發現,截至2019年末,五大行發放的個人住房貸款總額為17.47萬億元,較2018年末的15.43萬億元增長13.21%。

國有五大行個人房貸情況

在各銀行個人貸款中,個人住房貸款是重頭戲。其中,工商銀行發放的個人住房貸款在個人貸款中的佔比最高,達80.9%,總額為5.17萬億元;農業銀行、郵儲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分別為77.2%、61.8%、35.31%、21.41%,金額分別為4.16萬億元、1.7萬億元、5.3萬億元、1.14萬億元。

部分銀行個人房貸變化情況

地方銀行對個人住房貸款更為青睞。2019年度,鄭州銀行個人房貸增長了137.87億元,增幅達84.8%;蘇州銀行、長沙銀行發放的個人房貸分別較2018年末增加了62.65億元、121.84億元,增幅分別為45.2%、44.4%。

投向房地產業的貸款中,地方銀行也是「排頭兵」。2019年內,青島銀行向房地產業發放的貸款為196.73億元,較2018年大漲122.3%。鄭州銀行、無錫銀行投向房地產業的貸款分別為266.78億元、11.42億元,分別比2018年上漲47.4%、40.6%。

部分銀行投向房地產行業貸款明細

與2018年相比,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投向房地產的不良貸款率出現較大增幅,分別增加了0.84、0.75、0.36個百分點。關於房地產業不良貸款上升的原因,中信銀行解釋稱,「受房地產調控影響,部分房地產企業經營下滑,償債能力下降;與房地產密切相關的建築施工企業也受到房地產市場影響,出現經營下滑,現金流緊張。」

多家銀行均在年報中表示,其嚴格按照國家政策規定和監管要求發展房貸業務,滿足和支持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購房需求。但顯然,它們仍較倚重房地產業。

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江瀚向時代財經指出,「房貸是一種風險較低的信貸模式。目前各家商業銀行幾乎全部採用的是抵押貸款的模式,而房地產抵押往往是所有抵押物裡面價值穩定性最高的。」

「一般情況下,抵押房地產的話,銀行只會發放房產估值的70%左右,所以對銀行來說風險相對較小,只要不出現大規模的房價下跌,商業銀行出現壞帳的概率就很低。」江瀚提醒道。

「對於銀行來說,當前要防止的風險主要是出現房價下跌引發的壞帳風險。對此,銀行應當適當降低房地產信貸比例、提升給真正有效的實體經濟信貸的比例才是最好的辦法,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對銀行而言,房地產信貸佔比過高也是風險較大的一種集中性表現。」

而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為包括房地產業在內的行業提供貸款寬限支持,或為銀行業增加信用成本。2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金融服務全力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通知》,要求湖北省內各金融機構做好相關金融服務和應急保障工作。通知要求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合理延後住房按揭貸款、信用卡等個人信貸還款期限。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湖北或武漢分行均推行了房貸延期政策

標普認為,給予借款人還款寬限期、削減利息費用及延長貸款期限等貸款寬限支持,將為中資銀行增加近1.6萬億的信用成本。標普全球評級信用分析師胡暘瑞認為,「若不良貸款和撥備激增,銀行的信用成本將有所上升,從而令銀行利潤率承壓,並進一步擠壓銀行的內部資本生成能力和資本充足水平。這將導致銀行難以向實體經濟提供信貸刺激。」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責任編輯:劉琳琳_NBJ10006

