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大元帥陳毅逝世評價
逝世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稱他為「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軍,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和十大元帥之一的領導人」。陳毅逝世後,毛澤東親自參加追悼會,追悼會前,毛澤東同張茜與他們的子女談話中說,陳毅是個好同志,並高度評價陳毅一生為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的貢獻,肯定了陳毅是執行中央路線的,是能夠團結一志的。毛澤東主席還向在場的一個外賓說:「陳毅是支持我的;林彪是反對我的,跑了,摔死了。
-
授銜前,有人反對陳毅當元帥,周恩來卻力挺陳毅
在紅軍時,陳毅擔任過師長、軍長。在「皖南事變」後擔任新四軍軍長。解放戰爭時擔任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從黨建立軍隊以來,他就是軍隊最高領導之一。1954年國務院就已分工,他分管文化、政法和科學院等工作。到1955年5月,國務院又一次分工,總之,陳毅的工作重心不在軍隊中了。當時周恩來、鄧小平和劉少奇因工作重心不在軍隊也不參與授銜,按照這一標準,陳毅不授銜顯然也可以。
-
「元帥詩人」陳毅
1927年8月10日,南昌起義軍撤出南昌到達撫州時,時任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準尉文書的陳毅終於追上起義軍。見到周恩來後,陳毅被安排擔任第25師73團政治指導員。 中央紅軍長徵前,陳毅負傷住院,陳毅給周恩來寫信,說他的腿要開刀,但醫院裡X光機沒有發電機充電,不能拍片,無法動手術。
-
周恩來力主陳毅評帥,劉少奇暗中相助粟裕,最後他謙讓帥位
當時的中央軍委12位委員,除去毛澤東和鄧小平,其他10位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十大元帥,不過其中有一位比較特殊,那就是陳毅,因為陳毅和鄧小平一樣是掛名軍委委員,早已不在軍隊工作。當時的陳毅由上海市市長轉任國務院副總理,按照主席的指示,應當和譚李等人一樣不參與授勳。
-
陳毅入選十大元帥曲折內幕
《一個老兵心目中的陳毅元帥》與《傳檄到中原》兩書,曾披露陳毅突然被調離華野的真實原因:「中央有人說:'陳毅在山東,很多有能力的幹部沒有充分用起來,很多事情他攬在一個人身上,結果這些事情沒有做好。'而這人和饒漱石的關係密切。」 這個人是指劉少奇。 饒漱石早年在東北期間,就在劉少奇領導下工作,深受其信任。
-
十大元帥
1955年9月27日下午5時,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隆重舉行授元帥軍銜及授予勳章典禮,毛澤東主席頒發命令狀,授予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10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並授予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著名的「十大元帥」由此確立。
-
賴月明:誤以為陳毅犧牲後改嫁,得知真相後她痛不欲生
陳毅元帥與他第二位夫人賴月明的愛情。因為戰爭原因,消息閉塞,他們倆都以為雙方在戰鬥中犧牲,之後,賴月明被他父親強行賣給了一個鞋匠,鞋匠死後,賴月明在去找陳毅的路上,得知他被敵人挖去了心肝,傷心欲絕,多年後與一位掉隊紅軍在一起生活。
-
十大元帥的陳毅
陳毅,曾與朱德一起率南昌起義軍轉戰閩粵贛湘邊界,是湘南起義領導人,並同朱德率部上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師。歷任紅4軍前委書記、新四軍代軍長、山東軍區司令員、華東軍區司令員、第三野戰軍司令員、中央軍委副主席等主要軍職。抗日戰爭時期,曾赴湘贛、皖浙贛等遊擊區傳達中共中央指示,編組紅軍遊擊隊為新四軍,任中共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副書記、新四軍第1支隊司令員、江南指揮部指揮、蘇北指揮部指揮。
-
十大元帥評選的四大必備條件
多年來,有關十大元帥總是一個熱門的話題,諸如「如果葉挺將軍不犧牲」,「如果左權、項英等不犧牲」會不會成為元帥?戰功顯赫的粟裕為何不能被評為元帥?鄧小平「謙讓」元帥軍銜等諸如此類的話題總是在坊間被炒得非常熱絡。有人批評元帥評選是論資排輩,有山頭主義之嫌。
-
陳毅為何選擇在蘇區打遊擊戰爭,而沒有去長徵
陳毅參加會議,逆流而上,不僅沒有發言,還同左傾路線進行鬥爭。他發表了《開展遊擊戰爭的潮流》等文章,提出戰爭應從實際出發,以我之長擊敵人之所短,被中央參會人指責為「機會主義」。所以也就有了後來的三年遊擊戰爭。你不聽話,就留下來吧。竟然敢鼓吹遊擊戰爭,同左傾領導人對著幹,結局自然可想而知。
-
十大元帥中,哪幾位曾與周恩來長期共事?其中一位陪伴他到最後
1、朱德朱德是十大元帥之首,與周恩來在1923年相識。當時朱德拋棄國內的高官厚祿,遠赴國外追求救國救民的道路,在德國加入共產黨,而周恩來就是他的入黨介紹人。1931年,董振堂送給朱德一條珍貴的外國毛毯,1936年周恩來赴西安調解「西安事變」時正是寒冬臘月,朱德就把毛毯送給周恩來禦寒,1937年朱德率領八路軍開赴抗日前線對日作戰時,周恩來又把毛毯回贈給了朱德......周恩來逝世後,朱德已經90歲高齡,並且身患重病,但仍然堅持要向周恩來的遺體敬最後一個軍禮。
-
劉少奇為何極力反對陳毅入選十大元帥?
