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遊海陵島,看南海一號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重溫古代航海的神奇
去位於廣東陽江市海陵島和南海一號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看看,一直是我們的一個想法。終於在一個天氣非常不錯情況下,我們自駕遊起,從臺山出發,沿著廣海高速公路,我們一路向陽江方向前進。海陵島位於廣東陽江市西南端,是廣東第四大島。島上還有各具特色的連綿山巒,尤為神奇的是草王山,山上有山,山內有山,山山相疊,峰奇山趣,雄壯中且細膩,闊大而又纏綿,令人流連忘返,暇思無限。開車進入保利正在開發的度假村別墅樓盤,路邊都是樓盤的廣告,看到高高拔起的樓群,眼前一亮,甚為壯觀!十多分鐘後,我們來到南海一號既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
上川島將打造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記者近日從有關部門了解到,臺山計劃把川島鎮大洲小學舊址改造修建成上川島「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場館改造和海上絲綢之路遺產文化內涵展示設計將同步進行。上川島風光當前,臺山正爭取將上川貿易島「海上絲綢之路」史跡點納入國家申遺預備名錄。
-
南海一號沉船博物館今開館 水底走廊觀沉船[圖]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經過兩年精心準備,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今日開館,歷經20年發掘的「南海一號」宋代古沉船終於向中外遊客揭開神秘面紗。據悉,「南海一號」打撈出文物6000多件,其中數百件極具代表性的珍貴文物可供遊客飽覽。場館負責人介紹,考古工作人員正在爭取把發掘過程常態化,既讓公眾看到整理展示的文物,更可欣賞文物挖掘全過程,開創國內旅遊產品先河。
-
打造「運河+海絲」雙品牌 揚州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開館
為全力做好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12月3日,坐落在古運河東岸的「揚州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正式開館。揚州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位於桑園路50號,佔地面積超450平方米,共分為四層。展示館共設有序廳、觀影區、海絲起源區、國際往來區、經濟交往區、文化交流區,通過圖文展示、實物展示、體驗互動等手段,讓人們在一場聲光電的遊覽中,充分領略大運河、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據了解,展示館由省立原蠶種製造所育種大樓改造而來,屬於不可移動文物。為了深入挖掘大運河文化,廣陵區文旅部門按照修舊如舊的標準對這棟建築進行修繕,從而更好地傳承利用這棟歷史建築。
-
南山擬建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深圳商報訊】(記者 鄭愷 通訊員 汪盛東)昨天,據來自南山區的消息,南山正在依據赤灣片區的海洋文化歷史資源,籌劃建設深圳「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赤灣是鄭和七下西洋的重要驛站(其中第二、第六次過赤灣)。赤灣天后宮見證並記錄了這段歷史。
-
「南海Ⅰ號」:一船盡觀宋代海上絲綢之路繁盛
12月,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上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將迎來開館10周年,其中的展品都在講述著海上絲綢之路的點點滴滴,其中尤以「南海Ⅰ號」沉船,最受人關注。 一走進陳列現場,一股海泥味道撲鼻而來。「南海Ⅰ號」殘長22.95米、寬9.85米,船內艙室最深2.7米,設14道艙壁分隔成15艙。按照正常成年人步速,繞船體一周也需5分鐘左右,這樣一艘龐然大物,竟來自800年前的宋代。
-
崑崙關戰役博物館重新開館
9月1日,崑崙關戰役博物館正式重新向遊人開放。從今年4月起,南寧市對崑崙關景區各項配套服務設施進行了全面提升改造,下大力氣對景區道路、景觀及服務設施,尤其是對崑崙關戰役博物館進行了高標準的提升改造,為提升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形象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市領導容康社、肖志鋼等出席開館儀式。
-
莆田市博物館提升媽祖與海上絲綢之路展廳:講好媽祖故事
第三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即將舉行,記者昨日獲悉,市博物館新館媽祖與海上絲綢之路展廳歷經4個月提升改造,以全新的面貌亮相迎客。圖為天中萬壽塔、釋迦文佛塔、寧海橋微縮模型添加了場景,吸引遊客駐足觀看。市博物館館長遊國鵬介紹,年初開始,市博物館重新規劃媽祖與海上絲綢之路展廳展示內容,邀請專家多輪論證,深化設計,推動施工落地。此次重點提升改造2處展點。一處在「海絲莆田」展點,把原來僅用微縮模型擺放在展櫃的天中萬壽塔、釋迦文佛塔、寧海橋,改用場景展示,從環繞市博物館新館副館外圍的大型石雕《壺蘭錦繡》中選取興化平原的地貌作為周邊背景,讓遊客如臨其境。
-
西漢時海上絲綢之路就已經很繁忙了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是專門為南宋時期南海一號沉船修建的,向人們展示了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貿易鼎盛時的繁榮和昌盛。而現在我們所倡導的一帶一路工程,包括海上絲綢之路。而浙江的跨湖橋博物館內則收藏了一條8000多年前我們的先民們製造獨木舟,據研究發現在這個遺址內不僅可以建造船隻,還設有維修部門,先民們甚至已經可能還是使用船帆,並掌握了這一技術。
