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美」!南京提速建設美麗古都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2020-12-06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上半年成績斐然,下半年南京怎麼幹?美麗古都長啥樣?南京如何提速建設?7月31日下午,中共南京市委十四屆十次全會召開。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作報告,總結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任務,並且對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美麗古都作出安排。市委副書記、市長韓立明作全市「四新」行動暨重大項目建設推進情況的報告。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做好下半年工作,南京將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其中常態化疫情防控放在首位,民生工作和惠企政策緊隨其後,並透露了多項民生利好。比如,年內建成長江五橋、浦儀公路夾江大橋,開工建設南京北站、北沿江高鐵等重點項目,建好18個夜間經濟集聚區等。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徐岑 鹿偉

  上半年成績單

  經濟總量進全國前十

  疫情防控

  南京全市累計確診本土病例93例、在長三角四大中心城市中最少,並做到了患者零死亡、醫護零感染。

  經濟發展

  上半年南京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2%、位列全省第一,改革開放40多年來經濟總量首次進入全國前十。

  就業民生

  全市新增城鎮就業15.2萬人、就業參保大學生15.4萬人,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69元、增長3%……

  2020年上半年,南京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張敬華表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巨大衝擊、外部環境深刻變化帶來的重大考驗,南京凝心聚力服務大局、應對變局、開拓新局,展現了不一般的擔當、取得了不平凡的業績。

  下半年怎麼幹

  重點抓這八方面工作

  一、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防控,確保疫情不反彈;

  二、優先解決民生和市場主體突出問題,確保大局根基穩固;

  三、聚力抓實「四新」行動,確保經濟運行持續向好;

  四、久久為功深化創新名城建設,確保交出三年優異成績單;

  五、著力推動8條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確保工業經濟貢獻度明顯提升;

  六、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確保高水平全面小康經得起檢驗;

  七、著力做大做強板塊經濟,確保區域發展更加協調、支撐更加有力;

  八、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確保在應對變局中開拓新局。

  ●●● 具體舉措

  民生突出問題加大補短板力度

  在優先解決民生和市場主體突出問題方面,張敬華用三個「千方百計」來形容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千方百計穩定居民就業。重點以「保量」落實就業優先政策,積聚「量能」優勢,對衝疫情不利影響,確保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下。千方百計兜牢底線民生。繼續辦好10件民生實事,針對7大領域23項民生突出問題加大補短板力度,落實406幢在冊危房改造等任務。千方百計保住市場主體。抓好「惠企10條」等援企政策落實並動態調整,實施好減稅降費各項政策。

  建好18個夜間經濟集聚區

  「『四新』,一頭連著巨大的投資需求,一頭連著不斷升級的消費市場,是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主抓手。」張敬華說,要更加突出系統推進、突出項目拉動、突出消費回補。

  具體來看,要加緊推進906個「四新」項目落地,確保三季度開工率達100%、全年新基建投資超860億元、新都市投資超1200億元,工業投資增長10%以上。建好18個夜間經濟集聚區,確保社零增速由負轉正並逐月回升、全年限上批零住餐業銷售額達1.6萬億元。

  每個產業鏈重點培育30家龍頭企業

  在深化創新名城建設方面,確保高企淨增1400家、總數超6000家,規上工業企業淨增300家。量質並舉建設新型研發機構,確保總數突破400家、累計孵化科技型企業5000家。

  認真落實「鏈長制」,堅持「一鏈一策」,開展集成電路、智能製造裝備等8條產業鏈強鏈補鏈專項行動,確保產業總規模增長20%,確保軟體和信息服務、智能電網產業入選首批「國家級先進位造業集群」。其中,今年每個產業鏈重點培育打造30家龍頭企業;每個產業鏈建設3~5個特色產業園區。

  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

  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確保高水平全面小康經得起檢驗。其中,汙染防治攻堅繼續「走在前列」。堅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此外,最大限度增加空氣優良天數,確保22個國省考斷面和28條入江支流斷面水質全面達標,全市域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

