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成績斐然,下半年南京怎麼幹?美麗古都長啥樣?南京如何提速建設?7月31日下午,中共南京市委十四屆十次全會召開。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作報告,總結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任務,並且對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美麗古都作出安排。市委副書記、市長韓立明作全市「四新」行動暨重大項目建設推進情況的報告。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做好下半年工作,南京將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其中常態化疫情防控放在首位,民生工作和惠企政策緊隨其後,並透露了多項民生利好。比如,年內建成長江五橋、浦儀公路夾江大橋,開工建設南京北站、北沿江高鐵等重點項目,建好18個夜間經濟集聚區等。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徐岑 鹿偉
上半年成績單
經濟總量進全國前十
疫情防控
南京全市累計確診本土病例93例、在長三角四大中心城市中最少,並做到了患者零死亡、醫護零感染。
經濟發展
上半年南京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2%、位列全省第一,改革開放40多年來經濟總量首次進入全國前十。
就業民生
全市新增城鎮就業15.2萬人、就業參保大學生15.4萬人,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69元、增長3%……
2020年上半年,南京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張敬華表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巨大衝擊、外部環境深刻變化帶來的重大考驗,南京凝心聚力服務大局、應對變局、開拓新局,展現了不一般的擔當、取得了不平凡的業績。
下半年怎麼幹
重點抓這八方面工作
一、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防控,確保疫情不反彈;
二、優先解決民生和市場主體突出問題,確保大局根基穩固;
三、聚力抓實「四新」行動,確保經濟運行持續向好;
四、久久為功深化創新名城建設,確保交出三年優異成績單;
五、著力推動8條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確保工業經濟貢獻度明顯提升;
六、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確保高水平全面小康經得起檢驗;
七、著力做大做強板塊經濟,確保區域發展更加協調、支撐更加有力;
八、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確保在應對變局中開拓新局。
●●● 具體舉措
民生突出問題加大補短板力度
在優先解決民生和市場主體突出問題方面,張敬華用三個「千方百計」來形容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千方百計穩定居民就業。重點以「保量」落實就業優先政策,積聚「量能」優勢,對衝疫情不利影響,確保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下。千方百計兜牢底線民生。繼續辦好10件民生實事,針對7大領域23項民生突出問題加大補短板力度,落實406幢在冊危房改造等任務。千方百計保住市場主體。抓好「惠企10條」等援企政策落實並動態調整,實施好減稅降費各項政策。
建好18個夜間經濟集聚區
「『四新』,一頭連著巨大的投資需求,一頭連著不斷升級的消費市場,是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主抓手。」張敬華說,要更加突出系統推進、突出項目拉動、突出消費回補。
具體來看,要加緊推進906個「四新」項目落地,確保三季度開工率達100%、全年新基建投資超860億元、新都市投資超1200億元,工業投資增長10%以上。建好18個夜間經濟集聚區,確保社零增速由負轉正並逐月回升、全年限上批零住餐業銷售額達1.6萬億元。
每個產業鏈重點培育30家龍頭企業
在深化創新名城建設方面,確保高企淨增1400家、總數超6000家,規上工業企業淨增300家。量質並舉建設新型研發機構,確保總數突破400家、累計孵化科技型企業5000家。
認真落實「鏈長制」,堅持「一鏈一策」,開展集成電路、智能製造裝備等8條產業鏈強鏈補鏈專項行動,確保產業總規模增長20%,確保軟體和信息服務、智能電網產業入選首批「國家級先進位造業集群」。其中,今年每個產業鏈重點培育打造30家龍頭企業;每個產業鏈建設3~5個特色產業園區。
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
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確保高水平全面小康經得起檢驗。其中,汙染防治攻堅繼續「走在前列」。堅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此外,最大限度增加空氣優良天數,確保22個國省考斷面和28條入江支流斷面水質全面達標,全市域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
提升首位度,關鍵在板塊。張敬華表示,下半年要進一步加大對標找差和板塊突破力度。都市工業要突破,確保今年產業規模達600億元。
年內開建南京北站等重點項目
「改革要奔著解決問題而去,開放要做好連結輻射的文章。」張敬華說,要紮實做好穩外資穩外貿工作,引導企業通過數字外貿平臺拓展「一帶一路」沿線等國際新市場,力爭年度實際使用外資45億美元、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0%。
同時,完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年內建成長江五橋、浦儀公路夾江大橋,開工建設南京北站、北沿江高鐵等重點項目,切實以交通首位度支撐城市首位度。
美麗古都
探索走好「136」路徑
明確建設「三大坐標」
「創新名城、美麗古都」,是南京的城市發展願景。張敬華提到,創新名城歷經三年拼搏已呈縱深突破之勢,美麗古都也要提速發力、更好彰顯幸福宜居之態。南京將聚力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美麗古都,打造新時代特大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南京樣板。
怎麼做?具體來說,就是要探索走好「136」路徑。
1
就是要堅持「一個遵循」,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
3
就是要站位全局、應勢謀遠,明確美麗古都建設的「三大坐標」。一要致力打造美麗中國的示範窗口;二要致力開拓現代治理的探索實踐;三要致力實現人民城市的永續發展。
6
就是要突出抓牢「六項重點」,充分彰顯美麗古都的時代內涵、特色風範。
一要彰顯新老並秀的協調美。張敬華說,深化「東西南北中」聯動發展,讓老城的生活更舒暢、新城的建設更協調、城鄉的布局更優化;
二要彰顯銳意創新的活力美。其中,要讓創新散發「美」,建設活力迸發的數字之城、智慧之城,把人氣帶進都市樓宇,把人才引入城市矽巷,讓整座城市都充滿創新創造的氣息;
三要彰顯古今交融的人文美。處理好保護與利用的關係,回答好傳承與弘揚的命題,讓千年文脈可感知、天下文樞可品讀;
四要彰顯綠色宜居的生態美。深入踐行「兩山」理念,維護山水城林風貌,讓綠色成為美麗古都的鮮明底色;
五要彰顯開放包容的氣度美。以世界眼光建城市、以開放胸懷謀發展,矢志成為吸引人才、積聚人氣、激蕩人心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際化城市。做強全球影響力,做強要素集聚力,做強對外連結力;
六要彰顯安定文明的和諧美。把握人民城市的人本價值,全力建設群眾獲得感強、幸福感高、安全感足的美麗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