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銜前,有人反對陳毅當元帥,周恩來卻力挺陳毅

2020-11-28 秘聞守書人

陳毅元帥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作為四川人的他生性直爽,剛正不阿,其軍事指揮才能卓越,在軍中的資歷也很深。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在紅軍時,陳毅擔任過師長、軍長。在「皖南事變」後擔任新四軍軍長。解放戰爭時擔任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從黨建立軍隊以來,他就是軍隊最高領導之一。

可是在1955年授軍銜的時候,卻有人對陳毅當元帥有異議,反對他的理由是陳毅已經在1954年出任國務院副總理。1954年國務院就已分工,他分管文化、政法和科學院等工作。到1955年5月,國務院又一次分工,總之,陳毅的工作重心不在軍隊中了。當時周恩來、鄧小平和劉少奇因工作重心不在軍隊也不參與授銜,按照這一標準,陳毅不授銜顯然也可以。

陳毅對此本來沒有意見,在他看來,到哪裡都是為人民服務,而且鄧小平這些同志同樣沒有參加授銜。可是周恩來對此不同意。當時周恩來在北戴河休養,錯過了關於授銜的最後幾次會議。

中央書記處向他尋求意見,9月11日周恩來回覆中央,提議給陳毅授元帥銜,他還說授予陳毅元帥銜並不影響他將來的工作。周恩來還用蘇聯布爾加寧的事跡反駁,他說布爾加寧也有元帥軍銜,但是絲毫不影響他部長會議主席的工作。

周恩來主張陳毅授元帥是有原因的,陳毅與鄧小平等不一樣的是,陳毅曾經擔任過新四軍、華東野戰軍的一把手,是一個體系的代表。紅軍長徵時,陳毅沒有隨紅軍一同離開,而是留在南方組織南方遊擊隊。三年遊擊生涯和新四軍的經歷十分艱苦,新四軍為黨犧牲了太多,他們不能被忘記,需要一個人代表他們。