  提升首位度,關鍵在板塊。張敬華表示,下半年要進一步加大對標找差和板塊突破力度。都市工業要突破,確保今年產業規模達600億元。

  年內開建南京北站等重點項目

  「改革要奔著解決問題而去,開放要做好連結輻射的文章。」張敬華說,要紮實做好穩外資穩外貿工作,引導企業通過數字外貿平臺拓展「一帶一路」沿線等國際新市場,力爭年度實際使用外資45億美元、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0%。

  同時,完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年內建成長江五橋、浦儀公路夾江大橋,開工建設南京北站、北沿江高鐵等重點項目,切實以交通首位度支撐城市首位度。

  美麗古都

  探索走好「136」路徑

  明確建設「三大坐標」

  「創新名城、美麗古都」,是南京的城市發展願景。張敬華提到,創新名城歷經三年拼搏已呈縱深突破之勢,美麗古都也要提速發力、更好彰顯幸福宜居之態。南京將聚力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美麗古都,打造新時代特大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南京樣板。

  怎麼做?具體來說,就是要探索走好「136」路徑。

  1

  就是要堅持「一個遵循」,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

  3

  就是要站位全局、應勢謀遠,明確美麗古都建設的「三大坐標」。一要致力打造美麗中國的示範窗口;二要致力開拓現代治理的探索實踐;三要致力實現人民城市的永續發展。

  6

  就是要突出抓牢「六項重點」,充分彰顯美麗古都的時代內涵、特色風範。

  一要彰顯新老並秀的協調美。張敬華說,深化「東西南北中」聯動發展,讓老城的生活更舒暢、新城的建設更協調、城鄉的布局更優化;

  二要彰顯銳意創新的活力美。其中,要讓創新散發「美」,建設活力迸發的數字之城、智慧之城,把人氣帶進都市樓宇,把人才引入城市矽巷,讓整座城市都充滿創新創造的氣息;

  三要彰顯古今交融的人文美。處理好保護與利用的關係,回答好傳承與弘揚的命題,讓千年文脈可感知、天下文樞可品讀;

  四要彰顯綠色宜居的生態美。深入踐行「兩山」理念,維護山水城林風貌,讓綠色成為美麗古都的鮮明底色;

  五要彰顯開放包容的氣度美。以世界眼光建城市、以開放胸懷謀發展,矢志成為吸引人才、積聚人氣、激蕩人心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際化城市。做強全球影響力,做強要素集聚力,做強對外連結力;