-
穿越古今縱橫歷史 揚州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開館
古城揚州,不僅是京杭大運河的原點,也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昨天上午,由原江蘇省立原蠶種育種製造所育種室舊址大樓改造而成的揚州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正式開館,穿越古今,縱橫歷史,講述著揚州作為「運河原點、海絲樞紐」的傳奇。
-
寧波博物館啟動2019年「海上絲綢之路」創意設計大賽
寧波博物館啟動2019年「海上絲綢之路」創意設計大賽發布時間:2019-04-08 10:42:45寧波博物館啟動2019年「海上絲綢之路」創意設計大賽2019年4月1日,寧波博物館聯合中共鄞州區委宣傳部、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傳媒與設計學院在寧波博物館聯合舉辦新聞發布會,正式啟動「2019『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鄞州
-
國際化的宋代與海上絲綢之路
自從陸上絲綢之路被党項人所控制後為了尋求對外出路的宋人不得已又將目光重新投回到了海上,撿起了唐朝人留下的海上絲綢之路,沒想到這不得已的舉措卻成為了中國邁向海洋文明的一大步。受海上絲綢之路的對外貿易與文化交流影響,宋代延續了唐代的國際化傳統,但在規模與成就上更加突出和輝煌。
-
臺山海口埠銀信博物館預計8月開館 有望成為廣東第二家國有僑批類...
龔春輝攝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龔春輝)被譽為「廣府人出洋第一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江門臺山市端芬鎮海口埠,目前正在開展銀信博物館的建設工作。記者獨家獲悉,海口埠銀信博物館的建設主體工程將於下月完工,經過展成設計和布展之後,今年8月份有望正式對外開放。屆時,該館有望成為繼汕頭市僑批文物館之後,廣東省第二家以僑批(銀信)為主題的大型國有文物場館。
-
美國麻薩諸塞州幾大博物館和美術館重新開館
近日,美國麻薩諸塞州的幾大博物館和美術館重新開館,麻薩諸塞州當代藝術博物館、克拉克藝術中心等成為美國疫情隔離期以來首批開館的藝術機構。根據該州規定,1000平方英尺(約92.9平發米)內只能容納8人。得益於寬闊的室內外場地,這些機構能夠很好地實行社會距離措施。博物館在疫情期間對於展覽計劃進行了推遲與調整,一些展覽因為近來的新聞而被賦予了新的意義。
-
海上絲綢之路:一條承載歷史與發展的黃金旅遊線路
餐廳的近旁就是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水晶宮」,這裡陳列著宋代沉船「南海一號」。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技術總監孫鍵說,這艘古船是目前世界發現船體最大、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沉船。「水晶宮」現在已經成為著名的景點,供遊客觀賞。
-
新年藝術之旅,去博物館感受絲綢之路
明清外銷瓷回歸巡迴展,首展於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第二站是在「一帶一路」北京高峰論壇,歸來瓷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再次引發轟動;現在,歸來瓷又來到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橋頭堡、今天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深圳南山。
-
鄭州古滎漢代冶鐵遺址博物館陳展提升重新開館
鄭州古滎漢代冶鐵遺址博物館陳展提升重新開館 2019-09-29責任編輯:姜貞宇 圖為鄭州市古滎漢代冶鐵遺址 王羿 攝 中新網鄭州9月29日電 (記者 韓章雲)9月29日,經過近兩年的精心施工和布展,鄭州市古滎漢代冶鐵遺址博物館舉行陳展提升開館儀式
-
南海一號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南海一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它將為復原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陶瓷史提供極為難得的實物資料,甚至可以獲得文獻和陸上考古無法提供的信息。沉船從被發現到確定方案到完全打撈上岸一共用了整整20年時間!
-
博物館跨區域合作讓「絲綢之路」更完整
新華社蘭州6月15日電(記者 白陽 王豔明 馬崢)新疆阿斯塔納古墓群出土的絲綢,寧夏固原李賢夫婦墓出土的玻璃碗,甘肅靖遠黃河渡口出土的羅馬鎏金銀盤……這些絲綢之路交流史上的「見證者」和「親歷者」,如今隨著跨區域的博物館聯展,又重新把絲綢之路連成了「線」。
-
《新夢想世界》幫派跑商貨物更新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也是文化之路
當今的世界是多元的世界,在全球化觀念日益加深的今天,人與人、地區與地區之間的交流擁有許多的方式,而在古代一條黃金水路則扮演了東西方交流的媒介它就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新夢想世界》與廣東省博物館達成合作,為了展現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所具有的文化意義,雙方聯動以廣東省博物館部分館藏海上絲綢之路的珍貴文物為原型,重新設計了一批幫派跑商所需的貨物,在11月19日的更新後這些獨具一格的充滿文化氣息的貨物,也將在夢想大陸的各地商人處與玩家們見面。