作者:楊浩然


相關焦點

  • 揭秘元帥授銜,劉少奇為何挺粟裕反對陳毅
    華中軍區管轄原來新四軍的區域,與陳毅任司令員的山東軍區平級,劉少奇此舉,無疑是對粟裕的信任與重用。1948年5月,毛澤東調離陳毅,讓粟裕接任其職,擔任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粟裕堅持謙讓後,改任代司令員兼代政委)。這一決策的運籌過程,除了戰局需要與毛澤東的信任外,劉少奇的及時建言,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 許多人認為陳毅應該把元帥軍銜讓給粟裕,周總理卻力挺陳毅
    1955年授銜時,陳毅已經完全脫離部隊,擔任國務院常務副總理,分管第一、第二辦公室、民族事務和科學、衛生工作。按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因工作重心在地方而不授銜的標準,陳毅顯然也可以不授銜。南方紅軍遊擊隊、新四軍以及華東野戰軍(三野)必然要有一位代表授銜元帥,而時任解放軍總參謀長的粟裕就是最佳人選。
  • 「元帥詩人」陳毅
    1927年8月10日,南昌起義軍撤出南昌到達撫州時,時任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準尉文書的陳毅終於追上起義軍。見到周恩來後,陳毅被安排擔任第25師73團政治指導員。 中央紅軍長徵前,陳毅負傷住院,陳毅給周恩來寫信,說他的腿要開刀,但醫院裡X光機沒有發電機充電,不能拍片,無法動手術。
  • 劉少奇為何極力反對陳毅入選十大元帥?
    1955年全軍授銜,在粟裕早已提出辭帥並獲毛澤東批准後的9月9日,負責決定元帥人選的中共中央書記處(即後來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成員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召開會議,有關元帥軍銜授予問題成為議題之一。兩天後的晚上,中央書記處又召開會議,再次專門討論元帥軍銜授予問題。  會上,劉少奇提出對陳毅授銜元帥的異議。
  • 十大元帥的陳毅
    陳毅,曾與朱德一起率南昌起義軍轉戰閩粵贛湘邊界,是湘南起義領導人,並同朱德率部上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師。歷任紅4軍前委書記、新四軍代軍長、山東軍區司令員、華東軍區司令員、第三野戰軍司令員、中央軍委副主席等主要軍職。抗日戰爭時期,曾赴湘贛、皖浙贛等遊擊區傳達中共中央指示,編組紅軍遊擊隊為新四軍,任中共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副書記、新四軍第1支隊司令員、江南指揮部指揮、蘇北指揮部指揮。
  • 陳毅入選十大元帥曲折內幕
    1955年全軍授銜,在粟裕早已提出辭帥並獲毛澤東批准後的9月9日,負責決定元帥人選的中共中央書記處(即後來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成員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召開會議,有關元帥軍銜授予問題成為議題之一。兩天後的晚上,中央書記處又召開會議,再次專門討論元帥軍銜授予問題。會上,劉少奇提出對陳毅授銜元帥的異議。
  • 劉少奇在新四軍工作時如此倚重陳毅,為何反對授予陳毅元帥軍銜?
    老覃在這裡補充一句,劉少奇、周恩來、粟裕並非軍委委員,他們的名字就不可能出現在這份「(55)總幹銜字第561號」文件初擬定的元帥人選之列。即民間盛傳的劉少奇、周恩來、粟裕慷慨辭讓元帥軍銜之事是不存在的。
  • 陳毅脫離軍隊多年,為什麼能被授予元帥銜?
    陳毅擔任上海市長之後,和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等接連打了好幾戰,陳毅的上海之行舉步維艱,接連幾年才逐步穩定上海的物價,交通,還有政府。到1955年授銜的時候陳毅距離脫離工作已經有5年的時間了。,此時的陳毅是外交部長,但是偏偏被授予元帥軍銜,是周恩來,鄧小平,毛主席大力支持的。
  • 陳毅在軍中的地位和資歷,授予元帥軍銜是當之無愧的。
    1955年9月新中國實行了第一次授銜,分別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帥軍銜,粟裕等十人大將軍銜,另外還有還有上將中將少將等,這是新中國第一次實行授銜,這是軍人無上的榮耀。在當時討論授銜過程中有人提出了異議,認為陳毅已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可以不授予軍銜了。
  • 新中國第一次授銜,劉少奇認為他不適合被授元帥,但是周恩來堅持
    新中國第一次授銜,劉少奇認為他不適合被授元帥,但是周恩來堅持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領導人卻更加忙碌了,比如說毛主席就在年底去了一次蘇聯,進行了兩個多月的訪問之旅,這麼長時間的出國訪問,可能在世界歷史上都是少見的,但是沒有辦法,為了新中國,毛主席必須要和蘇聯籤訂一份有利於中國的友好合約。
  • 十大元帥陳毅逝世評價