  六要彰顯安定文明的和諧美。把握人民城市的人本價值,全力建設群眾獲得感強、幸福感高、安全感足的美麗古都。

相關焦點

  • 南京「三公」預算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報告中提到,2014年,南京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903.5億元,預計2015年將突破千億。而2015年的「三公」預算為35153萬元,比2014年下降13%左右。昨晚,29位人大代表對財政預算進行專題審議,希望政府的「財政管家」在花錢時能更加透明,而南京市財政局局長翁國玖也對代表提出的疑問和建議進行了現場回應。
  • 南京北站位置敲定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江北新區的規劃遲遲未出,主要因為南京北站的位置沒有敲定。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規劃局獲悉,備受關注的鐵路南京北站建在哪兒,終於塵埃落定,就建在地鐵3號線林場站往西1公裡處。未來,南京北站將和現在的南京南站、南京站一起,成為南京的三大交通樞紐站。
  • 頑固的黑臭河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在南京市民的印象中,黑臭河整治,南京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治理效果卻並不太理想,不少河道都是整治名單上的「老面孔」,「屢治不清」的問題,讓周邊居民叫苦,也讓水治理專家為難。黑臭河治理難度為何這麼大?紅花河和明御河可謂具有代表性。近日,現代快報記者對這兩條河道進行了探訪。
  • 中山陵臺階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11月3日下午,現代快報記者到現場親測,從中軸線出發,不算碑亭和陵門內部的臺階,實際為392級臺階。  此外,王先生還指出,中山陵銘牌上的竣工時間說法不合適,中山陵園管理局文物處表示,市民的意見有合理之處,將會儘快更改為精確的表述。
  • 南京城區隧道開始「區間測速」?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最近,有市民經過九華山隧道時,發現隧道口的顯示屏上出現了「區間測速」的字樣,難道南京城區隧道已經開始實行區間測速了嗎?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交管部門獲悉,目前用於測速的設備、標誌標牌已經安裝完畢,不過暫未正式進行抓拍。  記者了解到,南京快速內環隧道區間測速將實現全覆蓋。
  • 東大成賢學院畢業生讓南京「出鏡」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這才是大美中國最好的形象宣傳片!」前幾天,南京發布的一條微博收穫「贊聲一片」,這是一部兩岸三地聯合拍攝的延時攝影片《韻動中國2》。75名攝影師在58個城市拍攝,最終用20萬張照片呈現出一段9分多鐘的視頻,盡覽華夏之美。  在這段震撼人心的視頻中,南京展現了三個地點,分別是龍蟠路、地鐵1號線以及東南大學。
  • 記者為T2「體檢」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今天,南京到洛杉磯航線正式通航,南京祿口機場兌現了T2航站樓啟用之初的諾言。T2航站樓運營就要滿一周年了。去年7月11日晚上,南京祿口機場一夜轉場。第二天,T2航站樓開始迎來送往。昨天,現代快報記者「上崗」,為T2航站樓「體檢」。記者發現,T2航站樓還存在一些有待改進的地方。
  • 用廣場雕塑「串」起南京的歷史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實習生 金鵬   現代快報記者 餘樂  鼓樓廣場  現代快報記者 趙傑 攝  規劃方案  中心環島市民可進,地下四通八達  8月22日,「鼓樓廣場中心環島景觀恢復提升工程規劃設計方案」進行批前公示。據了解,方案是由一家美國公司設計的。
  • 「猴年馬月」碰上「六六六大順」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南京各大婚姻登記處也很熱鬧,衝著這個好日子,新人們搶領這天的結婚證。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民政局了解到,截至昨天下午5點,數據顯示,南京共有1335對新人登記結婚,儘管沒有超過5月20日的2183對,但這已是平時一周的結婚登記量。  在玄武區婚姻登記處,中午仍有新人陸續趕來,「我媽常念叨我『你猴年馬月才結婚啊』,哈哈,我們就在猴年馬月結婚了,晚上回家給老媽一個驚喜。」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張智峰告訴記者,這份資料上總共有六七百號人,除了總統和副總統外,下面從秘書長開始所有的職員名單都有。  看完這些資料後,張智峰非常興奮,細心的他還發現這份名單裡有很多南京人。在強烈好奇心的驅使下,張智峰把這些南京人的資料單獨整理了出來,並且發布到了「南京城市記憶」討論版上,和大家一起分享。