相關焦點

  • 浙江村鎮銀行審計調查發現,部分涉農貸款實際投向房地產等領域
    近日,浙江省審計廳披露稱,自2018年3月至7月,對浙江省內金融機構發起設立的48家村鎮銀行服務「三農」和防範風險情況進行了專項審計調查,發現部分涉農貸款實際投向房地產、「兩高一剩」、證券期貨和政府融資平臺等領域。此次審計調查重點調查了23家村鎮銀行,並對其餘25家發放了自查表和調查問卷。
  • 重慶三峽銀行房地產貸款飆 逾期貸款超不良管理層漲薪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末,重慶三峽銀行公司貸款總額佔貸款總額的61.64%,該行貸款投向相對集中的行業為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建築業以及製造業,上述五個行業發放貸款總額佔該行貸款總額的比例為54.49%。
  • 浙江審計48家村鎮銀行:部分涉農貸款流向房地產,2人因騙貸被追刑責
    浙江省審計廳共重點調查了23家村鎮銀行,並對其餘25家發放了自查表和調查問卷。調查發現,一些村鎮銀行的部分涉農貸款實際投向房地產、「兩高一剩」、證券期貨和政府融資平臺等領域。在服務「三農」方面,部分涉農貸款實際投向房地產、「兩高一剩」、證券期貨和政府融資平臺等領域,2015年至2017年,有12家銀行的涉農貸款投向房地產領域5660萬元、「兩高一剩」企業24232萬元、證券期貨市場284.17萬元、政府融資平臺6680萬元,截至2017年末,上述涉農貸款尚有餘額2070萬元投向房地產領域、7135.9萬元投向「兩高一剩」企業、1960
  • 上海農商銀行四成貸款流向房地產,屢破審慎經營紅線被處罰
    山東10家村鎮銀行為其控股子公司截至2019年末,上海農商行共有36家控股子公司,其中山東省內有10家,包括濟南槐蔭滬農商村鎮銀行(持股51%)、濟南長清滬農商村鎮銀行(持股51%)、寧陽滬農商村鎮銀行(持股68.08%)、東平滬農商村鎮銀行(持股77.31%)、臨清滬農商村鎮銀行(持股51%)、聊城滬農商村鎮銀行(持股51%)、茌平滬農商村鎮銀行
  • 重慶三峽銀行上市獲證監會反饋 房地產業貸款佔比較高受關注
    需說明相關股份質押、凍結的進展情況證監會的反饋意見顯示,股東情況方面,招股書披露,三峽銀行現有股東中共有9名法人股東將其持有的三峽銀行股份設定了質押,涉及股份總數為86250萬股,佔三峽銀行本次發行前股份總額的15.47%。
  • 房地產貸款新規落地 銀行資產優化能力臨考
    中銀證券近日發布的研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底,在38家上市銀行中,共有11家銀行的房地產開發貸款佔比或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超出上限。而根據中國銀行研究院的相關測算,國有大行及股份行多是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超標,而城商行、農商行多是對公房地產貸款佔比超標。
  • 民生銀行因30項違規被罰超億元:年報信息披露不真實在列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民生銀行因30項違規被罰超億元:年報信息披露不真實在列 來源:澎湃新聞中國民生銀行在2017年風險管理及內控有效性現場檢查中,收到中國銀保監會的超億元罰單。銀保監會為民生銀行開出的罰單列舉了總共30個主要違法違規事實,主要涉及房地產金融、股東、貸款資金被挪用、同業投資等方面。
  • 民生銀行年報AB面:淨利差排名上市銀行倒數
    原標題:民生銀行年報AB面:不良率8年來首次下降 淨利差排名上市銀行倒數來源:投資時報2019年年報顯示,民生銀行不良率為1.56%,比上年末下降0.2個百分點;淨利差為1.87%,雖然同比提升0.23個百分點,但在納入統計的34家A股上市銀行中僅排名倒數第五
  • 不良貸款連升多年 中信銀行風控成謎
    經營歷史而言,還算中規中矩。  中信銀行2018年年報披露,該行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環渤海、長江三角洲和中部地區,不良貸款餘額共計426.75億元,佔比66.65%。  房地產行業在中信銀行年報中披露的信息引人關注
  • 廣州銀行IPO疑雲:房地產貸款佔比高達25%,三大貸款客戶均在南通
    一位地方銀保監局人士告訴時間財經,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是幾年前的提法,主要指政府成立的公司向銀行貸款後,資金給政府使用,公司自身沒有現金流或者現金流不足以覆蓋貸款本息。後來要求整改,如果公司本身能夠有具體項目且依靠自身有歸還貸款的能力就算完成整改,作為監測類管理,就和一般的公司類貸款一樣,如果沒有完成整改,就作為監管類,需要繼續整改。
  • 房地產金融新規,對銀行、對樓市有哪些影響?該如何應對?