    逝世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稱他為「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軍,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和十大元帥之一的領導人」。陳毅逝世後,毛澤東親自參加追悼會,追悼會前,毛澤東同張茜與他們的子女談話中說,陳毅是個好同志,並高度評價陳毅一生為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的貢獻,肯定了陳毅是執行中央路線的,是能夠團結一志的。毛澤東主席還向在場的一個外賓說:「陳毅是支持我的;林彪是反對我的,跑了,摔死了。
  • 周恩來力主陳毅評帥,劉少奇暗中相助粟裕,最後他謙讓帥位
    」因而辭掉了大元帥位,本也在元帥名單裡的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三人也跟著不參加授銜。同時根據毛主席這段話的指示,已經被評為大將的譚震林,李先念,鄧子恢,張鼎丞等四人因已轉入地方工作而被取消大將軍銜。當時的中央軍委12位委員,除去毛澤東和鄧小平,其他10位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十大元帥,不過其中有一位比較特殊,那就是陳毅,因為陳毅和鄧小平一樣是掛名軍委委員,早已不在軍隊工作。
  • 1955年授銜,曾有人反對此人做元帥,最終因總理堅持而封帥
    按照規定來說,無論是當時的總理還是副主席都是應該能被評定為元帥的,只是當時有規定,在授銜時仍在軍隊工作的才能被授銜。所以當時的總理和副主席因為參與了政務工作,所以沒能夠授予軍銜。而當時的十大元帥中,有一位元帥,曾最早不被納入元帥的行列,他就是陳毅。
  • 陳毅是華野司令、新四軍軍長,為何卻是最後一個決定入圍的元帥?
    可為何最後毛主席和鄧小平沒有參加授銜呢?就在授銜的前一個月,毛主席對主持授銜工作的彭德懷、羅榮桓說:我這個大元帥就不要了,讓我穿上大元帥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眾中去講話、活動,多不方便啊!然而,鄧小平按照這一原則沒授元帥銜,那麼陳毅也符合不授予元帥銜的指示精神。
  • 開國授銜,他的老手下林彪和陳毅都是元帥,他為何卻只是個上將?
    很多朋友都知道,我們國家在建國後的1955年曾經舉行過一次大規模的授銜活動,人進解放軍的有功之士們大都被授予軍銜,其中被授予元帥軍銜的有10人,大將10人,上將57人,中將177人,少將1360人,而在這眾多名將之中,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就是新中國的十大開國元帥了,他們都曾指揮過千軍萬馬,立下赫赫戰功
  • 「十大元帥」評選原先並沒有陳毅,周恩來得知原因後堅持將他添上
    「十大元帥」評選原先並沒有陳毅,周恩來得知原因後堅持將他添上大家都知道新中國建立之後,中共中央決定對於戰爭時期做出巨大貢獻的功臣們進行授勳,這也是對於革命英雄的認可和讚揚,所以就有了「十大元帥」、「十大將軍」。但是有一件事卻鮮為人知,其實最開始「十大元帥」只有9個人,陳毅是沒有在名單內的,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55年9月兩次書記處會議為何陳毅與鄧小平讓帥結果卻不同》
    1955年1月中旬,軍委座談會一致通過了11人為元帥軍銜的名單,8月1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了11人元帥名單,11位元帥名單中陳毅與鄧小平均名列其中。因大將十名人選已經政治局通過做了定案,為使元帥名額不多於大將名額,毛主席決定元帥11人員中需削減名額。1955年9月9日中央書記處召開會議,商議元帥授銜問題。
  • 新中國十大元帥授銜幕後:為何有三名元帥缺席授銜儀式?
    到9月27日,離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授銜就已經整整52年了。1955年9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授銜,十大元帥從此載入共和國史冊。不過,首次授銜也給世人留下了幾個疑問:林彪、劉伯承、葉劍英為何沒有出席授銜儀式?毛澤東為何拒絕大元帥的軍銜?為何沒給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授銜?
  • 1955年授銜儀式,「陳毅」被授予少將軍銜,這是為啥?
    大家都知道,1955年我軍大授銜時,陳毅是響噹噹的元帥。那麼,這個題目又是怎麼回事呢?其實真相併不複雜,因為有個少將跟他同名,也叫「陳毅」。這個陳毅原名其實不叫陳毅,而且連姓都不一樣,他本叫餘萬能,再參加革命以後,他就用了陳毅這個化名。當時在黨內,為了區分他們兩個,就經常會說大陳毅和小陳毅。
  • 周恩來、陳毅在昆明的日子
    周恩來總理、陳毅外長出訪,經常路過昆明,在昆明小憩數日。為了消除疲勞,有時周恩來和陳毅也忙裡偷閒,找機會讓自己輕鬆一下。忙裡偷閒,也要做做「思想工作」雲南是我國西南的邊境省份,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五六十年代,這裡是我國通往亞非許多國家的主要空中通道。周恩來總理、陳毅外長出訪,經常路過昆明,在昆明小憩數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