  • 學英語是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的過程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為迎接青奧會,激發南京市中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英語寫作水平及實際運用能力,2010年暑期,由南京市教育局、現代快報社、江蘇鳳凰新華書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譯林出版社、南京鳳凰國際書城、南京新東方學校共同承辦的「譯林杯」中小學生英語徵文大賽在經過了兩個多月的比拼之後,上周六在南京新東方學校舉行了頒獎儀式,現場揭開了本次大賽獲獎者的謎底:85
  • 「工農」牌縫紉機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歡迎您撥打現代快報96060熱線,或者發微博「@現代快報」,讓快報讀者和你一起,重溫過去的美好時光。  現如今要買衣服,去商場逛逛或者網購就行了,自己在家做衣服的恐怕不多。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在曹後村看到一臺已經40多歲的縫紉機,它的主人王大媽說,當年全家人的衣服都要靠它呢。
  • 你在白天,我在夜裡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張晶在準備上班,而劉羽在家剛剛起床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馬晶晶 攝2009年的一個夏天,張晶到南京客運段報到第一天,就遇見了劉羽。巧的是,兩人後來同跑一趟車——泰州到哈爾濱的Z157次,全程近24個小時,一路上挺辛苦的。」張晶回憶道,劉羽經常給大家帶零食吃。從此,他暖男的形象便在張晶心裡生了根。最終,兩人從同事升級為朋友,又從戀人結成夫妻。  2011年下半年,張晶和劉羽一起從南京客運段調到南京火車站工作,在售票車間擔任售票員。
  • 最早的「南京人」就在北陰陽營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即使是住在北陰陽營的居民,也很少有人知道,這裡是考古人員第一次在南京發現的人類遺址,也是古南京人最重要的居住地、活動地之一。  「這裡,可以稱得上是『南京歷史的黎明』。」退休考古學家羅宗真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他希望有更多的南京人知道,這裡是南京城市的起源地。
  • 網友舉報:南京一餐館出售穿山甲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2月22日中午,有網友在微博上舉報,稱南京一家餐館主營野味,售賣穿山甲、鹿胎盤、果子狸、野生甲魚等,並且還登上了南京某微信公眾號的推薦文章,該公眾號在推文中稱「很有特色」「可以嘗試」。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目前警方已經要求這家餐館暫停營業,配合接受調查。
  • 領到「紅本本」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昨天上午——  南京140對新人  領到「紅本本」  快報訊(記者 季雨 白雪銀 徐蘇寧)10月1日「雙節同慶」,不少新人特意選了這個特別的日子登記結婚。現代快報記者獲悉,南京市多個婚姻登記處特意加班半天,為新人辦理登記。截至昨天上午11點,全市共有140對新人登記結婚。  8點半不到,小盧和小許就來到玄武區婚姻登記處門口等待。
  • 春節序曲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選擇在春節期間去廣州旅行,馬駿考慮的首先是天氣,一直生活在南京,春節總帶著冬日的寒意,他和妻子還從未感受過南方二十多度的春節,十分嚮往;其次,沒有選擇海南等熱門目的地,是從舒適的角度上來考慮的,他既不想太過操心,也希望能避開人群;而且,他在廣州有親戚,旅行的同時還可去拜訪,在有熟人的地方旅行也多了不少便利。
  • 現代快報歡樂社區行本周走進愛達花園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如果你想見識薩克斯音樂的美妙,想與薩克斯大師級人物交朋友,趕緊來參加現代快報歡樂社區行活動。本周六,我們將邀請南京一幫「薩友」,助陣現代快報歡樂社區行,給大家上演一場薩克斯廣場秀,大家不僅可以免費欣賞,還可以免費報名學薩克斯。  南京有一個薩克斯俱樂部。俱樂部的牽頭人叫吳畏,也是周六要給大家上演薩克斯廣場秀的牽線人。  吳畏是一位商人,涉及房產、外貿等多個行業。
  • 明道瑜伽華麗升級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不同於其他培訓機構在地板下鋪電阻絲,明道瑜伽館是南京地區少數使用水暖地熱設備的培訓機構,在地板下鋪設純水管道,通過加熱水來提升場館溫度。店內管理者告訴記者:「用電阻絲加熱在很短時間內學員就會感覺燙腳,腳感比較好,但是其實非常乾燥!水暖雖然更消耗能源、成本高,但它能在幾個小時內慢慢加熱,會員上課過程中感覺不到燥熱,但是能酣暢淋漓地出汗排毒!」
  • 打月餅的人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今年,蘇式「小鮮肉」悄悄風行南京。酷愛肉食、平日吃慣了金陵大肉包的南京大蘿蔔們自然不肯放過這美味。  現代快報記者尋訪蘇寧兩地,揭開「小鮮肉」走俏之謎。    現代快報記者 何潔 陳曦  原汁原味的蘇式小鮮肉  5元一個,60元一盒  在南京,不是吃不到原汁原味的鮮肉月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