但這時候,初來乍到的「中央大員」劉少奇,更多倚重的是早負盛名的陳毅,不僅三個月前就決定將蘇北各部隊(包括八路軍南下部隊及渡河支援的四、五支隊)由陳毅擔任戰役上的統一指揮,而且不久後他還向毛澤東提議,重建後的新四軍軍部,「以陳毅代軍長」。
-
陳毅在軍中的地位和資歷,授予元帥軍銜是當之無愧的。
如果周總理不堅持和強調陳毅授予元帥軍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按照持異議同志的意見辦理,中華人民共國的「十大元帥」很可能就成為「九大元帥」,缺少了陳毅。一般情況下,周總理在收到職能部門的請示報告後,如果沒有異議的話表示同意籤發就是了,沒有必要對職能部門的建議再重新提出「主張」,重複強調其必要性。但是周總理打了這樣一個很重要的電話。9月11日,周總理給在北京的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打電話,他主張給陳毅授元帥軍銜。
-
許多人認為陳毅應該把元帥軍銜讓給粟裕,周總理卻力挺陳毅
1955年授銜時,陳毅已經完全脫離部隊,擔任國務院常務副總理,分管第一、第二辦公室、民族事務和科學、衛生工作。按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因工作重心在地方而不授銜的標準,陳毅顯然也可以不授銜。南方紅軍遊擊隊、新四軍以及華東野戰軍(三野)必然要有一位代表授銜元帥,而時任解放軍總參謀長的粟裕就是最佳人選。
-
新中國第一次授銜,劉少奇認為他不適合被授元帥,但是周恩來堅持
新中國第一次授銜,劉少奇認為他不適合被授元帥,但是周恩來堅持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領導人卻更加忙碌了,比如說毛主席就在年底去了一次蘇聯,進行了兩個多月的訪問之旅,這麼長時間的出國訪問,可能在世界歷史上都是少見的,但是沒有辦法,為了新中國,毛主席必須要和蘇聯籤訂一份有利於中國的友好合約。
-
在十大元帥當中,毛澤東為何唯獨看不慣他?
在十大元帥當中,毛澤東為何唯獨看不慣他?文/無計讀史1955年,新中國實行將帥授勳儀式,在這次儀式上,共授予了新中國十位元帥的軍銜。在這十位元帥當中,毛澤東與大多數人的關係都不錯,與羅榮桓的關係最為親密,而林彪則是最能夠猜透毛澤東心思的一位元帥,不過在這其中,毛澤東卻唯獨與十大元帥之一的劉伯承關係很差。而且長期以來,毛澤東對劉伯承都有著自己個人的看法。
-
十大元帥中為什麼陳毅沒有參加長徵?
中央蘇區紅軍第五次反「圍剿」作戰,由於領導人博古和共產國際軍事顧問李德,先實行冒險主義的進攻戰略,後又採取保守主義的防禦戰略,致使紅軍屢戰失利,蘇區日漸縮小,損失嚴重,致使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主力紅軍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徵。
-
毛主席嫡系將領中,只有他位列十大元帥,沒有他林彪做不了元帥
毛主席嫡系將領中,只有他位列十大元帥,沒有他林彪做不了元帥毛主席的嫡系將領有很多,但要論嫡系中的嫡系,必然是參加過秋收起義的將領,這是毛主席軍事生涯的開端。但是在建國後的十大元帥授銜中,跟隨毛主席參加過秋收起義的元帥卻只有羅榮桓一位,他也成為毛主席嫡系將領中唯一位列十大元帥的。而除了葉劍英和徐向前外的6位元帥都是出自周恩來領導的南昌起義。
-
...粟裕為何沒評上開國元帥?其中原因和毛澤東、陳毅有什麼關係?
相信我們對開國元帥都非常熟悉了,開國元帥不僅是對將軍們的肯定,更是象徵著一份至高無上的榮譽。開國元帥中個個都功績累累,但是為什麼粟裕沒有評上呢?粟裕戰神粟裕,開國十大將之首,終身閱歷豐厚,戰功顯赫,但最大的惋惜是沒有評上十大元帥。
-
十大元帥之陳毅曾是首任上海市長
陳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樂至人,中國共產黨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軍事家。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上海市人民政府首任市長。1977年其遺作專集《陳毅詩詞選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