    「2020年下半年以來,受益於按揭貸款低風險、低資本消耗、相對高利率、高RAROC回報因素,中小銀行大力發展按揭貸款業務,中小銀行大量的增量信貸資源投向按揭市場,在原有統一的調整模式下(對房地產融資增量佔比、貸款增速進行管理),難以對新進入的中小銀行形成有效控制。」 在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看來,新規的初衷是在堅持房地產融資穩中從緊的原則下進行差異化調節。
  • 江陰銀行發布年報:次級類貸款遷徙率為何陡增至99.88%?
    華夏時報網華夏時報記者 王俊仙 南京報導3月27日晚間,江陰銀行(002807.SZ)披露2017年年報,該行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5.07億元,同比增長1.53%,成為其創立以來營業收入的巔峰記者注意到,在2017年末的貸款遷徙率數據中,江陰銀行正常類貸款遷徙率和可疑類貸款遷徙率分別為3.48%和10.71%,相比2016年末分別降低15.91個百分點和12.2個百分點,但關注類貸款遷徙率較2016年末增長6.38個百分點至42.17%,2017年的次級類貸款遷徙率則高達99.88%,相比2016年末的13.41%暴增86個百分點。
  • 深度丨沒有年報的三年,恆豐銀行發生了什麼?2018年不良貸款高達...
    接近恆豐銀行的人士表示,「前些年的大筆不良,恆豐一次計提了損失,所得稅的遞延,類似於所得稅的補充,補回來數額讓銀行利潤增加。」在恆豐銀行的年報中,該行也披露,「於 2019 年本集團進行了金融資產轉讓並對部分資產進行了核銷,因轉讓和核銷形成可抵扣資產處置損失 942.97 億元可用於抵扣未來 5 年形成的應納稅所得額。
  • 貴陽銀行粉飾不良遭圍觀,新增逾期貸款埋風險
    主要違法違規事實顯示,張志是貴陽銀行理財資金藉助通道發放委託貸款,部分資金被挪用於兌付融資人發行的私募債、從部分理財產品中提取投資風險互換金,用於調節收益,剛性兌付的直接責任人;歐陽曉霞是貴陽銀行以貸還貸、掩蓋不良,貸款五級分類不準確的直接責任人;鄧勇對貴陽銀行以貸還貸、掩蓋不良,貸款五級分類不準確負有領導責任。上述三人分別被罰款10萬元、5萬元、5萬元。
  • 廣州銀行IPO疑雲:房地產貸款佔比達25%,前三大貸款客戶均在江蘇南通
    一位地方銀保監局人士告訴時間財經,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是幾年前的提法,主要指政府成立的公司向銀行貸款後,資金給政府使用,公司自身沒有現金流或者現金流不足以覆蓋貸款本息。後來要求整改,如果公司本身能夠有具體項目且依靠自身有歸還貸款的能力就算完成整改,作為監測類管理,就和一般的公司類貸款一樣,如果沒有完成整改,就作為監管類,需要繼續整改。
  • 4家民營銀行2018年報披露!亮眼業績背後問題在哪?
    要參君   近日,號稱「網際網路銀行」的網商銀行、新網銀行、北京中關村(000931)銀行、蘇寧銀行不約而同發布了其2018年的成績單。   從數據來看,在淨息差明顯改善情況下,4家銀行的整體經營業績數據亮眼。其中,在營收方面,4家銀行中有3家營收同比增長了兩倍以上。
  • 盛京銀行公布2019年年報 解密多項數據如何創史上最佳|銀行
    盛京銀行董事長邱火發在年報致辭中透露,2020年,將緊緊圍繞「做一家好銀行」的戰略願景,堅定不移、迎難而上、開拓進取、砥礪前行,推動盛京銀行開啟新徵程、實現新跨越、邁上新臺階。核心數據表現亮點紛呈查閱年報數據可見,2019年,盛京銀行加強資產負債匹配管理,業務結構持續優化,諸多核心數據均有亮眼表現。
  • 花旗銀行部分分行發放房地產貸款違反利率規定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11日訊 據銀監會網站今日發布的上海銀監局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2015年1月至10月審批同意轄下部分分行在發放部分房地產貸款時,違反利率規定;對低風險客戶的信用卡發卡授信管理不審慎,截止
  • 烏魯木齊銀行5.5億貸款償還"未卜" 高管頻繁變動拖慢IPO進程_銀行...
    公告顯示,烏魯木齊四平路科技支行受高新集團委託向拉夏貝爾全資子公司新疆通融服飾有限公司(下稱"新疆通融")發放5.5億元貸款,拉夏太倉將其持有的部分房地產作為抵押物、嘉裳倉儲100%股權為質押物為此筆貸款做了抵質押
  • 2020年農業銀行貸款業務有哪些 農業銀行貸款業務種類及內容介紹
    農業銀行貸款業務有哪些?農業銀行旗下擁有眾多的貸款產品。除了特色的三農服務,在個人和企業服務上也推出多個特色業務板塊,下面小編給大家盤點下農行有哪些貸款業務。   一、農行三農貸款產品   三農個人產品:金穗惠農卡、惠農信用卡、農戶小額貸款、地震災區農民住房貸款、農村個人生產經營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